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史前陶鼓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费玲伢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60,共13页
淮河是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重要河流,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了重新界定,对淮河流域出土的史前陶鼓进行了定性与定名、器形分类、发展与传播、使用与... 淮河是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重要河流,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了重新界定,对淮河流域出土的史前陶鼓进行了定性与定名、器形分类、发展与传播、使用与作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史前陶鼓
下载PDF
越国乐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费玲伢 《南方文物》 2009年第2期71-76,77-79,共9页
《越国乐器研究》以最新的考古资料——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越国乐器为基础,第一次对苏浙皖出土的越国乐器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梳理;在对鸿山越墓出土越国乐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第一次对越国乐器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系统的研... 《越国乐器研究》以最新的考古资料——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越国乐器为基础,第一次对苏浙皖出土的越国乐器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梳理;在对鸿山越墓出土越国乐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第一次对越国乐器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两周时期的乐器大致可分为中原系统和南方系统,而越国乐器则为南方系统的代表。乐器基本特征为器型相同,大小有序。《越国乐器研究》一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越国乐器的器形、器类与组合,将苏浙皖出土的乐器按历史的发展分为越族乐器和越国乐器,越国乐器又分为仿中原系统乐器和越系统乐器,仿中原系统乐器有钟、鎛、磬;越系统乐器有句鑃、錞于、丁宁、越铎、缶和悬铃,并首次对与乐器相关的悬鼓座、簴座、插座和敲击乐器的枹进行了实验和考证;对越国乐器基本要素的研究表明越国乐器大致包括了乐音乐器、节音乐器、滑音乐器和噪音乐器,越国乐器器类繁多,造型各异,已具备了大型乐队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对越国礼乐制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越国乐器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国乐器有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对于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乐器的器类组合和越国礼乐制度的系统研究,填补了越国乐器领域研究的空白,对于越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器研究 越国 春秋末年 越文化 允常 东南
下载PDF
南朝女性墓志的考释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费玲伢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5,共7页
南朝女性墓志是珍贵的文献资料。其内容不仅反映了南朝时期的世族门阀制度、联姻制度、丧葬制度、侨郡制度和里坊制度,亦可补史之阙和正史之误,同时也填补了六朝文学的空白。
关键词 南朝 女性墓志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陶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费玲伢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320,共26页
The pottery drum is a common type of object in prehistoric Chinese archaeology. Previously,owing to the lack of due understanding,it was often mixed up with other artifacts,and monographic studies in this respect were... The pottery drum is a common type of object in prehistoric Chinese archaeology. Previously,owing to the lack of due understanding,it was often mixed up with other artifacts,and monographic studies in this respect were still rarer. The emergence of the pottery drum was closely concerned with the rise of Chinese ritual culture. "Ritual" was a distinctiv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The ritual culture permeated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ll along and formed the core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first of all,the appellation and character of prehistoric pottery drums,as well as their qualitative standards in the light of literal records and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en,based on their provenance,the author divides the available pottery drums into four regions,i.e. the Liaohe River,Yellow River,Huaihe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valleys,and makes a typological study of pottery drums region by region. An integrated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deal with the name,use,rise,evolution and diffusion of prehistoric pottery drum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ottery drum cultural circle with the ethno-cultural circ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ttery drum made its first appearance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in the Beixin Culture period and that every group of pottery drums prevailing in those river valleys had its own cultural tradition. In the Yangshao Culture period,pottery drums went through their prosperity,and mutual action and influence took place between various regions during the evolutionary course of pottery drums. In the Longshan Culture age,pottery drums fell down sharply and were divided into five pottery drum cultural circles independent of and exerted influence upon each other,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Hongshan,Majiayao,Yangshao,Dawenkou and Qujialing cultures respectively. I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they coincided roughly with the Huaxia,Dongyi,Xirong,Beidi and Nanman ethno-cultural circles.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drums in the ritual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It also show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primitive ritual culture represented by the prehistoric Chinese pottery drum to researching into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ritual culture as well as the course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陶鼓 发掘报告 单一化 专门化 器物 考古
原文传递
江苏新石器时代彩陶与彩陶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费玲伢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3,共6页
江苏新石器时代可划分为黄淮、江淮和江南三个地区,而彩陶主要分布于黄淮和江淮地区。黄淮地区彩陶属外彩系,江淮地区彩陶属内彩系。黄淮地区彩陶与海岱地区彩陶一致,两者应同属大汶口文化区。江淮地区彩陶可能来自仰韶文化或受到它的... 江苏新石器时代可划分为黄淮、江淮和江南三个地区,而彩陶主要分布于黄淮和江淮地区。黄淮地区彩陶属外彩系,江淮地区彩陶属内彩系。黄淮地区彩陶与海岱地区彩陶一致,两者应同属大汶口文化区。江淮地区彩陶可能来自仰韶文化或受到它的强烈影响,两者间具有跨地域的文化迁徙或文化传播的特殊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新石器时代 彩陶 彩陶系
原文传递
“古代东亚土墩遗存及其社会——中韩土墩墓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2
6
作者 费玲伢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6,共3页
