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帛书《黄帝四经》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1
作者 谭玉龙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5,共9页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判断正是“神明”的功能之一,故“道”成为审美判断之基;另一方面,它在论述不同问题时提及的美丑(恶)具有不同的所指,呈现出多义性和模糊性,但它着重强调的是人应该以实事求是、名实相符的态度进行美丑判断。此外,《黄帝四经》还认为对艺术、美色等的欣赏都与“欲”相关,但欣赏艺术、美色等并不会给国家、社会带来灾祸,带来灾祸的是对艺术、美色等的过度享乐。以《黄帝四经》为代表的战国黄老道家美学思想是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它无不与政治统治、国家治理相关,其目的是实现“善治美政”,体现出现实性和介入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黄老道家 美学思想 美丑观 艺术论
下载PDF
守正创新: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2
作者 谭玉龙 《学理论》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首要政治原则,才能确保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同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最终... 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首要政治原则,才能确保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同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不断拓展“五个文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开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境界;并坚持和平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增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 五个文明 共同富裕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文化产业背景下“手造”的现象学阐释
3
作者 魏毅东 谭玉龙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中华传统“手造”实践活跃,“手造”文化灿烂。在文化产业背景下,“手造”获得创新性的涵义,即传统手工制作的产业化道路及其新发展。“手造”作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蕴含着深刻的身体价值。身体现象学蕴含的身体认知观念、具身思想... 中华传统“手造”实践活跃,“手造”文化灿烂。在文化产业背景下,“手造”获得创新性的涵义,即传统手工制作的产业化道路及其新发展。“手造”作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蕴含着深刻的身体价值。身体现象学蕴含的身体认知观念、具身思想等,为“手造”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依据和方法论。现象学可以对“手造”这一身体实践进行还原和描述,显现其蕴涵的身体维度及价值。在文化产业背景下,现代人类经由“手造”重返身体实践,再次开启与物以及世界的对话。由此,为生产与生活所累的身体得以重新唤醒,恢复了感知和生命活力,进而建构现代人类的生活世界。在文化产业时代,探索和实践中华传统“手造”的身体价值,重新寻找和建构起当代中国“手造”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身体现象学 梅洛-庞蒂 “手造”
下载PDF
走向自由乐感境界的“圣人”:阳明心学的审美之维 被引量:1
4
作者 谭玉龙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13,共6页
王阳明在反思“天理”给人带来的紧张对立基础上,建构起以“心”为本体、本源的心学理论体系。阳明心学旨在倡导人们在心上做工夫,存天理,去人欲,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最终成为“圣人”。在王阳明看来,圣人是人欲尽除、良知昭然之人,圣... 王阳明在反思“天理”给人带来的紧张对立基础上,建构起以“心”为本体、本源的心学理论体系。阳明心学旨在倡导人们在心上做工夫,存天理,去人欲,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最终成为“圣人”。在王阳明看来,圣人是人欲尽除、良知昭然之人,圣人爱无等差、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圣人境界指向审美境界。当人进入了审美的圣人之境中,“良知”复得,与物一体,与物无对,心中毫无贵贱之分、得失之计较,人由有限进入无限,“乐”油然生于内心,而此“乐”乃超越七情的精神之乐、自得之乐,所以作为审美境界的“圣人”同时又是一种自由的乐感之境。阳明心学以成“圣”为指归,不仅揭示出中华美学具有人生美学的特质,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引导人们超越种种束缚、强制而走向无限、自由,感受超越的精神之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圣人 审美境界 自由 乐感
下载PDF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鄂西大捷”讯息的传递与形象建构
5
作者 谭玉龙 胡晓玲 《学理论》 2023年第5期68-71,共4页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作为战时主流媒体之一,始终秉承宣传民族抗战为主的办报宗旨。1943年春,“鄂西会战”粉碎了日军在长江流域继续西侵的企图,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会战期间,《新华日报》积极发挥媒体的作用,对前...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作为战时主流媒体之一,始终秉承宣传民族抗战为主的办报宗旨。1943年春,“鄂西会战”粉碎了日军在长江流域继续西侵的企图,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会战期间,《新华日报》积极发挥媒体的作用,对前线战况进行持续性报道,并刊发评论文章。《新华日报》本着正面宣传、鼓舞士气的出发点,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进行宣传报道,实现了“鄂西大捷”讯息的传递与形象的建构。“鄂西大捷”形象的成功建构与传播,在战时产生极大的积极效应,并引起盟国的关注,改变中国军队的国际观感,实为战场之外的又一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 鄂西会战 鄂西大捷
下载PDF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6
