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特异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多西环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湘明 张社兵 廖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多西环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中的斑块稳定作用以及对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两组UAP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多西环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中的斑块稳定作用以及对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两组UAP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西环素100MG/D,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西环素作为MMPS抑制剂有明显斑块稳定作用,可控制UAP的发作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多西环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下载PDF
黄芪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中心肌顿抑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谭湘明 侯爱琼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中顿抑心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10例溶栓后冠脉再通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中顿抑心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10例溶栓后冠脉再通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针每次30 ml静滴,1次/d,连用3周。结果再灌注后心肌均表现不同程度顿抑现象,两组顿抑程度并无显著差异(P>0.1),但随着时间推移追踪观察发现治疗组顿抑心肌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对溶栓后再灌注心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提早恢复顿抑心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溶栓 再灌注损伤 顿抑心肌
下载PDF
多西环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谭湘明 张社兵 廖昆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2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多西环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中的斑块稳定作用以及对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多西环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中的斑块稳定作用以及对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西环素100 mg/d,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西环素作为MMPs抑制剂有明显斑块稳定作用,可控制 UAP的发作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多西环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下载PDF
依那普利加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
4
作者 谭湘明 《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加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2 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5mg/d~10mg/d)和倍他乐克(6 .2 5mg/d~75mg/d) ;对照组2 2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 % ,对照组为...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加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2 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5mg/d~10mg/d)和倍他乐克(6 .2 5mg/d~75mg/d) ;对照组2 2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 % ,对照组为6 3%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依那普利加倍他乐克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使心衰得到有效控制,并可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预防洋地黄中毒,对依赖洋地黄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病人尤其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心肌病 治疗 扩张 疗效观察 加倍 显著性差异 临床疗效 心力衰竭 有效控制 有效率 发生率 心血管 对照 地黄 中毒
下载PDF
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谭湘明 侯爱琼 《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观察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VC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速速凝治疗 ,疗程 30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 (73.0 7% ) (p <0 .0 5 ) ,而且治... 目的 观察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VC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速速凝治疗 ,疗程 30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 (73.0 7% ) (p <0 .0 5 ) ,而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也具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 ,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性事件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避凝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不稳定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症临床表现与MRI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超成 左勤学 +2 位作者 何劲松 谭湘明 华力明 《医学综述》 2009年第2期302-30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症(MS)的MRI表现及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0例临床确诊为MS患者的MRI资料,总结了该病的临床和MRI特点。结果MS病灶颅内好发部位依次为侧脑室周围(49.0%),半卵圆中心(25...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症(MS)的MRI表现及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0例临床确诊为MS患者的MRI资料,总结了该病的临床和MRI特点。结果MS病灶颅内好发部位依次为侧脑室周围(49.0%),半卵圆中心(25.4%),胼胝体(11.2%).脑干(7.80%),小脑(6.20%);脊髓好发节段为颈胸段。90例MS,颅内病灶有381个/73例,其中有232个病灶无临床对应体征,占60.9%;脊髓病灶有51个/47例,其中只有10个无临床对应体征,占19.6%;病灶多呈斑片状,在T1加权像上可为低、稍低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多为高信号;病灶多为斑片状或斑点状强化MRI特点。结论MS病灶以两侧脑室旁最多见,且病灶数目与临床表现之间无明确关系,而病灶部位与临床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临床表现 MRI分析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超成 谭湘明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1期1752-1753,共2页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56例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在予以营养神经及激素治疗3个月后分为预后好和预后差组。记录患者的7个参数:性别、年龄、前期感染、临床分型、肌电图表现、急性期是否使用甲强龙冲击...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56例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在予以营养神经及激素治疗3个月后分为预后好和预后差组。记录患者的7个参数:性别、年龄、前期感染、临床分型、肌电图表现、急性期是否使用甲强龙冲击治疗、早期是否辅以康复治疗。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显著相关的变量,后用多变量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的最佳回归方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显著相关的独立变量包括前期感染、临床分型、肌电图表现、急性期是否使用甲强龙冲击治疗。结论本研究显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预后与前期感染、临床分型、肌电图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预后因素 研究
