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精度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TOA估计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晴晴 帅平 +2 位作者 黄良伟 张新源 贝晓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4-710,共7页
针对X射线脉冲星导航(XPNAV)系统的基本观测量——脉冲到达时间(TOA)的估计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的TOA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特征子空间分解类算法的高精度的参数估计特性,首先通过细致分析标准轮廓与折叠轮廓之间的互相关结果,构造新的... 针对X射线脉冲星导航(XPNAV)系统的基本观测量——脉冲到达时间(TOA)的估计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的TOA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特征子空间分解类算法的高精度的参数估计特性,首先通过细致分析标准轮廓与折叠轮廓之间的互相关结果,构造新的观测方程;然后对该方程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两个相互正交的特征矢量;最后利用两个特征矢量之间的正交性完成TOA估计。数值仿真结果有效校验了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导航(XPNAV) 到达时间(TOA) 特征子空间分解
下载PDF
光子静止质量与雷达回波延迟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淑华 杨然 贝晓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4,共3页
讨论了弯曲时空下,当光子静止质量不为零时引力的时间延迟效应,即光子静止质量对在地球上发射再从行星上反射回来的掠过太阳的雷达回波延迟的影响.计算了当光子静止质量不为零时对原有电磁波运动方程的影响,并将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计算... 讨论了弯曲时空下,当光子静止质量不为零时引力的时间延迟效应,即光子静止质量对在地球上发射再从行星上反射回来的掠过太阳的雷达回波延迟的影响.计算了当光子静止质量不为零时对原有电磁波运动方程的影响,并将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之间的误差归结为光子静止质量引起,由火星回波延迟的实验数据给出光子静止质量上限为2.2×10-43g.同时讨论了实验中误差的来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精度和获得光子静止质量更高上限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静止质量 雷达回波延迟 弯曲时空
下载PDF
基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观测数据的到达时间估计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晴晴 帅平 +8 位作者 黄良伟 张新源 陈绍龙 吴耀军 贝晓敏 蒙静 陈强 张倩 张恒彬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首颗X射线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X-ray Pulsar Navigation-1,XPNAV-1)搭载了两种体制的X射线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在轨开展X射线脉冲星的探测以及进行脉冲星导航体制的验证。为了实现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高精度估计,提出... 中国首颗X射线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X-ray Pulsar Navigation-1,XPNAV-1)搭载了两种体制的X射线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在轨开展X射线脉冲星的探测以及进行脉冲星导航体制的验证。为了实现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高精度估计,提出了利用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的多重信号子空间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方法进行脉冲星导航的TOA估计,进行了试验仿真验证,并且对XPNAV-1观测到的蟹状星云(Crab)脉冲星的光子数据进行处理。在观测时间为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 Universal Time,UTC)57 727.0约简儒略日(Modified Julian Day,MJD)到UTC 57 812.0 MJD内,选取了0.5~10keV频段内的121段光子观测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脉冲轮廓折叠,得到了Crab脉冲星的折叠轮廓,然后分别利用互相关法和MUSIC方法进行折叠轮廓的TOA估计,最后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X射线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 蟹状星云 轮廓折叠 到达时间估计
下载PDF
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时间数据分析与脉冲轮廓恢复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良伟 帅平 +15 位作者 张新源 陈绍龙 徐立宏 杨哲 邓楼楼 陈建武 石永强 薛力军 丁强强 吴耀军 贝晓敏 蒙静 林晴晴 陈强 张倩 张恒彬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共10页
