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水中34种新兴污染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快速筛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吕琛山 曹艺璇 +5 位作者 穆哓茜 崔海燕 王涛 尉志文 胡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 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技术快速筛查地表水中34种新兴污染物的方法。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 目的 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技术快速筛查地表水中34种新兴污染物的方法。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前处理条件,样品经Oasis~? HLB和Oasis~? MCX固相萃取柱串联富集萃取。萃取物采用Kinetex~? EVO C18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Q-TOF-MS “fullscan”和“targeted MS/MS”模式检测34种新兴污染物,建立34种新兴污染物母离子、子离子及保留时间的数据库。结果 地表水中34种新兴污染物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7。检出限为0.2~10 ng/L,回收率为81.2%~119.2%,日间精密度为0.78%~18.70%。将方法应用于多份地表水样品的检测,共检出6种新兴污染物,质量浓度为1.93~157.71 ng/L。结论 该方法能简单、快速地对地表水中的多种痕量级新兴污染物进行筛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化学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地表水 新兴污染物
下载PDF
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2
作者 于维光 贺强 +9 位作者 王铮迪 田成俊 王锦凯 郑茜 任飞 张潮 王优美 徐鹏 尉志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单次和连续给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N-methylamphetamine,MDMA)后,MDMA及其代谢物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4,5-methylene dioxy amphetamine,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为MDMA的法医学鉴... 目的探究单次和连续给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N-methylamphetamine,MDMA)后,MDMA及其代谢物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4,5-methylene dioxy amphetamine,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为MDMA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单次给药组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5、10、20 mg/kg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腹腔注射给药MDMA,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药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5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12 h通过内眦动脉取血0.5 mL。连续给药组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连续腹腔注射递增给药MDMA 7 d,每日给药剂量分别为5、7、9、11、13、15、17 mg/kg,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药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天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5、10、20 mg/kg剂量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给药MDMA,对照组经腹腔注射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5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12 h通过内眦动脉取血0.5 mL。使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MDMA和MDA含量,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次给药组血浆中MDMA在给药后5 min达到峰浓度,MDA在给药后1 h达到峰浓度,MDMA和MDA的最长检出时限为12 h。连续给药组第8天MDMA在给药后30 min达到峰浓度,MDA在给药后1.5 h达到峰浓度,MDMA和MDA的最长检出时限为10 h。单次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检出时限内MDMA和MDA质量浓度比与给药时间的非线性拟合方程分别为T=10.362C^(-1.183),R^(2)=0.9746;T=7.3973C^(-0.694),R^(2)=0.9615(T为给药时间,C为MDMA和MDA在血浆中的质量浓度比)。结论本研究得到的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单次和连续给药大鼠体内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达峰浓度、达峰时间、检测时限和质量浓度比与给药时间的关系)为相关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化学 毒物代谢动力学 3 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4 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 模型 大鼠
下载PDF
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规律
3