下载PDF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超成 何劲松 +2 位作者 谭湘明 华力明 何正初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4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改变及预后,防止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①10例均为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改变及预后,防止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①10例均为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其中6例为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症,4例为酮症高血糖症。②临床表现;7例为突发起病并以一侧肢体为主的持续性舞蹈样运动,3例为发作性口角抽动伴单肢不自主舞动起病。症状均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肌力均为5级,肌张力均正常。③影像学表现:早期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丘脑的高密度影像,内囊未受累,并在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磁共振(MRI) T_1像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在持续数月后信号减低,T_2则表现为稍低信号或病灶部位区域中心混杂信号而周边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明显水肿征象。④本组患者均给予氟哌啶醇及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并控制血糖,症状均在短期内迅速改善。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结合特定部位的变化性磁共振成像及肢体舞蹈样动作可以做出诊断。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偏侧舞蹈症 高血糖症 MRI CT
下载PDF
血肿碎吸加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出血及血肿破入侧脑室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超成 谭湘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第24期6-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单纯内科治疗(A组)、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术(B组)和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及侧脑室引流尿激酶溶解血凝块(C组)三种方法治疗56例患者。结果 治疗15天后CT复查,C组和B组比较,血肿... 目的 探讨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单纯内科治疗(A组)、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术(B组)和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及侧脑室引流尿激酶溶解血凝块(C组)三种方法治疗56例患者。结果 治疗15天后CT复查,C组和B组比较,血肿及脑室内血液清除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临床总有效率C组>B>组>A组,病死率A组>组B>C组。结论 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血肿碎吸侧脑室引流能迅速清除血肿及脑室系统积血,有效缓解颅内压。反复利用尿激酶能加快脑室内积血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碎吸 侧脑室引流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对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PCNA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社兵 谭湘明 +2 位作者 何勇 吴俊 刘君实 《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 探讨动脉球囊损伤后 ,左旋精氨酸抑制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  36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球囊损伤组(A组 ,n =12 )、球囊损伤 +L -Arg组 (B组 ,n =12 )、假手术组 (S组 ,n =12 ) ;每组再随机分成术后 7天处死和术后 2 8天处死两个亚组 ... 目的 探讨动脉球囊损伤后 ,左旋精氨酸抑制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  36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球囊损伤组(A组 ,n =12 )、球囊损伤 +L -Arg组 (B组 ,n =12 )、假手术组 (S组 ,n =12 ) ;每组再随机分成术后 7天处死和术后 2 8天处死两个亚组 (n =6 )。A、B组行右髂动脉球囊损伤术。B组从术前 3天至处死时经静脉注射L -Arg 95 0mg·Kg-1·d-1。组织切片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 ,行形态学观察及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A、B、S组皆有PCNA表达 ,A7组较B7、S组PCNA阳性细胞数、阳性百分率、增殖指数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应用L -Arg可抑制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的增生 ,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L -Arg能抑制动脉壁细胞PC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精氨酸 家兔 髂动脉球囊损伤 基因表达 增殖细胞核心抗原 冠心病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何劲松 李莉 谭湘明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LAA组)7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CI组)36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血清CRP含量,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LAA组)7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CI组)36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血清CRP含量,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LAA组CRP含量高于LCI组,LCI组高于对照组(P<0.05);LAA组中,CRP异常率高于LCI组(P<0.05),CRP异常的患者NDS评分的改善低于CRP正常组,且CRP异常者预后中无变化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预后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尿激酶与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张超成 沈德威 谭湘明 《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入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5 8例采用尿激酶加灯盏花素治疗 ;Ⅱ组 6 0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等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基本治愈 2 9例 ,显著进步 2 5例 ,总有效率 93.1% ;对照组基本治愈 ... 目的 探讨脑梗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入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5 8例采用尿激酶加灯盏花素治疗 ;Ⅱ组 6 0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等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基本治愈 2 9例 ,显著进步 2 5例 ,总有效率 93.1% ;对照组基本治愈 2 0例 ,显著进步 13例 ,总有效率 5 5 %。结论 尿激酶和灯盏花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灯盏花素 脑梗死 低分子右旋糖酐 丹参
下载PDF
血肿碎吸加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出血及血肿破入侧脑室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超成 沈德威 谭湘明 《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3-5,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单纯内科治疗 (A组 )、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术 (B组 )和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及侧脑室引流尿激酶溶解血凝块 (C组 )三种方法治疗 5 6例患者。结果 治疗 15天后CT复查 ,C组和B组... 目的 探讨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单纯内科治疗 (A组 )、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术 (B组 )和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及侧脑室引流尿激酶溶解血凝块 (C组 )三种方法治疗 5 6例患者。结果 治疗 15天后CT复查 ,C组和B组比较 ,血肿及脑室内血液清除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临床总有效率C组 >B组 >A组 ,病死率A组 >B组 >C组。结论 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血肿碎吸侧脑室引流能迅速清除血肿及脑室系统积血 ,有效缓解颅内压。反复应用尿激酶能加快脑室内积血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破入侧脑室 疗效 脑出血 血肿碎吸 侧脑室引流
下载PDF
微创手术联合中西医治疗颅内血肿115例分析
