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贲燕华 于泽芝 纪桂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分析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悬浮组(n=32)、少白组(n=32),对比两组红细胞输注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悬浮组(n=32)、少白组(n=32),对比两组红细胞输注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干扰素-γ(IFN-γ)],免疫功能(CD4^(+)、CD8^(+)、CD4^(+)/CD8^(+)),医院感染发生率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少白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悬浮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IL-8、TNF-α、IFN-γ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少白组IL-6、IL-8、TNF-α水平低于悬浮组,IFN-γ水平高于悬浮组(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少白组CD4^(+)、CD4^(+)/CD8^(+)高于悬浮组(P<0.05),而两组CD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少白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低于悬浮组(P<0.05);少白组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悬浮组(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细胞输血技术 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创伤性术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围术期输血指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贲燕华 夏和凤 于泽芝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2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术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围术期临床输血指导中血栓弹力图(TEG)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9例创伤性术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资料,行血液制品输注前及输注后24h常规凝血四项功能检测的为凝血... 目的 探讨创伤性术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围术期临床输血指导中血栓弹力图(TEG)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9例创伤性术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资料,行血液制品输注前及输注后24h常规凝血四项功能检测的为凝血组(n=44),依据TEG检测数据指导临床血液成分输血的为TEG组(n=45)。分析两组凝血状况,输血前后TEG组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最大振幅(MA)、总体凝血指数(CI)、α角,血液应用情况(FFP、CRYO、PLT、CRCs)。结果 输血前,两组凝血指标对比(P>0.05);输血后,两组PT、APTT、TT、FIB较输血前均明显改善,且与凝血组比较,TEG组PT、APTT、TT更短,FIB水平更高(P<0.05);与输血前比较,输血后患者R、K值更低,MA、CI、α角更大(P<0.05);与凝血组比较,TEG组血液制品FFP、CRYO、PLT、CRCs使用量均明显更少(P<0.05)。结论 TEG指导下进行创伤性术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围术期输血,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TEG指标,有助于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凝血功能异常 围术期输血指导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患者输血前初、复检血型不符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贲燕华 夏和凤 金勇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型初、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6月,对7 751名患者采用试管法进行输血前血型初检,微柱凝胶技术进行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结果 7 751名患者中,共检出血型初、... 目的探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型初、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6月,对7 751名患者采用试管法进行输血前血型初检,微柱凝胶技术进行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结果 7 751名患者中,共检出血型初、复检不符21例,其中初检错误15例(占71.4%),复检错误6例(占28.6%);不规则抗体阳性19例(检出率为0.25%)。结论输血前血型初、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及时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法 输血安全
下载PDF
探讨标本因素对微柱凝胶卡配血法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贲燕华 金勇 纪桂香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血液标本因素,对微柱凝胶卡配血法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凝聚胺配血法和微柱凝胶卡配血法对不同组的患者标本进行配血试验。结果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组未发现影响。WBC增多组(未离心)在应用微柱凝胶卡配血法时,可能造... 目的探讨患者血液标本因素,对微柱凝胶卡配血法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凝聚胺配血法和微柱凝胶卡配血法对不同组的患者标本进行配血试验。结果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组未发现影响。WBC增多组(未离心)在应用微柱凝胶卡配血法时,可能造成次侧结果假阳性;离心组无影响。PLT增多组未发现影响。使用血清标本,应用微柱凝胶卡配血法,可能会造成主侧结果假阳性。结论柱凝胶卡配血法应采用EDTA抗凝血标本,应于离心后再使用,并应拒绝使用促凝血,防止对结果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卡 凝聚胺 血标本
下载PDF
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夏和凤 贲燕华 于泽芝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08-2013年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统计分析各类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71528例受血者中99例发生了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14%。其中发热反... 目的回顾分析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08-2013年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统计分析各类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71528例受血者中99例发生了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14%。其中发热反应14例,占14.1%,过敏反应77例,占77.8%,其他反应8例,占8.1%,没有发生溶血反应;各种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少白红细胞14例,占14.1%,血浆23例,占23.2%,冷沉淀14例,占14.1%,血小板48例,占48.5%。结论性别对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影响,输血史、妊娠史及血液成分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影响。输注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最高,输注少白红细胞不良反应最低。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应用先进的技术,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不良反应 血液成分
下载PDF
高效价抗D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和凤 王传芳 +1 位作者 贲燕华 包文洁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06-806,共1页
关键词 RH溶血病 新生儿 抗D抗体 RH血型抗体 血型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检测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纪桂香 于泽芝 贲燕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4期89-89,91,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疾病后行血清检测对判断溶血病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疾病的48例新生儿,分别通过直抗实验、游离实验、释放实验三种方法对患儿血清指标进行分...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疾病后行血清检测对判断溶血病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疾病的48例新生儿,分别通过直抗实验、游离实验、释放实验三种方法对患儿血清指标进行分析,同时比较患儿血型与溶血病间的关系。结果:经3种实验检测得出,此次4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共计17例患儿检测结果为阳性,判定为溶血病,4例患儿判定为可疑,27例患儿检测结果为阴性,判定为未患溶血病。检出率为35.42%。三者间以释放实验检测准确率最高,以直抗实验检测准确度最低,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33、14.1667、4.3714,P<0.05)。溶血病新生患儿中以A型血、B型血例数最多,未发现O型血、AB型血新生儿患溶血病,且A型血溶血病患儿比例与B型血溶血病患儿比例较为相近(P>0.05)。结论: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情况可通过血清检验来辅助判断是否患有溶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溶血病 血清检测
下载PDF
自身抗体伴同种抗体致配血不合1例
8
作者 夏和凤 贲燕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3期2635-2635,共1页
关键词 配血不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同种抗体 自身抗体 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mol/L 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室检查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下载PDF
