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谭英姿 李俊燕 +1 位作者 陶枫 陆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136-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PDX)-1多态性位点(rs4415872,rs1124607和rs4581569)与上海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 285例正常健康个体为对照组,经确诊的1 2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收集静脉血液标本1 ml,提取全基因...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PDX)-1多态性位点(rs4415872,rs1124607和rs4581569)与上海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 285例正常健康个体为对照组,经确诊的1 2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收集静脉血液标本1 ml,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X-1基因rs1124607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7.82×10^(-5);等位基因:P=0.000 9,OR=0.780(0.688~0.886)]经Bonferroni矫正后仍具有统计学差异(基因型:P=2.35×10^(-4);等位基因:P=0.000 3)。结论 PDX1基因rs1124607位点可能与上海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
下载PDF
扶正化瘀319方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0
2
作者 刘成海 王晓玲 +3 位作者 刘平 刘成 谭英姿 顾宏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319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并传代培养。用扶正化瘀319方给正常大鼠灌胃,制备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胶原酶消化法测定细胞内外胶原生成率,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319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并传代培养。用扶正化瘀319方给正常大鼠灌胃,制备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胶原酶消化法测定细胞内外胶原生成率,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的Ⅰ型胶原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像分析半定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RTPCR法分析Ⅰ型前胶原、TGFβ1mRNA的表达量。结果:扶正化瘀319方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细胞内外胶原生成率,抑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及其胶原分泌,抑制肝星状细胞TGFβ1与蛋白表达。结论:扶正化瘀319方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对肝星状细胞Ⅰ型前胶原及TGFβ1mRNA表达的抑制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319方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I型胶原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3
作者 李俊燕 谭英姿 +3 位作者 冯国鄞 贺林 周里钢 陆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37-1544,共8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不同种族的发病率分析和家族聚集性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3个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候选基因"的关联研究、连锁分析和...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不同种族的发病率分析和家族聚集性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3个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候选基因"的关联研究、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关联研究及荟萃分析显示一些候选基因与糖尿病肾病显著相关,包括ACE、AGT和PPARG等基因;连锁分析及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发现多个糖尿病肾病的易感染色体位点;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成为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途径。虽然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还不能完全解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因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学研究可为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以及药物治疗靶点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遗传学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治疗
4
作者 谭英姿 周扬 《世界感染杂志》 2007年第2期161-163,共3页
肝硬化腹水属于肝硬化终末期病变,病情复杂多变,单一治疗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本文综述近年来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进展情况,提倡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三七总甙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熊磊 刘平 +3 位作者 谭英姿 刘成海 饶高雄 刘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甙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按常规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用三七总甙药物温育液作用于传一代培养的肝星状细胞,~3H-TdR掺入观察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上清及细胞层Ⅰ型胶原含量,改良Lowry's法测定细胞层总蛋... 目的:探讨三七总甙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按常规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用三七总甙药物温育液作用于传一代培养的肝星状细胞,~3H-TdR掺入观察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上清及细胞层Ⅰ型胶原含量,改良Lowry's法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细胞数。结果:三七总甙不同浓度组均能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内外Ⅰ型胶原生成,尤以细胞外的抑制更为明显,与对照组及2.5×10^(-7)M秋水仙碱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三七总甙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内外Ⅰ型胶原生成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甙 肝星状细胞 增殖 胶原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及其拆方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成海 王晓玲 +2 位作者 刘平 刘成 谭英姿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不同药物配伍的药效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将扶正化瘀方拆方为扶正、化瘀、丹参、虫草、丹参+虫草等组,制备其大鼠药物血清,温育星状细胞。