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娟 陈燕 +2 位作者 杨欣欣 豆路行 史晓莹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2期2447-2450,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0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急诊... 目的 探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0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上消化道大出血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
下载PDF
互联互通信息化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娟 豆路行 夏培苡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互通信息化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1日~2021年4月1日收治的168例急诊就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检分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互联互通信... 目的:探讨互联互通信息化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1日~2021年4月1日收治的168例急诊就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检分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互联互通信息化快速时效管理体系;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候诊意外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挂号时间、就诊至处置用时、抢救成功率、分诊准确率、信息沟通、分诊服务态度、就诊次序及分诊环境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候诊意外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实施互联互通信息化快速时效管理体系预检分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预检分诊 互联互通信息化 快速时效管理体系 满意度
下载PDF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急诊快速反应团队模式对护理时效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豆路行 尚肖羽 张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8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究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急诊快速反应团队模式对护理时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急诊治疗的23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15例。对照... 目的:探究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急诊快速反应团队模式对护理时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急诊治疗的23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1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快速反应团队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时效、生命支持完成情况、护理质量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措施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级生命支持8 min完成率及确定性手术30 min完成率分别为90.43%及83.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评分为(91.52±3.4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8±5.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投诉事件、纠纷事件、风险事故及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0%、0.87%、0.87%及1.7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4.35%、3.48%及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急诊快速反应团队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时效及护理质量,同时对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急诊快速反应团队模式 急诊
下载PDF
信息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支撑要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超林 蔺国争 +2 位作者 王磊 豆路行 高景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4期2497-2501,共5页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对急诊医疗服务的业务流程进行需求分析,然后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方法,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构架和功能进行界定,最后通过功能框架、系统...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对急诊医疗服务的业务流程进行需求分析,然后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方法,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构架和功能进行界定,最后通过功能框架、系统性能和支撑要素等方面对信息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通过信息化建设打造高效率、高质量运行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已成为未来趋势,本研究结果对构建一体化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及进一步提升急诊医疗服务的能力、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疗 服务体系 信息化构建 支撑要素
下载PDF
郑州地区围生期孕妇母婴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5
作者 张娟 豆路行 +5 位作者 杨欣欣 杜冰豫 史晓莹 张天龙 赵焕然 《华南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调查郑州地区围生期孕妇母婴健康素养水平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母婴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3年5月在郑州市3家医院建档、定期产检以及计划住院分娩的围生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参考利用《母婴健康素养促进》项... 目的调查郑州地区围生期孕妇母婴健康素养水平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母婴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3年5月在郑州市3家医院建档、定期产检以及计划住院分娩的围生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参考利用《母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设计的《孕妇母婴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纳入对象进行健康素养的问卷调查,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503名围生期孕妇,年龄为20~49岁,平均(32.36±5.72)岁。母婴健康素养(35题)的平均得分为(56.77±11.51)分,具备母婴健康素养的孕妇46人,具备率为3.06%,各维度中具备母婴基本知识人数最高为243人,具备率16.17%;其次为婴幼儿知识(13.24%)、基本技能(10.58%)和生活方式(9.65%)。偏向生活常识类母婴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偏向具备生理指标类的内容知晓率较差。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β′=0.225、1.211、0.449)、医疗行业(β′=0.384)、经产妇(β′=0.690)和参加过孕妇学校课程(β′=1.291)是影响围生期孕妇母婴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郑州地区围生期孕妇母婴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低,应针对低文化程度的初产妇这一重点围生期孕妇人群加强关于母婴健康生理性指标实施全面健康素养教育,并加强多方式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以满足围生期孕妇母婴健康知识掌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孕妇 母婴健康知识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