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前列腺癌转移相关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贺松琴 侯建国 +3 位作者 谭晓洁 常文军 陈北川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筛选前列腺癌转移相关基因,为研究前列腺癌的转移分子标志奠定基础。方法:将DU145细胞接种于裸鼠前列腺腹叶,5周后分别从原发灶和肺转移灶分离肿瘤细胞,利用cDNA芯片技术检测2种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成功建立了前列腺癌细胞... 目的:筛选前列腺癌转移相关基因,为研究前列腺癌的转移分子标志奠定基础。方法:将DU145细胞接种于裸鼠前列腺腹叶,5周后分别从原发灶和肺转移灶分离肿瘤细胞,利用cDNA芯片技术检测2种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成功建立了前列腺癌细胞系原位移植自发转移裸鼠模型,经多轮筛选获得了前列腺癌原位及肺转移细胞。通过基因芯片筛选获得284条差异表达基因,基因功能涉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转录、黏附和代谢等。结论:基因芯片高通量筛选提示200余条基因中的某些基因可能与人前列腺癌转移有关。本研究为前列腺癌转移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 相关基因 CDNA芯片
下载PDF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贺松琴 曹广文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5年第6期811-815,共5页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是前列腺癌进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导致前列腺癌恶化的主要原因,当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AIPC的发病机制为全面了解前列腺癌的进程以及在临床上采取有效...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是前列腺癌进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导致前列腺癌恶化的主要原因,当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AIPC的发病机制为全面了解前列腺癌的进程以及在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本文就雄激素受体信号途径及神经内分泌分化、凋亡基因异常、隐匿细胞替代等途径,对AIPC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受体 雄激素
下载PDF
miR-30a-3p/OCT-1调控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3
作者 贺松琴 陈潇 +4 位作者 李因茵 荣光华 叶映泉 闻炳基 罗家玉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1期9-12,130,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miR-30a-3p通过调控转录因子OCT-1对肝细胞癌(HCC)的分子机制,为临床HCC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库miRDB预测OCT-1是miR-30a-3p潜在的靶基因,进一步构建OCT-1的表达载体以及OCT-1突变的表达载体进... 目的探讨miR-30a-3p通过调控转录因子OCT-1对肝细胞癌(HCC)的分子机制,为临床HCC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库miRDB预测OCT-1是miR-30a-3p潜在的靶基因,进一步构建OCT-1的表达载体以及OCT-1突变的表达载体进行miR-30a-3p与OCT-1的靶标确证研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OCT-1下游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Transwell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miR-30a-3p对HCC细胞增殖、转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miR-30a-3p对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在HCC细胞中的代谢与清除速率;MTT实验检测miR-30a-3p对Sorafenib杀伤HCC细胞的影响。结果 miR-30a-3p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OCT-1 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并下调OCT-1的表达,进一步qPCR检测发现OCT-1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miR-3 0a-3p能够通过抑制OCT-1及其下游转移、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HCC细胞的转移与侵袭作用,同时miR-30a-3p能够通过抑制OCT-1及其下游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延缓Sorafenib在HCC细胞中的代谢与清除,并上调HCC细胞对Sorafenib的敏感性。结论本研究阐明了miR-3 0a-3p调控OCT-1在HCC细胞中的作用,OCT-1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有效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小分子RNA 转录因子 索拉非尼
下载PDF
采用体外侵袭实验分离侵袭性人原代肾细胞癌细胞 被引量:5
4
作者 谭晓洁 侯建国 +2 位作者 贺松琴 陈北川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肾细胞癌原代侵袭性和非侵袭性细胞。方法:消化法或植块法对32例临床新鲜肾细胞癌进行原代培养。在预实验确定铺胶浓度、消化回收时间的基础上,采用涂有M atrigel的Transwell对3例原代培养的肾细胞癌细胞进行体外侵袭实验... 目的:体外分离肾细胞癌原代侵袭性和非侵袭性细胞。方法:消化法或植块法对32例临床新鲜肾细胞癌进行原代培养。在预实验确定铺胶浓度、消化回收时间的基础上,采用涂有M atrigel的Transwell对3例原代培养的肾细胞癌细胞进行体外侵袭实验,分离回收侵袭性和非侵袭性细胞。结果:(1)原代培养成功率为90.6%(29/32)。(2)以1.0 mg/m l、20μl/孔对Transwell铺胶,固定细胞悬液密度(5×105/m l),第5天消化回收细胞较为理想。非侵袭性细胞散在生长,侵袭性细胞多呈克隆样生长。侵袭性细胞倍增时间为36.1 h,非侵袭性细胞为50.6 h。结论:Transwell可体外快速分离及回收、培养不同侵袭性的肾癌原代细胞群。用原代肿瘤细胞进行体外侵袭实验代表性好,但难以突破肿瘤细胞的有限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细胞分离 体外侵袭实验
