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复合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贠凯迪 张昭环 《合成纤维》 CAS 2018年第10期40-45,共6页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类电子设备广泛应用,带来了严重的电磁污染问题。吸波材料的应用也从最初的军事隐身及对抗,延伸到了人体安全防护、电子设备抗干扰、信息保密等方面。按照不同的构造方式介绍了纺织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类电子设备广泛应用,带来了严重的电磁污染问题。吸波材料的应用也从最初的军事隐身及对抗,延伸到了人体安全防护、电子设备抗干扰、信息保密等方面。按照不同的构造方式介绍了纺织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纺织复合吸波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加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开发轻质、高强的柔性吸波材料,加强结构功能一体化吸波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另一方面注重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开发穿着舒适性好、亲肤性能好的纺织复合吸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织物复合材料 手性纤维 碳纤维
下载PDF
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评价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贠凯迪 张昭环 《合成纤维》 CAS 2018年第11期41-44,51,共5页
电磁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吸波材料是一类能够吸收或大幅减弱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军事设备的隐身、电子电气设备及个体防护领域。传统的吸波材料通常在金属材料上敷设吸波层,以此来减少电磁... 电磁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吸波材料是一类能够吸收或大幅减弱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军事设备的隐身、电子电气设备及个体防护领域。传统的吸波材料通常在金属材料上敷设吸波层,以此来减少电磁波的反射,避免被雷达侦测到。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际使用环境的多元化,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用于制备吸波材料。对吸波材料进行评价时,不能只考虑吸波材料的反射率,还需考虑吸波材料的透过率。因此,需要不断地完善吸波材料的评价测试方法,为吸波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评价依据和数据支撑。根据相关测试标准,并结合近年吸波材料的相关研究,介绍了目前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其主要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反射率 吸波性能 吸波测试 吸波评价
下载PDF
碳纳米管/纳米四氧化三铁聚乙烯复合板的吸波性能研究
3
作者 贠凯迪 张昭环 《山东纺织科技》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文章选用低密度聚乙烯作为基体材料,分别与碳纳米管(CNT)吸收剂、纳米Fe_3O_4吸收剂融合,制备吸波复合板材。采用网络分析仪-波导管系统分析了吸波剂浓度、板材厚度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NT复合板材的厚度为3.6mm时,最佳吸收剂... 文章选用低密度聚乙烯作为基体材料,分别与碳纳米管(CNT)吸收剂、纳米Fe_3O_4吸收剂融合,制备吸波复合板材。采用网络分析仪-波导管系统分析了吸波剂浓度、板材厚度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NT复合板材的厚度为3.6mm时,最佳吸收剂浓度为1.5%,回损在9.96GHz处达到最大值-40.92dB;纳米Fe_3O_4吸波材料厚度为3.6mm时,回损随吸收剂浓度增加而增大,在浓度2.0%时,回损在9.44GHz处可达-23.95dB。复合板材的吸波性能随板材厚度的增加而增强。板材厚度相同时,同浓度的CNT的吸波性能优于纳米Fe_3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纳米四氧化三铁 低密度聚乙烯 吸波性能
下载PDF
接枝改性胶原蛋白/聚丙烯腈共混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昭环 贠凯迪 +2 位作者 徐雷 王业宝 李博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0-18,共9页
研究天然蛋白质与合成高分子湿法纺丝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以接枝改性胶原蛋白和腈纶纤维为原料,以硫氰酸钠浓水溶液为溶剂,制备共混纺丝原液,借助旋转流变仪分析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纺丝原液为切力变稀型非牛顿流体;固定温度... 研究天然蛋白质与合成高分子湿法纺丝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以接枝改性胶原蛋白和腈纶纤维为原料,以硫氰酸钠浓水溶液为溶剂,制备共混纺丝原液,借助旋转流变仪分析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纺丝原液为切力变稀型非牛顿流体;固定温度下,随着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纺丝原液黏度显著增大,纺丝原液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变大;固定剪切速率下,纺丝原液的黏流活化能随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加大。升高温度,有利于降低纺丝原液的结构黏度指数,提高可纺性,也有利于纺丝原液的弹性效应,使纺丝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改性胶原蛋白 聚丙烯腈纤维 共混体系 纺丝原液 流变性能
下载PDF
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昭环 贠凯迪 +2 位作者 刘玉月 徐雷 王业宝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1年第6期57-65,共9页
详述了国内外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历史,以及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技术研究进展,对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利用天然蛋白质开发出性能类似的再生蛋白质纤维一直是纤维研究... 详述了国内外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历史,以及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技术研究进展,对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利用天然蛋白质开发出性能类似的再生蛋白质纤维一直是纤维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再生蛋白质纤维已有超过百年的研究历史,早期的研究致力于制备纯蛋白质的再生蛋白质纤维,但力学性能不足。利用天然蛋白质对合成纤维改性制备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一直是研发热点,技术路线可分为蛋白质溶液共混法、蛋白质微粉共混法和蛋白质表面改性法三类,但存在一些问题,如:蛋白质含量较低、耐热水性差、纤维漂白技术、共混基体及增强材料的选择等,解决这些问题也将是今后再生蛋白质纤维产品开发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蛋白质纤维 复合纤维 共混改性 表面改性 技术进展
下载PDF
湿法纺腈纶纤维致密化过程中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昭环 贠凯迪 +2 位作者 王业宝 刘玉月 茹燕平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1-7,30,共8页
应用硫氰酸钠法纺丝制备腈纶纤维,并研究腈纶致密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收缩率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腈纶纤维的最佳致密化温度为110℃,致密化时间约为90 s;致密化过程中应给予一定的收缩率,以提高致密化效果。随着致密化时... 应用硫氰酸钠法纺丝制备腈纶纤维,并研究腈纶致密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收缩率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腈纶纤维的最佳致密化温度为110℃,致密化时间约为90 s;致密化过程中应给予一定的收缩率,以提高致密化效果。随着致密化时纤维回缩率的增加,致密化后纤维的密度增大,而取向度降低,断裂比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增大;致密化后纤维的断面由粗糙变得细密,表明致密化过程使得纤维内部的不均匀得以消除,组织结构变得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纤维 湿法纺丝 致密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