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和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费伯健 周士福 +1 位作者 金留根 林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强度和表达状态的影响。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未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前或术前空芯针穿刺标本和最后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两...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强度和表达状态的影响。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未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前或术前空芯针穿刺标本和最后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ER和PR表达变化的差异。结果:新辅助化疗组60例,ER、PR表达强度发生改变分别为18.3%(11/60)和13.3%(8/60),ER、PR状态发生改变分别为6.7%(4/60)和3.3%(2/60);对照组60例,ER、PR表达强度发生改变分别为15%(9/60)和10%(6/60),ER、PR状态发生改变分别为5.0%(3/60)和3.3%(2/60),两组ER、PR表达强度及表达状态均有改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ER、PR表达强度和表达状态的改变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激素受体
下载PDF
外翻切除吻合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费伯健 金留根 曹华祥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外翻切除吻合术 外科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费伯健 吴露露 +1 位作者 周士福 齐晓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探讨两者在大肠癌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不同类型的大肠癌组织48例(试验组),其...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探讨两者在大肠癌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不同类型的大肠癌组织48例(试验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3岁。任意选癌旁5cm以上的正常组织24例(正常对照组)。采用SABC法检测IGF-Ⅰ、IGF-ⅠR的表达。结果在48例大肠癌组织中,IGF-Ⅰ、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8%、58.33%,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6.67%、16.67%。IGF-Ⅰ、IGF-Ⅰ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而与其他的病理因素及患者5年生存情况无关。IGF-Ⅰ和IGF-Ⅰ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相关性。结论IGF-Ⅰ、IGF-ⅠR可能相互协同作用参与大肠癌的浸润、转移,可作为反映大肠癌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但IGF-Ⅰ、IGF-ⅠR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大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经自然孔取出切除标本47例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费伯健 金留根 杜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无切口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腹部无切口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等进行评价。结果:4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术式,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腹部无切口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腹部无切口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等进行评价。结果:4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术式,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无手术相关死亡。手术平均时间140(90~210)min,平均失血110(50~350)ml。术后平均留置导尿时间10(7~15)d,平均住院日14(10~21)d,所有患者3个月后排便控便功能均良好。平均清扫淋巴结14(8~24)枚,28例低位直肠癌平均远切缘1.8(1~4)cm,无切缘阳性病例。结论: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同时具有腹部创口最小化,降低直肠低位横断难度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外翻切除 腹部无切口
下载PDF
胃黏液腺癌5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费伯健 周士福 +1 位作者 曹华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比较胃黏液腺癌(MGC)与胃非黏液腺癌(NMGC)的临床病理学差异,探讨影响MGC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MGC(实验组)和838例NMGC(对照组)的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结果:MGC更易发生浆膜浸润(T_3+T_4:82.8%比58.7%),浸... 目的:比较胃黏液腺癌(MGC)与胃非黏液腺癌(NMGC)的临床病理学差异,探讨影响MGC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MGC(实验组)和838例NMGC(对照组)的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结果:MGC更易发生浆膜浸润(T_3+T_4:82.8%比58.7%),浸润性更强(BorrmannⅢ+Ⅳ型:86.5%比56.4%,),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67.3%比50.7%),更易发生腹膜播散(21.2%比12.3%),TNM分期更晚(Ⅲ+Ⅳ期:88.5%比63.9%),根治性切除率低(73.1%比80.2%),MGC组1年、2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49.7%和31.5%,中位生存期11.8个月,NMGC组1年、2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75.7%和64.5%,中位生存期为34.5个月,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MGC预后差的原因与确诊时病期晚,TNM分期高,发生浆膜浸润率、淋巴结转移率、腹膜播散率高和根治性切除率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黏液腺癌 病理学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切除术中穿孔内镜闭合术与腹腔镜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屠惠明 乔峤 +4 位作者 许科斌 费伯健 杨帆 李捷 高其中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通过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和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术中治疗性穿孔,比较内镜闭合术和腹腔镜辅助闭合术疗效,探讨急性穿孔的内... 目的:通过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和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术中治疗性穿孔,比较内镜闭合术和腹腔镜辅助闭合术疗效,探讨急性穿孔的内镜闭合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经超声内镜(EUS)发现的起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MTs),在内镜下切除ESE/EFR术中发生治疗性穿孔的病例40例,分为腹腔镜修补术组与内镜闭合术组,各20例。结果:ESE及EFR术后病理38例诊断为间质瘤,2例平滑肌瘤。两组在<0.5 cm穿孔手术耗时、医疗费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0.5cm穿孔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全组未出现术后出血,随访5~32个月,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内镜下肌层剥离术(endoscopic muscularis dissection,EMD)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术中穿孔内镜闭术与腹腔镜修补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的优点,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下肿瘤 固有肌层肿瘤 内镜下肌层剥离术 内镜切除 治疗性穿孔 腹腔镜辅助胃镜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1