下载PDF
人肾细胞癌原位移植裸鼠模型的建立及转移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晓洁 侯建国 +4 位作者 贺松琴 常文军 刘世建 余永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建立原位移植裸鼠模型,筛选同一标本来源的转移性和非转移性肾细胞癌(RCC)。方法:采用皮下移植法、细胞悬液原位注射法、肾周筋膜内法、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对BALB/c裸小鼠接种(或注射)RCC组织块(或细胞悬液),观察各种方法的... 目的:建立原位移植裸鼠模型,筛选同一标本来源的转移性和非转移性肾细胞癌(RCC)。方法:采用皮下移植法、细胞悬液原位注射法、肾周筋膜内法、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对BALB/c裸小鼠接种(或注射)RCC组织块(或细胞悬液),观察各种方法的成瘤及转移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初步对比分析了VEGF、bFGF、P16、Bc l-2、C-m et在裸小鼠体内的转移性和非转移RCC的表达情况。结果:(1)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成瘤率及转移率最高,分别为73.3%(11/15)、20%(3/15)。(2)与原发灶相比,转移灶中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5),C-m et表达明显降低(P<0.05),bFGF、Bc l-2、P16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是切实有效的RCC转移模型制作方法。采用该法在裸鼠中获得了人转移性和非转移RCC,免疫组化分析证实了转移性RCC中新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肿瘤转移 模型 动物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两种方法建立人肾透明细胞癌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及其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玉侠 曹广文 +6 位作者 温宗梅 张明霞 蔡春晓 潭晓洁 贺松琴 于德新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小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结果。方法将肾癌完整组织块和肿瘤细胞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肾包膜形成原位移植瘤,并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肾癌完...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小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结果。方法将肾癌完整组织块和肿瘤细胞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肾包膜形成原位移植瘤,并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肾癌完整组织块接种的原位成瘤率达75·0%,肾、肺门淋巴结转移率均73·3%,肺转移发生率53·3%;细胞悬液种植的原位成瘤时间较组织块法延迟10d,成瘤率为40·0%,肺、肾门淋巴结转移率均12·5%,肺脏无转移。结论两种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均具有人肾细胞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肾癌完整组织块原位移植模型优于细胞悬液原位接种模型,为研究人肾细胞癌转移机制和抗转移实验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疾病模型 动物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的性别差异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闻炳基 丛文铭 +5 位作者 王爱忠 贺松琴 JIANG Hong-mei 董辉 HOU Li-fang 朱忠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男性与女性肝细胞癌(HCC)在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CNA)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检测17例女性与46例男性HCC患者的CNA差异。结果女性HCC染色体片段1q21.3-q22扩增频率(76.5%vs 37.0%,P... 目的比较男性与女性肝细胞癌(HCC)在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CNA)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检测17例女性与46例男性HCC患者的CNA差异。结果女性HCC染色体片段1q21.3-q22扩增频率(76.5%vs 37.0%,P=0.009)、11q11扩增频率(35.3%vs 0.0%,P=0.000 2)、19q13.31-q13.32扩增频率(23.5%vs 0.0%,P=0.004)和16p11.2丢失频率(35.3%vs 6.5%,P=0.009)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则有更高频率的11q11丢失(63.0%vs 17.6%,P=0.002)。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1q11扩增与19q13.31-q13.32扩增(P=0.042)及16p11.2丢失(P=0.033)显著相关,而1q21.3-q22扩增与19q13.31-q13.32扩增(P=0.046)显著相关。结论 CNA在性别特异性HCC演进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拷贝数变异 性别分布 肝肿瘤
下载PDF
颈椎椎间植入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贺松琴 石志才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43-245,共3页
