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淋巴血管侵犯状态的价值
1
作者 李扬 王向明 +8 位作者 谷霄龙 杨丽 王琦 时高峰 随义 徐校胜 岳萌 王明博 任嘉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ESCC)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4例食管鳞癌患者,其中包括66例LVI阳性和158例LVI阴性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ESCC)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4例食管鳞癌患者,其中包括66例LVI阳性和158例LVI阴性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将入组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3D Slicer软件逐层勾画全肿瘤感兴趣区(ROI),采用Python软件的Pyradiomics包提取肿瘤组织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食管鳞癌的LVI状态并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来评价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校准曲线评价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拟合程度。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从全肿瘤ROI中提取了1130个组学特征,经过筛选最终保留了7个影像组学特征,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影像组学模型预测LVI的AUC值为0.930,敏感度为0.851,特异度为0.919,准确度为0.899,阳性预测值为0.816,阴性预测值为0.936;在测试集中,AUC值为0.897,敏感度为0.789,特异度为0.787,准确度为0.788,阳性预测值为0.600,阴性预测值为0.902。校准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性良好。DCA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增强CT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能够在术前有效预测食管鳞癌的LVI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影像组学 淋巴血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CT
下载PDF
256层iCT简化4时相重建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谷霄龙 李扬 时高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6-360,368,共6页
目的通过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评估256层iCT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与超声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的相关性,并探讨256层iCT简化4时相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72... 目的通过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评估256层iCT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与超声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的相关性,并探讨256层iCT简化4时相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72例拟诊断为冠心病或术前排除心脏疾病的肿瘤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资料。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后常规自动重建出0%、40%、45%、75%共4个时相的心脏容积数据。随后在操作台重建出另外16个时相数据,累计获得以5%R-R间期(0%~95%)为重建间隔的共20个时相心脏容积数据。采用Simpson法分别获得4时相、20时相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输出量(LVCO)。评价4时相、20时相Simpson法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4时相与20时相Simpson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①4时相、20时相Simpson法测得LVEF、LVSV、LVCO结果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38~0.999,P<0.001)。②4时相与20时相Simpson法测量LVEF、LVSV、LVCO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99,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4时相与20时相Simpson法测量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72例患者中,68例(94.44%)4时相与20时相Simpson法测量结果完全相同。③4时相Simpson法重建分析时间明显短于20时相Simpson法(t=−157.439,P<0.001)。结论256层iCT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与超声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的相关性极好。256层iCT简化4时相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与20时相Simpson法测量结果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且能够明显缩短重建分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与胃腺癌患者PD-L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娜 张宁 +4 位作者 时高峰 杨丽 王琦 赵群 谷霄龙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603-2606,2611,共5页
目的分析CT影像组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与胃腺癌患者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胃腺癌患者的影像组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PD-L1表达情况。统计分析CT影像组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与胃腺癌患者PD-L1表达的关系。结... 目的分析CT影像组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与胃腺癌患者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胃腺癌患者的影像组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PD-L1表达情况。统计分析CT影像组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与胃腺癌患者PD-L1表达的关系。结果分析研究不同PDL1分组中各个指标的差异,总的有效样本为102例,其中PDL1阴性病例数为51例;PDL1阳性病例数为51例。性别、吸烟史、饮酒史、ECOG评分、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经χ^(2)检验P>0.05。originalshape Maximum2 D Diameter Slice经Mannwhitney-U检验P值<0.05。结论影像组学特征与胃腺癌患者PD-L1表达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PD-L1 胃腺癌 影像特征
