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油藏CO_2驱中后期提效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力 欧阳传湘 +3 位作者 谭钲扬 王长权 宋岩 林飞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CO_2开发中后期因方向性气窜造成的开井时率低、整体开发效果差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防控气窜、保障油井生产时率等技术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周期注...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CO_2开发中后期因方向性气窜造成的开井时率低、整体开发效果差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防控气窜、保障油井生产时率等技术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周期注气、轮注轮采、连续注气等方式,水气交替方式CO_2气体波及较均匀,提高采收率效果更佳;月度CO_2注采比为1.7~1.8时,能同时兼顾保持混相能力和防止气窜,提高降水增油效果;针对油井的气窜特征,制定不同的流压控制标准,可最大程度地发挥CO_2驱的作用;通过周期采油方式来调整压力场变化,既可增加油气接触频率而促进混相,又可扩大CO_2波及体积,且一类见气井的周期采油效果要好于三类见气井的周期采油效果以及连续采油方式的采油效果;通过调整注采比控制合理生产压差,安装井口控套阀和设置井口单井罐定期泄压等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安全生产。研究结果可为吉林油田及国内其他同类地区开展CO_2驱试验与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 注采调控 气窜 安全生产 数值模拟 室内实验
下载PDF
聚驱复杂裂缝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钲扬 马力 +2 位作者 欧阳传湘 林飞 方建涛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2413-2416,共4页
聚合物驱作为一种注水开发后期有效的三次采油技术,具有采油速度快,有效时间短的特点。合理的采出井压裂措施能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提高采收率。以克拉玛依油田某裂缝情况复杂区块反五点法井网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建立垂直裂缝和水... 聚合物驱作为一种注水开发后期有效的三次采油技术,具有采油速度快,有效时间短的特点。合理的采出井压裂措施能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提高采收率。以克拉玛依油田某裂缝情况复杂区块反五点法井网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建立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模型,对本区块裂缝穿透比和裂缝导流能力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根据优选结果可以看出,压裂主要目的是解堵,为避免水较快突进,影响产量,穿透比不应选择过大,应该选择最优值,导流能力对产能影响较大,同样存在最优值。最佳穿透比和最佳导流能力分别为0.3和40μm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复杂裂缝 裂缝穿透比 裂缝导流能力优选
下载PDF
库车阿合组致密碎屑岩储层速敏效应形成机理及其差异因素分析
3
作者 谭钲扬 欧阳传湘 +3 位作者 王国锋 付颖 陈忠进 李佳旭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5,I0006,共5页
基于目前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358—2010对致密砂岩储层流速敏感性的评价中的损害率和临界流速这两项指标,无法深入表征不同类型储层间的流速敏感性平面差异性问题,结合铸体薄片、X衍射测试分析、扫描电镜和CT扫描等测试,分别从岩... 基于目前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358—2010对致密砂岩储层流速敏感性的评价中的损害率和临界流速这两项指标,无法深入表征不同类型储层间的流速敏感性平面差异性问题,结合铸体薄片、X衍射测试分析、扫描电镜和CT扫描等测试,分别从岩性、物性和孔喉等方面,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致密碎屑岩速敏的致敏机理进行对比分析,从孔喉特征、微粒运移和岩矿含量等角度,深入剖析不同流速敏感性成因;对速敏较强的中部YN井区采用加入颗粒保护剂的措施,降速敏损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碎屑岩储层 流速敏感性 平面差异 保护措施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扩张式封隔器接触力学行为及坐封效果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彭冲 欧阳传湘 +1 位作者 谭钲扬 陈洲亮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96,104,共8页
以K344-114型扩张式封隔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橡胶材料的Mooney-Rivlin本构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按照封隔器坐封过程和坐封后两种工况,对封隔器的非线性接触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坐封过程中施加载荷与轴向压缩距的关系以及坐... 以K344-114型扩张式封隔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橡胶材料的Mooney-Rivlin本构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按照封隔器坐封过程和坐封后两种工况,对封隔器的非线性接触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坐封过程中施加载荷与轴向压缩距的关系以及坐封后的强度、接触应力和摩擦力校核。分析结果表明:在封隔器坐封过程中,中胶筒首先与套管发生接触,当压差达到一定值时胶筒扩张到与套管接触,封隔器完成坐封;坐封后胶筒的应力集中于胶筒的肩部;胶筒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接触应力均能满足分层注水工艺设计要求,能够有效封隔15 MPa的层间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式封隔器 坐封 胶筒 接触应力 有限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