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
1
作者 郑佩慈 黄美玲 +2 位作者 石羽 黄文沾 贺松林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4期109-112,共4页
总结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救治经验,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并发了术后出血、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贫血、肝性脑病、肺炎等并发症,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精细化的护理,最终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并转... 总结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救治经验,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并发了术后出血、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贫血、肝性脑病、肺炎等并发症,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精细化的护理,最终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并转出到普通病房进行延续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并发症 脑梗死 脑出血 护理
下载PDF
湛江湾沿岸工程冲淤影响的预测分析Ⅰ.动力地貌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贺松林 丁平兴 +2 位作者 孔亚珍 劳治声 陈全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5-63,共9页
本篇概述了湛江湾的环境背景,对泥沙补给条件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航槽近期冲淤的基本态势.从纳潮量的空间配置和规划中的工程规模及其在湾内的位置,讨论了各工程的正、负面效应及主要影响区域,为下篇的冲淤数模计算、定量预测奠定了基础... 本篇概述了湛江湾的环境背景,对泥沙补给条件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航槽近期冲淤的基本态势.从纳潮量的空间配置和规划中的工程规模及其在湾内的位置,讨论了各工程的正、负面效应及主要影响区域,为下篇的冲淤数模计算、定量预测奠定了基础.本文还给出了湛江湾湾口断面积与总纳潮量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岸工程 预测分析 纳潮量 冲淤 湛江湾
下载PDF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特征 被引量:31
3
作者 贺松林 孙介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0-66,共7页
根据1988年洪、枯季在长江口南、北槽进行的最大浑浊带专项水文观测的资料,对悬沙输移的分项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过程存在明显的潮泵效应及强烈的悬沙、底沙双向交换;长江口南、北槽之间存在一个大尺... 根据1988年洪、枯季在长江口南、北槽进行的最大浑浊带专项水文观测的资料,对悬沙输移的分项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过程存在明显的潮泵效应及强烈的悬沙、底沙双向交换;长江口南、北槽之间存在一个大尺度的平面环向是沙输移,同时南、北槽自身还有次一级尺度的槽内平面环向悬沙输移。本文还探讨了最大浑浊带与拦门浅滩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浑浊带 悬沙输移 潮泵效应
下载PDF
长江口南支河段枯季盐度变异与北支咸水倒灌 被引量:16
4
作者 贺松林 丁平兴 孔亚珍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4-589,共6页
根据2004年2月在长江口进行的大范围、多站点水文观测,揭示了长江口南支河段枯季盐度时空分布的变异:大潮期纵向盐度出现次高盐奇点及内高外低的逆盐分布;南支近北支上口部分区段出现高潮低盐、低潮高盐的反相位差;南支河段的下段出现大... 根据2004年2月在长江口进行的大范围、多站点水文观测,揭示了长江口南支河段枯季盐度时空分布的变异:大潮期纵向盐度出现次高盐奇点及内高外低的逆盐分布;南支近北支上口部分区段出现高潮低盐、低潮高盐的反相位差;南支河段的下段出现大-中潮低盐、小-中潮高盐的倒挂,从而使崇头、石洞口、高桥三站的盐度关系呈现“两头高、中间低”形态和“两头低、中间高”形态的交替.这些变异是北支倒灌进入南支的咸水影响所致.从“咸水体”在南支的输运动态角度,阐述了上述盐度变异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支河段 盐度变异 北支咸水倒灌
下载PDF
