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修正后的全球生态系统动态调查冠层高度的森林地上生物量模型优化——以福建省为例
1
作者 田国帅 周小成 +4 位作者 郝优壮 谭芳林 王永荣 吴善群 华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264-7277,共14页
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和森林资源管理至关重要。福建省地处多云多雨的亚热带,地形和森林类型复杂,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难度大。为提升... 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和森林资源管理至关重要。福建省地处多云多雨的亚热带,地形和森林类型复杂,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难度大。为提升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效果,将最新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全球生态系统动态调查(GEDI)、Landsat以及Sentinel系列卫星等多源遥感数据进行集成和综合利用,通过Landsat影像计算的林龄对GEDI_V27冠层高度产品进行优化,结合优化后的MGEDI_V27冠层高度产品,建立传统遥感特征结合冠层高度的极端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生物量反演模型,实现了福建省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有效估算与制图。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林龄优化后的GEDI冠层高度精度评价结果为R^(2)=0.67,RMSE=2.24m;(2)通过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对三种森林类型进行特征优选,得到10个遥感特征,其中,三种森林类型最重要的遥感特征均为森林冠层高度,并且对比评价了在包含传统遥感特征因子的情况下有无冠层高度对于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冠层高度因子参加特征构建时,森林AGB回归分析的精度明显提高,证实了冠层高度在生物量估算中具有显著的重要性;(3)研究得到的福建省森林AGB范围为0.001—363.331Mg/hm^(2),整体精度评价结果为R^(2)=0.75,RMSE=17.34Mg/hm^(2),2020年全省AGB总量为8.22亿Mg,平均值为101.24Mg/hm^(2)。通过优化GEDI中的森林冠层高度,并且结合传统遥感特征,可以实现对福建省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精确估算和监测,研究成果有助于区域森林碳汇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全球生态系统动态调查(GEDI) 冠层高度 森林类型 极端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回归 森林地上生物量
下载PDF
1974—2018年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特征及动态变化
2
作者 肖嘉文 刘金福 +4 位作者 郑雯 王智苑 方梦凡 洪宇 谭芳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基于福建省1974—2018年共9期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和平均生物量法,分析福建省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并对2014—2018年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的碳储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4—2018年,福建省森林总体碳储量从13539... 基于福建省1974—2018年共9期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和平均生物量法,分析福建省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并对2014—2018年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的碳储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4—2018年,福建省森林总体碳储量从13539.64×10^(4)t增长到33962.34×10^(4)t,平均碳密度从25.75 t·hm^(-2)增长到39.86 t·hm^(-2)。乔木林中,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较大,而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逐期增加;中龄林的碳储量最高;成熟林和过熟林的碳密度整体较大。天然林和人工林的面积、碳储量和碳密度逐期增加,且天然林各指标均高于人工林。2014—2018年,天然林中阔叶混交林的碳储量最高,锥栗〔Castanea henryi(Skan)Rehder et E.H.Wilson〕的碳密度最大;人工林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的碳储量最高,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inn.)的碳密度最大。综上所述,福建省森林有较高的碳储量和碳汇能力,阔叶混交林和杉木是乔木林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因此,可通过改善这2个树种(组)的林龄结构并加强经营管理来提升福建省森林碳汇能力;并通过合理的采伐和种植策略,优化幼龄林和中龄林的比例,以提高福建省森林碳汇能力,保持成熟林和过熟林面积占比,以维持福建省较高的森林碳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森林 碳储量 碳密度 碳汇能力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无人机影像的高郁闭度森林采伐生物量估算
3
作者 周小成 王佩 +3 位作者 谭芳林 陈崇成 黄洪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177,共10页
