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学风影响因素——研究生自身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宇新 李玮 +1 位作者 侯国柱 费云瀚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7-99,共3页
调查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四所高校中241名在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学习态度较差,每周上课出勤情况不尽如人意,课余时间利用过于分散,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要想加强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就需... 调查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四所高校中241名在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学习态度较差,每周上课出勤情况不尽如人意,课余时间利用过于分散,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要想加强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就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着重从学生自身因素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下 研究生 学风建设 影响作用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学风影响因素的分析——环境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玮 侯国柱 +1 位作者 贾怡童 费云瀚 《电子制作》 2014年第1X期170-170,共1页
本文对河北省四所高校中241名在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学习态度较差,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比较完善的学术规范制度。本文着重从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等方面对研究生教育学风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 社会环境 学校环境 研究生学风建设
下载PDF
血管生成相关分子标记物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费云瀚 刘斌 +2 位作者 董亚楠 崔颖 邓春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相关分子标记物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血管生成素(Ang)与急性脑梗死(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5例(脑梗...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相关分子标记物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血管生成素(Ang)与急性脑梗死(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5例(脑梗死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有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分为无狭窄组(61例)和狭窄组(164例),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71例)、中度狭窄组(46例)和重度狭窄组(47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FGF、PLGF和Ang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清VEGF、FGF、PLGF和Ang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无狭窄组比较,狭窄组血清VEGF、FGF、PLGF和Ang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重度狭窄组血清VEGF、FGF、PLGF和Ang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上述指标要高于中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VEGF、FGF、PLGF和Ang水平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3、0.612、0.663、0.578,均P<0.01)。结论:VEGF、FGF、PLGF和Ang增高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胎盘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学风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教师因素
4
作者 李玮 费云瀚 +1 位作者 侯国柱 贾怡童 《消费导刊》 2013年第12期152-152,共1页
研究生教育学风一直以来是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严谨的学风,就不能严谨的对待科学研究,本文着重从教师对研究生学风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教师因素 研究生 学风建设
下载PDF
不同锻炼群体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特点
5
作者 费云瀚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2-94,105,共4页
研究体育运动与老年人身体平衡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公共活动广场选取年龄为70-80岁的老年人,通过测力台测试110名老年人,分别在睁眼、闭眼的测试其平衡的各项指标。结果:经常体育锻炼和不锻炼的老年人在睁眼、闭眼的状态下平衡变化有... 研究体育运动与老年人身体平衡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公共活动广场选取年龄为70-80岁的老年人,通过测力台测试110名老年人,分别在睁眼、闭眼的测试其平衡的各项指标。结果:经常体育锻炼和不锻炼的老年人在睁眼、闭眼的状态下平衡变化有显著差异,而且不同性别人群平衡能力差异,女性优于男性。结论:经常体育锻炼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老年人 平衡 运动
下载PDF
可溶性CD40配体、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类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6
作者 董亚楠 刘斌 +4 位作者 胡琨 吴小坤 李梦雨 崔颖 费云瀚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脑梗死患者均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脑梗死患者均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血管超声结果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组(60例)和有斑块组(210例)。根据斑块性质,有斑块组又分为稳定斑块组(7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D40L、Lp-PLA2质量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质量浓度,比较分析上述指标结果。结果与无斑块组比较,有斑块组患者s CD40L、Lp-PLA2和hs-CRP质量浓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患者sCD40L、Lp-PLA2和hs-CRP质量浓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CD40L、Lp-PLA2和hs-CRP质量浓度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53、0.682、0.778,均P <0.01)。结论 sCD40L、Lp-PLA2和hs-CRP质量浓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斑块类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可溶性CD40配体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类型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基酸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费云瀚 董亚楠 崔颖 《饮食科学》 2017年第11X期52-52,共1页