作者 谭玉龙 尹志兵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4期11-15,共5页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同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相结合,并在实践探索中开辟和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保持政治理论的科学性。中国式现代化道...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同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相结合,并在实践探索中开辟和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保持政治理论的科学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和人民一同探索出来的,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和特征,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汇聚起磅礴力量,从根本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必须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确保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增强政治引领的先进性,进而激发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要求
下载PDF
“山东手造”中的乡村手工艺品牌创建——以山东临沭柳编手工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谭玉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4-79,共6页
山东是传统手造大省,有着丰富的手工技艺资源,形成了从利用自然资源到原料培育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多乡村手工艺品牌建设,严重滞后于工业产品品牌和服务产品品牌,但也有一些传统手造项目在... 山东是传统手造大省,有着丰富的手工技艺资源,形成了从利用自然资源到原料培育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多乡村手工艺品牌建设,严重滞后于工业产品品牌和服务产品品牌,但也有一些传统手造项目在产业化转型与升级的道路上探索出成功之路。山东临沭柳编是“山东手造”中乡村工艺的代表品牌之一,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柳编生产到传承创新再到销售宣传,其各方面都成绩斐然,可为其他农村手工艺的发展与品牌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编之都 生产性保护 传承创新 品牌
下载PDF
不同地区温度变化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谭玉龙 尹岭 +3 位作者 王式功 陈雷 谭元文 康延臻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年第3期94-99,共6页
本文综合探究了日平均气温、24h变温和气温日较差变化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的影响,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与广义相加模型(GAM),分别探析了2015—2016年安徽省阜南县和贵州省锦屏县日平均气温、24h变温和气温日较差与缺... 本文综合探究了日平均气温、24h变温和气温日较差变化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的影响,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与广义相加模型(GAM),分别探析了2015—2016年安徽省阜南县和贵州省锦屏县日平均气温、24h变温和气温日较差与缺血性心脑血管住院病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表明:气温日较差大于15℃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对风险剧烈升高,并呈现明显的即时效应,且其相对风险随滞后日增加和气温日较差增加达到叠加效应的峰值。当24h内气温下降7℃以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对风险开始明显上升,下降10℃以上呈现显著的即时效应。统计分析发现,两县在春季达到上述阈值概率最高,因此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也在春季达到峰值,特别是雨水至清明节气时段为两县住院人数共同最高峰时段;值得注意的是,地处西部的锦屏县夏季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也较多。此外,降温过程与节气转换也是导致两县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阶段性增多的主要天气与气候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24h变温 气温日较差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广义相加模型
下载PDF
论萧公弼的美学研究方法——兼论其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3
9
作者 谭玉龙 朱志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萧公弼是继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学者之后,又一位为中国的美学做出了贡献的学者,是"美学在中国"的奠基人之一。中西参证、自下而上、史论结合、以佛释美是萧公弼使用的主要的美学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对后世中国美学研究产... 萧公弼是继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学者之后,又一位为中国的美学做出了贡献的学者,是"美学在中国"的奠基人之一。中西参证、自下而上、史论结合、以佛释美是萧公弼使用的主要的美学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对后世中国美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对两千多年西方美学史的梳理,对审美活动现实性的重视,借用佛教理论阐释审美现象、揭示审美活动的规律,值得中国后世学者的重视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公弼 美学研究方法 中西参证 自下而上 史论结合 以佛释美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美学的“醉”境理想与精神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玉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6,共10页
"醉"孕育于先秦、发展于秦汉,秦汉以后逐步成为一种兼具工夫与本体的审美理想与精神境界。同时,它指向人生美学与艺术美学两个维度。人生美学之"醉"不仅是一种助人超越功名利禄、欲望追求的工夫,它还让人打破人与... "醉"孕育于先秦、发展于秦汉,秦汉以后逐步成为一种兼具工夫与本体的审美理想与精神境界。同时,它指向人生美学与艺术美学两个维度。人生美学之"醉"不仅是一种助人超越功名利禄、欲望追求的工夫,它还让人打破人与人、人与物的界限,从而达到齐生死、等万物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集真善美为一体的本体之境、存在之域。艺术美学之"醉"首先让人澄明心胸、超越功利,以一颗自然之心进行艺术创作与审美鉴赏,它还让艺术家冲破技法的束缚,将技法内化于无意识之中,获得"无法之法",最终在艺术创作中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醉"不仅是中国古典美学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理论遗产,它还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与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文化 “醉” 工夫即本体 天人合一 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
