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透胁迫对高粱根中K^+累积的刺激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贺志理 李锦树 汤章城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3年第4期379-386,共8页
本工作中发现,2,4—二硝基酚(DNP)可有效地洗去高粱根中的K^+,从而提高了测定和比较K^+累积量的显示度和准确性,渗透胁迫下,高粱根中K^+的累积量比对照增加高达6.7倍;同时,组织的H^+分泌明显受到促进,动力学研究表明,经PEG胁迫的高粱根... 本工作中发现,2,4—二硝基酚(DNP)可有效地洗去高粱根中的K^+,从而提高了测定和比较K^+累积量的显示度和准确性,渗透胁迫下,高粱根中K^+的累积量比对照增加高达6.7倍;同时,组织的H^+分泌明显受到促进,动力学研究表明,经PEG胁迫的高粱根对K^+的亲和力显著增强。对照:K_m=9.25mmol/L,V_m=23.6μmolg^(-1)DW min^(-1);PEG处理者:K_m=27.25μmol/L,V_m=14.71μmolg^(-1)DW min^(-1).地上部的存在有利于 K^+的吸收。渗透胁迫所促进的K^+吸收可被亚胺环己酮(CHM)完全抑制,这一结果暗示渗透胁迫诱导的K^+吸收的增加依赖于蛋白质的诱导合成,本文讨论了K^+吸收增强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 累积 渗透胁迫 高粱
下载PDF
NaCl预处理对盐胁迫下苜蓿中Na^+,Cl^-和脯氨酸累积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贺志理 王洪春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2年第5期330-334,共5页
NaCl胁迫下,苜蓿的根、茎和叶片中Na^+和Cl^-显著累积,60%以上的离子分布在液泡中;100mmol/L NaCl或 0.1mmol/L ABA预处理后,液泡中离子的累积显著增加。在200mmol/L NaCl下,体内脯氨酸显著增加,95%以上分布在细胞质中;100mmol/L NaC... NaCl胁迫下,苜蓿的根、茎和叶片中Na^+和Cl^-显著累积,60%以上的离子分布在液泡中;100mmol/L NaCl或 0.1mmol/L ABA预处理后,液泡中离子的累积显著增加。在200mmol/L NaCl下,体内脯氨酸显著增加,95%以上分布在细胞质中;100mmol/L NaCl预处理后,体内脯氨酸含量及其在细胞质中的累积增加。耐盐性较强的肇东品种和耐盐性较弱的松江品种在Na^+,Cl^-和脯氨酸的累积和分布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预处理 盐胁迫 苜蓿 脯氨酸
下载PDF
盐胁迫下苜蓿中盐蛋白的诱导产生 被引量:37
3
作者 贺志理 王洪春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1年第1期71-79,共9页
盐胁迫下苜蓿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其离体叶绿体中蛋白质合成增强,ABA阻碍了后者的蛋白质合成。NaCl胁迫下,“松江”和“肇东”两品种的根和叶中均无新多肽出现。在盐敏感的“松江”品种离体叶绿体中,NaGl诱导70,65,60和43kD4... 盐胁迫下苜蓿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其离体叶绿体中蛋白质合成增强,ABA阻碍了后者的蛋白质合成。NaCl胁迫下,“松江”和“肇东”两品种的根和叶中均无新多肽出现。在盐敏感的“松江”品种离体叶绿体中,NaGl诱导70,65,60和43kD4种多肽产生,ABA诱导60和17kD两种多肽产生;在较抗盐的“肇东”品种离体叶绿体中,NaGl诱导83,80kD和43kD3种多肽产生,但100mmol/L NaCl并不诱导83kD多肽出现,ABA无明显作用。两品种的43kD多肽和肇东品种的80kD多肽都存在于类囊体膜上,而松江品种的60kD多肽则存在于叶绿体间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蓿 盐胁迫 盐蛋白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剖面氨氧化古菌和细菌丰度及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田美洁 郭俊丽 +4 位作者 黎娟 葛体达 唐海明 贺志理 刘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5-296,共12页
长期施肥影响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硝化微生物群落,但长期施肥对稻田不同土层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湖南宁乡稻田不同施肥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不施肥(CK)、施秸秆有机肥(ST)、有机-无机肥配... 长期施肥影响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硝化微生物群落,但长期施肥对稻田不同土层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湖南宁乡稻田不同施肥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不施肥(CK)、施秸秆有机肥(ST)、有机-无机肥配施(OM)和施全量化肥(NPK)4个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测序等技术,系统分析稻田不同土层(0~10、10~20、20~30和30~40cm)理化性质和AOA、AOB丰度及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ST、OM和NPK处理显著提高各土层有机碳(SOC)、全氮(TN)、有效磷(Olsen-P)的含量及硝化势(NP),降低土壤pH。各处理中SOC、TN、碱解氮(AHN)和Olsen-P的含量及NP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H则表现出相反趋势。CK处理土壤AOB丰度均高于AOA的丰度,ST、OM和NPK处理促进AOA的生长,三种施肥处理中各土层AOA/AOB在0.77~31.28之间,表明AOA在硝化过程中具有潜在作用。长期施肥均显著富集AOA中的Nitrosocosmicus和AOB中的Nitrosolobus。冗余分析(RDA)表明AOA、AOB的垂直分布特征受不同施肥措施和土层分化的影响,Olsen-P和pH分别是驱动土壤AOA和AOB群落结构演替的核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水稻土 垂直分布 氨氧化古菌 氨氧化细菌
下载PDF
Improvements on environmental DNA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dures for matagenomic analysis
5
作者 谢建平 吴力游 +6 位作者 J.D.van Nostrand 贺志理 吕镇梅 于浩 熊金波 刘新星 周集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055-3063,共9页
