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动态增强图像及定量参数诊断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价值及与生物学行为标志物的相关性
1
作者 郭伟 吕培培 +4 位作者 谷梅兰 董安珂 陈亚龙 肖新广 上官建伟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图像(DCE-MRI)及定量参数诊断富细胞型子宫肌瘤(CUL)的价值及其与生物学行为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3例CUL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同年龄段普通型子宫肌瘤患...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图像(DCE-MRI)及定量参数诊断富细胞型子宫肌瘤(CUL)的价值及其与生物学行为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3例CUL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同年龄段普通型子宫肌瘤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DCE-MRI检查,并测定观察组患者病灶组织p1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比较两组患者的DCE-MRI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ep)、血管间隙容积分数(Vp)、容量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血浆灌流量(Fp)],采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不同水平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Vp、PS及Fp)对CUL的发病风险,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DCA)曲线评估DCE-MRI定量参数对CUL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p16、VEGF、Ki-67表达CUL患者的DCE-MRI定量参数,采用Pearson分析DCE-MRI定量参数与p16、VEGF、Ki-67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trans、Kep、Ve、Vp、PS及Fp分别为(1.98±0.62)min、(1.99±0.24)min、(0.80±0.17)%、(0.52±0.14)%、(1.24±0.45)mL/min、(2.47±0.46)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6±0.35)min、(1.12±0.43)min、(0.55±0.22)%、(0.29±0.10)%、(0.37±0.12)mL/min、(0.91±0.25)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Kep、Ktrans、Ve、Vp、PS及Fp高水平时,CUL发病风险是低水平的9.375倍、6.546倍、3.611倍、4.929倍、8.222倍、5.917倍;经ROC分析结果显示,Ktrans、Kep、Ve、Vp、PS、Fp联合诊断CUL的AUC为0.939,大于各参数单独诊断(P<0.05);经DCA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参数联合诊断CUL的临床净收益率最高;观察组中p16、VEGF及Ki-67阳性表达患者的Ktrans、Kep、Ve、Vp、PS及Fp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Kep、Ktrans、Ve、Vp、PS及Fp与p16、VEGF、Ki-67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DCE-MRI及定量参数对CUL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与患者p16、VEGF及Ki-67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细胞型子宫肌瘤 磁共振 动态增强图像 定量参数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谷梅兰 李莎 +1 位作者 张新明 康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手术结果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64排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病理表现对照。结果肿瘤起源于胃14例,空肠2例,回肠3例,结肠3例,腹腔网膜1例,肠系膜1例。黏膜下型3例,...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手术结果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64排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病理表现对照。结果肿瘤起源于胃14例,空肠2例,回肠3例,结肠3例,腹腔网膜1例,肠系膜1例。黏膜下型3例,肌壁间型8例,浆膜下型14例。64排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术前定性及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1.6%(22/24)和95.8%(23/24)。结论 64排螺旋CT可以很好地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部位、大小以及内部结构,能更准确地检出胃肠道间质瘤及初步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肿瘤 各部位 螺旋CT
下载PDF
低场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 被引量:2
3
作者 谷梅兰 肖新广 张新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1期97-97,共1页
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常累及的部位[1],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MRI具有三维成像、高软组织分辨率和敏感性高等特点,且无辐射损害,目前已成为唯一对骨髓变化作出影像分析的无创性检查方法[2]。本组搜集整理诊断明确的37例脊柱转移... 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常累及的部位[1],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MRI具有三维成像、高软组织分辨率和敏感性高等特点,且无辐射损害,目前已成为唯一对骨髓变化作出影像分析的无创性检查方法[2]。本组搜集整理诊断明确的37例脊柱转移瘤进行分析,重点探讨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低场MRI 诊断价值 恶性肿瘤骨转移 临床表现 三维成像 辐射损害 影像分析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的CT与临床(附56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谷梅兰 王天玉 +2 位作者 李润涛 李学 牛辉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33-133,14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CT 诊断
下载PDF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颅脑CT早期表现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谷梅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颅脑CT早期表现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05—2015-04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观察病变部位和范围,比较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颅... 目的分析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颅脑CT早期表现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05—2015-04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观察病变部位和范围,比较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颅脑CT异常表现。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脑CT主要特征为早期可见低密度征、脑动脉高密度征、局部脑组织肿胀、灰质-白质分界消失、脑组织大面积梗死。复查时,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明显大于急性非进展脑梗死患者(t=26.405,P<0.01);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颅脑CT检查异常改变53例(63.10%),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CT异常表现84.62%,明显高于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53.45%(χ~2=7.498,P<0.05);病情至进展高峰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增大12例(46.15%),出血性梗死4例(15.38%),新部位梗死4例(15.38),梗死体积未见明显变化6例(23.08%)。结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颅脑CT主要特点为脑梗死体积增大、出血性梗死、新发部位梗死,脑CT能够准确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为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颅脑CT 异常表现