目的 :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基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6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 目的 :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基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6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基酸。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浆HCY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4例
8
作者 管雅琳 费云瀚 +5 位作者 于长申 王盼 吴昊 齐雪梅 王新平 赵文娟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COVID-19)后伴发周围神经损害引起的COVID-19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最常见的COVID-19相关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之一,有较高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既往COVID-19相关GBS患者脑脊液中SARS-CoV-2 RNA阳...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COVID-19)后伴发周围神经损害引起的COVID-19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最常见的COVID-19相关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之一,有较高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既往COVID-19相关GBS患者脑脊液中SARS-CoV-2 RNA阳性报道罕见。文中报道4例COVID-19相关GBS患者,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并确诊COVID-19后4~15 d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均表现为进展性双下肢无力,3例患者伴有大小便障碍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表现,1例患者伴有双侧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复视和共济失调等多脑神经炎及Miller-Fisher综合征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3例患者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及F波出现率减低,另外1例患者存在下肢运动传导通路异常。有3例患者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查,其中1例患者血GD1a-IgG阳性。对4例患者均行血液、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查,3例患者血液及脑脊液SARS-CoV-2 RNA阳性,1例患者脑脊液SARS-CoV-2 RNA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格林-巴利综合征 阿兹夫定
原文传递
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脑炎/脑病2例
9
作者 胡琨 费云瀚 +3 位作者 刘美丽 董亚楠 邓春颖 李世英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4期330-333,共4页
2004年Tada [1]等总结了15例临床表现为脑炎或脑病症状相同的胼胝体压部病变患者,其核磁共振成像均显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类圆形病灶,预后相对良好,将其命名为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 2004年Tada [1]等总结了15例临床表现为脑炎或脑病症状相同的胼胝体压部病变患者,其核磁共振成像均显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类圆形病灶,预后相对良好,将其命名为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目前国内有关此病的文献较少,现报告2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脑炎/脑病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平山病1例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胡琨 费云瀚 +3 位作者 董亚楠 邓春颖 李世英 刘昊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81-84,共4页
平山病较为罕见,多散发,起病隐匿,逐渐进展,发病高峰年龄为15~17岁,男性多见,颈椎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总结1例平山病患者诊治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关键词 平山病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肌氨肽苷联合丹参对脑梗死患者神经保护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瑞成 费云瀚 +1 位作者 肖永红 石秋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评价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与对照组(肌氨肽苷)。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 目的评价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与对照组(肌氨肽苷)。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纤维蛋白原(FIB)表达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二组治疗后血hs-CRP、TC、TG、LDL-C及FI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HDL-C显著升高(P<0.05),但二组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均有所下降,以观察组为优(P<0.05)。结论肌氨肽苷、注射用丹参能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对脑组织的损害,降低神经功能损伤,且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疗效优于单独肌氨肽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注射用丹参 肌氨肽苷 血液生化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农村居民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闫宇 费云瀚 +1 位作者 肖倩 肖永红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针对农村居民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某卫生院健康体检的1 728例农村居民,经B超明确诊断为脂肪肝患者479例,分析不同特征居民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并应用单因素和多...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针对农村居民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某卫生院健康体检的1 728例农村居民,经B超明确诊断为脂肪肝患者479例,分析不同特征居民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探讨农村居民脂肪肝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所调查农村居民总脂肪肝患病率为27.7%,其中男27.1%,女2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农村居民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其保护因素,即HDL-C越高,脂肪肝的患病危险性越低(P<0.05)。结论农村居民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年龄、高血压、糖尿病、BMI及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患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脂肪肝 患病情况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32