14
作者 张超成 谭湘明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结合中西医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15例颅内血肿患者,应用“三维立体微创法”行电动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注入尿激酶液化再引流,CT复查决定拔管时间(最长不超过1周),并结合中医药治疗。结果除死...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结合中西医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15例颅内血肿患者,应用“三维立体微创法”行电动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注入尿激酶液化再引流,CT复查决定拔管时间(最长不超过1周),并结合中医药治疗。结果除死亡14例(3例死于术后再出血、7例放弃治疗而死亡、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余均康复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1~15d,平均12d出院。日常能力(ADL)评分:Ⅰ级19例,Ⅱ级40例,Ⅲ级22例,Ⅳ级11例,Ⅴ级7例,恢复良好率70.43%。结论合适的条件下,微创手术结合中西医治疗颅内血肿不适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清开灵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通心络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清萍 张社兵 +2 位作者 吕新华 谭湘明 刘君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7-728,共2页
探讨通心络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36只健康家兔随机分球囊损伤组 (n =12 )、球囊损伤 +通心络组 (n =12 )和假手术组 (n =12 ) ,分别于第 7天及 2 8天处死家兔。组织切片行Wergert弹力纤维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 探讨通心络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36只健康家兔随机分球囊损伤组 (n =12 )、球囊损伤 +通心络组 (n =12 )和假手术组 (n =12 ) ,分别于第 7天及 2 8天处死家兔。组织切片行Wergert弹力纤维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行形态学观察及形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 ,球囊损伤组与球囊损伤+通心络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内膜面积、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之比显著增大 ,管腔面积显著减小 (P <0 .0 5 )。三组均有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但球囊损伤组较球囊损伤 +通心络组及假手术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阳性百分率、增殖指数显著增高 (P <0 .0 5 )。结果提示 ,通心络可抑制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 ,这一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通心络抑制动脉壁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通心络对内膜增生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 内膜增生 球囊损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家兔
下载PDF
Brugada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阳相 谭湘明 曾晓春 《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病例报告 心电图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大剂量黄芪佐治婴幼儿急性心衰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建 谭湘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Z2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讨常规抗心衰治疗和常规治疗加大剂量黄芪佐治急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急性心衰病例1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黄芪)6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59例,进行两组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60例中总有效率57例(占95%),对照组4... 目的 探讨常规抗心衰治疗和常规治疗加大剂量黄芪佐治急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急性心衰病例1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黄芪)6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59例,进行两组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60例中总有效率57例(占95%),对照组46例(占78%)。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中加用大剂量黄芪佐治急性心衰确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且该药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急性心衰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3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直 谭湘明 《辽宁医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50-151,共2页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34例疗效观察(湖南省郴州市立医院423000)谭直(湖南省宜章县人民医院424200)谭湘明近年来随着钙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为偏头痛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笔者自1988年10月至1990年10月应...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34例疗效观察(湖南省郴州市立医院423000)谭直(湖南省宜章县人民医院424200)谭湘明近年来随着钙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为偏头痛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笔者自1988年10月至1990年10月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34例,取得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偏头痛 疗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廖光洲 谭湘明 +1 位作者 许竹梅 黄全跃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期间血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心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61例临床确诊的AMI患者根据Killip分级分为两组,住院期间Killip分级=1级者21例为无心衰组,住院期间Killip分级≥2级者40例为心衰组,采用免疫增强比浊...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期间血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心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61例临床确诊的AMI患者根据Killip分级分为两组,住院期间Killip分级=1级者21例为无心衰组,住院期间Killip分级≥2级者40例为心衰组,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浆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RP,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hs-CRP均增高,心衰组显著高于无心衰组,(分别为59.84±29.23 mg/L vs 23.40±8.22 m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高敏C-反应蛋白(log-hs-CRP)是心衰的独立预测指标(P=0.001)。结论AMI发作期hs-CRP是心衰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胺、刺五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20
作者 欧阳相 谭湘明 曾晓春 《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3例 ,采用常规抗心衰综合治疗 ;治疗组 38例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刺五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2 % ,对照组 78.7% ,两... 目的 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3例 ,采用常规抗心衰综合治疗 ;治疗组 38例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刺五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2 % ,对照组 78.7% ,两组有显著差异 (P<0 .0 5 ) 。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加刺五加联合使用 ,有控制心衰快 ,疗程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刺五加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心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