长江大通站水沙过程的基本特征Ⅱ.输沙过程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贺松林 王盼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86,109,共7页
长江入海泥沙丰富,对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河口滩槽冲淤演变及开发治理有重要影响。大通站1953-2000年输沙序列的趋势分析和周期分析表明,虽然宜昌站输沙量和大通站径流序列无显著趋势变化,但是大通站的年输沙序列(尤其是汛期各月输沙序列... 长江入海泥沙丰富,对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河口滩槽冲淤演变及开发治理有重要影响。大通站1953-2000年输沙序列的趋势分析和周期分析表明,虽然宜昌站输沙量和大通站径流序列无显著趋势变化,但是大通站的年输沙序列(尤其是汛期各月输沙序列)却呈现较显著的下降趋势,这主要与洞庭湖、鄱阳湖及江汉湖群淤积等因素有关。由于流域产沙区主要集中于上游地区,上、中、下游的产沙效应有很大差异,因此,水沙情势相吻合的年份仅有三成。月输沙更加集中于汛期,5-10月的输沙量占全年的87.7%。关于洪枯季的输沙匹配状况也作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大通站 输沙过程 趋势分析
下载PDF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含沙量垂线分布状态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贺松林 茅志昌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27,共7页
计算表明,潮泵效应在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悬沙输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含沙量垂线分布的潮周期变化反映悬沙与床沙之间存在双向交换。据此讨论了最大浑浊带与拦门沙的关系。
关键词 长江 河口 浑浊带 含沙量 分布
下载PDF
长江河口下段分汊口的组构模式 被引量:12
7
作者 贺松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92,共9页
长江口自徐六泾以下呈三级分汉、四汉入海格局,比较稳定的径流过程和输沙过程、比较丰富的流域泥沙补给、中等强度的潮汐环境是长江口分汉水道形成、发育的主要水沙条件.分汉口态势变化对下游分汉水道的演变起着关键的作用.追溯了长... 长江口自徐六泾以下呈三级分汉、四汉入海格局,比较稳定的径流过程和输沙过程、比较丰富的流域泥沙补给、中等强度的潮汐环境是长江口分汉水道形成、发育的主要水沙条件.分汉口态势变化对下游分汉水道的演变起着关键的作用.追溯了长江口南、北支、南、北港及南、北槽三个分汉口的变化过程,提挈出这三个分汊口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概化出分汊口的“板块一沟槽”组构模式,阐述了诸“板块”的组合和分离、“沟槽”的生成和消失对分汊口态势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分汊口 组构模式 水沙环境
下载PDF
上海芦潮港岸滩冲淤动态及原因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贺松林 劳治声 陈全 《东海海洋》 1996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文从杭州湾北岸历史变迁和上海南汇新老海塘建塘史叙述了南汇嘴发育过程的间歇性特点。位于南汇嘴嘴尖的芦潮港岸滩近50年也呈现冲淤交替的特征,且冲淤过程由东向西传递。诱发这种冲淤波动的直接原因是摇头沙的偏转,而其根源应追... 本文从杭州湾北岸历史变迁和上海南汇新老海塘建塘史叙述了南汇嘴发育过程的间歇性特点。位于南汇嘴嘴尖的芦潮港岸滩近50年也呈现冲淤交替的特征,且冲淤过程由东向西传递。诱发这种冲淤波动的直接原因是摇头沙的偏转,而其根源应追溯到长江口河势的变化。本文以近50年来长江口的两个事件──北槽和江亚南泓的形成──阐述了它们对芦潮港岸滩动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潮港 岸滩 冲淤动态 南汇嘴
下载PDF
芦潮港车客渡码头水域近期强势淤涨原因辨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贺松林 劳治声 《东海海洋》 1999年第1期13-19,共7页
叙述了1993年前的芦潮港车客渡码头水域自然水深条件和1993年后强烈淤涨的态势,从诸事件的时间之窗及水下滩坡适应性调整、长丁坝促淤效应等方面讨论了该水域强势淤涨的原因,提供了一个海岸工程产生淤积响应的典型实例。海岸... 叙述了1993年前的芦潮港车客渡码头水域自然水深条件和1993年后强烈淤涨的态势,从诸事件的时间之窗及水下滩坡适应性调整、长丁坝促淤效应等方面讨论了该水域强势淤涨的原因,提供了一个海岸工程产生淤积响应的典型实例。海岸带(尤其在沉积环境响应敏感的区域)开发必须注重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潮港 车客渡码头 围堤工程 淤积 淤涨
下载PDF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 被引量:73
10
作者 沈焕庭 贺松林 +1 位作者 潘定安 李九发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72-479,共8页