作者 梁嘉豪 +7 位作者 路晓君 师燕华 孙赟 管青林 王涛 胡萌 崔海燕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究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规律,为乌头生物碱中毒相关死亡案件生前服毒或死后染毒的判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4只家兔经气管夹闭处死1 h后,以生川乌水煎液灌胃(以生川乌水煎液中乌头碱的LD50计算)。灌胃... 目的探究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规律,为乌头生物碱中毒相关死亡案件生前服毒或死后染毒的判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4只家兔经气管夹闭处死1 h后,以生川乌水煎液灌胃(以生川乌水煎液中乌头碱的LD50计算)。灌胃后将家兔以仰卧位保存于25℃气候箱中,分别于0 h、4 h、8 h、12 h、24 h、48 h、72 h、96 h随机各取3只进行解剖,取心血、外周血、尿液、心脏、肝、脾、肺和肾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各生物检材中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灌胃后4 h,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心血、外周血和主要器官组织中均可检出,且含量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发生动态变化。其中,脾、肝和肺中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含量均较高,尤其距离胃较近的脾中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含量最高。灌胃后48 h,家兔脾中代谢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平均质量分数最高;肾中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含量均偏低;尿液中未检出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结论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存在死后弥散现象,且从含量高的器官(胃)扩散到其他主要器官组织及心血中,其主要机制是顺浓度梯度的弥散,而尿液不受死后弥散的影响,可考虑将其作为乌头生物碱生前服毒和死后染毒的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物代谢动力学 乌头生物碱 代谢物 死后弥散 生前服毒 死后染毒 家兔
下载PDF
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体内检测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晋廷 周莉英 +4 位作者 相佳宏 李子怡 谢婉婷 施妍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3,共8页
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致幻作用的化合物,通过影响单胺能神经递质的水平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滥用该类物质后,会产生刺激和致幻作用并伴头痛、头晕、焦虑、失眠、呕吐、胸痛、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造成心血... 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致幻作用的化合物,通过影响单胺能神经递质的水平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滥用该类物质后,会产生刺激和致幻作用并伴头痛、头晕、焦虑、失眠、呕吐、胸痛、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损害和多器官衰竭而死亡,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和公共安全。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药理毒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成为法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已有的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体内过程、样品处理以及分析方法,以期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化学 新精神活性物质 哌嗪类 体内过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法 综述
下载PDF
顶空进样-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分析人体血液中乙醇等12种挥发性化合物
5
作者 郑琼英 支瑜婕 +5 位作者 段文佳 吕敏 肖月 向平 陈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917,共9页
基于GB/T 42430-2023与GA/T 204-2019的技术方法,分别在两套不同的设备平台及色谱柱体系上建立了同时分析人体血液中乙醇等12种挥发性化合物的顶空进样-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所建立方法中酮醇类、苯类物质色谱分离基本良好;... 基于GB/T 42430-2023与GA/T 204-2019的技术方法,分别在两套不同的设备平台及色谱柱体系上建立了同时分析人体血液中乙醇等12种挥发性化合物的顶空进样-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所建立方法中酮醇类、苯类物质色谱分离基本良好;乙醇等7种酮醇类化合物线性范围为010~300 g/L,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检出限除正丙醇为0005 g/L外,其余化合物均为005 g/L,定量限均为010 g/L,符合标准要求;苯等5种苯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5~50 mg/L,r均大于0995,检出限均为002 mg/L,定量限均为005 mg/L,符合标准要求;色谱柱J&W DB-BAC1 UI和色谱柱Rtx-BAC-PLUS 2上各化合物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22%~1116%,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74%。对两套不同的设备平台及色谱柱体系上乙醇的测定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乙醇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校准曲线,取置信概率95%(包含因子k=2),能力验证样品1在色谱柱J&W DB-BAC1 UI和色谱柱Rtx-BAC-PLUS 2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20±006)g/L和(120±007)g/L,样品2在色谱柱J&W DB-BAC1 UI和色谱柱Rtx-BAC-PLUS 2的测定结果分别为(078±004)g/L和(079±005)g/L。能力验证样本分析与z比分数评价展示了所建立方法的数据可靠性;甲醇及有机溶剂中毒患者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适用于人体血液等体液中乙醇等7种酮醇类化合物和5种苯类化合物的高精度定量分析,可用于司法鉴定、中毒检测等实践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进样 双柱双检测器 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化合物 人体血液 标准化
下载PDF
盐酸克仑特罗在中毒大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6