关键词 颈椎 融合 植入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肝细胞癌远处转移相关DNA拷贝数变异的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闻炳基 朱忠政 +9 位作者 贺松琴 胡柳燕 王爱忠 董辉 Hongmei Jiang 潘慰 艾婷婷 何佳佳 丛文铭 Lifang Hou 《肝脏》 2012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与肝细胞癌(HCC)远处转移相关的DNA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alteration,CNA)分子标志。方法采用高分辨率Agilent 244K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方法检测63例HCC样本基因组DNA的CNA特征。以Log-rank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 目的探讨与肝细胞癌(HCC)远处转移相关的DNA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alteration,CNA)分子标志。方法采用高分辨率Agilent 244K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方法检测63例HCC样本基因组DNA的CNA特征。以Log-rank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以及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各DNA片段CNA与HCC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染色体片段12p12.2-13.31丢失是HCC患者远处转移的显著危险因素(P<0.01,Log-rank检验)。与非丢失者相比,12p12.2-13.31丢失HCC患者的远处转移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22.98(95%CI=4.29~123.22,P<0.01)。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12p12.2-13.31丢失是HCC远处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HR=7.94,95%CI=1.14~55.61,P<0.05)。结论染色体片段12p12.2-13.31丢失增加HCC远处转移风险,可作为预测HCC远处转移的一个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远处转移 拷贝数变异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柳燕 贺松琴 +6 位作者 闻炳基 陈律 艾婷婷 余慈波 张静 王爱忠 朱忠政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9期1061-1063,1086,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术后总生存(OS)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参数.方法 纳入HCC患者66例,随访根治性术后OS情况,平均随访时间(39.2±25.6)个月(2.6~73.3个月).临床病理学参数与OS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Kaplan-Meier...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术后总生存(OS)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参数.方法 纳入HCC患者66例,随访根治性术后OS情况,平均随访时间(39.2±25.6)个月(2.6~73.3个月).临床病理学参数与OS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Kaplan-Meier曲线和多变量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有无完整肿瘤包膜和TNM分期与OS呈显著性相关(均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分级B级、无完整肿瘤包膜和TNM Ⅲ期是HCC术后不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肿瘤包膜完整性以及TNM分期和肝功能Child分级是HCC术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包膜完整性评估和预后指导意义应得到病理与临床医生的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预后 总生存
下载PDF
免疫缺陷动物筛选人转移癌中动物非期望死亡原因分析
11
作者 谭晓洁 贺松琴 +3 位作者 侯建国 Daniele Martarelli 余永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阐明免疫缺陷动物筛选人转移癌组织过程中主要的非正常死亡原因,为人类肿瘤动物模型建立和筛选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皮下、原位、肾包膜下移植等多种方法对267只BALB/c裸小鼠接种(或注射)人肾细胞癌、前列腺癌临床标本、DU-145细胞... 目的:阐明免疫缺陷动物筛选人转移癌组织过程中主要的非正常死亡原因,为人类肿瘤动物模型建立和筛选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皮下、原位、肾包膜下移植等多种方法对267只BALB/c裸小鼠接种(或注射)人肾细胞癌、前列腺癌临床标本、DU-145细胞系,分析成瘤率、肝脏病变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切片、死亡时间分布)等。结果:移植肾细胞癌标本的总成瘤率为21.7%(35/161),转移率为1.2%(2/161)。移植前列腺癌临床标本均未成瘤或发生转移;移植DU-145细胞系成瘤率为100%(20/20),转移率为25%(5/20)。肾细胞癌临床标本移植小鼠肝脏病变率为58.4%(94/161),前列腺癌临床标本移植小鼠肝脏病变率为43.4%(46/106),DU-145细胞系移植小鼠无1例肝脏病变发生。移植肾细胞癌、前列腺癌标本肝脏病变小鼠死亡高峰与小鼠总体死亡高峰趋势一致,均发生在每年的冬春季。结论:肝脏病变是造成动物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SPF环境方可保证肿瘤动物模型的顺利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移植 肾细胞 前列腺肿瘤 肝脏病变 动物 模型
下载PDF