下载PDF
浅析西门子低场磁0.2T核磁共振仪胰胆管水成像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研究
6
作者 谷梅兰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1期18-18,共1页
目的研究西门子低场磁0.2T核磁共振(MB)胰胆管水成像技术在诊断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低场磁Magnetom-open0.2T常导磁共振仪,对腹部进行常规,轴位T1WI、T2WI扫描成像。患者检查前8h进食水,在医生指导下训练呼吸度。依... 目的研究西门子低场磁0.2T核磁共振(MB)胰胆管水成像技术在诊断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低场磁Magnetom-open0.2T常导磁共振仪,对腹部进行常规,轴位T1WI、T2WI扫描成像。患者检查前8h进食水,在医生指导下训练呼吸度。依次采用屏气、一次性激发,四次采集,快速自旋回波(TSE)、脉冲序列进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结果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4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均采用西门子低场磁0.2T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其中21例MRCP图像能清楚地显示梗阻部位及形态,另外17例经手术病理可证实,另7例经临床其他检查及治疗确诊为梗阻性黄疸。结论低场磁0.2T核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显示胰胆管系统,肝内外胆管解剖和病变的形态,图像直观、清晰,提供的依据可靠准确,有助于医生诊断阻塞性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磁0.2t磁共振水成像 胰胆管造影 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脑海绵状血管瘤152例MRI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敬亮 谷梅兰 +2 位作者 王天玉 任翠萍 张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0-982,共3页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MRI诊断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脑血肿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同心圆性硬化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观察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润青 闫福岭 +2 位作者 王天玉 方树友 谷梅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0,i002,共2页
关键词 同心圆性硬化 临床分析 影像学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危险因素联合影像学不同诊断模型对产前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师炎敏 小乐 +7 位作者 谷梅兰 张欣 李润华 王乾 吕培培 韩宏阳 张鹏 肖新广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讨危险因素联合影像学不同诊断模型对产前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诊断效能。方法:对本院产前孕妇超声评分(USS)、MR检查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PAS的危险因素,包括损伤性因素(DF)和非损伤... 目的:探讨危险因素联合影像学不同诊断模型对产前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诊断效能。方法:对本院产前孕妇超声评分(USS)、MR检查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PAS的危险因素,包括损伤性因素(DF)和非损伤性因素(NDF)。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不同模型预测概率。以预测概率为检验变量,金标准PAS诊断为状态变量进行ROC分析,评估各模型诊断效能。结果:各诊断模型对PAS的诊断效能不尽相同,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如下:USS(67.40%、93.90%、82.12%)、MR(60.40%、96.70%、80.57%)、NDF-USS(82.60%、91.80%、87.71%)、NDF-MR(75.00%、95.00%、86.11%)、NDF-DF-USS(64.20%、98.00%、82.98%)、NDF-DF-MR(81.30%、93.30%、87.97%)、NDF-DF-USS-MR(89.10%、95.90%、92.88%)。NDF-DF-USS-MR模型对PAS诊断效能最高;随诊断条件增加,几种模型的诊断效能呈大致增高趋势。所有诊断模型阳性预测值位于88.96%~96.25%之间,均接近或大于90.00%、且高于阴性预测值,提示检出疾病效能较高。结论:危险因素联合影像学不同诊断模型对产前PAS的诊断效能不同,NDF-DF-USS-MR模型对产前PAS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超声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上官建伟 梁俊芳 +4 位作者 刘勇 张新明 肖新广 谷梅兰 张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981-983,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CT和MRI)特点。方法选取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均经病理证实,行CT和MRI诊断,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接受CT检查的5例中,2例囊实性比例相当,2例以囊性为主,1例以实性为主。接受MRI检查的5例中,2例囊实...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CT和MRI)特点。方法选取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均经病理证实,行CT和MRI诊断,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接受CT检查的5例中,2例囊实性比例相当,2例以囊性为主,1例以实性为主。接受MRI检查的5例中,2例囊实性比例相当,3例以实性为主。肿瘤边界均较清,包膜完整。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在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特征,当胰腺内有包膜清晰的囊实性肿块时,实质部分呈程度不同的强化,结合患者临床资料,需考虑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 MRI 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与头部MRI灌注成像对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的价值对比
11