Our previously described environmental DNA extraction 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vironmental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However,residual humic substances may remain with obtained environmental DNA,which interf... Our previously described environmental DNA extraction 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vironmental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However,residual humic substances may remain with obtained environmental DNA,which interferes downstream molecular analyses.To remedy this situation,two DNA extraction buffers (PIPES and Tris-HCl) and four purific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our new modified low melting point gel purification method and three commercial kits from QIAEX,Omega and Promega were evaluated with diverse soil samples.The PIPES buffer (pH 6.5) is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for removing the humic substances,but it leads to lower DNA yield and causes more severe DNA shearing than using the Tris-HCl buffer (pH 8.0).Gel purification and the Promega purification kit achieve much higher DNA recoveries than QIAEX or Omega kit,and higher purity of DNA is obtained by gel purification than by the Promega kit with both DNA extraction buffers mentioned above.Considering all results together,two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DNA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are proposed:one uses Tris-HCl buffer extraction and gel purification as the primary approach when the amount of soil or biomass is not a major concern,and the other uses PIPES buffer extraction and the Promega kit purification when severe DNA shearing and/or limited biomass occurs.Purified DNA samples by both methods are amenable for use as templates for whole community genome amplifications and PCR amplifications of bacterial 16S rRNA genes.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two alternative methods could be applied to a wide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提取方法 环境微生物 纯化方法 omega公司 OMEGA 程序 RRNA基因 土壤样品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cytochrome mutants for pellicle formation in Shewanella onedensis MR-1
6
作者 梁伊丽 贺志理 +3 位作者 高海春 邱冠周 周集中 刘学端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9年第3期700-706,共7页
Biofilm systems are effective for biosorption of metal ions.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a Gram-negative facultative anaerobe, is a natural pellicle-like biofilm former. The mechanisms of pellicle formation by S. onei... Biofilm systems are effective for biosorption of metal ions.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a Gram-negative facultative anaerobe, is a natural pellicle-like biofilm former. The mechanisms of pellicle formation by S. oneidensis MR-1 have not yet been understood. 17 S. oneidensis MR-1 deletion mutants, including 12 c-type cytochromes were generated and tested if they were involved in pellicle 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4666, △SO1777, △SO1782, △SO2361 and △SO2363 have varying deficiency in pellicle formation. The deletion mutant △SO4666 cannot form a pellicle under non-shake conditions, suggesting that i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ellicle formation by S. oneidensis MR-1. Overall, these data suggest a very complex picture of aerobic respiration by S. oneidensis M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形成 细胞突变体 生物膜系统 缺失突变体 表征 磁共振 兼性厌氧菌 革兰氏阴性
下载PDF
大型海藻江蓠(Gracilaria)栽培碳汇潜力评估及甲烷减排情景分析
7
作者 徐一凡 刘焕平 +7 位作者 杨宇峰 沈洪涛 张睿敏 王成 黄志坚 何建国 贺志理 颜庆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9-1056,共18页