作者 任飞 王文娟 +1 位作者 尉志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8期698-699,共2页
盐酸克仑特罗^[1](clenbuter01),又名瘦肉精、氨哮素、克喘素等,为一种β2受体激动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克仑特罗具有营养重分配作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瘦肉比,
关键词 盐酸克仑特罗 体内分布 Β2受体激动剂 大鼠 中毒 支气管哮喘 动物生长 瘦肉精
下载PDF
不同保存条件下呋喃丹标准储备液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范爱爱 王延茹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86-89,共4页
研究呋喃丹标准储备液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稳定性。将呋喃丹标准品配制成浓度为0.1μg/mL、0.2μg/mL、8.0μg/mL的标准品储备液,贮藏在20℃、4℃、-20℃条件下,分别于保存0 d、10 d、20 d、34 d取上述样品,多反应离子检测(MRM),气相色谱-... 研究呋喃丹标准储备液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稳定性。将呋喃丹标准品配制成浓度为0.1μg/mL、0.2μg/mL、8.0μg/mL的标准品储备液,贮藏在20℃、4℃、-20℃条件下,分别于保存0 d、10 d、20 d、34 d取上述样品,多反应离子检测(MRM),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法检测其呋喃丹含量。呋喃丹的标准储备液在20℃、4℃和-20℃保存条件下均可发生分解,-20℃条件下分解速度最慢,4℃次之,20℃分解速度最快,高浓度较低浓度分解速度慢。呋喃丹标准储备液应在-20℃且高浓度条件下保存,且得到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保存条件下呋喃丹标准储备液存放的有效期,为呋喃丹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中标准溶液保存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分析 呋喃丹 GC-MS/MS 标准储备液 稳定性
下载PDF
法医学“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严江伟 孙俊红 +11 位作者 王红星 尉志文 郭相杰 李济 高彩荣 张更谦 梁新华 张蔷蔷 王宏伟 李思进 王英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专业的创建和法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的热点问题。43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坚持公安-院校联合办学,协同创新,形...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专业的创建和法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的热点问题。43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坚持公安-院校联合办学,协同创新,形成了“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的法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5+3/X”一体化改革,在教学、科研、鉴定、专业、学科、团队、平台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和管理体系,为中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作出历史性贡献,为法医学一流专业和法医学一级学科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家新型法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培养模式的推广有利于法医学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建设、区域社会发展及法医学事业建设输送更多优秀法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高等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 “5+3/X”一体化 山西医科大学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血液中卡马西平及其代谢物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海燕 吕晨曦 +5 位作者 师燕华 原妮 梁嘉豪 安全 郭中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血液样品中卡马西平及其代谢物10,11-二氢-10,11-环氧卡马西平和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的方法。方法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萃取剂处理血液样品,通过超声辅助萃取,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血液样品中卡马西平及其代谢物10,11-二氢-10,11-环氧卡马西平和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的方法。方法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萃取剂处理血液样品,通过超声辅助萃取,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95?色谱柱分离,流动相A为含0.1%甲酸、10 mmol/L乙酸铵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混合有机溶剂(V_(乙腈)∶V_(甲醇)=2∶3),梯度洗脱,流速1.00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血液样品中卡马西平及其代谢物10,11-二氢-10,11-环氧卡马西平和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在相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6,检出限分别为3.00、0.40和1.30 ng/mL,定量限分别为8.00、1.00和5.00 ng/mL,提取回收率为76.00%~106.4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6%。采用本方法从死亡案件的血液样品中检出卡马西平和主要代谢产物10,11-二氢-10,11-环氧卡马西平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2.71μg/mL和252.14 ng/mL。