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境内甘肃青海一带的语言区域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丹 贝罗贝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5,共14页
语言区域的概念随着语言接触的研究而进入人们的视野。世界上许多语言区域都很著名。中国境内甘肃青海一带的语言区域较少得到关注,原因之一是这一带历史悠久,人群来源复杂,语言涉及多个语族、语系。本文力图介绍分析甘肃青海一带语言... 语言区域的概念随着语言接触的研究而进入人们的视野。世界上许多语言区域都很著名。中国境内甘肃青海一带的语言区域较少得到关注,原因之一是这一带历史悠久,人群来源复杂,语言涉及多个语族、语系。本文力图介绍分析甘肃青海一带语言区域共享的句法特征及形成的历史层次。通过语言事实我们看到,甘肃青海一带的语言区域业已形成,区域内汉语方言和汉语变体均向非汉语的句法表现形式靠拢。汉语在词汇上对区域内其他非汉语有影响,但非汉语在句法上对当地汉语及汉语变体的影响却更深刻而不可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区域 语言接触 句法特征 历史层次
下载PDF
论历时句法研究中后汉和魏晋南北朝前期佛经译本的不可靠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贝罗贝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8-83,共6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汉语历史语法学者开始关注后汉和南北朝时期(二世纪中期到三世纪末)的佛经译本。他们认为这些汉语译本主要来自于梵文,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汉语口语形式。基于对这个时期佛教译本的详尽考察,本文认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汉语历史语法学者开始关注后汉和南北朝时期(二世纪中期到三世纪末)的佛经译本。他们认为这些汉语译本主要来自于梵文,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汉语口语形式。基于对这个时期佛教译本的详尽考察,本文认为这些译本对汉语语法进化研究不具有重大价值,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其源语言并不是普遍认为的梵语,而是目前仍然知之甚少的一种普拉克利特语;第二,译文所用的语言并不是彼时的汉语口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时句法 语言接触 中古汉语 佛经译本 梵文 普拉克利特语 文言文 古代白话
下载PDF
中西学术传统下的汉语语法史
3
作者 贝罗贝 曹茜蕾 赖云帆(译)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3-41,共19页
本文在介绍17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与传教士所编撰的大批汉语描写性语法书的基础上,评价他们的贡献;集中分析西方学者对量词这一欧洲语言中不存在的词类的处理,讨论其理论框架的优劣。本文还分析了在中国本土语言学传统中,对语法理论... 本文在介绍17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与传教士所编撰的大批汉语描写性语法书的基础上,评价他们的贡献;集中分析西方学者对量词这一欧洲语言中不存在的词类的处理,讨论其理论框架的优劣。本文还分析了在中国本土语言学传统中,对语法理论的关注度长期不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语法 量词 中国 西方
下载PDF
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演变 被引量:57
4
作者 贝罗贝 吴福祥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1-326,381-382,共18页
(一)从西周到东汉,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项的频率变化、功能发展以及词汇兴替,二是系统结构的变化。(二)上古后期,随着旧有的疑问代词在实际语言中的逐渐消失,疑问代词系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和简化... (一)从西周到东汉,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项的频率变化、功能发展以及词汇兴替,二是系统结构的变化。(二)上古后期,随着旧有的疑问代词在实际语言中的逐渐消失,疑问代词系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和简化。(三)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产生主要有文字假借、功能扩展以及词汇化等三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代词 语法演变 上古汉语
原文传递
汉语方位词的历时和类型学考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贝罗贝 曹茜蕾 曹嫄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342-359,368-369,共20页