2010年12月16~19日,由中国南京博物院、韩国湖南文化财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古代东亚土墩遗存及其社会——中韩土墩墓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博物院召开,来自韩国湖南文化财研究院、大东文化财研究院、忠清南道历史文化研究院、全北... 2010年12月16~19日,由中国南京博物院、韩国湖南文化财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古代东亚土墩遗存及其社会——中韩土墩墓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博物院召开,来自韩国湖南文化财研究院、大东文化财研究院、忠清南道历史文化研究院、全北大学校博物馆和中国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博物馆、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研究所、阖阊城遗址管委会、句容市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从事土墩遗存研究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土墩墓 遗存 中韩 社会 东亚 古代 南京博物院
原文传递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玉耳珰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费玲伢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2,共6页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玉耳珰根据器形的发展和演进,可分为原始型、过渡型和成熟型,表明玉耳珰的产生、发展和演进有着自身的轨迹;对随葬玉耳珰墓葬的等级规模的分析表明,玉耳珰已由单一的装饰物逐渐发展演进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新石器时代 玉耳珰
原文传递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动物形玉器的研究
8
作者 费玲伢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85,138,共9页
动物形玉器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动物形玉器分为全形动物、半形动物和复合形动物三类,根据动物造型又分为若干不同的器形,并对动物形玉器的寓意进行分析推测,认为玉器的动物造型与... 动物形玉器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动物形玉器分为全形动物、半形动物和复合形动物三类,根据动物造型又分为若干不同的器形,并对动物形玉器的寓意进行分析推测,认为玉器的动物造型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动物形玉器应象征某种神灵的力量或象征赋予人以某种神灵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新石器时代 动物形玉器
原文传递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敏 朱国平 +3 位作者 李则斌 邹忆军 费玲伢 顾筼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2,F0002,共20页
鸿山越国贵族墓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鸿山镇东部,2003年3月-2005年6月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考占队对其进行了发掘。此次共发掘战国时期的越国贵族墓葬7座,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个等... 鸿山越国贵族墓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鸿山镇东部,2003年3月-2005年6月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考占队对其进行了发掘。此次共发掘战国时期的越国贵族墓葬7座,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个等级,其中特大型墓葬丘承墩出土青瓷器、陶器、玉器、琉璃器等共计1098件。鸿山越国贵族墓地是继绍兴印山越乇陵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填补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考古资料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市锡山区 发掘简报 贵族墓葬 越国 国家文物局 考古发掘 管理委员会 南京博物院 开发区 战国时期
原文传递
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讲解的质量
10
作者 费玲伢 《中国博物馆通讯》 2003年第2期13-15,12,共4页
作为一名讲解员,首先得认识到自己是一位传播文化的使者,是沟通古今文明的桥梁,是联系文物与观众的纽带。所以,其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气质,以及讲解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地位。下面,我想结... 作为一名讲解员,首先得认识到自己是一位传播文化的使者,是沟通古今文明的桥梁,是联系文物与观众的纽带。所以,其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气质,以及讲解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地位。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以提高讲解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讲解质量 讲解方式 注意力
原文传递
江苏新石器时代彩陶系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费玲伢 《长江文化论丛》 2011年第1期16-33,共18页
江苏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内容丰富,彩陶系复杂。本文将江苏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划分为黄淮、江淮和江南三个分布区,对不同地区彩陶的形态和纹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进而对江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系和江苏彩陶出现的特殊文化现象进行初步... 江苏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内容丰富,彩陶系复杂。本文将江苏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划分为黄淮、江淮和江南三个分布区,对不同地区彩陶的形态和纹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进而对江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系和江苏彩陶出现的特殊文化现象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新石器时代 彩陶系
原文传递
江苏丹阳葛城遗址考古勘探与发掘简报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则斌 陈刚 +16 位作者 肖梦龙 张敏 韩建立 费玲伢 顾筼 朱晓汀 左骏 唐根顺 赵焕 季宏伟 孙兆福 邓军 吴宁 刘显谋 王会峰 翟呈周 张志军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5,共6页
葛城遗址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南部,是一座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型城址。遗址延续时间较长,保存较好,其使用时代贯穿吴国历史的整个过程,因此内涵较丰富。发掘过程中,揭露出葛城的三期城墙墙址、城门以及相应的濠沟。综合考虑葛城遗址的... 葛城遗址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南部,是一座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型城址。遗址延续时间较长,保存较好,其使用时代贯穿吴国历史的整个过程,因此内涵较丰富。发掘过程中,揭露出葛城的三期城墙墙址、城门以及相应的濠沟。综合考虑葛城遗址的地理位置、所发现的遗迹,以及邻近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窖藏和墓葬,推测此城址可能是吴国政治中心从镇江丹徒迁往太湖平原地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地点,甚或可能为吴国早中期都城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化 吴国 葛城城址
原文传递
江苏丹阳神河头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则斌 韩建立 +10 位作者 费玲伢 陈刚 顾筼 朱晓汀 左骏 唐根顺 赵焕 季宏伟 孙兆福 邓军 吴宁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1,I0001,共7页
神河头遗址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南部,是一座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大型高台祭坛。结合以往的发现和研究资料分析,神河头遗址应是与吴国葛城城址在长时间内有关联的祭祀遗址,对研究吴国礼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吴国 吴文化 高台祭坛 神河头
原文传递
江苏无锡鸿山邱承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敏 李则斌 +7 位作者 田名利 朱国平 费玲伢 韩建立 唐根顺 邹忆军 范玉珊 郭志委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21,共18页
邱承墩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鸿山镇东北约1公里处,2005年2~5月由江苏省考古研究所与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层堆积分为三期,第一期的年代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晚期:第二期的年代处于崧泽文... 邱承墩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鸿山镇东北约1公里处,2005年2~5月由江苏省考古研究所与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层堆积分为三期,第一期的年代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晚期:第二期的年代处于崧泽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的过渡阶段;第三期的遗存皆属良渚文化,年代分为前、后两段,简报介绍的主要为后段,年代相当于良渚文化中期偏晚阶段或良渚文化晚期偏早阶段。该遗址第二期的并列双祭台保存较完整,在太湖地区为首次发现。第三期高台墓地的发现,对于综合研究太湖北部的良渚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发掘简报 无锡市 江苏省 新石器时代 市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