下载PDF
我国志愿精神缺失原因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玉龙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0-42,共3页
志愿精神是社会和谐发展和政府良性治理的润滑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志愿精神相当缺乏。这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民间组织不发达,缺失社会组织载体;全能式政府,压缩社会... 志愿精神是社会和谐发展和政府良性治理的润滑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志愿精神相当缺乏。这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民间组织不发达,缺失社会组织载体;全能式政府,压缩社会发展空间;家天下文化传统,缺乏社会公益意识;法制化滞后,欠缺全民激励,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志愿精神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精神 民间组织 善治
下载PDF
志愿精神的政府培育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玉龙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53-155,共3页
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基于这种理念,人们无偿地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财富和时间。志愿精神具有公益性、慈善性、非强制... 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基于这种理念,人们无偿地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财富和时间。志愿精神具有公益性、慈善性、非强制性、高尚性的特点,是社会和谐发展和政府良性治理的润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精神 公民意识 民间组织 转变政府职能 公民参与 公益意识 培育 公共意识 社会公共空间 重要组成部分
下载PDF
高校转型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河池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玉龙 覃举东 《高教论坛》 2017年第3期57-61,共5页
社会经济的转型,使得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需求,已由传统的偏重公务员向更侧重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和非公务员公共管理人员转变,其课程体系改革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拓宽素质拓... 社会经济的转型,使得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需求,已由传统的偏重公务员向更侧重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和非公务员公共管理人员转变,其课程体系改革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拓宽素质拓展体系,建立科学评价人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转型 行政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河池学院
下载PDF
论高校“影视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玉龙 陈丹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1-84,共4页
新时期以来,"影视美学"课程逐步走进各大高校。但由于影视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影视艺术的特殊性和综合性之间的悖论,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难以解决的矛盾。所以,我们提出理性思辨与感性体验的互渗、理论讲解与创... 新时期以来,"影视美学"课程逐步走进各大高校。但由于影视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影视艺术的特殊性和综合性之间的悖论,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难以解决的矛盾。所以,我们提出理性思辨与感性体验的互渗、理论讲解与创作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精神陶冶并进的影视美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方法,是化解悖论、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以推动影视美学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影视类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美学 课程教学 方法创新
下载PDF
民族国家认同的层次结构及其关系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玉龙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民族国家关系视阈下,序列次序的不同认同层次结构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影响。认同结构的序列不当或混乱,会造成个人的行为失范、政府治理的失序,甚至可能导致对国家的认同危机。从民族与国家两个维度分析,认同可分为族群认同、民族认同、... 在民族国家关系视阈下,序列次序的不同认同层次结构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影响。认同结构的序列不当或混乱,会造成个人的行为失范、政府治理的失序,甚至可能导致对国家的认同危机。从民族与国家两个维度分析,认同可分为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全球公民认同四种层次结构。在强民族认同—强国家认同、弱民族认同—强国家认同、强民族认同—弱国家认同、弱民族认同—弱国家认同四种关系模式中,强民族认同—强国家认同是多民族国家理想的认同模式,也是我国政府民族问题治理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认同层次结构 关系模式 政府治理
下载PDF
我国国家认同危机的民族文化因素分析及其治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玉龙 陈路芳 《红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5-39,共5页