7
作者 蒋晖 杜军 +3 位作者 顾纪明 高其中 金留根 费伯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7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34)和开腹手术组(n=37)。分别于手术前、手术结束即刻以及术后24 h测定2组患者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34)和开腹手术组(n=37)。分别于手术前、手术结束即刻以及术后24 h测定2组患者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观察2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手术结束即刻及术后24hAPTT、INR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 h PT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2组患者FIB以及DD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胃癌手术及常规开腹手术后,血液均呈高凝状态,有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且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应在围术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胃癌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平衡及CD_4^+CD_(45)RA^+T和CD_4^+CD_(45)RO^+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蒋晖 杜军 +3 位作者 顾纪明 高其中 金留根 费伯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平衡及CD4+CD45RA+T细胞和CD4+CD45RO+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67例直肠癌患者中,33例拟进行腹腔镜手术,设为L组,34例拟进行开腹手术,设为O组。观察术前1 d、术后2 d、术后7 d患者Th1、Th2、CD4+CD45RA+T...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平衡及CD4+CD45RA+T细胞和CD4+CD45RO+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67例直肠癌患者中,33例拟进行腹腔镜手术,设为L组,34例拟进行开腹手术,设为O组。观察术前1 d、术后2 d、术后7 d患者Th1、Th2、CD4+CD45RA+T、CD4+CD45RO+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L组患者术前和术后Th1、Th2、CD4+CD45RA+T、CD4+CD45RO+T细胞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O组术后2 d、术后7 d患者Th1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Th2细胞表达显著升高(P<0.01);CD4+CD45RA+T细胞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CD4+CD45RO+T细胞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平衡、CD4+CD45RA+T细胞和CD4+CD45RO+T细胞表达的影响小,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干扰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免疫平衡 CD4^+ CD45RA^+T细胞 CD4^+CD45RO^+T细胞
下载PDF
CO_2气腹及腹腔化疗干预对HIF-1α和VEGF在裸鼠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顾纪明 曹华祥 +2 位作者 陈平康 费伯健 孙春雷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CO2气腹及腹腔化疗干预对裸鼠结肠癌生长与转移的影响。方法以ZT胶粘贴法建立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10d后随机分成:麻醉控制组(A组,n=10);CO2气腹组(B组,n=18);CO2气腹+腹腔化疗组(C组,n=18),腹腔化疗为气腹后... 目的探讨CO2气腹及腹腔化疗干预对裸鼠结肠癌生长与转移的影响。方法以ZT胶粘贴法建立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10d后随机分成:麻醉控制组(A组,n=10);CO2气腹组(B组,n=18);CO2气腹+腹腔化疗组(C组,n=18),腹腔化疗为气腹后第2~6天接受5-FuH+CF灌注。二次手术后6周,观察各组实验鼠原位移植瘤生长与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三组结肠原位移植瘤标本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ZT胶粘贴法成瘤率100%,并可致肿瘤远处转移,各组原位移植瘤体积及腹膜穿刺孔转移情况对比有统计学差异。CO2气腹组结肠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CO2气腹对一定生长状态的结肠癌有潜在促进生长与转移的作用,气腹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对此有抑制作用。CO2气腹可能是一触发因素诱导HIF-1α过度表达,进而促进VEGF表达上调,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气腹 结肠癌 腹腔化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韩伟峰 费伯健 +2 位作者 曹华祥 蒋晖 高其忠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完整结肠系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4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开腹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2例....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完整结肠系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4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开腹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2例.结果 4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6.43±30.73)min(90~2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2.86±38.97)ml(100~3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5±2.45)d(6~16d),无严重并发症,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中位淋巴结清扫数17.5枚(12~50枚),淋巴结阳性率11.43%,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28个月),肿瘤复发率为2.38%.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右半结肠癌 D3根治术
下载PDF
J型结肠袋在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功能评价
11
作者 费伯健 《淮海医药》 200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前切除术 J型结肠袋 安全性 排便功能