血液性疾病疑难性交叉配血分析
9
作者 纪桂香 夏和凤 贲燕华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7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性疾病疑难交叉配血不合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为提高疑难配血处理能力提供依据参考。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8年9月该院72例有输血指征的血液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病例交叉配血试验均提示配血不合,回顾性分析患... 目的探讨血液性疾病疑难交叉配血不合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为提高疑难配血处理能力提供依据参考。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8年9月该院72例有输血指征的血液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病例交叉配血试验均提示配血不合,回顾性分析患者配血试验结果以及抗体筛选与鉴定结果,查找配血不合原因。结果盐水法交叉配血不合45例(62.50%),以缗钱状凝集构成比最高(51.11%),自身温抗体次之(17.78%);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合6例(8.33%);抗人球法交叉配血不合18例(25.0%),血清中均含IgG抗体,以抗-E构成比最高(50.0%);盐水法与抗人球法交叉配血均不合2例(2.78%),均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结论由于血液性疾病自身特性,患者同型输血也存在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为降低或消除输血不良反应,临床应积极根据患者病因去除配血不利影响因素,以更好的保障输血疗效及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性疾病 交叉配血 盐水法 凝聚胺法 抗人球法 抗体鉴定
下载PDF
患者首次输血后短期内产生不规则抗体致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分析
10
作者 贲燕华 王峻霞 +1 位作者 夏和凤 韩霜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29-431,436,共4页
目的分析患者首次输血后短期内产生不规则抗体对血型正反定型的影响,正确鉴定患者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用试管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鉴定试验、Rh分型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目的分析患者首次输血后短期内产生不规则抗体对血型正反定型的影响,正确鉴定患者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用试管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鉴定试验、Rh分型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分析不规则抗体特异性;2-巯基乙醇(2-ME)处理标本后鉴定血型。结果患者血型为B型Rh阳性,Rh分型为ccDEE,血清中检出IgM、IgG抗-C。结论患者首次输血后即可产生具有临床意义的特异性不规则抗体,建议对献血者和患者进行Rh血型系统抗原(CcEe)分型,可以快速匹配抗原相合血液,避免因抗体筛查阳性引起交叉配血困难而延误患者的输血治疗,减少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抗-C IGG IGM
原文传递
东台地区农村无偿献血团体采血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增凤 周健 +1 位作者 王霞 贲燕华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7年第5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农村无偿献血团体采血存在问题及对策,提高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率。方法:通过对东台地区近几年农村无偿献血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2016年在农村团体采血工作中实施对策干预。结果:2016年农村团体献血率较2015年提升14.94%,献... 目的:探讨农村无偿献血团体采血存在问题及对策,提高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率。方法:通过对东台地区近几年农村无偿献血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2016年在农村团体采血工作中实施对策干预。结果:2016年农村团体献血率较2015年提升14.94%,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由原先的1.44%下降至0.42%。献血满意率达99.75%。结论:改进农村团体采血工作模式、转变服务理念、拓展宣传方式,有利于调动农村居民的献血热情,扩大农村固定献血者队伍,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无偿献血 团体采血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膀胱功能训练仪联合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管理对膀胱癌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自主排尿及尿路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贲燕华 钱玮 《医疗装备》 2020年第9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仪联合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管理对膀胱癌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自主排尿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医院行膀胱癌术后留置导尿管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仪联合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管理对膀胱癌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自主排尿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医院行膀胱癌术后留置导尿管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仪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FMEA管理干预,比较两组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自主排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功能训练仪联合FMEA管理可以有效促进膀胱癌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功能训练仪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管理 膀胱癌 自主排尿 尿路感染
下载PDF
辐照血小板和非辐照血小板输注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泽芝 贲燕华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8期41-4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辐照血小板以及非辐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短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输注血小板的8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2例,给予辐照血小板(经HK-II型医用血液辐照系统辐照)输注)和对照组(42例,给... 目的对比分析辐照血小板以及非辐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短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输注血小板的8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2例,给予辐照血小板(经HK-II型医用血液辐照系统辐照)输注)和对照组(42例,给予非辐照血小板输注),对比两组患者输注血小板24 h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输入65次,对照组患者总输入63次,实验组患者输注24 h有效率87.7%和对照组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输血后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4.8%显著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1,P<0.05)。结论辐照血小板不会对血小板输注疗效造成很大影响,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辐照血小板 非辐照血小板 短期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抗-M抗体致正反定型不符2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贲燕华 夏和凤 纪桂香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抗-M抗体是MN血型系统常见抗体,在室温鉴定抗体时易发生盐水凝集,进行血型鉴定时易引起血型正反定型不符,造成血型鉴定困难,现有2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型鉴定 抗-M IGM IgG 不规则抗体
原文传递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和凤 贲燕华 李继东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1-952,共2页
目的探讨输血前对患者常规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对5761例受检者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选阳性的标本进一步鉴定其特异性。结果共鉴定确认为不规则抗体14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24%。其中,抗E抗体4例(... 目的探讨输血前对患者常规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对5761例受检者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选阳性的标本进一步鉴定其特异性。结果共鉴定确认为不规则抗体14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24%。其中,抗E抗体4例(28.57%),抗D抗体3例(21.43%),抗S抗体1例(7.14%),抗M抗体3例(21.43%),抗H抗体1例(7.14%),抗Lea抗体1例(7.14%),抗Ce抗体1例(7.14%)。结论对有输血史(尤其是多次输血者)、妊娠、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和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避免血型抗体引起的溶血反应,从而保障安全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输血 溶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