~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上...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不同药物配伍的药效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将扶正化瘀方拆方为扶正、化瘀、丹参、虫草、丹参+虫草等组,制备其大鼠药物血清,温育星状细胞。~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Ⅰ型胶原含量,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含量以校正胶原含量。RT-PCR法观察前胶原α_2(1)mRNA的表达。结果:全方组及各拆方组对星状细胞的增殖、胶原蛋白分泌及α_2(Ⅰ)前胶原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瘀组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扶正组对胶原生成及基因表达抑制作用最强,而全方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扶正化瘀方及各拆方对星状细胞的活化功能有不同的作用影响,全方组有整体优势,其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能在于抑制星状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方 肝星状细胞 活化 肝硬变
下载PDF
中药野马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于绍帅 陈明苍 +3 位作者 李志雄 季宇彬 谭英姿 吴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期18-20,共3页
菊科植物野马追主产于江苏省盱眙县,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本综述通过系统地查阅关于野马追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野马追药材的分布与利用、药材质量标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 菊科植物野马追主产于江苏省盱眙县,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本综述通过系统地查阅关于野马追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野马追药材的分布与利用、药材质量标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让科研工作者全面而系统地认识野马追,并为其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马追 化学 药理 进展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卢清 张清波 +2 位作者 邬祥惠 谭英姿 刘成海 《肝脏》 2001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机理。方法 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消化正常大鼠肝脏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 ,以MTT比色法观察氧化苦参碱对肝星状细胞毒性作用 ,3H TdR法观察...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机理。方法 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消化正常大鼠肝脏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 ,以MTT比色法观察氧化苦参碱对肝星状细胞毒性作用 ,3H TdR法观察氧化苦参碱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效应。结果 氧化苦参碱浓度 >10 -5mol/l时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P <0 .0 5 )。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 ,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氧化苦参碱 细胞增殖 大鼠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丹参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刺激的NIH/3T3细胞表达Ⅰ型胶原和c-fos mRNA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晓玲 刘平 +4 位作者 童普德 谭英姿 钱汝红 胡旭东 蒋文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对TGFβ_1刺激的NIH/3T3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丹参灌胃给正常大鼠,分离含药血清,温育TGFβ_1刺激的成纤维细胞。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和c-fos的基因表达。结果:经TGFβ_1刺激后,细胞Ⅰ型胶原和c-fos的mRNA表达明... 目的:观察丹参对TGFβ_1刺激的NIH/3T3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丹参灌胃给正常大鼠,分离含药血清,温育TGFβ_1刺激的成纤维细胞。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和c-fos的基因表达。结果:经TGFβ_1刺激后,细胞Ⅰ型胶原和c-fos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丹参含药血清可分别抑制由TGFβ_1引起的细胞Ⅰ型胶原和c-fos的mRNA表达的增加,结论:丹参可能通过抑制c-fos的基因表达进而抑制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NIH/3T3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Ⅰ型胶原 C-FOS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俊燕 陶枫 +2 位作者 吴新星 谭英姿 陆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2-833,共2页
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群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基因多态性位点rs4880(V16A)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已经确诊的1 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1 272例正常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血液标本5 ml,提取全基因组DNA... 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群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基因多态性位点rs4880(V16A)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已经确诊的1 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1 272例正常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血液标本5 ml,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Mn SOD基因rs488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基因型:P=0.009 1;等位基因:P=0.006 8,OR=1.26(1.07~1.49)〕。结论 Mn SOD基因rs4880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上海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汉族
下载PDF