本文在以前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把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视作一个系统,对它形成的环境背景、时空变化规律、泥沙来源、絮凝作用对悬沙落淤的影响、浮泥的特性与分布、悬沙的富集机制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分析,并指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河口 环流 浑浊带 研究
下载PDF
中国河口最大浑浊带刍议 被引量:39
11
作者 沈焕庭 贺松林 +1 位作者 茅志昌 李九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9,共7页
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和多年来笔者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一些河口的最大浑浊带作了综合分析 ,比较了它们形成的环境背景和特点 ,并根据泥沙来源及集聚机制把长江口、珠江口、黄河口、钱塘江口、瓯江口、椒江口等中国河口的最大浑浊带分成陆源... 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和多年来笔者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一些河口的最大浑浊带作了综合分析 ,比较了它们形成的环境背景和特点 ,并根据泥沙来源及集聚机制把长江口、珠江口、黄河口、钱塘江口、瓯江口、椒江口等中国河口的最大浑浊带分成陆源—潮致型、陆源—盐致型、陆源—潮盐复合型、海源—潮致型和海源—盐致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最大浑浊带 细颗粒悬沙 长江口 珠江口 黄河口 钱塘江河口 中国
下载PDF
湛江湾沿岸工程冲淤影响的预测分析Ⅱ.冲淤的数模计算 被引量:19
12
作者 丁平兴 贺松林 +2 位作者 张国安 孔亚珍 劳治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4-72,共9页
本文在研究I动力地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窦国仁等提出的河道二维全沙数学模型,建立了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全沙数学模型.通过合理地选取模型中有关参数,比较好地模拟了日前湛江湾冲淤变化的基本态势,并对湛江湾开发工程后港湾可... 本文在研究I动力地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窦国仁等提出的河道二维全沙数学模型,建立了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全沙数学模型.通过合理地选取模型中有关参数,比较好地模拟了日前湛江湾冲淤变化的基本态势,并对湛江湾开发工程后港湾可能引起的冲淤强度变化和冲淤区域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计算预测,其结果与动力地貌分析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岸工程 全沙数学模型 预测分析 冲淤
下载PDF
长江口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48
13
作者 孔亚珍 贺松林 +1 位作者 丁平兴 胡克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8,共10页
2003年2,7月在长江口进行了枯、洪季大规模综合水文测验,布控范围西自江阴东至口外-20m,测验站点覆盖4条入海汊道.测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径流大小、汊道分流比、潮汐强弱和地形条件是控制盐度时空变化的主要要素;(2)在盐度空间分布... 2003年2,7月在长江口进行了枯、洪季大规模综合水文测验,布控范围西自江阴东至口外-20m,测验站点覆盖4条入海汊道.测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径流大小、汊道分流比、潮汐强弱和地形条件是控制盐度时空变化的主要要素;(2)在盐度空间分布上从大至小的顺序是:北支,南槽,北槽,北港口;(3)北支枯季发生盐水倒灌南支,而洪季可有一半以上区段为淡水所控;在其他3个入海汊道中,北港口门段是长江口盐淡水混合相对最弱的区段,盐度潮周期变幅最大,但洪枯变幅最小;南槽的盐淡水混合较强,盐度潮周期变幅较小,但洪枯变幅很大;北槽介于两者之间.(4)盐度时空变化反映洪季北支、南港和南槽分流比都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盐度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长江口外及其邻近海域含沙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孔亚珍 丁平兴 +2 位作者 贺松林 何超 肖文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6-454,共9页
