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对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1
作者 谭立明 焦安君 +7 位作者 冯晓晶 徐镠粤 谭福燕 何思齐 罗姮 陈娟娟 蒋永清 李华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对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3 866例患者血清ANC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和抗蛋白酶3(PR3)抗体。结果 13 866例患者共检出A...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对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3 866例患者血清ANC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和抗蛋白酶3(PR3)抗体。结果 13 866例患者共检出ANCA阳性318例,阳性率为2.29%。其中男性患者检出135例(2.07%)、女性患者检出183例(2.50%),2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0,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间ANC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78,P<0.01),且男、女性患者各自不同年龄组间ANCA阳性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0,P<0.01;χ~2=17.800,P<0.01)。p-ANCA和c-ANCA2种荧光核型及靶抗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24,P<0.01)。结论 ANCA的检测对血管炎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临床工作者应注重ANCA在系统性血管炎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抗蛋白酶3抗体 韦格纳肉芽肿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检测骨代谢指标潜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谭立明 冯晓晶 +13 位作者 焦安君 陈娟娟 谭福燕 何思齐 徐镠粤 蒋永清 罗姮 李华 吴洋 田永建 曾婷婷 余建林 曹莉萍 郑剑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44-1548,1563,共6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和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94例AS患者、239例其他病种对照和80例健康对照组,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S组β-胶原特殊序列(β-...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和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94例AS患者、239例其他病种对照和80例健康对照组,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S组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高于对照组,而骨钙素(OC)、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低于对照组(P<0.05);AS组C反应蛋白(CRP)和β-CTX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25-(OH)D呈负相关(P<0.05),其他骨代谢指标和CRP无相关性;AS组HLA-B27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且HLA-B27在诊断AS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S组25-(OH)D检测的敏感性高于β-CTX,但特异性低于β-CTX。结论:骨代谢指标对AS早期筛查,临床诊断有着重要价值,尤其是β-CTX和25-(OH)D的诊断价值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AS) 骨代谢指标 C反应蛋白(CRP)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
下载PDF
孕产妇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凌芝 乔乔 +5 位作者 李佳俊妮 辛思明 夏方娜 谭福燕 郑九生 刘金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孕产妇慢性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特征,分析与HBV母婴传播相关的病毒因素。方法:收集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待产的518份孕产妇血清。ELISA法筛查HBV感染者,抽提血清中HBV DNA,采用PCR扩增HBV S基因并测序,利用Genoty... 目的:通过调查孕产妇慢性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特征,分析与HBV母婴传播相关的病毒因素。方法:收集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待产的518份孕产妇血清。ELISA法筛查HBV感染者,抽提血清中HBV DNA,采用PCR扩增HBV S基因并测序,利用Genotyping软件对PCR产物序列进行HBV分型。应用Clustal X和Bioedit软件将不同感染者的HBV S基因核苷酸与参考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分析HBV S基因的突变和HBV亚型。结果:518例孕产妇中17例HBV阳性感染,13例标本PCR反应阳性,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均为HBV S基因,10例感染B基因型HBV,属于adw亚型;3例感染C基因型HBV,属于adr亚型;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5例标本在"a"抗原决定簇序列上出现三种形式变异,2例为A530G→T126A,1例为A541C→Q129H,2例为G587A→G145;1例Pres2区出现密码子缺失突变。结论:江西地区孕产妇主要感染B和C基因型HBV;在表面抗原"a"抗原决定簇上有点突变出现,可能是母婴传播,逃避疫苗免疫保护的一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a”抗原决定簇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不同来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生物学分析
4
作者 乔乔 谭福燕 +2 位作者 熊红叶 余克花 刘金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24-29,43,共7页