丹参酸乙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晓玲 刘平 +2 位作者 谭英姿 童普德 蒋文娟 《肝脏》 2001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探讨丹参酸乙 (SAB)对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Ⅰ型胶原及c 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位灌注、消化大鼠肝脏 ,分离肝星状细胞。以不同浓度SAB温育TGFβ1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 目的 探讨丹参酸乙 (SAB)对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Ⅰ型胶原及c 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位灌注、消化大鼠肝脏 ,分离肝星状细胞。以不同浓度SAB温育TGFβ1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 ,RT 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  1μmol/LSAB和 10 μmol/LSAB可分别抑制Ⅰ型胶原及c fos基因表达 ,但 1μmol/LSAB和 10 μmol/LSAB对SMα actinmRNA均无显著影响。 结论 TGFβ1对体外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表达SMα actinmRNA无明显影响 ,可促进Ⅰ型胶原和c fosmRNA的表达。SAB可抑制TGFβ1促进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丹参酸乙 肝星状细胞 大鼠 肝纤维化 MRNA
下载PDF
黄芪汤对肝硬化大鼠胶原沉积和肝窦毛细血管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高峰 麦静愔 +5 位作者 陈澍 柯碧莲 王浩艺 谭英姿 陈天阳 成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2205-2210,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汤对肝硬化大鼠胶原沉积和肝窦毛细血管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选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行胆管结扎建立肝硬化模型,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汤低、中、高剂量组。黄芪汤低、中... 目的研究黄芪汤对肝硬化大鼠胶原沉积和肝窦毛细血管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选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行胆管结扎建立肝硬化模型,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汤低、中、高剂量组。黄芪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芪汤0.35,0.70,1.40 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4周。实验结束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I型胶原(Col-I)和血管内皮标志物分化抗原簇31(CD31)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ol-I、CD3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汤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ALB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黄芪汤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黄芪汤低、中剂量组(P均<0.05)。HE染色显示黄芪汤各组大鼠小胆管增生较模型组轻,细胞外基质沉积较模型组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黄芪汤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Col-I沉积及CD31阳性表达明显较模型组少,均以黄芪汤高剂量组病变最轻。黄芪汤各组大鼠肝组织中Col-I、CD31和vW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黄芪汤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黄芪汤低、中剂量组(P均<0.05)。结论黄芪汤可保护胆管结扎肝硬化大鼠肝功能,减轻胶原沉积,下调肝窦毛细血管化标志物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汤 胆管结扎肝硬化 肝窦毛细血管化 大鼠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成海 刘平 +2 位作者 胡义扬 谭英姿 刘成 《肝脏》 1999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探讨18-α甘草酸二铵(甘利欣)的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作用。方法 培养NIH/3T3成纤维细胞,分别以含5%~20%小牛血清的PRMI-1640培养液,或以无血清PRMI-1640培养液,或以含5%小牛血清PRM... 目的 探讨18-α甘草酸二铵(甘利欣)的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作用。方法 培养NIH/3T3成纤维细胞,分别以含5%~20%小牛血清的PRMI-1640培养液,或以无血清PRMI-1640培养液,或以含5%小牛血清PRMI-1640培养液稀释的1~400μg/m1甘利欣药物温育液,温育细胞。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与对小牛血清刺激的细胞增殖的影响, 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I型胶原含量,总蛋白测定(DC protein assay)试剂盒测定细胞层总蛋白含量,以校正细胞数。结果50~400μg/m1浓度甘利欣抑制细胞MTT转换,呈浓度依赖性增强,400μg/m1甘利欣呈现明显细胞毒作用。小牛血清一定浓度依赖性促进细胞增殖,而甘利欣对这种血清刺激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10-200μg/m1甘利欣对I型胶原的分泌,亦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甘利欣对NIH/3T3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I型胶原分泌有抑制作用,可能具有抗肝纤维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I型胶原 肝纤维化 甘草酸二铵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淑云 谭英姿 +2 位作者 范明松 陈明苍 吴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3期17-18,20,共3页
冬凌草甲素是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是抗肿瘤活性。本文对冬凌草甲素的衍生物、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冬凌草甲素的研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化学结构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扶正化瘀319方对肝细胞白蛋白生成的拆方配伍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成海 王晓玲 +2 位作者 谭英姿 王臻楠 刘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 319方促进肝细胞白蛋白生成的机理及其拆方配伍意义。方法 :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 ,原代培养。将扶正化瘀 319方拆分为扶正组、化瘀组、虫草组、丹参组、虫草加丹参组 ,灌胃大鼠 ,制备各组药物血清 ,并作用于...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 319方促进肝细胞白蛋白生成的机理及其拆方配伍意义。方法 :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 ,原代培养。将扶正化瘀 319方拆分为扶正组、化瘀组、虫草组、丹参组、虫草加丹参组 ,灌胃大鼠 ,制备各组药物血清 ,并作用于培养肝细胞。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白蛋白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表达 白蛋白 扶正化瘀319方 中药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摘要)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成海 王晓玲 +2 位作者 刘平 刘成 谭英姿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8年第S1期411-411,共1页