作者 王宪莉 肖新广 +2 位作者 谷梅兰 李润华 邢威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双源CT(DSCT)与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灌注成像对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PBT)的价值对比。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断的63例疑似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分为DSCT组(实验... 目的分析双源CT(DSCT)与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灌注成像对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PBT)的价值对比。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断的63例疑似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分为DSCT组(实验组),头部MRI灌注成像组(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度和图像特征。结果实验组诊断符合星形细胞瘤34例(53.97%),脑膜瘤14例(22.22%),室管膜肿瘤4例(6.35%),髓母细胞瘤4例(6.35%),对照组诊断符合星形细胞瘤30例(47.62%),脑膜瘤10例(15.87%),室管膜肿瘤4例(6.35%),髓母细胞瘤2例(3.17%)。实验组<2 cm的病灶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检测2~4 cm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检测的图像表现差异较大:①星形细胞瘤:实验组呈现低密度病灶,边界多数清晰,对照组检查边缘不清晰,多囊变、坏死。②脑膜瘤:实验组平扫为高密度分布,少数等密度,出血、坏死、囊变较少,对照组扫描后内部信号不均匀,血管丰富。③室管膜肿瘤:实验组平扫呈现等密度、混杂密度肿块,对照组扫描可见肿块影。④髓母细胞瘤:实验组可见低密度圆形肿瘤,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DSCT对PB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高于MRI灌注成像,更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对颅内多种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核磁共振成像灌注成像 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分析
12
作者 王冬青 肖新广 谷梅兰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时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30例于2015年1月-2017年10月进入本院接受诊治的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为对象,对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时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30例于2015年1月-2017年10月进入本院接受诊治的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为对象,对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病灶主要分布于两侧大脑,少数分布于小脑;不同感染者CT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差异;艾滋病弓形脑病无脑室扩大、脑萎缩表现,其他病变患者均有脑室扩大、脑萎缩、脑室扩大表现;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CT检查阳性率最高,不同感染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CT检查阳性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检查对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临床诊断表现出较大应用价值,但不同感染类型CT影响学表现、诊断阳性率均有差异,诊断时须做好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脑内机会性感染 多层螺旋CT检查 影像学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关系
13
作者 王冬青 肖新广 谷梅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7期2343-2344,共2页
目的:总结并归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是否完整、是否发生钙化、是否出血等情况,根据其硬... 目的:总结并归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是否完整、是否发生钙化、是否出血等情况,根据其硬化斑块的性质,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此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大脑皮质分水岭供血区域的灌注参数,包括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40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均为20例。两组rCBF和rCBV的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稳定组患者MTT值为(1.02±0.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0.57),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磁共振灌注成像某些参数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脑皮质分水岭供血区域的磁共振灌注成像可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MTT值越低,斑块越稳定,这对于早期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很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硬化斑块 磁共振 灌注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环周切缘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17
14
作者 谷梅兰 肖新广 吕培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与环周切缘的判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直肠癌127例患者行MRI与DWI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析MRI与DW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N分期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环周切缘的判断价值。结果...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与环周切缘的判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直肠癌127例患者行MRI与DWI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析MRI与DW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N分期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环周切缘的判断价值。结果MRI诊断T1期敏感度92.00%、特异度99.02%;T2期敏感度92.31%、特异度97.03%、T3期92.68%、特异度98.84%;T4期敏感度91.43%、特异度100.0%。MRI对N0期诊断敏感度93.02%、特异度94.05%、N1期敏感度89.13%、特异度97.53%、N2期敏感度93.33%、特异度100.0%。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分期患者b=800 mm^2/s基线下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1、T2、T3期ADC值显著高于T4期,T1期显著高于T2、T3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800 mm^2/s基线下ADC值对T1期直肠癌患者的AUC为0.834、对T2期0.651、T3期0.546、T4期0.837。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N分期患者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具有较高价值,而DWI检查中b值基线下ADC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谷梅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4-26,共3页
