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酸对黄壤无机纳米微粒吸附-解吸Cd^(2+)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贺文林 夏建国 +2 位作者 江承香 张瑜 晏蔚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247,共6页
通过超声-离心-冻融的方法,提取名山河流域老冲积黄壤中的纳米微粒(≤100nm),以原土及提取的纳米微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及NaNO3、HCl解吸剂解吸法进行室内吸附-解吸模拟试验,研究柠檬酸对黄壤纳米微粒吸附-解吸Cd2+特性的影... 通过超声-离心-冻融的方法,提取名山河流域老冲积黄壤中的纳米微粒(≤100nm),以原土及提取的纳米微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及NaNO3、HCl解吸剂解吸法进行室内吸附-解吸模拟试验,研究柠檬酸对黄壤纳米微粒吸附-解吸Cd2+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微粒对Cd2+的吸附率(94.58%~97.29%)远大于原土对Cd2+的吸附率(45.02%~69.00%),这说明纳米微粒对Cd2+有较强的固持能力;原土及纳米微粒对Cd2+的吸附量随初始Cd2+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且低浓度阶段(0.1~1mmol/L)吸附量的增加速率高于高浓度阶段,说明低浓度柠檬酸能促进无机纳米微粒对Cd2+的吸附,而较高浓度的柠檬酸则会抑制Cd2+的吸附;Freundlich、Temkin方程对等温吸附过程的拟合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Langmuir方程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最佳,说明土壤纳米微粒对Cd2+的吸附为多层吸附。通过NaNO3、HCl溶液解吸法可以看出,黄壤无机纳米颗粒对Cd2+的吸附主要以专性吸附为主,非专性吸附质量分数随着Cd2+吸附量增加而增大,而专性吸附质量分数随着Cd2+吸附量增加而减少,原土的专性及非专性吸附解吸率均大于纳米微粒,进一步表明黄壤纳米微粒对Cd2+的固持能力强,有较强的环境缓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柠檬酸 无机纳米微粒 吸附解吸
下载PDF
名山河流域黄壤无机纳米微粒对钙的吸附解吸特征
2
作者 贺文林 夏建国 王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8-234,共7页
以名山河流域老冲积黄壤无机纳米微粒为对象,从纳米尺度分析钙的吸附解吸机制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并采用等温吸附法和静态解吸法,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钙的吸附解吸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对钙的... 以名山河流域老冲积黄壤无机纳米微粒为对象,从纳米尺度分析钙的吸附解吸机制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并采用等温吸附法和静态解吸法,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钙的吸附解吸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对钙的吸附解吸量均随钙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在低质量浓度范围内吸附量增加较快,在高质量浓度范围内增加趋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钙的吸附能力从高到低为水田(2 580.69 mg/kg)、茶园(2 452.30 mg/kg)、旱地(1 935.10 mg/kg)、林地(1 867.36 mg/kg)、果园(1 520.65 mg/kg),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对钙的解吸率从大到小为果园、林地、旱地、茶园、水田,且解吸率随外加钙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2)去除土壤组分(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后,无机纳米微粒对钙的吸附量及解吸量均有所增加,5种土地利用方式吸附增加量从大到小为水田、旱地、茶园、林地、果园;3)去除土壤组分前后,无机纳米微粒对钙的等温吸附均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最佳,相关系数在0.954 5-0.989 0,达到极显著水平,Langmuir方程与Temkin方程拟合效果不佳。研究表明,钙离子以非专性吸附为主,专性吸附为辅,有机质和游离氧化铁的存在会阻碍土壤对钙的吸附及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土壤无机纳米微粒 吸附解吸 土壤组分
下载PDF
Ternaex VC100在3D立体应用方面的测试报告
3
作者 贺文林 《影视制作》 2012年第3期92-93,共2页
泰能的VC100系列广播图像处理器产品在业界闻名,它包括极高质量的去隔行、上变换、下变换、SD和HD交叉变换、SD和HD制式转换、自动步调信号检测和消除(甚至可对已编辑内容)、降噪、可调整的缩放比例、
关键词 测试报告 应用 立体 3D 图像处理器 制式转换 编辑内容 信号检测
下载PDF
老冲积黄壤微团聚体对As(Ⅴ)与P竞争吸附—解吸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承香 夏建国 +2 位作者 贺文林 张瑜 熊冰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2-219,共8页
土壤微团聚体是土壤的最基本结构单元,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的理化性质的差异不同使得重金属离子在各粒径微团聚体中的吸附—解吸能力大小不同。以名山河流域老冲积黄壤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4个粒径(2~0.25mm,0.25~0.053mm,0.053~0.002mm,... 土壤微团聚体是土壤的最基本结构单元,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的理化性质的差异不同使得重金属离子在各粒径微团聚体中的吸附—解吸能力大小不同。以名山河流域老冲积黄壤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4个粒径(2~0.25mm,0.25~0.053mm,0.053~0.002mm,〈0.002mm)。采用批培养法研究原土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As(Ⅴ)与P的竞争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原土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As(Ⅴ)、P的吸附—解吸特性相似,等温吸附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但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佳;动力学吸附均符合伪一级方程和伪二级方程,但伪二级方程拟合效果更好。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As(Ⅴ)、P的吸附均以专性吸附为主,非专性吸附为辅。原土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As(Ⅴ)、P的最大吸附量不仅与粒径大小有关,与土壤有机质、CEC、游离氧化铁含量呈正相关。由于〈0.002mm粒径的土壤比表面积大,有机质、CEC、游离氧化铁含量高,故其对As(Ⅴ)、P有最大吸附能力和最高初始吸附速率。As(Ⅴ)、P在各粒径微团聚体上解吸量与其吸附量呈指数关系。当As(Ⅴ)与P共存时,明显互相抑制对方的吸附,促进对方的解吸。As(Ⅴ)与P在〈0.002mm粒径土壤中存在的竞争吸附—解吸能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团聚体 砷(As(Ⅴ)) 磷(P) 竞争吸附—解吸