目的:观察扶正与化瘀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不同药效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将扶正化瘀方拆方为扶正、化瘀、丹参、虫草、丹参+虫草等组,制备其大鼠药物血清,温育星状细胞。~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 目的:观察扶正与化瘀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不同药效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将扶正化瘀方拆方为扶正、化瘀、丹参、虫草、丹参+虫草等组,制备其大鼠药物血清,温育星状细胞。~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Ⅰ型胶原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方 肝星状细胞增殖 药物血清 抑制作用 胶原表达 上海中医药大学 肝星状细胞活化 拆方 肝病研究 抗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丹参酚酸B和姜黄素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磷酸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扬 平键 +2 位作者 刘成 谭英姿 陈高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B(SAB)和姜黄素(Cur)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HSC-T6,使用SAB和Cur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收集裂解细胞并抽提细胞总蛋白,10%聚丙烯酰胺...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B(SAB)和姜黄素(Cur)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HSC-T6,使用SAB和Cur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收集裂解细胞并抽提细胞总蛋白,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ERK和磷酸化ERK的影响。结果Cur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HSC的增殖和活化,SAB和Cur显著降低α-SMA的表达水平(P<0.01);SAB对I型胶原的分泌无影响(P>0.05)而Cur显著减少I型胶原的分泌(P<0.05)。SAB和Cur对ERK表达水平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磷酸化ERK的表达水平(P<0.01 vs.P<0.05)。结论SAB和Cur能够抑制HSC的增殖、活化和ERK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酚酸B 姜黄素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磷酸化
下载PDF
三七总甙抗肝纤维化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熊磊 刘平 +3 位作者 谭英姿 刘成海 饶高雄 刘成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9年第5期317-319,共3页
<正> 三七,又名田七,性温、味微苦,既能活血化瘀,又擅止血定痛,是临床防治肝病常用的一种中药材。三七总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简称PNS,下同)是三七中的一类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有改善微循环、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 <正> 三七,又名田七,性温、味微苦,既能活血化瘀,又擅止血定痛,是临床防治肝病常用的一种中药材。三七总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简称PNS,下同)是三七中的一类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有改善微循环、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等功能。肝纤维化是肝细胞损伤后所引起的大量细胞外基质在肝内增生沉积的一种病理改变。慢性肝病有此特征性病理变化。为了探讨PNS是否具有抗肝纤维化活性,本文观察了PNS及三七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合成与分泌的影响。1 材料1.1 NIH/~3T3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甙 肝纤维化 药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上海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俊燕 陶枫 +3 位作者 吴新星 谭英姿 贺林 陆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078-3080,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位点T896C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经确诊的1 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1 272例正常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照血液标本5 m... 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位点T896C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经确诊的1 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1 272例正常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照血液标本5 m L,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TGF-β1基因T896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0.000 1;等位基因:P=0.004,OR=1.18[1.05~1.33])。结论:TGF-β1基因T896C位点可能与上海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多态性 TGF-Β1
下载PDF
扶正化瘀319方对肝细胞白蛋白生成的拆方配伍作用(摘要)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成海 王晓玲 +2 位作者 谭英姿 王臻楠 刘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S1期109-109,共1页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319方促进肝细胞白蛋白生成的机理及其拆方配伍的意义。方法: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将扶正化瘀319方拆分为扶正组、化瘀组、虫草组、丹参组,虫草加丹参组,灌胃大鼠,制备各组药物血清,并作用于培养肝...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319方促进肝细胞白蛋白生成的机理及其拆方配伍的意义。方法: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将扶正化瘀319方拆分为扶正组、化瘀组、虫草组、丹参组,虫草加丹参组,灌胃大鼠,制备各组药物血清,并作用于培养肝细胞。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白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319方 培养肝细胞 配伍作用 白蛋白含量 上海中医药大学 药物血清 原代培养 肝病研究 拆方配伍 ELISA法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