方位词用于表达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属于一个封闭的小类。本文探讨汉语方位词系统在不同历史阶段演变的大致轮廓,包括方位词在汉语方言中的不同用法和含义。文章用原型模式揭示了汉语方位词从定向性>泛向性的语义演变规律:即在重新解... 方位词用于表达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属于一个封闭的小类。本文探讨汉语方位词系统在不同历史阶段演变的大致轮廓,包括方位词在汉语方言中的不同用法和含义。文章用原型模式揭示了汉语方位词从定向性>泛向性的语义演变规律:即在重新解释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方位词原有的特殊和原型意义都逐渐转变为一般意义。这种定向性>泛向性的语义演变规律,同样适用于对现代汉语方言句法演变和语义演变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词 历时 类型学 原型 定向性 泛向性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以前欧洲汉语语法学研究状况 被引量:16
6
作者 贝罗贝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6-352,共7页
一前言在中国,对于语言问题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荀子》(公元前3世纪)这一部书特别对语言的性质提出了重要观点。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种精心编著的字典和语音、方言及韵律研究... 一前言在中国,对于语言问题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荀子》(公元前3世纪)这一部书特别对语言的性质提出了重要观点。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种精心编著的字典和语音、方言及韵律研究相继出现,例如:《尔雅》(公元前3世纪著)、《方言》(公元1世纪著)、《说文解字》(公元2世纪著)、《释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建忠 语法著作 二十世纪 汉语语法学 语法分析 古代汉语 普遍唯理语法 马氏文通 公元前 形容词
原文传递
近代早期闽南话分析型致使结构的历史探讨 被引量:16
7
作者 曹茜蕾 贝罗贝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9,共8页
本文以Doctrina Christiana和《荔镜记》两种历史文献为基础,考查早期近代闽南话(16至17世纪)的三类分析型致使结构:“乞”字式、“使”字式和“赐”字式。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历时发展和语法化路径的分析,本文显示:这三类结构代表致使义... 本文以Doctrina Christiana和《荔镜记》两种历史文献为基础,考查早期近代闽南话(16至17世纪)的三类分析型致使结构:“乞”字式、“使”字式和“赐”字式。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历时发展和语法化路径的分析,本文显示:这三类结构代表致使义的不同语义类型。本文的中心问题是解释Doctrina Christiana中出现的看似异常的致使义动词“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型致使结构 语法化 早期近代闽南话《荔镜记》
原文传递
保定方言时间前置介词“投”及其历时演变——兼与普通话后置介词“之前”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娜 贝罗贝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10,128,共10页
本文旨在探讨保定方言表示两个顺序事件的时间标记前置介词"投"。普通话的"X+前(之前)"中的"前"是后置介词,然而,在保定方言的对应形式则使用前置介词"t^ho^(22)投+X"。本文考察保定方言"... 本文旨在探讨保定方言表示两个顺序事件的时间标记前置介词"投"。普通话的"X+前(之前)"中的"前"是后置介词,然而,在保定方言的对应形式则使用前置介词"t^ho^(22)投+X"。本文考察保定方言"投+X"的体貌特点、语义特征、句法制约及其辖域(scope)。我们认为保定方言的"投"是前置介词。最后,我们讨论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以来"投"的来源以及历时演变过程,并假设:"投"经历了从"投掷"义动词到"到达"义动词,再到表示"直到"的前置介词,最后到表示"之前"的前置介词这一系列语义重新分析和语法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方言 “投” 前置介词 历时演变
原文传递
汉语意原动词的历史演变
9
作者 貝羅貝 李明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7-35,共19页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史各个时期意愿动词在语义上的发展变化。首先我们将给意愿类情态进行分类,然后我们再逐类分析该类动词在汉语史中的发展变化。主要结论是:(1)从意愿动词的发展来看,第一类意愿动词的形式最稳定,第二类其次,第三、四类...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史各个时期意愿动词在语义上的发展变化。首先我们将给意愿类情态进行分类,然后我们再逐类分析该类动词在汉语史中的发展变化。主要结论是:(1)从意愿动词的发展来看,第一类意愿动词的形式最稳定,第二类其次,第三、四类变动最大。(2)意愿动词不是典型的情态动词,同典型的情态意义(认识或道义)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愿动词 情态 语义演变
原文传递
《老乞大》的个体量词和语言循环现象之关系
10