下载PDF
腹腔多发异位脾种植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如迅 焦志凯 +3 位作者 尤杨 谷霄龙 王亚宁 时高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期196-197,共2页
患者,男,37岁。右上腹不适2周,既往3年前车祸伤,行脾切除手术。上腹部CT及MRI显示肝被膜下、胃体大弯侧及左上腹多发异位脾组织种植。脾组织种植是由于脾外伤或切除术造成的自体种植。脾破裂后破口处潜在腔隙或脾髓血行播散等途径,导致... 患者,男,37岁。右上腹不适2周,既往3年前车祸伤,行脾切除手术。上腹部CT及MRI显示肝被膜下、胃体大弯侧及左上腹多发异位脾组织种植。脾组织种植是由于脾外伤或切除术造成的自体种植。脾破裂后破口处潜在腔隙或脾髓血行播散等途径,导致脾组织散落或粘附于腹腔形成脾组织异位种植,脾组织异位种植结节形态不规则,通常较小,小者直径仅数毫米,大者直径可达数厘米,可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异位种植脾组织直接从植入部位获得血供,没有清晰的脾门样结构,常为多发。异位种植脾组织多种植于体腔间隙任何部位或实质脏器:如肝脏、胃、结肠、大网膜、小肠浆膜、壁层腹膜、肠系膜、膈肌、盆腔、腹壁、胸腔、心包及皮下,最常种植于腹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异位种植 腹腔
下载PDF
升结肠神经鞘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谷霄龙 杨丽 +1 位作者 时高峰 尹丹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6期127-128,共2页
患者女,72岁,因腹胀、烧心10年入院。腹部CT:升结肠壁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患者手术切除右半结肠。术后病理结果:升结肠粘膜下肿物,神经鞘瘤。CD34(血管+)、CD117(-),DOG-1(-),S100(+),Des(-),Ki67(5%阳性),MBP(-)。讨论:神经鞘瘤是来... 患者女,72岁,因腹胀、烧心10年入院。腹部CT:升结肠壁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患者手术切除右半结肠。术后病理结果:升结肠粘膜下肿物,神经鞘瘤。CD34(血管+)、CD117(-),DOG-1(-),S100(+),Des(-),Ki67(5%阳性),MBP(-)。讨论:神经鞘瘤是来源于周围神经施旺细胞的软组织肿瘤,发生在胃肠道的较少,发生于升结肠的尤为少见。本例病变中心强化较外周明显,呈中度强化,可能与高细胞密度区域强化较明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升结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癌腹膜转移双源CT影像表现及临床应用
6
作者 谷霄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37-240,共4页
总结胃癌腹膜转移 CT 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并经腹腔镜手术证实的32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影像资料,回顾性研究CT影像学特点,并分析临床意义。结果:32例中有19例发现了胃癌腹膜转移的CT直接征... 总结胃癌腹膜转移 CT 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并经腹腔镜手术证实的32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影像资料,回顾性研究CT影像学特点,并分析临床意义。结果:32例中有19例发现了胃癌腹膜转移的CT直接征象,包括腹膜不均匀增厚、高强化或伴结节10例;网膜饼或大网膜多发索条、结节5例;肠系膜结节状增厚9例;卵巢转移1例。对照腹腔镜手术录像,我们发现部分腹膜转移在CT上无法被明确识别。32例中有16例发现了右侧心膈角淋巴结的存在,其中4例同时发现了左侧心膈角淋巴结的存在。没有发现仅存在左侧心膈角淋巴结而不出现右侧心膈角淋巴结的病例。部分患者存在腹盆腔积液,其中部分患者积液量小于50ml。全部32例均未发现腹膜转移粘连侵犯所致的肾盂输尿管扩张、肝内外胆管扩张、肠梗阻。结论:胃癌腹膜转移术前CT检查有助于显示病变特征,对于疾病评估和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转移 胃癌 CT表现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基于动脉期CT图像特征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脉管瘤栓状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扬 苏海燕 +7 位作者 谷霄龙 杨丽 王向明 岳萌 王明博 苏晓华 任嘉良 时高峰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99-1706,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动脉期CT图像特征在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脉管瘤栓状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经手术切除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行动脉期增强CT检查。将所有入组的患者分为脉管瘤栓阳性组与脉管瘤栓阴性...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动脉期CT图像特征在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脉管瘤栓状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经手术切除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行动脉期增强CT检查。将所有入组的患者分为脉管瘤栓阳性组与脉管瘤栓阴性组,并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使用薄层1.0 mm动脉期CT图像分析肿瘤特征,包括CT强化相关特征和CT形态相关特征分析。CT强化相关特征分析包括肿瘤CT值(CT值_(肿瘤))、正常食管CT值(CT值_(正常))、两者的差值(CT值_(差值))及比值(CT值_(比值))、肿瘤坏死、肿瘤内增粗小血管。CT形态相关特征分析包括肿瘤最大厚度(CT_(厚度))、肿瘤最大长度(CT_(长度))、肿瘤体积(CT_(体积))、肿瘤边缘形态。在训练集中,使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脉管瘤栓状态相关的CT特征,并纳入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脉管瘤栓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分别对各独立预测因素及其联合模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诊断效能分析。结果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T值_(肿瘤)、CT值_(差值)、CT值_(比值)、肿瘤坏死、肿瘤内增粗小血管、CT_(厚度)、CT_(长度)、CT_(体积)、肿瘤边缘形态与脉管瘤栓状态呈正相关。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T值_(比值)、CT_(厚度)及肿瘤边缘形态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脉管瘤栓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包含3个独立预测因素的联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最高(训练组=0.832,95%CI:0.755~0.909;测试组=0.821,95%CI:0.705~0.937)。结论基于动脉期CT图像特征能够有效预测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脉管瘤栓状态,可以据此区分脉管瘤栓阳性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脉管瘤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 动脉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