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X-ray Pulsar-based Navigation-1,XPNAV-1)是中国致力于脉冲星导航空间试验验证的首颗试验卫星,旨在研究X射线光子时间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通过实测数据恢复脉冲轮廓,以验证使用国产X射线探测器观测脉冲星的能力。文... 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X-ray Pulsar-based Navigation-1,XPNAV-1)是中国致力于脉冲星导航空间试验验证的首颗试验卫星,旨在研究X射线光子时间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通过实测数据恢复脉冲轮廓,以验证使用国产X射线探测器观测脉冲星的能力。文章对XPNAV-1卫星科学试验任务作了介绍,给出了光子时间数据处理的步骤,建立了脉冲星X射线大尺度延时模型;针对XPNAV-1卫星实测蟹状星云(Crab)脉冲星数据,借助大尺度延时模型将光子到达时间改正到了惯性参考点,使用历元折叠方法获得了Crab脉冲星脉冲轮廓曲线,其特征的双峰结构表明国产探测器成功实测了Crab脉冲星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 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 蟹状星云脉冲星 X射线探测器 脉冲轮廓 历元折叠
下载PDF
脉冲星角位置强度关联测量聚焦光学系统
5
作者 左富昌 梅志武 +3 位作者 邓楼楼 周昊 贝晓敏 黎月明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27,共11页
脉冲星导航为未来深空探测与导航提供一种可能途径,采用X射线强度关联方法对脉冲星角位置进行高精度测量,可适应高精度时空基准系统构建的发展需求,从理论上提高导航精度。X射线聚焦光学系统是脉冲星高精度测量与探测设备的核心部件,通... 脉冲星导航为未来深空探测与导航提供一种可能途径,采用X射线强度关联方法对脉冲星角位置进行高精度测量,可适应高精度时空基准系统构建的发展需求,从理论上提高导航精度。X射线聚焦光学系统是脉冲星高精度测量与探测设备的核心部件,通过高效率聚焦实现对脉冲星极弱X射线光子流量的增强。首先,针对脉冲星角位置强度关联测量地面试验需求,开展了多层嵌套X射线聚焦光学系统的光学设计与性能分析,获得了设计参数对有效面积和角分辨率的影响关系,确定了反射镜几何参数与反射面材料;其次,确定了聚焦光学系统的总体制造误差标准,对高频误差和中低频误差分别进行了分配;然后,采用电铸镍复制工艺加工了超光滑芯轴与反射镜,测试了芯轴的粗糙度和面形误差,利用北京同步辐射光源测试了反射镜的反射率;最后,搭建了原位精密装调装置,完成了多层嵌套反射镜精密装调,实测角分辨率达到12.16″。经强度关联测量试验验证,聚焦光学系统显著提高了探测器接收的光子个数,满足脉冲星角位置强度关联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角位置 强度关联测量 X射线聚焦光学系统 误差分配 加工与装调
原文传递
一种脉冲星信号模拟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贝晓敏 帅平 +3 位作者 黄良伟 孙海峰 吴耀军 张倩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467-476,共10页
在脉冲星导航地面实验中,为解决地面无法接收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信号的问题,必须在实验系统中模拟脉冲星辐射信号.本文提出两种全新脉冲星信号模拟方法.第一种方法基于统计物理模型,该方法克服了常用泊松模型模拟方法中仿真适应性窄、仿... 在脉冲星导航地面实验中,为解决地面无法接收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信号的问题,必须在实验系统中模拟脉冲星辐射信号.本文提出两种全新脉冲星信号模拟方法.第一种方法基于统计物理模型,该方法克服了常用泊松模型模拟方法中仿真适应性窄、仿真速度慢和时间分辨率低等不足,实现了对任意随机过程的脉冲信号进行快速高时间分辨率的仿真;第二种方法基于优化统计模型,该方法针对非齐次泊松过程信号的特性进行优化,仿真速度比常用泊松模型模拟方法提高至少30倍,对于低流量脉冲星,甚至提高4个数量级,可实现纳秒级时间分辨率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导航 非齐次泊松过程 X射线光子信号
原文传递
利用小型X射线源成功实现极弱X射线强度关联测量及成像
7
作者 谢军 贝晓敏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20年第5期86-87,共2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面向1μas量级脉冲星角位置测量的X射线光子强度关联机理研究与试验”项目(项目编号:2017YFB0503300),主要面向X射线脉冲星导航对脉冲星角位置高精度测量和超高精度时空基准构建的战略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面向1μas量级脉冲星角位置测量的X射线光子强度关联机理研究与试验”项目(项目编号:2017YFB0503300),主要面向X射线脉冲星导航对脉冲星角位置高精度测量和超高精度时空基准构建的战略发展需求,开展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光子强度关联理论与方法、单光子探测与符合测量、强度关联及图像处理算法以及强度关联演示验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完成强度关联原理样机研制和地面演示验证系统平台构建,以及脉冲星强度关联观测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实现面向1μas量级脉冲星角位置测量的地面演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X射线源 角位置测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单光子探测 地球观测 观测方案 平台构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