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浆胰多肽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雷 年碧霄 +5 位作者 赵星辰 周斌 谭泽世 尹翰鹏 欧阳奋竞 叶仁青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777-1778,1781,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糖耐量异常(IGT)、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浆胰多肽(P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共47例,测定其基础、标准蛋白餐后15、30、60、120min血浆PP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比较并观察在肥胖、... 目的探讨肥胖、糖耐量异常(IGT)、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浆胰多肽(P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共47例,测定其基础、标准蛋白餐后15、30、60、120min血浆PP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比较并观察在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水平PP的意义。结果单纯肥胖组PP水平最低,肥胖伴糖耐量异常组及2型糖尿病组PP水平升高。结论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出现了影响PP分泌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多肽 胰岛素 自主神经
下载PDF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明刚 陈乾 +2 位作者 赖碧芬 谭泽世 周洋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提高对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13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受伤原因、出现症状时间,... 目的探讨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提高对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13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受伤原因、出现症状时间,并在入院后24 h内行脊髓MRI检查。脊髓损伤程度根据美国ASIA分级评定。结果本组患儿中,男2例,女10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岁;致病原因包括颈部扭伤2例、臀部着地4例、腰部轻微外伤2例、舞蹈后下腰动作不当4例。受伤到出现症状时间在30 min^48 h,受伤后到入院时间在3 h^5 d。2例颈部扭伤患儿中,1例患儿颈髓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例患儿颈胸髓MRI可见C 1-T 12内长T 1长T 2异常信号影。另外10例患儿中,5例患儿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5例患儿T 4-L 5之间可见不同程度的长T 1长T 2异常信号影。根据ASIA损害程度分级:A级2例,B级2例,C级6例,D级2例。患儿出院后随访6个月~5年,其中A级1例、D级6例、E级4例,拒绝随访者1例。结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好发于8岁以下儿童,一般有明确的外伤史,MRI检查可以提高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诊断,但常规MRI检查有一定的阴性率。与常规MRI相比,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脊髓损伤的诊断更为敏感,为研究评判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及后期运动功能恢复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无骨折脱位型 脊髓损伤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侧脑室实性血管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明刚 陈乾 +2 位作者 谭泽世 曹娟 周洋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85-87,91,共4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实性血管母细胞瘤(HBS)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目前国内外年龄最小的侧脑室实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女性,15岁;表现间断性头痛3个月,头痛加重伴发热1周;查体无异常神... 目的探讨侧脑室实性血管母细胞瘤(HBS)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目前国内外年龄最小的侧脑室实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女性,15岁;表现间断性头痛3个月,头痛加重伴发热1周;查体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头颅MRI检查示,右侧脑室体部不规则形实性混杂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母细胞瘤。患儿及其父母基因检查无von Hippel-Lindau病基因突变。术后患者头痛、发热症状消失。结论幕上侧脑室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系罕见病,首发症状为颅内压增高所致的头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等;治疗首选外科手术,因肿瘤血供丰富,可在术前行血管栓塞,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幕上 侧脑室 实性 儿童 von Hippel-Lindau病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肌损伤指标间关系的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何雷 赵星辰 +5 位作者 周斌 欧阳奋竞 尹瀚鹏 年碧霄 谭泽世 蔡德鸿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IR状态下T2DM患者不同水平HbA1c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肌酸激酶比值(CK-MB/CK)、肌钙蛋白Ⅰ(TnⅠ)间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68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3组,A组(HbA1c≤6.4%)56例,B组(7.1%<HbA1c≤7.8%)56... 目的探讨IR状态下T2DM患者不同水平HbA1c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肌酸激酶比值(CK-MB/CK)、肌钙蛋白Ⅰ(TnⅠ)间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68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3组,A组(HbA1c≤6.4%)56例,B组(7.1%<HbA1c≤7.8%)56例,C组(HbA1c≥9.0%)56例,检测并比较3组CK、CK-MB、CK-MB/CK、Tn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B组CK-MB/CK最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0±0.04)vs(0.13±0.05),P=0.004];TnⅠ阳性率A组30.5%,B组32.1%,C组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OMA-IR最低(2.96±3.57),与B组(4.11±2.91)、C组(4.17±4.9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 CK-MB/CK在A、B、C组中分别为(0.12±0.06)、(0.10±0.04)、(0.13±0.05),但仅据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不能判断CK-MB/CK越小,对心肌损害越少,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化血红蛋白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Ⅰ 胰岛素抵抗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