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变判断与评估,以磁共振成像(MRI)最为常用。但有报道指出,常规MRI在进行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中对于患者脊髓损伤程度的评估价值相对有限[1]。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基于水分子... 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变判断与评估,以磁共振成像(MRI)最为常用。但有报道指出,常规MRI在进行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中对于患者脊髓损伤程度的评估价值相对有限[1]。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基于水分子扩散成像技术的新型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次研究以45例脊髓型颈椎病和30名健康人作为观察对象,以分析DTI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影像学检查方法 观察对象 影像学方法 脊髓损伤程度 水分子扩散 评估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与纤维束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谷梅兰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10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成像技术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确诊患者46例作为观察对象,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46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成像技术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确诊患者46例作为观察对象,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46例患者的颈髓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结果将其分为3组,包括单纯硬膜囊受压(A组)、颈髓受压且信号正常(B组)、颈髓受压且T2高信号(C组),对4组受检对象的颈髓平均分数各向异性值(FA)、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进行测定,并对其行颈髓纤维束成像。结果对照组与A组患者的FA值、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B、C组作为观察对象,其ADC值呈递增趋势(A组小于B组小于C组),FA值呈递减趋势(A组大于B组大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是一种有效的脊髓型颈椎病检查方法,可有效反映脊髓损伤程度,通过结合纤维束成像技术,可进一步对患者脊髓纤维束病理改变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髓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成像
下载PDF
河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17
作者 谷梅兰 王乾 +2 位作者 肖新广 慎源洁 张欣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CP)早期、进展期及转归期不同影像表现,旨在为NCP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重要的筛查及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2019-nCoV核酸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影像学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CP)早期、进展期及转归期不同影像表现,旨在为NCP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重要的筛查及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2019-nCoV核酸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影像学资料,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5~82岁;17例病例,其中5例经过多次复查,按影像表现分为早期病例5例,进展期病例6例,早期-进展期病例2例,早期-进展期-转归期病例2例,进展期-转归期2例,共得到29组图像;早期图像中100%的图像有磨玻璃样密度影(GGO),22%的图像有实变影,27%的图像有增粗血管影,27%的图像有细网格影,22%的图像有空气支气管征,晕征及铺路石征未出现;进展期图像中100%的图像GGO,93%的图像有实变影,40%的图像有增粗血管影,53%的图像有细网格影,33%的图像有空气支气管征,20%的图像有晕征,40%的图像有铺路石征,其中实变影和铺路石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表现为单发或多发GGO,进展期表现为GGO分布区域扩大并融合,实变范围增多,转归期表现为病变范围缩小、密度减低,部分纤维化改变。结论GGO合并细小网格影是NCP特征性的表现,实变影、铺路石征更常出现在进展期病例中,结合流行病学病史及临床特点,可对NCP做出初步诊断,对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HRMRI对复发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及血管腔狭窄评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上官建伟 梁俊芳 +3 位作者 肖新广 谷梅兰 郭伟 陈亚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将3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检出斑块35个),分析两组患者斑块的性质、斑块负荷参数及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诊... 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将3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检出斑块35个),分析两组患者斑块的性质、斑块负荷参数及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以Ⅲ型最多,观察组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48.57%)显著高于对照组(2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颈动脉斑块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检出率及狭窄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总共检出64个颈动脉斑块,超微血流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易损斑块21个,稳定斑块43个;HRMRI检查结果显示:易损斑块25个,稳定斑块39个。采用超微血流成像的检查为准,HRMRI诊断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一致性分别为90.48%(19/21)、86.04%(37/43)、87.50%(56/64)、76.00%(19/25)、94.87%(37/39)、0.752。结论 HRMRI有利于分析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能够有效地检测血管腔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 斑块 血管狭窄: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高分辨率CT表现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孟盈盈 肖新广 +2 位作者 张欣 谷梅兰 张海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25-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冠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胸部HRCT资料。结果:2组的刺激性干咳症状出现率差异有...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冠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胸部HRCT资料。结果:2组的刺激性干咳症状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肺炎多沿胸膜下分布,多累及双侧、多个肺叶,与支原体肺炎病变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磨玻璃+细网格影(铺路石征)、磨玻璃内斑点状实变影、树雾征、支气管管壁增厚、血管增粗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CT多表现为多发磨玻璃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支气管充气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临床及胸部HRCT可提高对新冠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炎 支原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线路损耗
20
作者 谷梅兰 《农村电气化》 1994年第7期43-43,共1页
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线路损耗滑县电业管理公司谷梅兰我公司是地方中型供电企业,输电线路203.skin,配电线路1732km,主变容量81600kVA,配变容量202184kVA,年供电量2亿kw·h,线损率... 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线路损耗滑县电业管理公司谷梅兰我公司是地方中型供电企业,输电线路203.skin,配电线路1732km,主变容量81600kVA,配变容量202184kVA,年供电量2亿kw·h,线损率5.l%。几年来,公司从加强管理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线路损耗 降耗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