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血液样品中卡马西平及其代谢物的检测,可应用于卡马西平相关的法医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卡马西平 代谢物 10 11-二氢-10 11-环氧卡马西平 10 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生物检材中的砷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彦丹 周子琪 +4 位作者 龚一歌 王哲宇 尉志文 牛卫芬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63-2267,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检测生物检材中砷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使用湿法消解对含有不同浓度砷元素的生物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元素锗(Ge)为内标,采用加标回收的方式考察了该方法的线性、检测限、定量限、回收率、精密度和基质效... 本文建立了一种检测生物检材中砷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使用湿法消解对含有不同浓度砷元素的生物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元素锗(Ge)为内标,采用加标回收的方式考察了该方法的线性、检测限、定量限、回收率、精密度和基质效应,结果显示所有检材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回收率均大于90%,基质效应均在90%~115%范围内。该方法操作简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成本消耗低,适用于生物检材中砷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生物检材
下载PDF
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路晓君 管青林 +5 位作者 梁嘉豪 师燕华 李蕊娟 郭中元 崔海燕 《刑事技术》 2023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研究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其代谢物(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和次乌头原碱)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再分布规律,为乌头属中药中毒案件的检材选取提供依据。家兔18只,随机分成6组... 研究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其代谢物(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和次乌头原碱)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再分布规律,为乌头属中药中毒案件的检材选取提供依据。家兔18只,随机分成6组,采用灌胃方式建立乌头碱中毒家兔模型,2 h后气管夹闭处死,仰卧位置于25℃条件下保存,分别于死后0、4、8、12、24、48 h进行解剖取材,取心血、外周血、尿液、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各生物检材中不同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尿液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48 h的含量分别是0 h的2.39倍和2.51倍;心血和外周血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在外周血中含量远高于心血;各物质在脾脏、肝脏、肾脏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心脏和肺脏,次乌头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三者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在脾脏中最高,12 h后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在三者中均呈上升趋势。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其代谢物在家兔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现象,尿液、脾脏、肝脏、肾脏可作为乌头属中药中毒的优选毒物分析检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学 乌头碱 新乌头碱 次乌头碱 代谢物 死后再分布
下载PDF
新精神活性物质定量构效关系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丽娜 肖辅 +4 位作者 林佳曼 李天乐 向平 施妍 《中国司法鉴定》 2023年第1期45-52,共8页
新精神活性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滥用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危害事件频繁发生,掌握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及毒性特征是对其进行有效管控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新精神活性物质缺乏结构、毒理学资料,给当前的禁毒工作带来重大挑战... 新精神活性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滥用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危害事件频繁发生,掌握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及毒性特征是对其进行有效管控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新精神活性物质缺乏结构、毒理学资料,给当前的禁毒工作带来重大挑战。定量构效关系是一种构建化合物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关系的模型工具,可利用已知化合物的特征数据并结合数理统计学知识来预测未知化合物的结构特性,从而推断其重要结构参数及作用机制,有望为鉴定工作提供辅助性指导。通过综述定量构效关系建模过程及其在芬太尼类、苯乙胺类、色胺类、合成大麻素类等新精神活性物质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以期为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鉴定及毒性评价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精神活性物质 定量构效关系 芬太尼类 苯乙胺类 色胺类 合成大麻素类
下载PDF
血液中11种传统毒品及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及应用
13