13
作者 崔颖 刘斌 +2 位作者 董亚楠 费云瀚 王雅楠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7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认知功能。根据MMSE评分结果将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106例)和认知障碍组(194例),其中认知障碍组进一步分为轻度认知障碍组(100例)、中度认知障碍组(60例)和重度认知障碍组(34例)。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Lpa水平、凝固法检测FIB水平、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D-D水平,比较分析各项结果。结果(1)与对照组[Lpa:(101.67±37.37)mg/L,FIB:(3.02±0.67) g/L,D-D:(231.49±95.00)mg/L]比较,认知正常组[Lpa:(150.58±89.55) mg/L,FIB:(3.48±0.80) g/L,D-D:(287.79±125.25) mg/L]、认知障碍组[Lpa:(257.98±189.23) mg/L ,FIB:(3.86±0.97)g/L,D-D:(347.23±120.69) mg/L] Lpa,FIB和D-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障碍组的Lpa、FIB和D-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与轻度认知障碍组[Lpa:(169.08±51.63) mg/L,FIB:(3.10±0.69) g/L,D-D:(288.91±92.58) mg/L]比较,中度认知障碍组[Lpa:(236.78±107.15 )mg/L ,FIB:(3.52±0.67 g/L),D-D:(345.03±132.68 )mg/L]、重度认知障碍组[Lpa:(292.65±108.19 )mg/L,FIB:(4.04±1.08) g/L,D-D:(401.58±84.87) mg/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中度认知障碍组比较,重度认知障碍组Lpa、FIB和D-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以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是否患有认知障碍为状态变量拟合ROC曲线,Lp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P<0.01,95%CI为(0.646~0.766);FI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3,P=0.001,95%CI为(0.548~0.679);D-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0,P<0.01,95%CI为(0.604~0.736)。(4)Lpa、FIB、D-D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程度呈正相关(rLpa=0.522、P<0.01;rFIB=0.410、P<0.01;rD-D=0.488、P<0.01)。结论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及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血清Lpa、FIB、D-D的水平,对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脂蛋白A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和ICAM-1、VCAM-1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晋霞 张志勇 +5 位作者 张蕊 刘斌 费云瀚 毛文静 邓春颖 李世英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及ICAM-1、VCAM-1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R组,Res组:低剂量组(10mg/kg/d)、中剂量组(20mg/kg/d)、高剂量组(40mg/kg/d)。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I/R后24h,...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及ICAM-1、VCAM-1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R组,Res组:低剂量组(10mg/kg/d)、中剂量组(20mg/kg/d)、高剂量组(40mg/kg/d)。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I/R后24h,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伊文思蓝法观察大鼠BBB通透性,干湿重法观察大鼠脑水肿,电镜观察大鼠BBB超微结构,ELISA法观察脑组织中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I/R组;I/R组脑组织中依文思蓝的含量高于假手术组,Res后处理组依文思蓝含量低于I/R组,Res高剂量组与I/R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I/R组脑水肿程度高于假手术组,Res组脑水肿程度低于I/R组,Res高剂量组与I/R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白藜芦醇组可以改善大鼠BBB超微结构,高剂量组更为显著;I/R组ICAM-1和VCAM-1的水平高于假手术组,Res组ICAM-1和VCAM-1的水平低于I/R组,Res高剂量组与I/R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下调ICAM-1和VCAM-1,改善大鼠BBB通透性,改善BBB超微结构,减轻I/R后脑水肿程度,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ICAM-1 VCAM-1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及其对梗死体积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毛文静 任伯 +4 位作者 刘斌 赵彬 费云瀚 张晋霞 李世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及其对梗死体积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52例住院治疗期间行头颈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头颈部CTA影像结果观察到的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分为有侧支循...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及其对梗死体积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52例住院治疗期间行头颈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头颈部CTA影像结果观察到的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分为有侧支循环组和无侧支循环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及其与梗死体积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3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侧支循环形成197例(56.0%),无侧支循环形成者155例(44.0%)。197例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中,前交通动脉开放74例(37.6%),后交通动脉开放53例(26.9%),软脑膜侧支建立113例(57.4%),眼动脉开放9例(4.6%),枕动脉4例(2.0%),颈升动脉4例(2.0%)。(2)有侧支循环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无侧支循环组(Z=-2.597,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有侧支循环形成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无侧支循环形成组(Z=-3.54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脑侧支循环形成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小,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侧支循环 CT血管造影 梗死体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