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甘肃武都—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
1
作者 谷祖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1-162,共2页
1987年秋,天水师专马国瑶老师信告该校学生李斌常返里休假时,从武都安化乡石大坪村农民张同娃(今已故)处收得一象齿化石。后转送我系,经鉴定为一东方剑齿象。现简要记述如下:
关键词 东方剑齿象 甘肃武都
下载PDF
恐龙——日本梦寐以求的古动物
2
作者 谷祖纲 《化石》 1989年第1期30-30,共1页
恐龙以其千变万化的体态,一度称雄于中生代,又突然在中生代末从地球上消失,成为不仅是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而且是生物学家乃至物理学家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二十世纪一般民众关心的对象,特别象日本这个缺乏中生代陆相沉积的岛国,长期... 恐龙以其千变万化的体态,一度称雄于中生代,又突然在中生代末从地球上消失,成为不仅是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而且是生物学家乃至物理学家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二十世纪一般民众关心的对象,特别象日本这个缺乏中生代陆相沉积的岛国,长期以来人们即梦寐以求着恐龙的发现,苏联、蒙古、中国等一个一个的恐龙展,更加激发了日本人对这一梦想的追求。早在1963年松本达郎在他所著九州地质一书中即写道:“御船(后出)群上部以紫红色盆地堆积为主,砂岩夹层中见波痕,亦含植物碎片,可望从中发现爬行类化石,但尚无线索。”近在十年以前的日本,人们也只是想望在广布于石川、福井、岐阜三县,大量产出植物化石的手取层或能找到恐龙化石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家 植物化石 马门溪龙 波痕 岐阜 福井 松本 鸭嘴龙类 董枝明 谭氏龙
下载PDF
石灰岩——大气改造的见证
3
作者 谷祖纲 李桂兰 《地球》 1995年第5期3-3,共1页
石灰岩是极其普通、人们常见的一类岩石。闻名遐迩的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神殿与雕刻、玛雅文化遗址、我国古代宫殿与陵寝、……等等无一不与石灰岩有关。
关键词 石灰岩 大气 二氧化碳
下载PDF
日本人来自何方?
4
作者 谷祖纲 《化石》 1991年第2期15-17,共3页
踏上日本国土,我的印象之一是:除了欧化的服饰,不同的语言外,眼前一片和我们一样脸庞、黄色皮肤的熟悉的人群。但在日本逗留一段时间和旅行各地后,我感到,这是与大陆人有着某种差异,他们之间也有明显差别的人群。日本人虽统称为大和民族... 踏上日本国土,我的印象之一是:除了欧化的服饰,不同的语言外,眼前一片和我们一样脸庞、黄色皮肤的熟悉的人群。但在日本逗留一段时间和旅行各地后,我感到,这是与大陆人有着某种差异,他们之间也有明显差别的人群。日本人虽统称为大和民族,却象是一个不同人群的混合体。什么是日本人?日本人起源于何处?何时,从何地,怎样迁移定居在亚洲东隅的日本列岛的?这是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日本人起源研究的先驱日本人起源的研究始于江户时代的新井白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人 起源
下载PDF
话说牙齿
5
作者 谷祖纲 《化石》 1991年第1期28-29,共2页
牙齿,人皆熟悉的器官,除现代鸟类,以及个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外,几乎所有的脊椎动物无不有之。牙齿在各种语言中均有其独自的叫法,但科学用语则源于希腊语的óòoùs(odus)及拉丁语的dens(源于dense),意为致密... 牙齿,人皆熟悉的器官,除现代鸟类,以及个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外,几乎所有的脊椎动物无不有之。牙齿在各种语言中均有其独自的叫法,但科学用语则源于希腊语的óòoùs(odus)及拉丁语的dens(源于dense),意为致密的。牙齿确为脊椎动物体中最坚硬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 进化
下载PDF
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斋木健一 谷祖纲 王四海 《地质科学译丛》 1994年第4期49-53,共5页
前言裸子植物具有悠久的演化历史,其化石记录可上溯至泥盆纪。然而,这一类群的植物除松柏类等少部分外,其繁盛期已过,包括了许多绝灭类群,因此,研究裸子植物系统时,其化石记录常占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分歧分类学的推广以及分子系统学... 前言裸子植物具有悠久的演化历史,其化石记录可上溯至泥盆纪。然而,这一类群的植物除松柏类等少部分外,其繁盛期已过,包括了许多绝灭类群,因此,研究裸子植物系统时,其化石记录常占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分歧分类学的推广以及分子系统学不断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子植物 发育 种子植物
下载PDF
头足类起源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小林贞一 谷祖纲 《地质科学译丛》 1989年第3期37-40,共4页
“什么动物是头足类的祖先?”这个问题是头足类学,即Teuthology中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古生物学,尤其是古软体动物学或古贝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约半个世纪以前,这个问题一度成为争论的焦点,近年重又掀起对它的讨论。因我与这一问题也有... “什么动物是头足类的祖先?”这个问题是头足类学,即Teuthology中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古生物学,尤其是古软体动物学或古贝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约半个世纪以前,这个问题一度成为争论的焦点,近年重又掀起对它的讨论。因我与这一问题也有些瓜葛,现将自己的观点做一简要介绍。Schmidt把产于爱沙尼亚下寒武统的Volborthella tenuis描述为微小的头足类而载入文献是在1888年。自从Schindewolf(1928)著文认为它是最古老的头足类化石以来,在Pompeckj、Grabau、Teichert、Spath、Foerste等十几位古生物学家之间曾持续长达10年之久的争论。此前的1861年,Billings于加拿大建Salteralla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足纲 起源 古动物学
下载PDF
日本的古生物学专业教育
8
作者 速水格 谷祖纲 《地质科学译丛》 1990年第2期78-80,共3页
最近,日本古生物界各有关委员会为振兴古生物学,就如何普及与扩大研究队伍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其一部分结果表现在成立了“化石之友会”,出版“化石科学”,但对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提高学术水平问题,至少在公开场合尚未给予充... 最近,日本古生物界各有关委员会为振兴古生物学,就如何普及与扩大研究队伍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其一部分结果表现在成立了“化石之友会”,出版“化石科学”,但对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提高学术水平问题,至少在公开场合尚未给予充分的讨论。通过扩大基础队伍才有可能产生出优秀的研究人员,是提高学术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际上关系到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年青研究人员(研究生等)的培养。此外,教育方式与宗旨在于指导教师(或专业课教师)的自主性。但在许多大学不断增设与地球科学有关的硕士、博士点的今天,作为探讨古生物学未来环节之一的,是加强与地球科学其它方面以及生物学家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 教育 日本
