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高登宁 陈品奇 +4 位作者 贺家州 何先游 肖浪泽 肖镜 张春强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3期19-21,共3页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在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4月~2022年11月本院82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与观察组(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对比治疗效...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在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4月~2022年11月本院82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与观察组(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80.49%)高(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P<0.05)。治疗前,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比对照组(21.95%)低(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在脊柱骨折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且有助于伤椎前缘高度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可以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 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初次膝关节置换Rand C型胫骨缺损处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闫飞 代端明 +8 位作者 王栋 曹虎 陈权书 熊永发 秦志华 周林 贺家州 高登宁 杨胜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初次关节置换胫骨Rand C型缺损的处理措施。方法8例(13膝)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Rand C型骨缺损患者。2膝外翻,11膝内翻;男2例(3膝),女性5例(10膝);年龄56~81岁,平均67岁。4膝自体... 目的探讨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初次关节置换胫骨Rand C型缺损的处理措施。方法8例(13膝)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Rand C型骨缺损患者。2膝外翻,11膝内翻;男2例(3膝),女性5例(10膝);年龄56~81岁,平均67岁。4膝自体骨移植,7膝螺钉骨水泥填充,2膝金属垫块。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23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x线平片及Lysholm评分结果。结果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21.150±4.059)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91.230±6.153)分,术后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t=-56.157,P=0.000),其中优(≥90分)4例(8膝),良(80~89分)4膝,中1膝76分,优良率92.3%,术后末次随访复查x线平片可见植骨均愈合,未见移位、骨吸收、骨溶解、胫骨平台塌陷、假体松动及感染征象。结论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胫骨近端RandC型骨缺损的治疗中,自体植骨、螺钉骨水泥、金属垫块为胫骨假体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骨缺损 胫骨
下载PDF
外旋肌群与关节囊修复对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贺家州 陈品奇 +2 位作者 高登宁 陈朝奎 杨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9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外旋肌群与关节囊修复对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患者依据后方结构修复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术中修复外旋肌群与关节囊)和对照组(43例,术... 目的探讨外旋肌群与关节囊修复对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患者依据后方结构修复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术中修复外旋肌群与关节囊)和对照组(43例,术中未修复外旋肌群与关节囊)。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6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髋内旋范围、髋外旋范围均增大,且观察组的髋外旋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旋肌群与关节囊修复对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是促使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外旋肌群 关节囊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贺家州 陈品奇 +2 位作者 高登宁 陈朝奎 杨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9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弊端,但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治疗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品奇 陈朝奎 +2 位作者 杨杰 何先游 贺家州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8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治疗组接受... 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治疗组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脊柱功能复常时间及治疗前后JOA、SF-36、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JOA、SF-36、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JOA和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JOA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4.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缓解疼痛,缩短康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置钉 椎体成形术 短节段固定 脊柱骨折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分析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品奇 杨杰 +2 位作者 陈朝奎 贺家州 何先游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3期48-50,57,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于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2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前路减压治疗)和观察...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于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2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前路减压治疗)和观察组(31例,采用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ASIA评级、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19.14±1.52)分、ASIA评分(3.21±0.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15.27±1.43)分、ASIA评分(2.45±0.55)分,VAS评分(1.75±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92±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5、5.060、7.308,P=0.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22.25±2.06)分、ASIA评分(4.14±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19.45±2.29)分、ASIA评分(3.48±0.66)分,VAS评分(0.84±0.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3±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1、3.762、10.944,P=0.001),且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31)。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前后门路减压治疗 JOA ASIA VAS
下载PDF
在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的效果探究
7
作者 陈朝奎 陈品奇 +2 位作者 贺家州 何先游 高登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6)... 目的:探讨在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不保留和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功能的评分、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出院当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恢复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异物排斥反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在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缩短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改善其髋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后方关节囊 韧带 髋关节后脱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