下载PDF
酸碱滴定法在工业分析中的应用──混和碱含量的测定
5
作者 贺文林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酸碱滴定法 工业分析 碱含量测定 甲基橙指示剂 含量的测定 体积关系 混和 等当点 测定方法 NA2CO3
下载PDF
有机酸作用下黄壤无机纳米微粒对Cd^(2+)吸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白根川 夏建国 +1 位作者 贺文林 任培洋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82-987,共6页
为探究有机酸对镉在纳米粒级土壤上的有效性及其形态的影响,基于超声—离心—冻融法,应用到四川省名山河流域老冲积黄壤中,获得纳米微粒(≤100 nm),分别研究不同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富里酸、EDTA)及其组合(柠檬酸+EDTA、柠檬酸+富里... 为探究有机酸对镉在纳米粒级土壤上的有效性及其形态的影响,基于超声—离心—冻融法,应用到四川省名山河流域老冲积黄壤中,获得纳米微粒(≤100 nm),分别研究不同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富里酸、EDTA)及其组合(柠檬酸+EDTA、柠檬酸+富里酸、富里酸+EDTA)对土壤纳米微粒吸附Cd^(2+)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纳米微粒对Cd^(2+)的动力学吸附量大小关系表现为:柠檬酸+EDTA>富里酸>柠檬酸+富里酸>柠檬酸>富里酸+EDTA>EDTA。总的来看,EDTA的抑制作用最强,最能降低土壤纳米微粒对Cd^(2+)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土壤无机纳米微粒 吸收动力学
原文传递
4K时代,电视媒体的探索与应变
7
作者 贺文林 郭豪珺 《世界广播电视》 2015年第6期41-46,共6页
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超高清4K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迅速扩展开来,成为当下影视产业中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纵观影视产业发展历史,从黑白到彩色,从标清到高清,从高清到3D,再到如今的4K甚至8K,人们追... 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超高清4K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迅速扩展开来,成为当下影视产业中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纵观影视产业发展历史,从黑白到彩色,从标清到高清,从高清到3D,再到如今的4K甚至8K,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画面的脚步从未停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K电视 向右曝光 后期 前置 DIT流程
原文传递
虚拟演播室技术及其应用(下)
8
作者 匡葵 贺文林 《工业器材.广播电视网络技术》 2001年第4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虚拟演播室 计算机 虚拟场景
原文传递
磷(P)对老冲积黄壤微团聚体表面砷(As(Ⅴ))吸附-解吸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江承香 夏建国 +2 位作者 贺文林 张瑜 熊冰瑶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6-973,共8页
本文以名山河流域老冲积黄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批培养法研究了原土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2-0.25 mm,0.25-0.053 mm,0.053-0.002mm,〈0.002 mm)对As(Ⅴ)、P的吸附-解吸特性和P对As(Ⅴ)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土及不同粒径微... 本文以名山河流域老冲积黄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批培养法研究了原土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2-0.25 mm,0.25-0.053 mm,0.053-0.002mm,〈0.002 mm)对As(Ⅴ)、P的吸附-解吸特性和P对As(Ⅴ)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土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As(Ⅴ)与P的吸附-解吸特性相似,等温吸附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但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佳;动力学吸附均符合Elovich和双常数方程,而Elovich方程拟合效果最好,表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As(Ⅴ)、P的吸附均以专性吸附为主,非专性吸附为辅.原土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As(Ⅴ)的最大吸附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0.002 mm)〉原土〉(0.053-0.002 mm)〉(0.25-0.053 mm)〉(2-0.25 mm),对P的最大吸附量的顺序为:(〈0.002 mm)〉(0.053-0.002 mm)〉(0.25-0.053 mm)〉原土〉(2-0.25 mm),即粒径越小其最大吸附量越高.As、P在各粒径微团聚体上解吸量与其吸附量呈指数关系.As(Ⅴ)与P共存时,原土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As(Ⅴ)的吸附量随P浓度的增加而减少,As(Ⅴ)的解吸量随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P能抑制土壤对As(Ⅴ)的吸附,而促进土壤对As(Ⅴ)的解吸,且〈0.002 mm粒径的土壤对As(Ⅴ)的吸附-解吸受P浓度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团聚体 砷(As(Ⅴ)) 磷(P) 吸附-解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