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不同施肥设施菜地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比较 被引量:47
1
作者 李猛 张恩平 +4 位作者 张淑红 周芳 王月 谭福雷 韩丹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53,共10页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设施菜地土壤的酶活性与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旨在为推进耕地建设与健康质量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供试土壤采自沈阳农业大学番茄28年定位施肥设施菜地,选取其中6个处理:N_0、N_1、N_2、M...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设施菜地土壤的酶活性与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旨在为推进耕地建设与健康质量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供试土壤采自沈阳农业大学番茄28年定位施肥设施菜地,选取其中6个处理:N_0、N_1、N_2、MN_0、MN_1、MN_2进行分析,其中M表示施腐熟马粪75000 kg/hm^2,N_0为不施肥,N_1、N_2尿素施用量为652、1304 kg/hm^2。采用Biolog-ECO法解析了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变化。【结果】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长期单施氮肥可增加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但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下降。增施有机肥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酶活性,而单施氮肥导致酶活性降低。增施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提高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单施氮肥作用相反。具体表现为:菜田微生物对六类碳源利用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氨基酸类、糖类、羧酸类、聚合物类、胺类、酚酸类;其中对L-丝氨酸、N-乙酰基-D-葡萄胺、L-天冬酰胺酸、L-精氨酸、丙酮酸甲脂、吐温80、D-纤维二糖、D-半乳糖醛酸、D-甘露醇利用率较高,而对α-环式糊精、2-羟苯甲酸、γ-羟基丁酸基本不利用;31种碳源对PC1和PC2贡献较大的分别有12种和6种(|r|>0.5)。综合比较,以有机肥配施一倍量氮肥(MN_1)处理效果最佳,长期施用可以为设施菜地微生物创造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其保持较高的群落功能多样性。【结论】长期不同施肥使得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了不同的碳代谢方式,这是土壤微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也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设施菜地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碳代谢
下载PDF
茄子嫁接愈合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淑红 王月 +3 位作者 聂洪光 张恩平 谭福雷 詹林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6-270,共5页
为了明确嫁接处理后茄子嫁接苗和自根创伤苗在愈合过程中的发育差异,确定茄子嫁接愈合的关键时期,在嫁接处理后2~14d对嫁接口和创伤口间隔取样,测量茄子嫁接愈合过程生长量的变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 为了明确嫁接处理后茄子嫁接苗和自根创伤苗在愈合过程中的发育差异,确定茄子嫁接愈合的关键时期,在嫁接处理后2~14d对嫁接口和创伤口间隔取样,测量茄子嫁接愈合过程生长量的变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嫁接愈合过程中,与对照自根苗创伤口相比,嫁接苗嫁接口PAL活性和POD活性变化幅度较大;总体上嫁接口与创伤口的PPO活性变化波动不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在嫁接口和创伤口的愈合过程中均表现增加趋势,但创伤口增加趋势更明显;嫁接口PPO,POD酶活性均在嫁接后第12天出现峰值,说明对于嫁接口的愈合来说第12天是重要的临界点,嫁接处理后第12天砧木与接穗的对接愈合可能基本完成;嫁接苗的生长速度慢于自根创伤苗,嫁接口愈合速度滞后于创伤口愈合速度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嫁接 愈合过程 保护性酶 木质素
下载PDF
长期偏施氮肥及与磷钾肥配施对番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淑红 于秀智 +2 位作者 张恩平 周芳 谭福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863,共5页
本试验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以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偏施氮肥及与磷钾肥配施对番茄干物质的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均大于单施无机肥处理,株高、茎粗增幅分别达3.17%~10.27%... 本试验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以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偏施氮肥及与磷钾肥配施对番茄干物质的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均大于单施无机肥处理,株高、茎粗增幅分别达3.17%~10.27%和3.59%~18.80%。始收期番茄干物质显著增加,主要分配到果实和叶片,而分配到根的比例最低。平均值分别为55.34%、25.79%、16.61%,而根中比例为2.26%。长期单施无机氮肥或配施P、K肥都可以显著地提高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特别是配施K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配施K肥处理的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小于配施P的处理,表明施K能促进气孔开放,加强蒸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配施 番茄 物质积累分配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番茄总黄酮两种提取工艺优化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恩平 段瑜 +1 位作者 张淑红 谭福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108,共4页
以番茄果实为研究对象,用黄酮含量作为提取工艺的指标,采用传统加热法和超声辅助法提取番茄总黄酮,并比较2种提取工艺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对番茄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 以番茄果实为研究对象,用黄酮含量作为提取工艺的指标,采用传统加热法和超声辅助法提取番茄总黄酮,并比较2种提取工艺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对番茄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辅助法:50%乙醇,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为1∶40mg/mL;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番茄总黄酮的含量为576.95m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8
5
作者 张恩平 谭福雷 +3 位作者 王月 张淑红 段瑜 周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59-2067,共9页
以‘辽园多丽’番茄为试材,在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研究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番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并且提高番茄产量;钾肥对番茄... 以‘辽园多丽’番茄为试材,在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研究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番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并且提高番茄产量;钾肥对番茄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显著,磷肥对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起着关键作用,番茄产量受氮肥影响最为显著。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酶活性,配施氮肥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磷肥对提高转化酶、蛋白酶活性具有关键作用。番茄产量、品质与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土壤转化酶对番茄品质影响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施肥 土壤酶活性 品质 产量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