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颖 贺歆涵 乔稳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383-138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本院接受胸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罗哌卡因用量分为A组(n=30,罗哌卡因浓度0.25%)、B组(n=30,罗哌卡因浓度0.50%)、C组(n=30,罗哌卡...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本院接受胸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罗哌卡因用量分为A组(n=30,罗哌卡因浓度0.25%)、B组(n=30,罗哌卡因浓度0.50%)、C组(n=30,罗哌卡因浓度0.75%)。比较三组的疼痛程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结果A组、B组、C组术后2 h、12 h在静息及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术后即刻,且B组、C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C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长于A组、B组(P<0.05)。C组、B组、A组舒芬太尼应用剂量依次升高,间羟胺应用剂量依次降低(P<0.05)。结论0.50%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较好,利于患者术后苏醒及恢复,减少术中镇痛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外科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纵隔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贺歆涵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0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在纵隔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拟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在纵隔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拟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TPVB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水平,不同时刻[入室时(T_(1))、胸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_(2))、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T_(3))、切皮时(T_(4))、拔管前(T_(5))]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术后恢复指标[自主呼吸恢复、可吞咽、呼之睁眼时间和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输液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T_(5)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可吞咽、呼之睁眼和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48 h,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24 h,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纵隔肿瘤手术患者可减少术中输液量,提高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和MMSE评分,降低术后恢复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常规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纵隔肿瘤 疼痛 麻醉恢复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地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初产妇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贺歆涵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3期43-45,62,共4页
目的:观察地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初产妇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4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 目的:观察地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初产妇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4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观察组采用地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T_(0)(麻醉诱导前)、T_(1)(诱导后3 min)、T_(2)(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分娩时间指标(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腹膜切开至子宫切开、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水平、术后恢复指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水平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T_(0)、T_(1)、T_(2)时,两组HR、SPO_(2)、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腹膜切开至子宫切开、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恢复定向力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1、5、10 min,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初产妇剖宫产麻醉中可缩短产妇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恢复定向力时间,优于单纯静脉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地氟烷 麻醉 初产妇 血流动力学 新生儿Apgar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