下载PDF
青海省贵德、化隆两盆地新第三系的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9
9
作者 谷祖纲 白生海 +3 位作者 张显庭 马玉贞 王四海 李炳友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6-104,119,共10页
贵德和化隆两盆地跨贵德、尖扎、化隆、湟中、贵南五县,平均海拔高度约2500—3000m,海拔4600m的扎马山将两盆地分隔为二,两盆地内新第三纪陆相地层十分发育,分布广,厚度大。1885年,Loczy,(即Nehring)将盆地内红层命名为“贵德系”或“... 贵德和化隆两盆地跨贵德、尖扎、化隆、湟中、贵南五县,平均海拔高度约2500—3000m,海拔4600m的扎马山将两盆地分隔为二,两盆地内新第三纪陆相地层十分发育,分布广,厚度大。1885年,Loczy,(即Nehring)将盆地内红层命名为“贵德系”或“贵德建造”,记述了化石Myospalax arvicolinus,时代为上新世。Bohlin(1938)、路兆洽(1948),杜恒俭(1948)等分别对盆地内红层提出不同的时代划分意见。解放后,青海地质局、郑绍芬等(1984)先后进行古生物地层工作。本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贵德盆地 化隆盆地 地层 划分
原文传递
甘肃临夏盆地第三系的年代地层学研究与Giraffokeryx在中国的发现 被引量:8
10
作者 谷祖纲 王四海 +1 位作者 黄钊文 杨立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40-442,共3页
位于甘肃省境内、跨临夏及临洮两地区、属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约102°40’E~104°10’E,35°20’N~36°N)的临夏盆地内沉积了厚约500m的第三纪红色土状堆积.1946年,胡敏将其命名为甘肃系,宠统归入第三系.1965年,甘肃... 位于甘肃省境内、跨临夏及临洮两地区、属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约102°40’E~104°10’E,35°20’N~36°N)的临夏盆地内沉积了厚约500m的第三纪红色土状堆积.1946年,胡敏将其命名为甘肃系,宠统归入第三系.1965年,甘肃省区调队根据发现的少量三趾马等哺乳动物化石,将其限定为上新统,以临夏组名之,并据岩性特征将盆地内的第三纪堆积划分为4个岩性段.此后,蔡体梁等(1984)、邱占祥等(1986)对该地的第三系也分别提出各自的划分方案,他们都肯定有上新世前第三纪沉积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raffokeryx 第三纪 年代地层学 中新世
原文传递
Discovery of Giraffokeryx in China and the Tertiary Chronostratigraphy of Linxia, Gansu Province 被引量:3
11
作者 谷祖纲 王四海 +1 位作者 黄钊文 杨立新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5年第9期758-760,共3页
The Linxia Basin in Gansu Province, extending across areas of Linxia and Lintao, istopographically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re arewell-developed Tertiary red deposits with a to... The Linxia Basin in Gansu Province, extending across areas of Linxia and Lintao, istopographically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re arewell-developed Tertiary red deposits with a total thickness of about 500 m in this basin, whichwas named the Gansu Group by Hu Min in 1946, representing the Tertiary s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XIA BASIN Shangzhuang Formation of MIDDLE MIOCENE Giraffokeryx Siwalik.
原文传递
“黄河象”出土三十年 被引量:1
12
作者 谷祖纲 《大自然》 2003年第4期53-55,共3页
2003年是著名的“黄河象”发现三十周年。“黄河象”仍然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象,已经被收入小学课本。谷祖纲教授是兰州大学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是目前健在的少数几位参与“黄河象”发掘过程的科学家之一。今天,我们请谷祖纲教授回忆3... 2003年是著名的“黄河象”发现三十周年。“黄河象”仍然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象,已经被收入小学课本。谷祖纲教授是兰州大学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是目前健在的少数几位参与“黄河象”发掘过程的科学家之一。今天,我们请谷祖纲教授回忆30年前发掘“黄河象”的艰难过程,目的在于让读者了解“黄河象”的发掘始末和隐藏在它背后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这国宝级的化石。“黄河象”标本正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象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三十年
原文传递
ELEMENT ANALYSIS IN THE TOOTH OF Stegodon huanghoensis
13
作者 宋世战 杨化中 +3 位作者 谷祖纲 水永清 王连宾 雷桂林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9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Of all the fossils of Stegodon that have been found in the world up to now, Stegodon huanghoensis found in Heshui County, Gansu Province in 1973, is the most intact one. It belongs to the early Pleistocene and is now ... Of all the fossils of Stegodon that have been found in the world up to now, Stegodon huanghoensis found in Heshui County, Gansu Province in 1973, is the most intact one. It belongs to the early Pleistocene and is now preserved in the Beij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ERVED PLEISTOCENE fossil INTACT teeth belongs bones MAMMALIAN abundant GANSU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