作者 貝羅貝 林徵玲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个体量词的历史演变和语言循环现象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老乞大》先后修订的两个版本,观察汉语量词的历史演变。透过这项观察,发现过去所提出有关量词的循环变化假设,在北方汉语裹可能靠不住。不过这个假设,无疑地仍...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个体量词的历史演变和语言循环现象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老乞大》先后修订的两个版本,观察汉语量词的历史演变。透过这项观察,发现过去所提出有关量词的循环变化假设,在北方汉语裹可能靠不住。不过这个假设,无疑地仍然适合于南方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量词 历史语法 语言循环演变 北方话 闽南语
原文传递
从早期閩南話到現代臺灣閩南話否定詞的歷史演變——關於三個否定詞的概述
11
作者 宋娜 貝羅貝 《历史语言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262-275,共14页
本文主要的研究對象是早期閩南話中三個否定詞:一般否定詞[m7]'不'、存在否定詞[bo5]'無'和非現實情態否定詞[be7]'?/袂'。我們把這三個否定詞在早期閩南話的分佈情況與在現代臺灣閩南話的分佈情況進行比較研... 本文主要的研究對象是早期閩南話中三個否定詞:一般否定詞[m7]'不'、存在否定詞[bo5]'無'和非現實情態否定詞[be7]'?/袂'。我們把這三個否定詞在早期閩南話的分佈情況與在現代臺灣閩南話的分佈情況進行比較研究。早期閩南話使用的材料主要是14、15世紀到19世紀的《荔鏡記》以及其他版本《荔枝記》。現代臺灣閩南話的材料來源於在綫語料庫以及臺灣閩南話形容詞列表。文章以上述的三個否定詞爲例探究閩南話否定詞的歷時演化過程。與現代臺灣閩南話不同的是,《荔鏡記》及其他早期閩南話材料中的一般否定詞[m7]'不'可以和大多數的狀態謂詞相結合,而現代臺灣閩南話中[m7]'不'只能同極少數的狀態謂詞或形容詞共現。[be7]'?'或[bo5]'無'則可以和大部分的狀態謂詞共現。早期閩南話中的[bo5]'無'的用法與中古漢語類似,一般情況下主要表示存在否定。我們試圖通過閩南話否定詞的歷時演化過程推斷可能的否定演化動機及其路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鏡記 一般否定 存在否定 非現實情態否定 狀態謂詞
原文传递
漢語“等待”義動詞歷時考察
12
作者 貝羅貝 劉華麗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3年第1期23-39,共17页
本文在分析過程中贊同Traugott & Dasher(2002:7)的看法,他們認爲語言的基本功能是表達意義(meaning)。同時本文認爲意義既具有認知(cognitive)功能,又具有交際(communicative)功能,就是説詞位(lexemes)是宏觀概念結構(macro-level ... 本文在分析過程中贊同Traugott & Dasher(2002:7)的看法,他們認爲語言的基本功能是表達意義(meaning)。同時本文認爲意義既具有認知(cognitive)功能,又具有交際(communicative)功能,就是説詞位(lexemes)是宏觀概念結構(macro-level conceptual structures)的具象的語言表徵。它們是人類共有的,但也要受到特定文化因素的影響。基於這種觀點,本文討論'等待'語義域(semantic domain)動詞的語義演變。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常用'等待'義動詞主要是'等'。在古代漢語(上古及中古)和近代漢語中'等待'義的動詞有:竢(俟)、徯、待、候、須、趕、等待、等候。本文從歷時角度來分析這些詞位跟它們的語義演變。本文的假設是只有兩個語義演變的機制:隱喻化(metaphorization)和轉喻化(metony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 “等待” 語義變化 歷史演變 隱喻化 轉喻化
原文传递
關於漢語給予結構歷時演變的新見解——兼論漢語方言中的區别性與格標記
13
作者 貝羅貝 吕珊珊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9年第1期218-242,共25页
給予結構(dative construction)通常被認爲是最典型的三論元結構,包含一個動詞,一個施事(agent)論元(A),一個主題(theme)論元(T)以及一個類接受者(recipient)論元(R)。本文首先將介紹漢語中的六種給予結構。這六種結構可分爲兩大類:第... 給予結構(dative construction)通常被認爲是最典型的三論元結構,包含一個動詞,一個施事(agent)論元(A),一個主題(theme)論元(T)以及一個類接受者(recipient)論元(R)。本文首先將介紹漢語中的六種給予結構。這六種結構可分爲兩大類:第一類爲論元不帶顯著標記的中性排列結構(neutral alignment);第二類是R論元帶顯著標記的間接排列結構(indirective alignment)。其次,本文將梳理漢語中這些結構以及這種區别性與格標記(differential dative marking)的現象在上古漢語、中古漢語乃至近代漢語中的演變。我們發現這種不平衡的編碼形式主要取決於動詞的次類以及給予結構中論元的語義角色。本文的最後一部分還將討論粵語中著名的"倒置雙賓結構"(V+T+R)。但除了粵語,該結構也存在於其他很多南方方言以及一些官話方言中,例如,江淮官話以及西南官話。我們認爲,倒置雙賓結構僅適用於給予義動詞,並且該結構並不是從中性排列結構(V+R+T)發展而來,而是通過删除R論元標記(即與格介詞)從間接排列結構(V+T+Marker+R)發展而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給予結構 漢語方言 歷時演變 區别性與格標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