根据2005年7月和11月在长江口外进行的大范围水文、泥沙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沙口外及其邻近海域含沙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含沙量近岸高,外海低,不论夏、秋季与大、小潮,杭州湾含沙量最高,其次是长江口外,临近123&... 根据2005年7月和11月在长江口外进行的大范围水文、泥沙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沙口外及其邻近海域含沙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含沙量近岸高,外海低,不论夏、秋季与大、小潮,杭州湾含沙量最高,其次是长江口外,临近123°E站含沙量比杭州湾,长沙口外含沙量低1~2个数量级;所测量区域内含沙量呈现出显著和复杂的潮周期,大小潮和夏秋季变化特征。对长江口外及邻近海域含沙量时空变化特征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含沙量分布特征 夏季 秋季
下载PDF
长江口冲积岛岸滩剖面形态和冲淤规律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杨世伦 姚炎明 贺松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4-769,共6页
根据海岸带和海岛两次调查的实测资料和水下地形图,用动力地貌学方法对长江口三岛岸滩剖面的形态和冲淤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汊河口冲积岛岸滩有“江岸型”、“洲头型”和“潮滩(tidalbeach)型”三种基本类型;河槽变迁导致“... 根据海岸带和海岛两次调查的实测资料和水下地形图,用动力地貌学方法对长江口三岛岸滩剖面的形态和冲淤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汊河口冲积岛岸滩有“江岸型”、“洲头型”和“潮滩(tidalbeach)型”三种基本类型;河槽变迁导致“江岸型”岸滩发生数年周期的变化,岸滩的季节性变化受风、海面、潮差和含沙量等多种因子影响,台风和寒潮则引起周期更短的“风暴旋回”,受植被保护的沼泽滩面的冲淤过程与光滩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岛 岸滩冲面 冲淤变化 长江口 冲淤规律
下载PDF
长江河口北槽浮泥消长过程的现场观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九发 何青 +2 位作者 向卫华 贺松林 车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7-412,共6页
2 0 0 0年 8月 2 1~ 2 4日 (小潮汛 )和 9月 3~ 6日 (派比安台风过后 ,寻常潮 )在长江河口北槽下段通海航槽中进行定点观测浮泥潮周期变化过程及影响要素 ,本文对这些现场观测资料进行了描述和综合分析。长江河口北槽浮泥由细颗粒粘... 2 0 0 0年 8月 2 1~ 2 4日 (小潮汛 )和 9月 3~ 6日 (派比安台风过后 ,寻常潮 )在长江河口北槽下段通海航槽中进行定点观测浮泥潮周期变化过程及影响要素 ,本文对这些现场观测资料进行了描述和综合分析。长江河口北槽浮泥由细颗粒粘粒泥沙组成 ,中值粒径为 7.2 3μm ,小于 4 μm极细颗粒泥沙占 32 .7% ;浮泥的发育和运动存在明显的大小潮和涨落潮周期和风暴潮变化规律 ,实测小潮落憩浮泥厚为 0 .96m ,涨憩为 0 .78m ,涨急为 0 .2 0m左右 ,寻常潮落憩浮泥厚为 0 .73m ,涨憩为0 .5 3m ,涨急为 0 .17m左右。若遇小潮汛大风 ,因水位低 ,流速小 ,风浪对潮滩冲刷强 ,带入河槽泥沙多 ,河槽浮泥发育良好 ,反之 (大潮 )浮泥发育差。可见 ,北槽浮泥形成、发育和消失与泥沙来源、水流速等因素有关 ,若遇盐水楔入侵 ,更有利于浮泥充分发育 ;北槽浮泥容重均较小 (γs <1.2 5t/m3) ,而且活动性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浮泥 现场观测 消长过程 潮汛 北槽浮泥 成因 航道治理 适航水深 泥潮 疏浚
下载PDF
长江口南港航道沙波群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杨世伦 张正惕 +1 位作者 谢文辉 贺松林 《海洋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80-89,共10页
本文利用Innerspace449热敏式双频测深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在长江口南港和南北槽主航道走航观测结果,确认南港(吴淞口以下)上段航道在洪季正常风况下存在尺度较大的沙波群,并对沙波的几何特征、形成条件、迁移... 本文利用Innerspace449热敏式双频测深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在长江口南港和南北槽主航道走航观测结果,确认南港(吴淞口以下)上段航道在洪季正常风况下存在尺度较大的沙波群,并对沙波的几何特征、形成条件、迁移速率以及台风后的变化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在统计的652个沙波中,平均和最大波长分别为21m和105m。