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真实世界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人群的抗栓策略变迁及其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7—201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房颤合并ACS患者,根据抗栓策略分...目的探究真实世界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人群的抗栓策略变迁及其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7—201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房颤合并ACS患者,根据抗栓策略分为抗凝治疗组与未抗凝治疗组,根据就诊时间将研究人群分为2017年组、2018年组、2019年组。对所有患者开展1年随访,主要终点为心源性卒中,次要研究终点为随访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心源性卒中、非中枢神经系统的体循环栓塞、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结果共入选1333例房颤合并ACS患者,其中男922例,年龄(68.3±9.7)岁。其中接受抗凝治疗患者534例(抗凝治疗组),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799例(未抗凝治疗组)。与未抗凝治疗组相比,抗凝治疗组患者的CHA_(2)DS_(2)-VASc评分更高[(3.7±1.9)分对(4.3±1.8)分,P<0.001]。2017—2019年,接受抗凝治疗(P<0.001,P for trend<0.001)、口服抗凝药(OAC)+单药抗血小板治疗(SAPT)双联抗栓治疗(P=0.018,P for trend=0.006)以及OAC+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三联抗栓治疗(P<0.001,P for trend<0.001)的比例均逐年增加。主要终点方面,未抗凝治疗组1年内发生心源性卒中5例(0.6%,5/799),抗凝治疗组1年内发生心源性卒中19例(3.6%,19/534),Log-rank检验提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7年组发生心源性卒中10例(2.3%,10/429),2018年组发生心源性卒中9例(1.6%,9/573),2019年组发生心源性卒中5例(1.5%,5/331),Log-rank检验提示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次要终点方面,未抗凝治疗组1年内发生MACCE事件75例(9.4%,75/799),抗凝治疗组1年内发生心源性卒中85例(15.9%,85/534),Log-rank检验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2017年组发生MACCE事件48例(11.2%,48/429),2018年组发生MACCE事件72例(12.6%,72/573),2019年组发生MACCE事件40例(12.1%,40/331),Log-rank检验提示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7)。结论在真实世界中,房颤合并ACS患者的抗凝治疗与联合抗栓治疗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心源性卒中及MACCE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改善,这可能与抗凝组CHA_(2)DS_(2)-VASc评分更高有关。未来应重点关注这一特殊人群的综合防控,并采取更加积极合理的抗栓策略。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人工瓣膜术后患者华法林的出血不良事件及其影响因素,为真实世界华法林安全使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近5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因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而服用华法林至少3个月的患者的相关临床...目的探索人工瓣膜术后患者华法林的出血不良事件及其影响因素,为真实世界华法林安全使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近5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因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而服用华法林至少3个月的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结果共纳入412例患者,其中39例(9.5%)患者发生了62例次出血事件。仅有3例发生大出血,其余均为非大出血。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合并疾病和合并用药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出血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 normailzed ratio,INR)在治疗范围内时间的百分比(time in therapy range,TTR)显著高于非出血组(匹配前P=0.023,匹配后P=0.008),但INR在治疗范围内次数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INR determinations in range,PINNR)无显著差异。出血组患者INR>3的情况为4例次,平均INR值<3。除了鼻出血事件在术后第1个月发生率较高外,其他事件在术后前3个月的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瓣膜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绝大多数为非大出血事件,应为患者宣教诊疗相关基础疾病和纠正可逆转的出血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抗凝门诊可改善患者的TTR,但当INRs监测时间间隔不同时,TTRs是否能够反应真实的华法林抗凝质量应当存疑,尤其是间隔时间较短可能高估TTR值,此时选择PINNR更为合理。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真实世界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人群的抗栓策略变迁及其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7—201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房颤合并ACS患者,根据抗栓策略分为抗凝治疗组与未抗凝治疗组,根据就诊时间将研究人群分为2017年组、2018年组、2019年组。对所有患者开展1年随访,主要终点为心源性卒中,次要研究终点为随访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心源性卒中、非中枢神经系统的体循环栓塞、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结果共入选1333例房颤合并ACS患者,其中男922例,年龄(68.3±9.7)岁。其中接受抗凝治疗患者534例(抗凝治疗组),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799例(未抗凝治疗组)。与未抗凝治疗组相比,抗凝治疗组患者的CHA_(2)DS_(2)-VASc评分更高[(3.7±1.9)分对(4.3±1.8)分,P<0.001]。2017—2019年,接受抗凝治疗(P<0.001,P for trend<0.001)、口服抗凝药(OAC)+单药抗血小板治疗(SAPT)双联抗栓治疗(P=0.018,P for trend=0.006)以及OAC+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三联抗栓治疗(P<0.001,P for trend<0.001)的比例均逐年增加。主要终点方面,未抗凝治疗组1年内发生心源性卒中5例(0.6%,5/799),抗凝治疗组1年内发生心源性卒中19例(3.6%,19/534),Log-rank检验提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7年组发生心源性卒中10例(2.3%,10/429),2018年组发生心源性卒中9例(1.6%,9/573),2019年组发生心源性卒中5例(1.5%,5/331),Log-rank检验提示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次要终点方面,未抗凝治疗组1年内发生MACCE事件75例(9.4%,75/799),抗凝治疗组1年内发生心源性卒中85例(15.9%,85/534),Log-rank检验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2017年组发生MACCE事件48例(11.2%,48/429),2018年组发生MACCE事件72例(12.6%,72/573),2019年组发生MACCE事件40例(12.1%,40/331),Log-rank检验提示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7)。结论在真实世界中,房颤合并ACS患者的抗凝治疗与联合抗栓治疗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心源性卒中及MACCE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改善,这可能与抗凝组CHA_(2)DS_(2)-VASc评分更高有关。未来应重点关注这一特殊人群的综合防控,并采取更加积极合理的抗栓策略。
文摘目的探索人工瓣膜术后患者华法林的出血不良事件及其影响因素,为真实世界华法林安全使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近5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因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而服用华法林至少3个月的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结果共纳入412例患者,其中39例(9.5%)患者发生了62例次出血事件。仅有3例发生大出血,其余均为非大出血。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合并疾病和合并用药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出血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 normailzed ratio,INR)在治疗范围内时间的百分比(time in therapy range,TTR)显著高于非出血组(匹配前P=0.023,匹配后P=0.008),但INR在治疗范围内次数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INR determinations in range,PINNR)无显著差异。出血组患者INR>3的情况为4例次,平均INR值<3。除了鼻出血事件在术后第1个月发生率较高外,其他事件在术后前3个月的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瓣膜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绝大多数为非大出血事件,应为患者宣教诊疗相关基础疾病和纠正可逆转的出血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抗凝门诊可改善患者的TTR,但当INRs监测时间间隔不同时,TTRs是否能够反应真实的华法林抗凝质量应当存疑,尤其是间隔时间较短可能高估TTR值,此时选择PINNR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