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平原城市高度建成区暴雨内涝模拟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谭清乾
程发顺
高阳
蔡帅
王洵
-
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B200204033)
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HZHLAB2301)。
-
文摘
针对平原城市高度建成区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以珠三角城市东莞市为例,基于MIKE FLOOD平台,利用MIKE URBAN、 MIKE 11和MIKE 21构建了城市内涝耦合模型。同时,结合历史暴雨事件提出一种长历时暴雨设计雨型,分析50 a一遇设计降雨重现期下东莞市中心城区暴雨内涝过程和积水特征,提出改善“大排水系统”排水能力的内涝治理措施并评估其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东莞市中心城区内涝的主要原因为河道水流顶托及道路排水不畅,河道拓宽整治结合道路竖向调整可使管网溢流程度降低45%,内涝淹没面积减小73%。提高研究区内河、道路排水通道等“大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对改善研究区域的内涝现状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平原城市高度建成区的内涝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内涝防治
长历时设计暴雨
大排水系统
内涝耦合模型
高度建成区
平原城市
-
Keywords
waterlogging control
long-duration designed storm
major drainage system
hydraulic coupling model
highly built-up area
plain city
-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不同光照下梅尼小环藻对昼夜温差变化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谭清乾
王沛芳
王洵
马晶洁
胡斌
-
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5,共9页
-
基金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14210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647206)。
-
文摘
为探讨硅藻在不同环境中对昼夜温差变化的响应机制,以梅尼小环藻为代表,研究了在高光照与低光照两种条件下,3种不同昼夜温差对梅尼小环藻生物量、光合活性、营养盐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5~10℃范围内,昼夜温差的减小能促进梅尼小环藻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的增长,使其比生长速率增加;在高光照下,各组梅尼小环藻的最大量子产量(F_(v)/F_(m))差异显著,降幅范围为36.3%~65.2%(P<0.05),而低光照下各组F_(v)/F_(m)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随着温差减小,培养基中PO_(4)^(3-)-P的净减小值越大;不同处理组梅尼小环藻对硅的亲和力也表现出差异:高光照下,5℃温差组的硅亲和力最高,其半饱和常数(K_(m))为1.755 ng/L,而低光照下,恒温组的亲和力最高,其K_(m)为4.673 ng/L;不同光照条件下,梅尼小环藻的生理习性对昼夜温差的响应不同,但总体上一定范围内昼夜温差减小有利于梅尼小环藻的生长繁殖。
-
关键词
硅藻
梅尼小环藻
昼夜温差
光照强度
生物量
光合活性
营养盐吸收
-
Keywords
diatom
Cyclotella meneghiniana
diurn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light intensity
biomass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nutrient absorption
-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