目的 对不同来源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以找出重要的生物信息学数据。方法 从Genebank的基因数据库中获取18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血凝素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运用Clustal X,Bioedit等国际通用... 目的 对不同来源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以找出重要的生物信息学数据。方法 从Genebank的基因数据库中获取18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血凝素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运用Clustal X,Bioedit等国际通用软件进行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序列比对,计算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在线软件Antheprot分析二级结构。结果 H9型血凝素蛋白编码框架长约1683bp,编码含560个氨基酸的多肽。18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同源率为90.6%~99.8%,血凝素蛋白的氨基酸同源率为93.0%~99.4%,多肽序列中有84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15.03%。血凝素蛋白A1和A2裂解序列为位于aa333-aa341的PSRSSR↓GLF序列;其中1株出现A334T变异,另一株则出现R335G变异。H9血凝素蛋白富含潜在α螺旋(25%~27%),β折叠(29%~32%),β转角(25%~27%)及无规则卷曲(17%~19%)等结构;H9型血凝素蛋白受体结合位点是由R100、W161、T163、N191、198(A/V/T)、L202、Y203位氨基酸残基折叠构成。结论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重要功能结构域的序列和空间结构相对保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蛋白 生物信息学 蛋白结构
下载PDF
不同时期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蛋白的特征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谭福燕 乔乔 +3 位作者 王敏 熊红叶 余克花 刘金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3-39,共7页
目的 比较2007—2014年分离的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蛋白与分离于1934年的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蛋白的差异性,以了解近几年流行的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蛋白的变异特征。方法从Genebank的基因数据库中获取16株H1N1甲型流感病... 目的 比较2007—2014年分离的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蛋白与分离于1934年的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蛋白的差异性,以了解近几年流行的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蛋白的变异特征。方法从Genebank的基因数据库中获取16株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采用在线软件SignalP4.1预测信号肽,运用Clustal X,Bioedit等国际通用软件进行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序列比对,计算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在线软件Antheprot分析二级结构。结果 H1血凝素蛋白编码框架长约1701bp,编码含56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16株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氨基酸同源性为92.4%~99.8%,核苷酸同源性为91.8%~99.6%。H1血凝素蛋白aa1-aa17区域为潜在信号肽,血凝素蛋白A1和A2裂解序列为位于aa324-aa330序列IQSR↓GLF。H1血凝素蛋白富含潜在α螺旋(25%~32%)、β折叠(27%~28%)和卷曲结构(23%~26%)等二级结构。2007—2014年的15株病毒的血凝素蛋白A1高变区位于羧基端aa278-aa321,有11个位点变异,变异率高达25%。参与二硫键形成的10个半胱氨酸位点未发生变异,3个受体结合区的氨基酸序列(PKTS、VLVLWAIHH和SRYSKKFK)比较保守,有2个序列出现毒力相关位点D222G突变。结论 与1934年的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蛋白比较,2007—2014年间分离H1N1甲型流感病毒H1血凝素蛋白的重要功能结构域的序列仍保守稳定,但在某些位点出现较高频率的替代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甲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蛋白 生物信息学 突变
全文增补中
196例抗核抗体谱检测对自身免疫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及生 谭福燕 +5 位作者 焦安君 冯晓晶 谭立明 刘文华 胡志辉 张嵘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905-908,共4页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谱的检测结果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A)对196例患者的血清进行ANA谱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核抗体谱阳性共61例,阳性率为31.1%,15种特异性抗体在人群中的...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谱的检测结果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A)对196例患者的血清进行ANA谱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核抗体谱阳性共61例,阳性率为31.1%,15种特异性抗体在人群中的阳性率有差异,其中抗SS-A、抗Ro-52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5.3%、13.3%,女性抗SS-A、抗SS-B、抗Ro-52等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1例AID患者中,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阳性率最高抗体为抗SS-A抗体(70.0%)、抗n RNP/Sm抗体(55.0%);硬皮病(PSS)中阳性率最高的抗体为抗Scl-70抗体(62.5%)和干燥综合征(SS)中抗体阳性率最高的为抗SS-A抗体(77.8%)。结论 ANA谱中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在人群的性别上存在差异,且各特异性抗体常联合出现在疾病中,ANA谱检测对AI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谱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硬皮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下载PDF
黄精转录组特性分析及相关功能基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宇 谭福燕 +5 位作者 张利萍 何玉丰 范建辉 李旺 彭柿杰 邱庆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分析黄精转录组数据,挖掘与黄精中多糖、皂苷元、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关键酶基因.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黄精全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注释分析.共获得146 072个有效转录本,超过51.00%的转录本在NR、Swiss-Prot、KOG... 分析黄精转录组数据,挖掘与黄精中多糖、皂苷元、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关键酶基因.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黄精全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注释分析.共获得146 072个有效转录本,超过51.00%的转录本在NR、Swiss-Prot、KOG、GO、KEGG数据库中获得注释.β-呋喃果糖苷酶、己糖激酶等参与了黄精多糖的生物合成;UDP-葡萄糖基转移酶、β-葡萄糖苷酶等参与黄精皂苷元的生物合成途径;查尔酮异构酶、查尔酮合成酶等参与黄精内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初步获得黄精中参与黄精多糖、皂苷元、黄酮生物合成的候选关键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黄精的生理生化代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转录组 多糖 皂苷 黄酮