作者 武丽娜 施妍 +4 位作者 向平 林佳曼 李天乐 刘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7-455,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分析血液中11种传统毒品及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快速测定方法。方法血液经乙腈沉淀蛋白后用Phenomenex Kinetex Biphenyl 100Å(100 mm×3.0 mm×2.6µm)色谱柱分离,以11种毒品对应的氘代... 目的建立同时分析血液中11种传统毒品及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快速测定方法。方法血液经乙腈沉淀蛋白后用Phenomenex Kinetex Biphenyl 100Å(100 mm×3.0 mm×2.6µm)色谱柱分离,以11种毒品对应的氘代标品及甲氧那明作为内标,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同时测定血液中11种传统毒品及代谢物。结果各化合物检出限为0.5~2.0 ng/mL,定量限为1~5 ng/mL,在相应浓度范围内,11种传统毒品及代谢物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5,方法准确度为92.25%~109.56%,提取回收率为54.21%~101.86%,基质效应为79.60%~111.12%。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所需样品量少(100μL)、前处理过程简单快速(小于5 min),可用于毒驾等司法鉴定案件中11种传统毒品及代谢物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化 毒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血液 传统毒品 代谢物
下载PDF
血液和脑脊液中利多卡因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尉志文 +6 位作者 张楠 贺文艳 安健康 高丽波 陈跃华 吴燕滨 牛建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建立血液和脑脊液中利多卡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液或脑脊液盐酸酸化后,氢氧化钠碱化(pH=9),乙醚提取,氮气流下挥干,乙醇定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86,58,72,87),定性、定量检... 目的建立血液和脑脊液中利多卡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液或脑脊液盐酸酸化后,氢氧化钠碱化(pH=9),乙醚提取,氮气流下挥干,乙醇定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86,58,72,87),定性、定量检测血液和脑脊液中利多卡因。结果血液和脑脊液中利多卡因的线性范围为1.0~60.0μg·mL-1(r=0.9999),检出限为0.02μg·mL-1(S/N=3),加样回收率为85%~103%,麻醉致死犬血液和脑脊液中检出利多卡因,结果满意。结论该法选择性好,干扰少,灵敏,准确,可用于生物体液中利多卡因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脑脊液 血液 检测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定量检测方法 加样回收率 氢氧化钠 监测模式 选择离子 线性范围 麻醉致死 生物体液 定性 检出限
下载PDF
新Y-STR DYS605在山西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更谦 王艳 +4 位作者 张艳霞 徐晓莉 邢小平 王英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5-297,共3页
为了应用更多的Y染色体特异性STR基因座以用于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用PCR结合PAGE技术检测128例山西汉族无关男性DYS605等位基因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山西地区汉族男性DYS605基因座观察到22,21,20,19,18共5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 为了应用更多的Y染色体特异性STR基因座以用于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用PCR结合PAGE技术检测128例山西汉族无关男性DYS605等位基因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山西地区汉族男性DYS605基因座观察到22,21,20,19,18共5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0156.0.1797;0.4531;0.2891;0.0625。等位基因20和19之间的电泳距离在非变性胶上非常接近,要有足够的电泳距离才能区分。测序表明该基因座包括3个串联重复区,其中一个为可变重复区。20例女性DNA未发现扩增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山西 汉族人 DYS605
下载PDF
LPS对体外枯否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韩德五 +1 位作者 许瑞玲 赵元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5-798,T006,共5页
目的 :探讨LPS对体外培养枯否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胶原酶灌流消化肝脏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枯否细胞。在不同剂量脂多糖作用不同时间 ,分别用聚苯乙烯乳珠吞噬实验、荧光染色法、荧光光度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枯否细胞的吞... 目的 :探讨LPS对体外培养枯否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胶原酶灌流消化肝脏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枯否细胞。在不同剂量脂多糖作用不同时间 ,分别用聚苯乙烯乳珠吞噬实验、荧光染色法、荧光光度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枯否细胞的吞噬功能、微丝和微管表达及凋亡情况。结果 :小剂量短时间作用时 ,LPS显著增强体外培养枯否细胞吞噬能力 ,但随作用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 ,吞噬能力反而下降 ;LPS使枯否细胞微丝和微管表达增强 ,肌动蛋白含量和微管荧光灰度显著增加 ,但剂量过大表达反而减弱 ;大剂量LPS可导致枯否细胞凋亡。结论 :LPS可以增强体外培养枯否细胞的吞噬能力 ,但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反而抑制其吞噬能力。这可能与枯否细胞微丝、微管的变化和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吞噬作用 枯否细胞 微丝 微管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9
17