为准确估算森林采伐生物量实现森林碳汇的精准计量,针对采用单一时相可见光无人机影像估算高郁闭度森林采伐生物量较困难的问题,基于伐区采伐前后多时相可见光无人机影像,研究森林采伐生物量高精度的估算方法。以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 为准确估算森林采伐生物量实现森林碳汇的精准计量,针对采用单一时相可见光无人机影像估算高郁闭度森林采伐生物量较困难的问题,基于伐区采伐前后多时相可见光无人机影像,研究森林采伐生物量高精度的估算方法。以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场一个针叶林采伐小班为试验区,采集分辨率优于10 cm的采伐前后多时相可见光无人机影像,采用动态窗口局部最大值法得到高精度的采伐株数与单木树高信息,再基于采伐后无人机影像,运用YOLO v5方法检测并提取伐桩直径信息,根据胸径-伐桩直径模型来估算采伐木胸径信息,再利用树高和胸径二元生物量公式估算采伐生物量,以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根据动态窗口局部最大值法获取株数与平均树高精度分别为96.35%、99.01%,运用YOLO v5方法对伐桩目标检测的总体精度为77.05%,根据伐桩直径估算的平均胸径精度为90.14%,最后得到森林采伐生物量精度为83.08%,结果表明这一新方法具备较大的应用潜力。采用采伐前后多时相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可实现森林采伐生物量的有效估算,有助于降低人工调查成本,为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碳汇精准计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采伐生物量 多时相无人机影像 可见光遥感
下载PDF
地役权管理对毛竹林群落结构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
作者 黄石德 +3 位作者 周艳 黄云鹏 谭芳林 聂森 《福建林业》 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
为探讨地役权管理对毛竹林群落结构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武夷山国家公园非地役权和地役权管理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毛竹林分结构和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非地役权和地役权管理毛竹林的总体密度差异显著(<0.05)... 为探讨地役权管理对毛竹林群落结构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武夷山国家公园非地役权和地役权管理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毛竹林分结构和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非地役权和地役权管理毛竹林的总体密度差异显著(<0.05),其中1度竹密度差异不显著,而2度及以上活立竹差异显著(<0.05),表明二者之间密度的差异主要源于2度及以上活立竹数量的不同。地役权管理的毛竹林胸径略低于非地役权,但两者差异不显著(>0.05)。排名前15的林下灌木中,在非地役权和地役权管理毛竹林中共同出现的有7种,其优势灌木分别为黄绒润楠和过路惊;而排名前15的林下草本植物中共同出现的有11种,其优势草本植物分别为淡竹叶和华里白。非地役权和地役权管理林下灌木和草本的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地役权管理开展年限较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役权管理 毛竹林 群落结构 林下植物多样性 武夷山
下载PDF
多时间尺度下森林公园负离子变化特征及与温湿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映辰 谭芳林 +3 位作者 阙翔 洪宇 潘爱芳 刘金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1-218,227,共9页
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NAI)浓度是衡量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时间尺度下NAI浓度的分析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从多时间尺度(时、天、月、季、年)视角出发,通过Mann-Kendall检验探究福州国家森林公园2017-2020年NAI浓度的变... 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NAI)浓度是衡量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时间尺度下NAI浓度的分析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从多时间尺度(时、天、月、季、年)视角出发,通过Mann-Kendall检验探究福州国家森林公园2017-2020年NAI浓度的变化趋势,采用小波分析探究NAI浓度变化周期性,应用灰色关联厘清多时间尺度下NAI浓度与温湿度的关系变化。结果表明,1)NAI浓度在春夏季变化不显著,秋冬季显著下降。2)NAI时平均浓度峰值和谷值分别在4:00和11:00,冬春季低且平稳,夏秋季较高且波动强。3)月尺度NAI浓度存在6、11、17、52个月的主周期,日尺度具有6、12、18、40 d的主周期,时尺度存在12、19、51 h的主周期,分钟尺度存在25、40 min主周期。4)NAI浓度与温度灰色相关性低于浓度与湿度灰色相关性,二者在时和日尺度上较低,在月和季尺度上较高。研究结果从多时间尺度揭示NAI浓度变动特征及其与温湿度关系,并给出高效康养出行时间建议,即在5、10月的6、12、18、24、30日的8:00、16:00进行游园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间尺度 负离子 小波分析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沿海沙地湿地松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5
6
作者 谭芳林 +1 位作者 张水松 薛建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7-31,共5页
