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仿真血管内超声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江新华 贺方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仿真血管内超声技术(冠状动脉CTA V-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性、定量分析中的价值。方法从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所做1 015例冠状动脉CTA中选出正常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20例、纤维斑块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仿真血管内超声技术(冠状动脉CTA V-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性、定量分析中的价值。方法从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所做1 015例冠状动脉CTA中选出正常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20例、纤维斑块10例、混合斑块10例、点状钙化斑块10例和条、块状斑块10例,并从异常病例中选出冠状动脉管壁不规则正性重构17例和负性重构10例,共107例。在冠状动脉CTA曲面重建图像上移动取样线获取各支冠状动脉各处的横断面仿真血管内超声图像,分析冠状动脉管壁和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测量冠状动脉管壁的厚度、斑块的大小和面积、正常管腔面积和斑块处管腔面积和外弹力膜包绕的面积。结果冠状动脉CTA V-IVUS以不同的颜色分别显示冠状动脉管壁、管腔及斑块的形态、斑块伴随的异常以及冠状动脉与毗邻结构的关系等;通过公式计算可获得血管重构的类型、狭窄面积等定量指标。结论冠状动脉CTA V-IVUS在冠状动脉斑块病变的定量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结合冠状动脉CTA的其他功能可对冠状动脉斑块病变作出更为全面的定性、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CTA仿真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应用MR mDixon-Quant技术测量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享媛 曾乔 +3 位作者 王烈亮 贺方书 周锋江 刘岚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9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应用MR mDixon-Quant技术精确测量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分析患者脂肪肝发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动态监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的发生、尽早给予干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收集73例手术后病理显示激素受体阳性、... 目的应用MR mDixon-Quant技术精确测量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分析患者脂肪肝发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动态监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的发生、尽早给予干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收集73例手术后病理显示激素受体阳性、内分泌治疗至少两年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肝脏3.0T MR mDixon-Quant检查,精确测量肝脏的脂肪含量并按照外文标准以肝脏MR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density fat fraction,PDFF)大于6.4%作为脂肪肝的诊断标准,用于判断患者有无脂肪肝的发生。并根据标准把脂肪肝分成轻度、中度、重度。另于磁共振检查当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标本进行肝功能检查。将磁共振PDFF值与肝功能主要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3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后2年中共有27例发生脂肪肝,发生率为36.9%(27/73),PDFF为(15.25±6.42)%;发生脂肪肝最早的时间在内分泌治疗后3个月;27例脂肪肝以轻、中度脂肪肝为主,占81.5%(22/27),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PDFF分别为(8.76±2.21)%、(18.65±1.23)%、(24.00±1.12)%。患者脂肪肝发生前后和不同程度脂肪肝组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脂肪肝患者PDFF均提示肝脏脂肪含量增加,但其中仅19例肝功能ALT、AST指标异常,另8例尚处于正常范围。结论应用MR mDixon-Quant技术可精确测量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判断脂肪肝的程度,要比肝功能指标ALT、AST更早提示肝脏脂肪沉积及受损情况,可为临床动态监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的发生并给予及早的干预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无创、有效的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脂肪肝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