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流分析在汽车注塑件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贡晓洁 张长春 叶远林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7年第5期13-16,共4页
鉴于越来越多的注塑部件应用于汽车设计,而注塑产品的熔接线通常是强度最薄弱的区域,因此对熔接线的预测和优化非常重要。以某汽车前端模块为实例,阐述借助Moldflow快速找到改善熔接线质量的解决方案。经Moldflow分析发现,当浇口位置和... 鉴于越来越多的注塑部件应用于汽车设计,而注塑产品的熔接线通常是强度最薄弱的区域,因此对熔接线的预测和优化非常重要。以某汽车前端模块为实例,阐述借助Moldflow快速找到改善熔接线质量的解决方案。经Moldflow分析发现,当浇口位置和数量不变时,优化产品的局部料厚可以明显提高熔接线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模流分析 前端模块 熔接线 壁厚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间苯二胺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宁生 王岚岚 +1 位作者 贡晓洁 王胜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96-397,共2页
目的:建立动力学光度法测量痕量间苯二胺的新方法。方法:在中性介质中,碘酸钾和过氧化氢氧化碱性品红并使其褪色,间苯二胺对该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结果:在对反应试剂用量、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测... 目的:建立动力学光度法测量痕量间苯二胺的新方法。方法:在中性介质中,碘酸钾和过氧化氢氧化碱性品红并使其褪色,间苯二胺对该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结果:在对反应试剂用量、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定痕量间苯二胺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新方法。该方法测定间苯二胺的浓度范围为0.49—5.0μg/L,检出限为0.1μg,/L,对1.0、4.0μg/L的间苯二胺溶液分别进行6次平行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2.1%。结论: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光度法 间苯二胺 碱性品红
下载PDF
由光吸收信号获得计时电流曲线
3
作者 何建波 贡晓洁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7-540,共4页
为了量化电极反应过程中液相组分和预吸附组分对总的氧化还原电流的贡献,采用双电势跃计时电流法,在长光程薄层电化学池中,测试了染料木黄酮在石墨-石蜡电极上的第一步氧化还原行为,在该反应体系的特征吸收波长259nm和286nm下,记录双电... 为了量化电极反应过程中液相组分和预吸附组分对总的氧化还原电流的贡献,采用双电势跃计时电流法,在长光程薄层电化学池中,测试了染料木黄酮在石墨-石蜡电极上的第一步氧化还原行为,在该反应体系的特征吸收波长259nm和286nm下,记录双电势跃计时吸光度数据;采用自编计算机程序对数据进行解析,导出了液相中的染料木黄酮及其氧化产物的计时电流曲线,从而提出了一种由光吸收信号获得双电势跃计时电流曲线的新方法。这种重构的计时电流曲线,对应于相应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液相浓度的变化,为氧化还原体系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势跃计时吸光度法 计时电流曲线 薄层池 现场紫外 染料木黄酮
下载PDF
轿车玻璃升降器失效问题的分析解决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力 赵堃 +2 位作者 贡晓洁 叶远林 张林波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4年第7期42-45,共4页
上夹头的开裂导致轿车玻璃升降器失效。为防止此缺陷的发生,针对零件的材料进行工艺设计排查,并进行了CAE模流分析验证及试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零件开裂的相关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关键词 玻璃升降器 上夹头 开裂 模流分析 试验
下载PDF
某型飞机舱盖手动开启机构活塞杆橡胶面开裂失效分析
5
作者 韦昊 欧阳康 贡晓洁 《胶体与聚合物》 2019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本文主要对故障活塞杆和配合密封的活门座子进行了外观检查,对活塞杆橡胶面表面以及橡胶断裂断口进行了宏观、微观观察,对活塞杆使用的橡胶进行了红外光谱等分析。综合各个实验结果,确定活塞杆橡胶面裂口起源于活塞杆与橡胶结合的内圆周... 本文主要对故障活塞杆和配合密封的活门座子进行了外观检查,对活塞杆橡胶面表面以及橡胶断裂断口进行了宏观、微观观察,对活塞杆使用的橡胶进行了红外光谱等分析。综合各个实验结果,确定活塞杆橡胶面裂口起源于活塞杆与橡胶结合的内圆周处,开裂的原因为过载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面开裂 失效分析 过载开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