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肝硬变与无肝病胆囊结石发病率的比较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谷守七
宋云国
张淑岚
张玉善
-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理疗B超室
佳木斯妇幼保健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82-83,共2页
-
文摘
肝硬变是临床常见病,且容易合并胆道系统病变,本文经回顾性调查,发现肝硬变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无肝病者,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作者复习了近两年来我院超声室检查的5 933例病例资料,其中无肝病5 700例;肝硬变233例。男性2 741例,女性3 192例,年龄在17—84岁之间。肝硬变均经临床诊断及B超证实,主要标准为:1.肝回声弥漫增强或粗糙紊乱。
-
关键词
肝硬变
胆结石
发病率
-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80例中老年人前列腺直肠腔内超声观察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谷守七
夏同礼
陈星薇
-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B超室
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
出处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92,共2页
-
文摘
采用直肠腔内超声检查80例中老年人的前列腺,检出结节31例(38.8%)、结石15例(18.8%)、囊肿12例(15%),而以腹壁超声作对比检查,检出结果分别为8例(10%),5例(6.2%)、4例(5%)。表明前者的敏感性远高于后者。另以直肠腔内超声检查10例青年人的前列腺,无异常发现,提示中老年人前列腺改变远较年青人为多。
-
关键词
前列腺
直肠
结节
超声波诊断
-
分类号
R697.304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
-
题名超声检查在皮肤科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谷守七
朱学骏
李光中
-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
出处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2-144,共3页
-
文摘
超声诊断在医学中的应用已有40余年历史,1949年Ludwig与Struther首先应用脉冲超声技术进行医学诊断.1952年Howry等人应用二维超声观察组织器管的切面图像.60年代初期,推出手动式超声扫查仪.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1971年日本内田与Bon设计出电子式超声成像仪.以后随着不断改进与完善,出现了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快速扫描的B超检查仪.由于其图像清晰、
-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皮肤科
-
分类号
R751.0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北京城区自然人群胆囊息肉的发生率调查
- 4
-
-
作者
谷守七
王秋生
张崇嘏
姜淑燕
-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出处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7-147,共1页
-
文摘
北京城区自然人群胆囊息肉的发生率调查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谷守七,王秋生,张崇嘏,姜淑燕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胆囊息肉的诊断日渐增多。为统计健康人群胆囊息肉的发生率,作者总结了1990年3月至1993年10月正常人群体检资料共28230例,职业以干部、工...
-
关键词
胆囊息肉
发病率
调查
北京
-
分类号
R735.801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西沙必利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胡伏莲
王化虹
谷守七
陈宝雯
贾博琦
-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胃肠科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理疗科
-
出处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4-36,共3页
-
文摘
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接受西沙必利治疗。剂量为5mg,3次/d,连续服4周。结果显效率为63.21%;总有效率为91.51%;B超检查胃排空改善率为61.3%。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副反应及实验室指标异常。本品不失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个较为理想的药物。
-
关键词
西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
-
Keywords
Cisapride Functional dyspepsia
-
分类号
R570.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975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12例限局性硬皮病皮损的超声观察
- 6
-
-
作者
谷守七
朱学骏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3-74,共2页
-
-
关键词
硬皮病
皮肤损害
超声检查
-
分类号
R593.250.4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正常皮肤的超声检查与厚度测量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谷守七
朱学骏
-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8-189,共2页
-
-
关键词
皮肤
超声检查
厚度测量
-
分类号
R751.0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脾滤泡树突状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 8
-
-
作者
李瑜
谷守七
杜文礼
李丽华
-
机构
深圳市保健办专家门诊部超声科
深圳市保健办专家门诊部消化内科
-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7-407,共1页
-
文摘
患者女,38岁.既往体健,常规超声体检发现脾实质近下端5.0 cm×4.1 cm×4.1 cm低同声包块,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包块周边有不完整低速静脉血流信号,包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脾实性低回声病变,性质待定,建议CT检查.脾增强CT示:脾下极实质内可见略低密度影,边界欠清,肿块大小约5.0 cm×4.1 cm,增强后脾明显强化,肿块呈相对低密度,随时间延长病灶内见少许造影剂呈分隔状充填影.
-
关键词
超声表现
脾实质
细胞瘤
树突状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滤泡
血流信号
低密度影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