Slash Pine(Pinus elliottii) is an introduced tree species that can adapt different site types. Since 1970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tree species resource, Slash Pine was planted on the cut_over area of Casuarina equise... Slash Pine(Pinus elliottii) is an introduced tree species that can adapt different site types. Since 1970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tree species resource, Slash Pine was planted on the cut_over area of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protection forest in Chishan Protection Forest Farm of Dongsh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It could prevent soil fertility from degeneration, improve forest productivity and provide fundamental data for soil ecological management to study the soil nutrient content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age stands of Slash Pine. The effect of Slash Pine on fertility of coastal sandy land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ould make the soil acid to plant Slash Pine on the cut_over area of C.equisetifolia protection forest Compared, because the pH value was declined as the growth of Slash Pine stand, and it declined to 3.96(0~20*!cm) and 3.87(20~40*!cm) when Slash Pine stand was 26*!a; Compared with the second generation coastal protection forest of C.equisetifolia the nutrients content in the soil of 26*!a Slash Pine stand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oil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forest, especially for available P, available K, and total N. The CEC in soil layer of 0~20*!cm was obviously effected by Slash Pine. In this soil layer, the CEC was increased as the growth of Slash Pine stands, and it was as 1.22 times as the content in the soil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forest. There was no obvious effect on urease activity, but the activities of phosphataese, polyphenol oxidase, and peroxidase were declined by planted Shash Pine on the cut_over area of Casuarina protection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沙地 湿地松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福建滨海沙地造林树种的适应性与选择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谭芳林 徐俊森 +2 位作者 武星 叶功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00-105,共6页
对不同树种滨海沙地适生性进行测定 ,不仅可以筛选出适宜于在不同滨海沙地的树种 ,丰富滨海防护林的树种资源 ,同时 ,也是防护林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各树种在不同滨海沙地立地上的成活率 (或保存率 )、生长量和抗风性的比较 ... 对不同树种滨海沙地适生性进行测定 ,不仅可以筛选出适宜于在不同滨海沙地的树种 ,丰富滨海防护林的树种资源 ,同时 ,也是防护林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各树种在不同滨海沙地立地上的成活率 (或保存率 )、生长量和抗风性的比较 ,筛选出适宜在福建东南滨海后沿沙地上栽植的树种有巨尾桉、刚果1 2 #桉、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等 5个树种 ;较适宜的树种有山地木麻黄、柠檬桉、大叶相思、湿地松等 1 0个树种 ;适宜于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改造的树种有木麻黄无性系 70 1 #、60 1 #、厚荚相思等 3个树种 ,较适宜的树种为刚果 1 2 #桉 ,但建议慎重使用 ;适宜于前沿有少量稀疏木麻黄老林带保护的风口沙地立地上造林的树种有厚荚相思 ,较适宜的树种有纹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等 2个树种 ;适宜于滨海风口沙地立地上造林的树种有木麻黄惠安 1号无性系和木麻黄澳大利亚种源C3 8,具有一定潜力但尚需做进一步观察的树种有短枝木麻黄、木麻黄澳大利亚 1 5 1 98种源、木麻黄无性系 70 1 #和细枝木麻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沙地 树种 适生性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防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9
8
作者 谭芳林 薛建辉 +2 位作者 张水松 武星 傅忠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38,共4页
