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病案首页质控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
1
作者 康周 谷成胜 马崇淇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4年第5期758-763,776,共7页
目的 评价智能病案首页质控系统对病案首页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ITS)分析系统使用前(2021年1月—2022年8月)与使用后(2022年9月—2023年10月)某医院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主要手术选择正确率、主... 目的 评价智能病案首页质控系统对病案首页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ITS)分析系统使用前(2021年1月—2022年8月)与使用后(2022年9月—2023年10月)某医院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主要手术选择正确率、主要手术编码正确率、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入组率和病案首页完整率等6项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IT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智能病案首页质控系统使用后,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主要手术选择正确率、主要手术编码正确率和病案首页完整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总体改变量分别上升0.665%、0.437%、0.426%、0.538%、0.381%,但对DRG入组率变化趋势影响不明显。结论 智能病案首页质控系统可显著改善病案首页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首页 质量控制 ITS模型
下载PDF
数字化眼底彩照及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谷成胜 沈勇 肖贤柳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4期142-142,共1页
目的观察数字化眼底彩照及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进行数字化眼底彩照及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数字眼底彩照诊断左眼准确90.20%,右眼92.31%,组间比较,P>0.05。... 目的观察数字化眼底彩照及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进行数字化眼底彩照及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数字眼底彩照诊断左眼准确90.20%,右眼92.31%,组间比较,P>0.05。结论数字化眼底彩照及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眼底彩照 荧光血管造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眼病筛查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谷成胜 沈勇 +1 位作者 肖贤柳 江晓龙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眼病筛查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过眼病筛查发现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1例与健康对照组70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对象在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小... 目的研究分析眼病筛查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过眼病筛查发现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1例与健康对照组70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对象在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ISA)、房角隐窝面积(ARA)和前房容积(ACV)及晶状体参数的差异。结果青光眼患者组ACD、AOD、TISA、ARA和ACV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青光眼患者组晶状体参数低于健康者(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部前房参数与晶状体参数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助于早期筛查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病筛查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 参数
下载PDF
超声乳化治疗外伤性白内障56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华 蒋渝 +1 位作者 谷成胜 赵艳玲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75-176,共2页
外伤性白内障严重损害视功能,施行手术摘除并植入人工晶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8年4月至2002年7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56例(56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术 联合治疗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沈勇 谷成胜 肖贤柳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的原因,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的临床效果,分析复合小梁切除术在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再次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2例22眼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患者再次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治...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的原因,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的临床效果,分析复合小梁切除术在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再次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2例22眼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患者再次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1次抗青光眼手术中:虹膜周边切除术有6例,激光虹膜周切术3例,小梁切除术13例。结果 22例患者术前眼压19~66mmHg,术后眼压水平6~14mmHg。手术后眼压下降率41%~80%不等,平均下降率59.8%。术后视力能够提高一行或者以上的有6例,基本维持不变的有7例,下降一行的有5例,下降两行或以上的有4例。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可以作为抗青光眼失败后再次行滤过手术时的一个很好选择,它具有安全、有效、可重复的特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眼压 抗纤维抑制剂 可调节缝线 粘弹剂
下载PDF
提上睑肌前徙返折悬吊术23例报告
6
作者 王晓华 谷成胜 赵艳玲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52-52,共1页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在出生后早期就遮挡瞳孔,对儿童视觉发育造成很大危害,可形成视觉剥夺性弱视[1].临床上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一般采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和经典的提上睑肌缩短术,而两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往往效果不尽人意.作者自200...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在出生后早期就遮挡瞳孔,对儿童视觉发育造成很大危害,可形成视觉剥夺性弱视[1].临床上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一般采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和经典的提上睑肌缩短术,而两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往往效果不尽人意.作者自2000年来采用提上睑肌前徙返折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确切可靠,美容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上睑肌前徙返折悬吊术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无透镜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视网膜冷凝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沈勇 胡明祥 +1 位作者 王军 谷成胜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在无透镜间接直视下视网膜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疗效。方法对89例(9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局麻下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空,并于孔周直视下冷凝,加外垫压手术方式。结果一次性手术治疗后复位86眼,2眼... 目的:探讨在无透镜间接直视下视网膜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疗效。方法对89例(9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局麻下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空,并于孔周直视下冷凝,加外垫压手术方式。结果一次性手术治疗后复位86眼,2眼再次手术放液后复位,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结论无透镜间接立体检眼直视下视网膜冷凝加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创伤下、直观、冷冻量易掌握,术后疗效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检眼镜 视网膜冷凝治疗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DRG支付制度下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基于间断时间序列模型 被引量:14
8
作者 谷成胜 石平 +3 位作者 何明方 康周 马崇淇 肖健 《中国医疗保险》 2022年第5期11-16,共6页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对医院运营及DRG指标的影响程度,为医疗机构主动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借鉴。方法:以四川省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托临床路径管理前后的医院运营及DRG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利用间断时间...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对医院运营及DRG指标的影响程度,为医疗机构主动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借鉴。方法:以四川省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托临床路径管理前后的医院运营及DRG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利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评估干预前后的政策影响及趋势变化。结果:干预后CMI值和总权重每月分别增加0.001(P=0.143)和31.197(P=0.669),时间消耗指数和费用消耗指数每月分别下降0.004(P=0.182)和0.006(P=0.005),标准化死亡率每月下降0.068(P=0.260)。结论:临床路径对效率指标影响最大,产能指标和安全指标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间断时间序列模型
下载PDF
前房穿刺术治疗眼挫伤早期难治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明楷 葛坚 +3 位作者 凌运兰 高新博 谷成胜 古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治疗眼挫伤早期难治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先行前房穿刺,然后根据眼压及患者的配合情况.反复从穿刺15放液治疗,观察眼压、房水反应、视神经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治疗16例,术中、术后未发现...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治疗眼挫伤早期难治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先行前房穿刺,然后根据眼压及患者的配合情况.反复从穿刺15放液治疗,观察眼压、房水反应、视神经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治疗16例,术中、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7个月,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随访末期眼压分别为(47.66±7.53)mmHg、(37.34±13.01)mmHg、(30.51±10.21)mmHg、(14.72±6.07)mmHg、(13.66±5.13)mmHg、(15.22±4.19)mmHg,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分别为4.5、4.2、3.8、2.7、0.6、0.3、0.3种。前房反应从术前(+-+++)至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14例视杯从放液早期的0.1~0.4一直保持至随访末期。9例在前房穿刺术后4~33d,仅局部用降眼压药控制眼压在21mmHg。结论前房穿刺术操作简单,治疗眼球挫伤早期难治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青光眼 前房穿刺术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