大型海藻栽培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江蓠属(Gracilaria)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等是中国主要栽培种类.本研究利用2011~2020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的中国江... 大型海藻栽培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江蓠属(Gracilaria)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等是中国主要栽培种类.本研究利用2011~2020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的中国江蓠栽培量,提出了一种针对大型海藻净碳汇的核算方法.进而通过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2021~2030年中国江蓠栽培净碳汇趋势进行了预测,并运用情景分析法探讨了中国江蓠栽培固碳增汇和甲烷减排潜力.基于栽培量核算中国2011~2020年江蓠栽培净碳汇约3.21~9.24wt a^(−1),逐年呈快速增长趋势,因此江蓠栽培具有较大固碳增汇潜力;预测2021~2030年江蓠栽培净碳汇将稳步上升,将达7.78~19.14wt a^(−1),因此对“碳达峰”具有重要意义.大型海藻栽培基准情景下,江蓠栽培可形成“增汇-净水-经济”协同发展链条;利用大型海藻生产绿色饲料情景下,每吨江蓠还具有0.33~0.68吨碳(甲烷)减排潜力,可形成“增汇-净水-经济-减排”陆海统筹增汇减排协同发展链条.综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型海藻的“绿色增殖-复合增效-甲烷减排”三位一体协同增汇减排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海藻 江蓠 碳汇 增汇减排 协同增效
原文传递
实施海洋负排放践行碳中和战略 被引量:68
8
作者 焦念志 刘纪化 +20 位作者 石拓 张传伦 张永雨 郑强 陈泉睿 汤凯 王誉泽 董海良 唐剑武 叶思源 董双林 高坤山 张继红 薛强 李琦 贺志理 屠奇超 王法明 黄小平 白雁 潘德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2-643,共12页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八个基本路径,包括陆海统筹减排增汇、海洋缺氧酸化环境减排增汇、滨海湿地减排增汇、养殖环境减排增汇、珊瑚礁生态系统减排增汇、海洋地...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八个基本路径,包括陆海统筹减排增汇、海洋缺氧酸化环境减排增汇、滨海湿地减排增汇、养殖环境减排增汇、珊瑚礁生态系统减排增汇、海洋地质碳封存、海洋碳汇核查技术体系,以及海洋碳汇交易体系和量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旨在抛砖引玉,引发研讨、推动研发,不断细化和完善海洋负排放方案,为落实碳中和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负排放 碳中和 微型生物碳泵 生物泵 碳封存 碳汇交易
原文传递
大型海藻规模栽培是增加海洋碳汇和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宇峰 罗洪添 +2 位作者 王庆 贺志理 龙爱民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9-269,共11页
当前,世界各国均关注于减缓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二氧化碳(CO2)排放为核心目标的低碳和碳中和理念。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CO2浓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由海洋生物完成。大型海藻栽培具有成本低、产量高、... 当前,世界各国均关注于减缓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二氧化碳(CO2)排放为核心目标的低碳和碳中和理念。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CO2浓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由海洋生物完成。大型海藻栽培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碳汇可计量、栽培可控性强等优势;在近海可形成产业化的蓝碳,是海洋碳汇值得推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外,规模栽培大型海藻可解决栽培海区海洋酸化、低氧、富营养化、有害藻华等海洋环境问题。文章从大型海藻栽培、环境修复作用及综合效益评估等方面综述了大型海藻碳汇功能及其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潜力。大型海藻规模栽培是发展低碳经济、增加海洋碳汇、实现碳中和,以及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海藻 碳汇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修复
原文传递
PEG胁迫下高粱根中66kD多肽的增多与K^+累积增强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志理 汤章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3期2190-2193,共4页
细胞中K^+的累积在渗透调节中起有重要作用,它的吸收、运输及其K^+亲和蛋白质的研究正在探索之中。在大肠杆菌中,Hesse等分离到了对K^+具有高亲和力的kdp系统(K_m=2μmol/L),它是由渗透胁迫诱导产生的。基因kdpABC编码三个与膜结合的蛋... 细胞中K^+的累积在渗透调节中起有重要作用,它的吸收、运输及其K^+亲和蛋白质的研究正在探索之中。在大肠杆菌中,Hesse等分离到了对K^+具有高亲和力的kdp系统(K_m=2μmol/L),它是由渗透胁迫诱导产生的。基因kdpABC编码三个与膜结合的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47,90和22kD);基因kdpDE编码两个调节因子。Gaber等圆在酵母中发现了一个高亲和力的K^+运输系统,它是由trkl编码的质膜蛋白。Sentenae等分离了aktl基因,并证明即使在外界K^+浓度仅为0.6μmol/L时,aktl表达仍能使酵母细胞吸收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胁迫 多肽 累积 高粱 钾离子
原文传递
微生物驱动的滨海湿地N2O产生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庄炜 杨雪琴 +5 位作者 于晓莉 颜庆云 连英丽 王成 钟秋萍 贺志理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40-3452,共13页
滨海湿地位于海陆交界,具有初级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丰富以及微生物驱动的营养元素循环活跃等特点,同时也是大气中一氧化二氮(N2O)的重要排放源。N2O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第三大温室气体,而全球90%以上的N2O排放由微生... 滨海湿地位于海陆交界,具有初级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丰富以及微生物驱动的营养元素循环活跃等特点,同时也是大气中一氧化二氮(N2O)的重要排放源。N2O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第三大温室气体,而全球90%以上的N2O排放由微生物主导,并与滨海湿地氮循环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滨海湿地系统中N2O的产生与转化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驱动下N2O的产生过程,以及氮元素及其与碳、硫和金属元素耦合过程中产生N2O的代谢途径,N2O排放的时空变化与微生物调控,并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揭示微生物驱动的N2O产生及环境调控机制,为减缓全球变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二氮(N2O) N2O产生机制 温室气体 N2O排放 滨海湿地