作者 燕炯 +4 位作者 王玉谨 高彩荣 任广睦 周健 王英元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致死犬体内的分布及脊髓液、脊髓与血液中利多卡因含量的比值。方法薄层扫描法检测血、脊髓液、侧脑室液、各节段脊髓和各脏器组织中利多卡因含量。结果 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脊髓液、各节段脊髓、脑、血液...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致死犬体内的分布及脊髓液、脊髓与血液中利多卡因含量的比值。方法薄层扫描法检测血、脊髓液、侧脑室液、各节段脊髓和各脏器组织中利多卡因含量。结果 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脊髓液、各节段脊髓、脑、血液和其它各脏器中利多卡因含量分别为485.6±51.5μg/ml、226.8±35.2-353.8±44.0μg/g、44.9±11.51μg/g、40.3±6.5μg/ml和13.5±13.7-38.0±9.8μg/g。脊髓液与血液中利多卡因含量之比为12.4±2.7,各节段脊髓与血液之比为5.7±0.9-9.0±2.6。结论 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脊髓液中利多卡因含量最高,脊髓中次之,血液和其它组织中含量较低。脊髓液/血液、脊髓/血液比值平均可达12.4和5.7-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蛛网膜下腔麻醉 犬体 死亡 脊髓液 薄层扫描法 法医毒物分析
下载PDF
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和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分布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楠 +3 位作者 孙俊红 尉志文 贺文艳 郭政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和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分布特点。方法犬12只,其中6只经蛛网膜下腔,另6只经股静脉匀速注入利多卡因(5×15mg/kg)致死,迅速解剖动物,取大脑、侧脑室脑脊液、腰段脊髓腔脑脊液、不同脊髓节段(颈髓...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和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分布特点。方法犬12只,其中6只经蛛网膜下腔,另6只经股静脉匀速注入利多卡因(5×15mg/kg)致死,迅速解剖动物,取大脑、侧脑室脑脊液、腰段脊髓腔脑脊液、不同脊髓节段(颈髓、胸髓、腰髓、骶髓),心、肺、肝、脾、肾、胆汁、尿、心血、周围血、注射部位肌肉和注射部位20 cm以外肌肉等脏器组织和体液,用气质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利多卡因含量。结果蛛网膜下腔注射致死犬体内利多卡因的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腰段脊髓腔脑脊液、骶段脊髓、胸段脊髓、侧脑室脑脊液、腰段脊髓、颈段脊髓、肺、肾、注射部位肌肉、心、大脑、脾、心血、肝、周围血、胆汁、注射部位20 cm以外的肌肉、尿;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利多卡因的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肾、心、肺、脾、大脑、肝、周围血、胆汁、心血、颈段脊髓、胸段脑脊液、注射部位肌肉、腰段脊髓、注射部位20 cm以外的肌肉、侧脑室脑脊液、尿、腰段脊髓腔脑脊液、骶段脊髓。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致死犬背侧脊髓液中利多卡因含量最高,静脉注射致死犬肾脏利多卡因含量最高,此分布特征可为利多卡因麻醉意外法医学鉴定中入体途径的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利多卡因 蛛网膜下腔麻醉 静脉注射 死后分布
下载PDF
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燕炯 +4 位作者 郭政 孙俊红 王亚方 薛朝霞 王英元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建立利多卡因麻醉致死的动物模型。方法 犬蛛网膜下腔注射利多卡因(37.01mg/kg体重),观察麻醉致死过程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死后各器官的病理改变特点。结果 实验组犬心电、血压和呼吸消失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3.8min(7-42min)、16.4min(7... 目的 建立利多卡因麻醉致死的动物模型。方法 犬蛛网膜下腔注射利多卡因(37.01mg/kg体重),观察麻醉致死过程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死后各器官的病理改变特点。结果 实验组犬心电、血压和呼吸消失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3.8min(7-42min)、16.4min(7-35min)和18.6min(10~47min)。各器官病理改变均呈急死征象。结论 所建模型实验动物的表现和生命体征变化符合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的生前表现,可应用于利多卡因麻醉意外致死案件法医学鉴定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蛛网膜下腔麻醉 动物模型 死亡 病理特点 法医学鉴定
下载PDF
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和静脉注射致死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尉志文 李耀芳 +3 位作者 张楠 贺文艳 张小红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建立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和静脉注射致死的动物模型。方法本地杂种犬18只其中6只经硬膜外腔、6只经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63.35mg/kg体重),对照组3只经硬膜外腔、3只经股静脉按注射生理盐水(3.2ml/kg体重)。观察动物致死过程的生... 目的建立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和静脉注射致死的动物模型。方法本地杂种犬18只其中6只经硬膜外腔、6只经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63.35mg/kg体重),对照组3只经硬膜外腔、3只经股静脉按注射生理盐水(3.2ml/kg体重)。观察动物致死过程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死后各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特点。结果硬膜外麻醉致死犬心电、血压和呼吸消失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8 min(22~45 min)、23.6 min(20~42 min)、22 min(18~35 min);静脉注射致死犬血压、心电和呼吸消失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5 min(5~8min)、8 min(6~10min)、7.2 min(4~9min);各器官病理改变均呈淤血、水肿等征象。结论该模型实验动物的表现和生命特征变化符合椎管内麻醉中毒、致死的表现,可用于利多卡因麻醉意外致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利多卡因 麻醉意外 硬膜外麻醉 静脉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