在福建东山赤山防护林场对不同模式混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的CO2补偿点为163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171,暗呼吸速率为0.28μmol/(m2·s),光补偿点为4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100μmol/(m2... 在福建东山赤山防护林场对不同模式混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的CO2补偿点为163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171,暗呼吸速率为0.28μmol/(m2·s),光补偿点为4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100μmol/(m2·s);湿地松林冠下层和林冠上层的净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且林冠上层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营造湿地松-木麻黄的带状混交林时,为了提高湿地松的光合效能,湿地松带的行数应不少于3~4行;对稀疏木麻黄林带下套种湿地松光合效能的研究表明,在郁闭度小于0.28的稀疏林带下套种湿地松,可作为老林带更新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模式 防护林 湿地松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台湾相思更新木麻黄防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谭芳林 +2 位作者 王志洁 薛建辉 张水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4-59,共6页
通过对台湾相思与一代、二代木麻黄防护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表明 :用台湾相思进行木麻黄防护林二代更新使土壤容重减小 ,孔隙度增大 ,持水能力增强 ;用台湾相思更新木麻黄防护林使土壤pH值呈上升趋势 ,这与台湾相思林分土... 通过对台湾相思与一代、二代木麻黄防护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表明 :用台湾相思进行木麻黄防护林二代更新使土壤容重减小 ,孔隙度增大 ,持水能力增强 ;用台湾相思更新木麻黄防护林使土壤pH值呈上升趋势 ,这与台湾相思林分土壤中水解性总酸度、交换性总酸度和交换性铝含量降低有关 ;台湾相思在维持和提高土壤中碳、氮含量方面明显优于木麻黄 ,但在维持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台湾相思更新木麻黄防护林使土壤阳离交换总量明显降低 ,回归分析表明 ,这主要是由于其土壤中交换性钙和水解性总酸度的降低造成的 ;与木麻黄连栽相比 ,台湾相思使土壤中酚类物质含量降低的作用更为明显 ;与木麻黄连栽使土壤中各种酶的活性降低不同 ,台湾相思使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 ,而使其它各种酶的活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相思 林带更新 沿海防护林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立地类型划分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芳林 叶功富 +8 位作者 崔丽娟 张立华 罗美娟 孙志同 罗彩莲 乐通潮 黄丽 永源 《湿地科学》 CSCD 2010年第4期366-370,共5页
建立科学、适用的红树林立地类型划分系统是泉州湾河口湿地植被恢复的基础工作。以福建省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区1月的月平均气温和地貌特征,将泉州湾河口划分为1个立地类型区(亚热带高温区)和1个立地类型组(... 建立科学、适用的红树林立地类型划分系统是泉州湾河口湿地植被恢复的基础工作。以福建省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区1月的月平均气温和地貌特征,将泉州湾河口划分为1个立地类型区(亚热带高温区)和1个立地类型组(河口三角洲立地类型组)。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并结合各种环境因子对湿地植被恢复的影响程度,确定盐度、潮位、土壤质地和有无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4个立地因子,将泉州湾河口湿地划分为35种立地类型。其中,有12种立地类型适宜秋茄(Kandelia candel)生长,有8种立地类型潜在适宜秋茄生长,还有15种不适宜秋茄生长的立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河口湿地 红树林 立地类型
下载PDF
福建柏人工林养分的生物循环 被引量:6
11
作者 谭芳林 杨宗武 +2 位作者 陈堆全 卓开发 陈辉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对福建省安溪半林国有林场不同林龄福建柏人工林养分的生物循环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林龄林分的生物循环表现了一定的差异性。 1 0、2 0、30a林分的养分吸收量分别为 69.85、96.65、67.0 2t/(hm2 ·a) ,归还量分别为 2 0 ... 对福建省安溪半林国有林场不同林龄福建柏人工林养分的生物循环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林龄林分的生物循环表现了一定的差异性。 1 0、2 0、30a林分的养分吸收量分别为 69.85、96.65、67.0 2t/(hm2 ·a) ,归还量分别为 2 0 .1 5、35 .0 4、35 .2 0t/(hm2 ·a) ,存留量分别为 49.70、61 .2 5、31 .82t/(hm2 ·a)。养分循环速率随林龄而增大 ,依次为 2 8.85、36.63、5 2 .5 2。 3种林龄林分对各养分元素具有相近的利用效率。据此提出 ,对处于生长旺盛后期的林分 ,采取适量施肥和调整林分密度等经营措施 ,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和存留量 ,可使林分继续保持旺盛的生长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人工林 生物循环 养分元素
下载PDF
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对水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谭芳林 雷瑞德 王志洁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共5页
对秦岭辛家山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并以林冠层的净化作用为最强,效应指数达-52.4%,枯落物层次之,效应指数为-6.6%,以土壤层最弱,效应指数为-1.... 对秦岭辛家山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并以林冠层的净化作用为最强,效应指数达-52.4%,枯落物层次之,效应指数为-6.6%,以土壤层最弱,效应指数为-1.06%;对水质的评价表明,该地区大气降水的水质为轻污染(质量指数为0.9059),以迳流的形式输出系统时的水质为微污染(质量指数为0.3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林 生态系统 水质