DNA拷贝数变异与HBV相关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闻炳基 朱忠政 +4 位作者 贺松琴 胡柳燕 董辉 王爱忠 丛文铭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DNA拷贝数变异(CNA)预测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术后肝内复发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对47例HBV相关HCC肿瘤细胞基因组DNA的CNA情况进行检测;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风险比例模型,... 目的探讨利用DNA拷贝数变异(CNA)预测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术后肝内复发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对47例HBV相关HCC肿瘤细胞基因组DNA的CNA情况进行检测;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风险比例模型,评估CNAs对HCC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16q11.2-22.1是否丢失对HCC术后复发有显著影响(P=0.001),而基因组内其他CNAs均与复发无关。与16q11.2-22.1未丢失者相比,16q11.2-22.1丢失HCC患者的术后复发危险比(HR)为4.59(95%CI=1.64~12.84,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16q11.2-22.1是否丢失是HCC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HR=4.64,95%CI=1.65~13.06,P=0.004)。结论染色体片段16q11.2-22.1是否丢失是预测HBV相关HCC术后肝内复发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拷贝数变异 肝细胞癌 肝内复发
下载PDF
链球菌感染在淋巴丝虫病急性病变中的作用
13
作者 贺松琴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2年第2期81-81,共1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链球菌继发感染对于由丝虫引起的急性腺淋巴管炎(ADL)的复发有显著影响。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发现,对于感染马来丝虫或班氏丝虫者,链球菌的继发感染可促使ADL的发病。本文研究了A族β-溶血性链球菌的血清感染的情况。
关键词 病因 血清学检测 ELISA法 链球菌感染 淋巴丝虫病急性病变
下载PDF
PCB在颈椎前路节段性减压术中的应用(附24例临床初步报告)
14
作者 曹军 石志才 +4 位作者 侯铁胜 傅强 贺石生 贺松琴 李强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笼板内固定系统 (PCB)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2 4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病患者接受颈椎前路减压PCB植入。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所有患者于术后 1...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笼板内固定系统 (PCB)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2 4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病患者接受颈椎前路减压PCB植入。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所有患者于术后 1w、6个月及 12个月拍摄颈椎X线片 ,观察手术节段融合率并测量手术前后手术节段椎间夹角。结果 所有 2 4例患者在术后均获得牢固固定。术后颈部症状和脊髓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 10 0min ,平均失血量少于 5 0ml。手术节段椎间夹角较术前增加 (1.6± 0 .6 )°。术中椎间隙高度与PCB之Cage的纵向高度并不完全匹配。PCB植人椎间隙后 ,螺钉打入位置相对固定 ,选择余地较小。结论 PCB在颈椎前路节段性减压融合术中具有确实的即时稳定性 ,植入简单 ,供区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其设计和植入方法仍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 退变性颈椎病 钢板系统
下载PDF
4号染色体长臂拷贝数变异及复发表征基因与肝癌复发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松琴 丛文铭 +5 位作者 胡柳燕 严静娴 董辉 陈律 闻炳基 朱忠政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76-2379,共4页
目的研究4号染色体长臂(4q)拷贝数变异(CNA)与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并探讨复发表征基因。方法纳入179例HCC,其中66例有术后复发随访资料。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和表达芯片分别检测CNA和基因mRNA表达差异;CNA与... 目的研究4号染色体长臂(4q)拷贝数变异(CNA)与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并探讨复发表征基因。方法纳入179例HCC,其中66例有术后复发随访资料。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和表达芯片分别检测CNA和基因mRNA表达差异;CNA与复发相关性分析采用生存分析;癌与配对癌旁肝组织间拷贝数相关性采用Spearman检验;基因表达水平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片段性或全臂4q丢失发生率为63.6%(42/66)。生存分析显示,8个非纯合丢失片段与HCC复发无关(P〉0.05);而4q13.2纯合缺失是HCC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风险比(HR)=2.26,95%可信区间(CI)=1.13~4.50,P〈0.05]。癌和配对癌旁肝组织的4q13.2拷贝数具有一致性(r=0.868,P〈0.05)。定位4q13.2基因的CNA与表达联合分析显示,基因纯合缺失HCC的UGT2817表达水平较非纯合缺失HCC及癌旁肝组织显著降低(P〈0.05);UGT2817表达阴性HCC的血管侵犯发生率显著高于表达阳性者(P〈0.05)。结论遗传性4q13.2纯合缺失是HCC术后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UGT2817可能是该复发相关片段的表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术后复发 4号染色体长臂 拷贝数变异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相关的6号染色体短臂拷贝数变异及靶基因 被引量:4
16
