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届城运会男子体操决赛调研报告
1
作者 谭汝生 薄云霄 +3 位作者 尚晓文 钱飚 郁梁 谭修德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44,共3页
一、概况第二届城运会于1991年9月21日至26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有21个城市和地区的12个成队68名运动员参加了决赛。 1.年龄情况①参赛队员的年龄在11岁至17岁之间。15岁至17岁者占64.8%,其中16岁最多,15岁次之。年龄小的运动员增多... 一、概况第二届城运会于1991年9月21日至26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有21个城市和地区的12个成队68名运动员参加了决赛。 1.年龄情况①参赛队员的年龄在11岁至17岁之间。15岁至17岁者占64.8%,其中16岁最多,15岁次之。年龄小的运动员增多,11至13岁运动员占24.9%,年龄跨度较大,从竞赛角度看,比赛条件不均等,从训练角度看,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系统训练和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比赛 城运会 基本难度动作 基本技术 单项决赛 年龄 系统训练 全能决赛 自由体操
下载PDF
我国儿童少年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谭修德 刘健生 +7 位作者 曹福顺 罗民生 邵紫菀 谭汝生 王诚 龚秀华 武勇 迟荣国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43,共6页
通过对男女体操运动员大样本的形态和综合测试,用专家法和数理统计法筛选选材指标,以及研究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体操运动员骨龄、形态、心功指数、智商和动作神经过程综合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出5~12岁骨龄组体操运动员的形态、素质、... 通过对男女体操运动员大样本的形态和综合测试,用专家法和数理统计法筛选选材指标,以及研究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体操运动员骨龄、形态、心功指数、智商和动作神经过程综合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出5~12岁骨龄组体操运动员的形态、素质、机能、心理、基本技术和教练员评定六个方面的全国统一的综合选材标准。同时,划分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选材分数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材 骨龄 标准 体操 运动
下载PDF
第七届全运会男子体操决赛调研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欧文勤 谭修德 +4 位作者 谭汝生 戋飚 左铁儿 彭庆元 齐力新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48,共30页
该调研摸清了我国男子一线队伍的人数、年龄结构和技术水平状况,特别是对1996年奥运会要使用的后备队伍的人数、技术装备和训练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运动员 起评分 难度动作 连接加分 单项决赛 东亚运动会 男子体操 落地稳定性 成套动作 比赛
下载PDF
对抓好体操基本技术训练的看法
4
作者 高健 谭汝生 《中国体育科技》 1986年第10期30-36,共7页
体操训练中的基本技术训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体操基本技术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少年运动员的成长速度,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前途,而且还将对一个国家的体操后备力量产生直接影响。正因为如此,所以苏联早就采取了措施,制订了全国统一的训... 体操训练中的基本技术训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体操基本技术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少年运动员的成长速度,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前途,而且还将对一个国家的体操后备力量产生直接影响。正因为如此,所以苏联早就采取了措施,制订了全国统一的训练大纲,建立不同层次的训练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技术训练 少年运动员 少年儿童 体操规则 基本动作 教练员 训练过程 体操训练 训练阶段 大回环
下载PDF
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体操比赛男子调研报告
5
作者 欧文勤 谭修德 +2 位作者 谭汝生 戋飚 彭庆元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8,共18页
本报告通过对比分析,不仅肯定了中国队的长处,而且还指出了某些不足之处。此外,还对后备力量训练和准备用94年亚运会队伍的训练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起评分 中国队 东亚运动会 难度动作 连接加分 运动员 体操比赛 成套动作 新规则 男子跳马
下载PDF
关于发展鞍马托马斯全旋经倒立动作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谭汝生 冯张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85年第2期38-43,共6页
随着在鞍马上经倒立动作的出现,目前已有不少同志对鞍马的发展提出了各种设想,尽管这些设想有待于完善,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必将对鞍马动作的更新起到推动作用.然而有必要指出,设想终归还是一种推测,任何设想的实现必须有力学条件为依据... 随着在鞍马上经倒立动作的出现,目前已有不少同志对鞍马的发展提出了各种设想,尽管这些设想有待于完善,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必将对鞍马动作的更新起到推动作用.然而有必要指出,设想终归还是一种推测,任何设想的实现必须有力学条件为依据,通过合理的技术处理才能真正实现.为了这方面的问题能够深入地展开讨论,我们就鞍马托马斯全旋经倒立动作的发展方向,完成托马斯全旋经倒立的有利力学因素和合理的技术处理方法等有关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供同志们参考.一、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研究法.共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章35篇.(二)系统结构学分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结构理论来分析体操动作中的结构关系.(三)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运用圆锥摆的物理现象来分析鞍马的全旋动作.(四)调查访问法.从1981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全旋 鞍马 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文献资料研究法 运动员 全旋动作 体操动作 力学条件 研究方法 调查访问
原文传递
气质类型是培养优秀体操运动员重要的心理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田赐福 谭汝生 任洪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85年第4期65-80,共16页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当代竞技体操运动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从体操运动员的选材讲,实践使教练员们认识到:依据人海战术,自然淘汰,只注重身体素质、形态、技能等方面的优势,而忽略心理因素的选材方法,已跟...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当代竞技体操运动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从体操运动员的选材讲,实践使教练员们认识到:依据人海战术,自然淘汰,只注重身体素质、形态、技能等方面的优势,而忽略心理因素的选材方法,已跟不上当代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的要求了.从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看,只具备优美的型体条件,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和高超的技艺,而缺乏去动员、发挥、运用和表现这些优势的心理因素,要想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如何抓住体操运动员必备的心理因素,并运用到选材和比赛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体操运动员 女运动员 心理因素 体操教练员 神经系统 运动成绩 竞技体操 运动技术水平 个性心理特征 身体素质
原文传递
略谈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毕茂林 陈德星 +2 位作者 谭汝生 许声宏 李克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82年第4期17-21,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多年来,对运动系学生的培养一直以提高技术成绩为主,以技术水平的高低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寡和学习成绩的优劣,而忽视了教学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处理好提高技术水平与培养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多年来,对运动系学生的培养一直以提高技术成绩为主,以技术水平的高低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寡和学习成绩的优劣,而忽视了教学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处理好提高技术水平与培养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不能只会做而不会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习 体操教学 技术水平 培养学生 基本部分 运动系学生 教育实习 技术成绩 准备部分 基本动作
原文传递
后空翻两周加转体
9
作者 B.H.库里西 B.A.斯卡库 谭汝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78年第2期84-87,共4页
技巧动作不仅十分引人入胜,而且还层出不穷。完成空翻就有许多方法。1.第一周、第二周抱腿是众所周知的一种姿势,即团身后空翻两周(图Ⅰ)。
关键词 转体动作 运动员 直体后空翻 团身后空翻 联合动作 转速度 屈体 完成 身体 起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