下载PDF
血清RF、CCP及CRP联合检测在RA患者的实验诊断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杰敏 冯晓晶 +4 位作者 焦安君 徐鏐粤 何思齐 谭福燕 谭立明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标志物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和C反应蛋白(CRP)在检测结果性别差异和年龄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在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75例RA患者、237例非RA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标志物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和C反应蛋白(CRP)在检测结果性别差异和年龄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在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75例RA患者、237例非RA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anti-CCP,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和CRP,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RA组中,CRP检测水平男性高于女性(P<0.01),而RF和anti-CCP检测水平在性别上无差异;RF、anti-CCP和CRP检测水平在不同年龄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A组患者RF、anti-CCP和CRP检测时阳性率和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RF的敏感性最高,anti-CCP具有最高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在RA中CRP检测水平男女间差异明显;进行RF、anti-CCP和CRP检测价值更高;三项临床诊断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和病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R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 C反应蛋白(CRP) 类风湿关节炎(RA)
下载PDF
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熊红叶 谭福燕 +1 位作者 乔乔 刘金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36-42,71,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的分子特征。方法从Gene Bank基因数据库中获取15株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采用在线软件SignalP4.1预测...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的分子特征。方法从Gene Bank基因数据库中获取15株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采用在线软件SignalP4.1预测信号肽,运用Clustal X,Bioedit等国际通用软件进行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序列比对,计算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在线软件Antheprot分析二级结构。结果 15株H5血凝素蛋白编码框架长约1707bp(8株)/1704bp(7株),编码含568个/56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H5血凝素氨基酸同源性为86.7%~99.2%,核苷酸同源性为85.6%~99.5%,H5血凝素蛋白富含潜在α螺旋(29%~35%)、β折叠(22%~25%)和卷曲结构(22%~25%)等二级结构。H5血凝素蛋白aa1-aa16区域为潜在信号肽,血凝素蛋白A1和A2裂解序列为aa323-aa333之间的RERRRKKR↓GLF序列,切割位点位于R330和G331之间;H5血凝素蛋白A1亚单位存在4个高变区,分别是aa115-aa140(52.0%)、aa151-aa170(57.9%)、aa183-aa200(64.7%)和aa263-aa280(47.4%)。但参与二硫键形成的10个半胱氨酸位点均未发生变异;构成受体结合域的E186、K212、S217-K218、G221-Q222-S223-G224等位点较保守;构成T细胞和B细胞表位aa141-155、aa206-223和aa302-316等区域较保守。结论 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的受体结合域和免疫表位等重要功能结构域的序列比较保守稳定,在A1和A2裂解位点含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相关的连续6个碱性氨基酸(R/K)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甲型流感病毒 H5血凝素蛋白 生物信息学 分子特征
下载PDF
108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18
10
作者 谭福燕 庞载元 胡雪飞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948-1951,1955,共5页
目的研究某三甲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net5.6和SPSS13.0软件对医院2013-2016年临床分离的108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8... 目的研究某三甲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net5.6和SPSS13.0软件对医院2013-2016年临床分离的108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8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50%的菌株分离自痰液,临床科室分布中,儿科、ICU和呼吸内科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18.0%、18.0%、14.0%。不同标本和科室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ICU分离的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达37.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1.7%,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24.1%,除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头孢替坦外,ESBLs阳性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前3年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趋于平稳,近年呈上升趋势。男女患者比例为1.99∶1,来源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71岁及以上年龄组分离的菌株耐药率最高。结论分离自不同性别、年龄段、标本、科室的菌株对同一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针对标本来源合理用药,加强重点科室的细菌监测,控制肺炎克雷伯菌的院内感染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