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生环境铊污染现状及国内外治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贺文霄 刘雪敏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8-262,共15页
随着含Tl矿床的开采与含Tl化合物的利用,我国表生环境Tl污染日趋严重,Tl对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也日益明显,研究表生环境中Tl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其污染的防治与修复有着深刻的环境保护意义。本文介绍了表生环境(水体、土壤、大... 随着含Tl矿床的开采与含Tl化合物的利用,我国表生环境Tl污染日趋严重,Tl对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也日益明显,研究表生环境中Tl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其污染的防治与修复有着深刻的环境保护意义。本文介绍了表生环境(水体、土壤、大气)中Tl的存在形态与污染来源,分析了我国表生环境中Tl的污染现状与潜在危害,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的Tl治理技术与研究进展。水环境中的Tl主要以Tl^(+)和Tl^(3+)的无机形式存在,均具较高毒性。近年来我国水体已发生多次Tl污染事件,最新治理水环境Tl污染的技术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与萃取法;土壤环境中的Tl主要以残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水溶态和可交换态存在,铊已成我国土壤潜在重金属污染元素之一,针对土壤Tl污染的最新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与生物修复法;大气中的Tl主要以可交换态或酸可提取态存在,目前我国开展大气Tl污染的相关研究较少,可以从工业生产源、生产过程和尾气处理3个方面对大气Tl污染加以控制。总体上,目前人类对于Tl污染现状的认知尚不够明确,继续寻找更加经济高效的、有针对性的表生环境Tl污染治理技术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环境 污染 治理
下载PDF
四川盆地峨眉山地区K/Pg界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和古气候意义
2
作者 贺文霄 刘雪敏 江瑶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72,共13页
白垩纪一古近纪之间(K/Pg,~65.5Ma)发生了显生宙以来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其古环境、古气候的反演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四川盆地峨眉山地区保存了完整且连续的K/Pg陆相地层,是研究K/Pg界线的理想地区。本次研究作者采集了峨眉... 白垩纪一古近纪之间(K/Pg,~65.5Ma)发生了显生宙以来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其古环境、古气候的反演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四川盆地峨眉山地区保存了完整且连续的K/Pg陆相地层,是研究K/Pg界线的理想地区。本次研究作者采集了峨眉山地区下古新统名山组(E_(1-2)m)底部、K/Pg界线(层)、上白垩统灌口组(K2g)顶部的岩石样品,利用部分元素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古环境、古气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K/Pg界线处的砂岩具有明显铂族元素异常,Ir含量高达大陆地壳的216倍;根据Pb,K_(2)O/Na_(2)O,Rb/Sr,硅铝率、硅铝铁率等共计12个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趋势,推断研究区在K/Pg过渡阶段的古气候最可能为:白垩世晚期温暖湿润,古新世早期炎热干燥,但两者过渡时的气候最炎热干燥,气候的急剧变化可能与此时的小行星撞击和德干火山喷发等极端因素有关。根据δCe,U/Th,V/Cr,Ni/Co,Sr/Ba共5个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趋势,推断研究区在K/Pg过渡阶段的古环境为氧化环境。该研究不仅分析了K/Pg过渡时期的环境气候变化特征,也为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和应对提供了地质历史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K/Pg界线 古环境 古气候 元素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