作者 闻炳基 贺松琴 +4 位作者 叶映泉 丛文铭 艾婷婷 余慈波 朱忠政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6p拷贝数变异(CNA)与肝细胞癌(HCC)术后肝内复发的相关性,探讨相关靶基因。方法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和表达芯片分别检测CNAs和基因表达。6p CNAs与66例HCC复发的相关性采用生存分析。117例HCC的差异表达基因分... 目的探讨染色体6p拷贝数变异(CNA)与肝细胞癌(HCC)术后肝内复发的相关性,探讨相关靶基因。方法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和表达芯片分别检测CNAs和基因表达。6p CNAs与66例HCC复发的相关性采用生存分析。117例HCC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在66例HCC中,46例(69.7%)呈现6p CNAs。在8个高频(发生率〉20%)CNAs中,6p21.1增益是复发(HR=2.3,95%CI=1.1~5.1,P〈0.05),特别是近期复发(≤1年;HR=3.5,95%CI=1.4~8.2,P〈0.05)的独立预后因素。片段内BYSL、RPL7L1等9个基因表达水平在6p21.1增益组高于无增益组(均P〈0.05)。BYSL高表达与肿瘤直径大于6cm、血管侵犯和高肿瘤分期有关(均P〈0.05);RPL7L1高表达与血管侵犯和高肿瘤分期有关(均P〈0.05)。结论6p21.1增益是HCC术后肝内复发特别是近期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BYSL和RPLTL1可能是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复发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6p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肝癌患者术后肝外转移相关DNA拷贝数变异分子标志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小希 朱忠政 +5 位作者 闻炳基 陈律 鲍玲玲 贺松琴 胡柳燕 丛文铭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肝外转移相关DNA拷贝数变异(CNA)的分子标志。方法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66例HCC患者的全基因组CNAs。通过Cox生存模型分析CNAs与HCC术后肝外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6p21.3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肝外转移相关DNA拷贝数变异(CNA)的分子标志。方法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66例HCC患者的全基因组CNAs。通过Cox生存模型分析CNAs与HCC术后肝外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6p21.32增益、15q11.2增益、20q12-13.13增益、4q12丢失和4q28.1—35.2丢失等5个CNAs与肝外转移风险显著相关(均P〈0.05)。多元逐步Cox回归分析显示,6p21.32增益(HR=3.65,95%CI=1.38~9.62)、4q28.1-35.2丢失(HR=0.24,95%CI=0.09~0.65)以及高血压病史和TNM分期是肝外转移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6p21.32增益、6p21.32无增益/4q28.1—35.2丢失以及6p21.32无增益/4q28.1—35.2无丢失3组HCC患者的无转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p21.32增益和4q28.1—35.2丢失是HCC患者术后肝外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可用于肝外转移的风险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外转移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肝癌术后无转移生存相关的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
18
作者 鲍玲玲 朱忠政 +5 位作者 闻炳基 万小希 叶映泉 陈律 贺松琴 丛文铭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术后无肝外转移生存相关的基因拷贝数变异(CNA)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66例HCC基因组DNA中的20个候选基因CNA,并与无肝外转移生存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数据采用Cox模型进行单因素、...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术后无肝外转移生存相关的基因拷贝数变异(CNA)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66例HCC基因组DNA中的20个候选基因CNA,并与无肝外转移生存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数据采用Cox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生存分析。结果多因素Cox分析显示,MDM4增益[风险比(HR)=2.74,95%可信区间(CI)为1.18~6.37(P〈0.05)]、APC丢失(HR=8.43,95%口为2.48~28.66,P〈0.01)和BCL2L1增益(HR=3.45,95%CI为1.13~10.52,P〈0.05)是无转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BXW7丢失(HR=0.32,95%CI为0.12~0.89,P〈0.05)是独立保护因素。多元逐步Cox回归分析筛出MDM4增益(HR=2.71,95%CI为1.11~6.64,P〈0.05)、APC丢失(HR=7.19,95%CI为1.88~27.60,P〈0.005)和FBXW7丢失(HR=0.16,95%CI为0.05~0.46,P〈0.01)等3个无转移生存相关CNAs。MDM4增益(-)/APC丢失(-)/FBXW7丢失(+)、MDM4增益(+)和(或)APC丢失(+)/FBXW7丢失(-)、其他组合等3组HCC患者术后无转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M4增益、APC丢失和FBXW7丢失是HCC术后无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可用于HCC术后肝外转移的风险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转移 基因 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