原文传递
An Increased 66 kD Polypeptide Associated With the Stimulation of K^+ Accumulation in Sorghum Roots Under PEG Stress
12
作者 贺志理 汤章城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4年第7期587-591,共5页
In plant cells, the accumulation of K^+ plays a primary role in osmotic regulation,and high-affinity K^+ uptake and transport syste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Escherichia coli, Hesse et aI.isolated a specific K^+ upt... In plant cells, the accumulation of K^+ plays a primary role in osmotic regulation,and high-affinity K^+ uptake and transport syste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Escherichia coli, Hesse et aI.isolated a specific K^+ uptake system known as Kdpwhich has a K_m of 2 μmol/L, and it was induced by osmotic stress. Its kdpABCgenes encode three membrane-binding proteins whose molecular weights are 47, 90 and22 kD, respectively, and kdpDE genes produce two regulatory factors. Gaber et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 stress 66 KD POLYPEPTIDE K+ ACCUMULATION SORGHUM roots.
原文传递
含氟有机废水处理过程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彬浩 关晓彤 +1 位作者 颜庆云 贺志理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20-2037,共18页
随着有机氟化物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含氟有机废水处理面临巨大挑战。活性污泥作为有机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微生物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首先聚焦在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其与含氟废水类型、处... 随着有机氟化物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含氟有机废水处理面临巨大挑战。活性污泥作为有机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微生物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首先聚焦在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其与含氟废水类型、处理工艺和处理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而讨论了功能微生物降解/转化有机氟化物的途径和作用机制,最后展望了结合分离培养降解有机氟化物的关键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组学技术解析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构建、互作、代谢等核心问题,以提高对含氟有机废水微生物降解机理的认识,优化含氟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有机废水 活性污泥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组学技术
原文传递
数学模型在合成微生物群落构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婷 关晓彤 +1 位作者 吴波 贺志理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9-819,共11页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多样性高,作为群落成员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然而,自然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极其复杂,简单可控的合成微生物群落更易于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等关键微生物...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多样性高,作为群落成员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然而,自然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极其复杂,简单可控的合成微生物群落更易于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等关键微生物生态学问题.将数学模型应用于合成微生物群落是目前合成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理解微生物群落的动态演替和生态学原理.本文综述构建合成微生物群落的数学模型,分别描述微生物个体、种群和基因组水平构建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及其在合成微生物群落构建中的应用最新进展,并讨论集成微生物个体、种群与基因组水平的建模方法,指出通过"设计—构建—分析—学习"的循环能更好地实现数学模型在合成微生物群落构建中的应用,推动合成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同时,介绍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工业技术、环境修复、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应用,展望数学模型在合成微生物群落构建中应用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未来应从完善实验数据和模型算法以及两者更好地结合等方面入手,提高数学模型在微生物群落构建中的预测性、适用性与通用性,并将这些模型应用于合成微生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组工程,为相关生物技术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生物经济的发展.(图1表1参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微生物生态学 合成微生物群落 数学模型 工业技术 环境修复 人类健康