下载PDF
双乳晕入路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平康 孙春雷 +5 位作者 曹华祥 费伯健 史俊峰 金留根 杜军 顾纪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2-852,共1页
关键词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乳晕入路 美容效果 超声刀
下载PDF
腹腔镜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春雷 陈平康 +3 位作者 曹华祥 费伯健 蒋晖 周洪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0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19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93例和传统开腹组10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方法进行TME。结果两组患者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肠管远切...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19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93例和传统开腹组10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方法进行TME。结果两组患者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肠管远切缘距离相比P>0.05。两组所有标本远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腹腔镜组合传统开腹组完整TME切除+近完整TME切除率分别为92.5%和91.7%。腔镜组复发率和总生存率分别是5.6%和93.3%,而开腹组分别为7.3%、94.8%,两组相比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肿瘤
下载PDF
VCAM-1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华祥 周士福 +2 位作者 许示心 费伯健 丁永斌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1-493,共3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瘤体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及外周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sVCAM 1)的表达对乳腺癌血管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 对 5 2例乳癌瘤体、瘤旁 (2cm)及正常乳腺组织标本 ,2 0例良性乳房纤维瘤标本进行了VCAM 1... 目的 研究乳腺癌瘤体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及外周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sVCAM 1)的表达对乳腺癌血管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 对 5 2例乳癌瘤体、瘤旁 (2cm)及正常乳腺组织标本 ,2 0例良性乳房纤维瘤标本进行了VCAM 1、CD34免疫组化染色 ,图像分析 ,了解VCAM 1表达、CD34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VCAM 1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相关性 ,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 2 5例正常人 ,30例乳腺癌术前、术后一周外周血进行检测 ,分析瘤体及外周血清中VCAM 1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VCAM 1不仅在乳腺癌血管内皮细胞上高表达 ,在乳腺癌细胞膜上也有表达 ,而且VCAM 1的表达强度、表达率与乳腺癌的血管的生成和转移相关。乳腺癌组病人外周血清中sVCAM 1的浓度比正常对照组高 (P <0 0 0 1) ,并且术后乳腺癌病人血清中sVCAM 1的浓度下降 (P <0 0 1)。结论 VCAM 1在乳腺癌的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sVCAM 1有望成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AM-1 乳腺癌 血管生成 临床病理学 血管生成 早期诊断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春雷 陈平康 +4 位作者 曹华祥 费伯健 蒋晖 金留根 高其中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4-93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完成的15例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手术平均用时:全胃切除235min,近端胃切除214min,远端胃切除19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完成的15例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手术平均用时:全胃切除235min,近端胃切除214min,远端胃切除19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全胃切除370ml,近端胃切除320ml,远端胃切除290ml;术后患者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89.6h;下床活动时间平均84.6h;术后人均镇痛次数为0.21次;所有标本病理检查切缘皆阴性,平均清扫淋巴结17.2枚;平均费用28490元;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使用腹腔镜可以完成胃癌D2根治手术,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清扫淋巴结仍然需要加强,费用有待于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D2根治术 胃癌
下载PDF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与传统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金留根 费伯健 +5 位作者 王卫理 许示心 曹华祥 蒋晖 许洪卫 何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7期480-482,共3页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CME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及59例传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等指标.结果 CME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21.2...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CME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及59例传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等指标.结果 CME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21.2±7.8)枚,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14.2±6.8)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Ⅱ、Ⅲ期患者淋巴结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淋巴结数增加无统计学意义.Ⅲ期患者阳性淋巴结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ME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增加淋巴结清扫,提高手术质量,同时并不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具备安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与开腹术治疗胃间质瘤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伟峰 费伯健 高其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32期3-5,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与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28例及同期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24例,分析两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比两组手术安...