下载PDF
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及养分释放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谭芳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共6页
运用定位研究的方法 ,在福建惠安赤湖林场定期收集木麻黄林分的凋落物 ,开展凋落物分解试验 ,并研究了木麻黄防护林的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 :( 1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 2 0a和 7a林分的凋落物年产量分别为 1 3 973和 1 2 3 85t·hm... 运用定位研究的方法 ,在福建惠安赤湖林场定期收集木麻黄林分的凋落物 ,开展凋落物分解试验 ,并研究了木麻黄防护林的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 :( 1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 2 0a和 7a林分的凋落物年产量分别为 1 3 973和 1 2 3 85t·hm- 2 a- 1 ;( 2 )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 ,木麻黄凋落物的失重率随时间而变化 ,其相互关系可用方程式W =-0 0 3 2 6t3+0 5 465t2 +2 1 5 41t+0 865 7来表达 ;( 3 )在不同林龄林分中 ,2 0a林分凋落物及其各组分中养分元素的含量高于 7a林分 ;同一林分中 ,元素种类不同 ,它们在凋落物各组分中的含量差别较大 ;( 4 ) 7a和 2 0a木麻黄林分每年归还给林地的养分总量为 2 5 0 2 4和 2 80 2 5kg·hm- 2 a- 1 ;( 5 )木麻黄凋落物分解的半衰期为 1 0 2a ,95 %的凋落物分解所需时间为 4 4a;7a和 2 0a林分每年通过凋落物分解释放进入林地土壤的养分总量分别为 1 2 5 1 2和 1 3 6 82kg·hm- 2 a-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凋落物 分解 养分释放
下载PDF
木麻黄基干林带小气候效应及梯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芳林 叶功富 +5 位作者 张水松 郑天汉 吴寿德 徐俊森 武星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1期108-110,118,共4页
通过滨海木麻黄基干防护林带的小气候效应及梯度变化规律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带内的月平均温度与空旷地相比平均降低0.7℃,年平均气温的垂直梯度变化为林冠上部最高,1.5m 处次之,林冠中部最低,变化梯度为0.4℃;空旷地空气的绝对... 通过滨海木麻黄基干防护林带的小气候效应及梯度变化规律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带内的月平均温度与空旷地相比平均降低0.7℃,年平均气温的垂直梯度变化为林冠上部最高,1.5m 处次之,林冠中部最低,变化梯度为0.4℃;空旷地空气的绝对湿度均高于带内。林带内外平均相对湿度相差甚微,仅为0.8%,湿度的垂直梯度变化为林冠中部最大,林冠上部次之,而以林内近地层为最小,绝对湿度的变化梯度为0.6 mb,相对湿度的变化梯度为3.1%。林带土壤的年平均温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冬春季节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至10 cm 后土壤温度又随深度而增加,夏秋季节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一直降低。晴天照度均明显高于阴天,晴天空旷地的照度是阴天的2.6倍,照度在林带内呈明显的梯度变化,林冠层中部最小,林带下部次之,而在林冠上部照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防护林 基干林带 小气候效应 梯度变化
下载PDF
相思树种更新木麻黄防护林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谭芳林 叶功富 +2 位作者 王志洁 陆耀龙 陈胜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通过对相思树种更新木麻黄防护林对沿海沙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与木麻黄林分相比,在沿海沙地后沿应用相思树种造林使沙地土壤中水溶性C l-和Na+含量降低,而使表层土壤中的水溶性Ca2+含量升高;相思树种能明显地改善沙地土壤中... 通过对相思树种更新木麻黄防护林对沿海沙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与木麻黄林分相比,在沿海沙地后沿应用相思树种造林使沙地土壤中水溶性C l-和Na+含量降低,而使表层土壤中的水溶性Ca2+含量升高;相思树种能明显地改善沙地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供给,然而,对不同的相思树种来说,其改善程度有所差异;相思树种明显地增加了沿海沙地土壤中全氮和全碳的含量,且增加的量以沙地土壤的表层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树种 木麻黄防护林 土壤化学性质
下载PDF
森林水文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9
16
作者 谭芳林 《福建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47-51,共5页
引述了森林水文学的一些概念,回顾了森林水文学研究的发展简史,概述了国内在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枯枝落叶层持水能力、林地土壤持水能力、林地蒸发散和森林对径流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森林水文学的发展作... 引述了森林水文学的一些概念,回顾了森林水文学研究的发展简史,概述了国内在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枯枝落叶层持水能力、林地土壤持水能力、林地蒸发散和森林对径流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森林水文学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文学 水源涵养 持水能力 林地蒸发散
下载PDF
锐齿栎林生态系统的地球化学循环规律研究
17
作者 谭芳林 雷瑞德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3-16,24,共5页