原文传递
海洋负排放的生态工程方案
15
作者 张传伦 石拓 +15 位作者 刘纪化 贺志理 Helmuth Thomas 董海良 Buki Rinkevich 王誉泽 Jung-Ho Hyun Markus Weinbauer Celeste López-Abbate 屠奇超 谢树成 Youhei Yamashita Pavel Tishchenko 陈泉睿 张锐 焦念志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4期2564-2573,M0004,共11页
在未来30~40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已成世界范围内共识,但亟需全人类共同努力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威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基本途径,一是减少人为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是增加碳汇或负排放,即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本文提出海... 在未来30~40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已成世界范围内共识,但亟需全人类共同努力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威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基本途径,一是减少人为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是增加碳汇或负排放,即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本文提出海洋负排放的生态工程方案,旨在呼吁加强利用海洋环境中的碳汇潜力,同时倡议建立一个多国共同参与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促进海洋负排放相关技术途径与实施方案的研发,综合考虑驱动不同形式碳汇(无机/有机、生物/非生物、颗粒态/溶解态)的生态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制.本文重点关注旨在揭示生物泵(BP)、微型生物碳泵(MCP)、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MICP)之间相互作用的变革性机制研究,特别是提高富营养化河口、低氧和缺氧水域、珊瑚礁生态系统以及水产养殖区的碳汇潜能.海洋负排放生态工程对实现碳汇并减轻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沉积 大气排放 变革性 海洋环境 环境压力 非生物 水产养殖区 碳中和
原文传递
原绿球藻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和分子响应机制
16
作者 赵立斌 徐魁 +2 位作者 连英丽 颜庆云 贺志理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3-1159,共17页
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作为海洋丰度最高的浮游植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原绿球藻生长和光合作用活性容易受到环境胁迫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研究原绿球藻应对环境胁... 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作为海洋丰度最高的浮游植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原绿球藻生长和光合作用活性容易受到环境胁迫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研究原绿球藻应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原绿球藻主要通过分化出不同的生态型来适应不同光照和营养盐的海洋环境,但仍然会很难快速适应各种突如其来的海洋环境变化。本文从原绿球藻应对环境胁迫的角度,探讨了其生理和分子响应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光系统I循环电子传递在光照变化时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RNA快速响应而调控基因表达应对环境胁迫,以及在辅助异养细菌的保护下应对活性氧的胁迫等。本文也展望了原绿球藻对环境胁迫响应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原绿球藻抗逆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 抗逆机制 光系统I 循环电子传递 藻菌共生 调控RNA
原文传递
甲烷代谢古菌分离培养研究进展
17
作者 丁吉娟 刘飞 +2 位作者 顾航 于晓莉 贺志理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66-2280,共15页
全球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而温室气体排放持续上升是全球变暖的关键因素,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甲烷是第二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达20%。然而,在甲烷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产甲烷古菌和厌氧甲烷氧化古菌(anaerobic m... 全球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而温室气体排放持续上升是全球变暖的关键因素,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甲烷是第二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达20%。然而,在甲烷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产甲烷古菌和厌氧甲烷氧化古菌(anaerobic methanotroph,ANME)较难培养,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甲烷代谢及其影响碳源-汇关系与机制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最新产甲烷古菌和ANME富集、分离和培养方法,包括富集培养、原位培养、共培养、微流控技术、稀释分离和固体分离技术、ANME反应器和培养瓶富集培养,以及宏基因组预测和反向基因组学,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估,对未来甲烷代谢古菌的富集、分离和培养提出新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代谢 产甲烷古菌 厌氧甲烷氧化古菌 分离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