我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危机,其民族文化因素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的缺位、政治权利诉求文化的缺失、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势性、少数民族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冲突增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滞后于社会的现代... 我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危机,其民族文化因素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的缺位、政治权利诉求文化的缺失、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势性、少数民族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冲突增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滞后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所导致。增进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强化民族文化治理,需要加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大生产发展,促进民族信仰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相适应,强化国家教育在国家认同中的基础作用、推进教育均等化和少数民族人民教育平等权的实现,坚持科学保护、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全面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相结合,坚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精神与加强共同节日文化要求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危机 文化治理
下载PDF
论法治新常态下的社会组织管理创新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玉龙 吴湘玲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9-93,共5页
文章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三个层面分析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存在问题,认为法治文化的缺失、公民意识缺乏,政府权力的法治化约束滞后、政社关系不顺;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是... 文章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三个层面分析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存在问题,认为法治文化的缺失、公民意识缺乏,政府权力的法治化约束滞后、政社关系不顺;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是我国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组织管理创新需要健全公民结社法规,简化登记审批制度,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建立信用等级制度,强化组织监管制度,推广注册志愿者制度,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新常态 社会组织 管理创新 法治化路径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的途径探析——以“影视研究方法”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玉龙 陈丹 《视听》 2020年第2期229-230,共2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同向同行,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经。以"影视研究方法"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应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实现...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同向同行,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经。以"影视研究方法"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应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培养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德才兼备 马克思主义 浸染
下载PDF
论清华简与先秦美学之“贵中”精神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玉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142,共7页
“中”历来被认为是儒家美学的重要观念和范畴之一,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中庸”“中和”“中正”等概念,彰显着儒家美学崇尚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温柔敦厚的“贵中”精神。随着战国竹简文献的发现与问世,“中”观念的来龙去脉、价值影响... “中”历来被认为是儒家美学的重要观念和范畴之一,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中庸”“中和”“中正”等概念,彰显着儒家美学崇尚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温柔敦厚的“贵中”精神。随着战国竹简文献的发现与问世,“中”观念的来龙去脉、价值影响得以更加明确与清晰,即尚“中”、贵“中”是中华民族具有的一种观念,在“前”儒家时期就已出现,儒家美学是对这种观念的传承、发展与拓展。它以甲骨文、金文之“中”为源头活水,至迟在春秋中期形成了技艺、情感合于“中”的观念。春秋末期,孔子将“中”吸收进他的思想中,开始成为儒家美学的重要内容。战国时期,《中庸》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提出了人的举手投足、思想情感须符合“中庸”“中和”的标准,这样才能进入集真善美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这种以甲骨文、金文之“中”为源头活水,经春秋时期的发展,最后积淀于儒家美学中的“贵中”精神,对后世儒家美学乃至整个中国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儒家美学 “中” 天人合一
下载PDF
尚情、崇德与超越--中华舞蹈美学精神探赜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玉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中华舞蹈美学精神是对两千多年来的丰富多彩的中华舞蹈美学思想的宏观性概括与提炼,是中华舞蹈美学思想的内核。一方面,古人认为“情”是舞蹈发生之基元,是其创作的内在动力,舞蹈是内心情感的表达与外化;另一方面,古人强调舞蹈应具有道... 中华舞蹈美学精神是对两千多年来的丰富多彩的中华舞蹈美学思想的宏观性概括与提炼,是中华舞蹈美学思想的内核。一方面,古人认为“情”是舞蹈发生之基元,是其创作的内在动力,舞蹈是内心情感的表达与外化;另一方面,古人强调舞蹈应具有道德内容,展现道德精神,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此外,兼具工夫与境界的“醉”受到古人的重视,“醉”让人情感充沛、精神振奋,助人冲破技法、程式等束缚,从而进入自由的舞蹈创作状态,实现超越主客两分的“天人合一”之境,即自由的审美境界。这是中华舞蹈美学彰显出的尚情精神、崇德精神和超越精神,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美学精神 儒道互补 尚情 崇德 超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