运用系统学的方法和小集水区技术,对秦岭山地的锐齿栎林生态系统的地球化学循环规律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水向系统输入的养分总量为33.289kg·hm-2a-1,通过迳流输出的养分量为17.011kg·... 运用系统学的方法和小集水区技术,对秦岭山地的锐齿栎林生态系统的地球化学循环规律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水向系统输入的养分总量为33.289kg·hm-2a-1,通过迳流输出的养分量为17.011kg·hm-2a-1,净累积养分16.278kg·hm-2a-1,变化率为48.91%,表明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处于进展的变化过程中。同时,讨论了森林冠层对大气降水携带养分的再次分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生态系统 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海岸带风口沙地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6
18
作者 张水松 武星 +2 位作者 叶功富 徐俊森 谭芳林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6,共8页
自 1 998年 5月以来 ,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 ,进行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 2年试验研究 ,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 ,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 ,因地制... 自 1 998年 5月以来 ,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 ,进行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 2年试验研究 ,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 ,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 ,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 ,采用深挖整地、放客土、拌泥浆、提早造林季节、选择大雨天冒雨造林、大苗深栽等抗旱造林配套技术以及旱季培土抚育保墒、浇水保苗和筑沙堤设风障防潮防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造林方法 ,在造林屡次失败的风口沙地木麻黄造林保存率提高到 80 %~ 90 %。在造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防护林 木麻黄 风口造林 成活率
下载PDF
福建三种常绿阔叶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6
19
作者 黄雍容 高伟 +4 位作者 黄石德 谭芳林 游惠明 杨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91-2000,共10页
为探明福建三种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样地调查采样法,研究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林和虎伯寮自然保护区薄叶润楠(Machilus lep... 为探明福建三种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样地调查采样法,研究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林和虎伯寮自然保护区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林的植物、凋落物和表层土壤(0—10 cm)碳(C)、氮(N)、磷(P)含量、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比较3个样点同组分C、N和P含量,除了乔木层的N含量外,虎伯寮植物和凋落物层C、N和P含量均显著高于天宝岩和武夷山;武夷山表层土壤的C和N含量显著高于虎伯寮和天宝岩,P含量排序为天宝岩>武夷山>虎伯寮。(2)P是福建天然林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P的缺乏是影响福建常绿阔叶林养分循环的重要因素。(3)植物叶片与凋落物中的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表层土壤呈极显著负相关,可见福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中,土壤养分消耗速率超过了凋落物的养分供给速率,导致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缓慢。(4)气温和土壤C∶N是影响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凋落物 土壤 化学计量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沙岸木麻黄防护林不同更新模式土壤结构分形特征及其效应 被引量:27
20
作者 武星 叶功富 +2 位作者 谭芳林 聂森 徐俊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52-1357,共6页
运用分形模型对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10种更新模式土壤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沙质土壤小径级沙粒含量越大,土壤结构分形维数越大,土壤肥力越高,保水能力越强。土壤结构分形维数与土壤小径级颗粒含量... 运用分形模型对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10种更新模式土壤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沙质土壤小径级沙粒含量越大,土壤结构分形维数越大,土壤肥力越高,保水能力越强。土壤结构分形维数与土壤小径级颗粒含量及其他理化性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回归关系。木麻黄、刚果12#桉、厚荚相思和湿地松顺序排列多行混交模式土壤结构分形维数最大,其改土效果最明显,为最优更新模式。分形模型在沙质土壤肥力研究上应用为木麻黄防护林更新模式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岸 木麻黄 防护林 更新模式 分形维数 土壤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