平均和最大波高分别为0.8m和2.7m,波高和波长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沙波中72%为单一沙波,复合沙波的波长和沙波指数较大;单一沙波最大、最小和平均沙波指数分别为36.5、11.2和21.8(复合沙波最大可达69.3);随着沙波度的增大,沙波指数呈增大趋势;绝大多数沙波(波高<1m)是对称或近于对称的,但波高>1m的沙波通常向海倾斜。(2)沙波沉积物为分选好的细沙,Φ50为2.70。(3)沙波现场水流费劳德数Fr小于0.2,与某些理论相符而与某些水槽实验结果相冲突。(4)大潮和寻常潮一个涨(落)潮过程沙波来回迁移的距离约为1~5m;小潮期间沙波的迁移距离接近0;落潮迁移距离总是大于涨潮。(5)台风后沙波有被掩埋的迹象。结果包括:①沙质床底是形成沙波的重要基础。南北槽虽具有沙波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波群 推移质 航道 长江口
下载PDF
洋山港堵汊工程对邻近海底冲淤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景龙 杨世伦 +3 位作者 贺松林 郜昂 徐晓君 张军宏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9,共7页
根据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洋山港堵汊工程前后周边海底冲淤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前(1998~2004年),洋山港域的冲蚀速率大于外围海域。工程建设后的2004和2005年,洋山港域的平均刷深幅度明显小于外围海域... 根据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洋山港堵汊工程前后周边海底冲淤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前(1998~2004年),洋山港域的冲蚀速率大于外围海域。工程建设后的2004和2005年,洋山港域的平均刷深幅度明显小于外围海域;2005和2006年,洋山港域出现显著淤积(平均淤厚度0.29 m),而外围海域仍维持冲蚀状态。主要原因为建港期间的系列堵汊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港域内的动力条件,导致冲蚀减弱并出现一定的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山港 堵汊工程 冲淤 GIS 杭州湾
下载PDF
长江口九段沙的形成演变及其与南北槽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世伦 贺松林 谢文辉 《海洋工程》 CSCD 1998年第4期56-66,共11页
根据1842~1995年的地形图和1996、1997年的野外观测,探讨了九段沙和南北槽的形成历史及形成后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九段沙是原铜沙浅滩南沿经涨、落潮槽对切贯通后形成的,北槽和北港一样最初原形是涨潮槽;南槽的... 根据1842~1995年的地形图和1996、1997年的野外观测,探讨了九段沙和南北槽的形成历史及形成后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九段沙是原铜沙浅滩南沿经涨、落潮槽对切贯通后形成的,北槽和北港一样最初原形是涨潮槽;南槽的前身是南港下段。九段沙形成以来具有趋势性和非趋势性两种冲淤变化。前者表现为扩大、淤高和位置向下游移动,后者反映在南北两侧的频繁冲淤。九段沙和南北槽在冲淤上存在相互制约关系。目前,南北槽河势已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段沙 南槽 北槽 冲淤演变 长江口
下载PDF
上海南汇芦潮港岸段水下滩坡变化剖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劳治声 贺松林 +1 位作者 陈全 金庆祥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15,共7页
由远及近简述历史时期和本世纪上半叶南汇岸滩的时空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了近30年芦潮港所在的南汇南滩水下滩坡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与长江口河势和南槽分流分沙情势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目前长江口河势的发展情况,芦潮港岸段水下滩坡的... 由远及近简述历史时期和本世纪上半叶南汇岸滩的时空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了近30年芦潮港所在的南汇南滩水下滩坡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与长江口河势和南槽分流分沙情势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目前长江口河势的发展情况,芦潮港岸段水下滩坡的淤积趋势仍将持续,但其强度不会达到五十年代的鼎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潮港岸段 水下滩坡 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