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袁丽莎 魏宇 +5 位作者 曹钋 钟剑 王京 裴志行 宋雅丽 豆芳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647-265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健脾生血法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健脾生血法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单独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共855例MHD肾性贫血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数差(MD)=9.52,95%CI(6.75,12.29),P<0.00001]、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数差(MD)=0.79,95%CI(0.33,1.24),P=0.0007]、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数差(MD)=8.71,95%CI(4.54,12.88),P<0.000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尿素氮水平[均数差(MD)=-3.79,95%CI(-6.92,-0.65),P=0.02]、血肌酐水平[均数差(MD)=-80.84,95%CI(-154.53,-7.15),P=0.0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0,95%CI(0.09,1.02),P=0.05],其中观察组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8,95%CI(0.10,0.77),P=0.01]。结论:基于目前证据,对于MHD肾性贫血的治疗,以补肾健脾生血法为主的中药联合EPO治疗比单纯应用EPO治疗能更好地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铁蛋白水平,降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且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补肾健脾生血法 促红细胞生成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远红外线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宋雅丽 魏宇 +2 位作者 王薇薇 赵淑娅 豆芳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4期36-38,共3页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80%以上患者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作为血管通路[1]。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2],但在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中反复穿刺易使AVF发生硬结、血栓、内皮损伤...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80%以上患者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作为血管通路[1]。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2],但在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中反复穿刺易使AVF发生硬结、血栓、内皮损伤等,影响AVF的使用寿命[3]。因此,维护AVF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及透析质量的关键。远红外线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维护AVF功能上发挥着巨大作用[2],现将远红外线维护AVF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延长AVF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患者 远红外线 透析质量 内皮损伤 AVF
下载PDF
活血散结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瘢痕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魏宇 宋雅丽 +7 位作者 曹钋 钟剑 刘变玲 袁丽莎 豆芳梅 赵淑娅 王薇薇 张子君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677-2681,共5页
目的:对比活血散结膏与喜辽妥软膏(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瘢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长期做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30例和西药组3... 目的:对比活血散结膏与喜辽妥软膏(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瘢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长期做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30例和西药组30例。中药组采用自制活血散结膏外敷,对照组采用喜辽妥软膏外敷。治疗6个月,观察记录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硬结面积的改善情况,以及皮肤红肿、皮下瘀血、内瘘狭窄、内瘘栓塞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药组瘢痕色泽(Z=-2.714,P=0.007)、瘢痕柔软度(Z=-2.070,P=0.038)、瘢痕总分(Z=-2.809,P=0.005)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瘢痕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瘢痕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硬结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而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9>0.05)。中药组皮下瘀血发生次数少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5);两组皮肤红肿、内瘘狭窄、内瘘栓塞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自制活血散结膏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瘢痕色泽及柔软度,可更好地预防内瘘处皮下瘀血的发生。自制活血散结膏与喜辽妥软膏均可减小治疗前后的硬结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活血散结膏 瘢痕 硬结 喜辽妥软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