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与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28例及同期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24例,分析两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比两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双镜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为(88.04±16.57)min,与开腹手术组的(91.25±12.1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手术组术中失血量(62.14±27.33)ml,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的(130.63±43.12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天数双镜联合手术组分别为(3.50±1.20)d、(9.43±1.79)d,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的(5.42±1.18)d、(13.13±2.58)d(P〈0.001)。双镜联合组随访5~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开腹组随访6~5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安全、有效,是理想的微创术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胃镜检查术 腹腔镜手术 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春雷 陈平康 +5 位作者 曹华祥 费伯健 史俊峰 金留根 杜军 顾纪明 《微创医学》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1月至2006年9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110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的123例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与开腹手术比,腔镜组手术时间略长[(148.0±65.0)Vs(139.0±37.4)min...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1月至2006年9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110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的123例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与开腹手术比,腔镜组手术时间略长[(148.0±65.0)Vs(139.0±37.4)min,P=0.000],术中出血量较少[(137.1±128.6)Vs(209.3±101.3)mL,P=0.031],术后肠功能恢复快[(63.7±9.3)Vs(75.2±11.4)h,P=0.072],术后住院天数短[(13.8±5.2)Vs(17.2±5.2)d,P=0.027],手术并发症少,1、3、5年生存率(97.7%、84.7%、66.7%)与开腹组(97.1%、83.1%、67.6%,P=0.051)相近,但清扫淋巴结数量略少于开腹组[(9.1±5.2)Vs(11.2±3.4),P=0.404],且费用较高[(26.8±11.3)Vs(22.5±13.4)千元,P=0.209]。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手术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远期效果,但需降低费用,淋巴结清扫有待于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疗效
下载PDF
Gadd45a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其忠 费伯健 冯一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Gadd45a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Gadd45a和p53的表达。结果:Gadd45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4%,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5... 目的:探讨Gadd45a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Gadd45a和p53的表达。结果:Gadd45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4%,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4%,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Gadd45a在乳腺癌组织学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53表达与Gadd45a表达呈负相关(P<0.05);Gadd45a阳性组的生存期长于阴性组,生存率高于阴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53阳性组的生存期短于阴性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53(+)Gadd45a(-)组(即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结论:Gadd45a和p53蛋白的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恶性程度的检测指标;p53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相关,Gadd45a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分级相关;p53高表达及Gadd45a低表达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相关;p53(+)Gadd45a(-)表型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相关;Gadd45a蛋白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DD45A P53 乳腺癌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ER、p53、C-erbB-2、Ki-6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士福 费伯健 金留根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对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雌激素(ER)、p53、C-erbB-2、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后60例乳腺癌组织的肿瘤学分级及ER、p53、C-erbB-2和Ki-67的表达。化疗方案为CAF(CTX 600 mg/m2,AD...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对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雌激素(ER)、p53、C-erbB-2、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后60例乳腺癌组织的肿瘤学分级及ER、p53、C-erbB-2和Ki-67的表达。化疗方案为CAF(CTX 600 mg/m2,ADM 50 mg/m2,5-FU 500 mg/m2)、CMF(CTX 500 mg/m2,MTX 30 mg/m2,5-FU 500 mg/m2)和TA(艾素75 mg/m2,THP 30 mg/m2),≥3个疗程。疗效通过体检、乳腺B超、钼靶检测及术后病理分析综合判断。结果60例病人中,36例(60%)获得了PR,7例(11.7%)CR,其中3例获得了pCR,SD为17例(28.3%),全组无恶化病例。总有效率(CR+PR)为71.7%。化疗能降低肿瘤分级(P<0.05)、Ki-67的表达(P<0.01)。化疗前后ER、p53和C-erbB-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NAC能显著降低乳腺癌组织的肿瘤分级和Ki-67的表达,而对ER、p53和C-erbB-2的表达无显著影响,高肿瘤分级、ER(-)和Ki-67高表达(≥20%)的病人对化疗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雌激素 P53 C-ERBB-2 KI-6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