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25新型高原列车捕获一例黄胸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贺毅宏 刘林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8年第6期303-303,共1页
关键词 高原 黄胸鼠 旅客列车 捕获 全封闭式 列车车厢 媒介生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庆铁路辖区德国小蠊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辉 贺毅宏 +2 位作者 胡俊 刘星 杜丽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7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铁路辖区德国小蠊对乙酰甲胺磷、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的抗性现状,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广口瓶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结果现场品系试虫和敏感品系试虫对乙酰甲胺磷、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的KT_(50)分别是7... 目的了解重庆铁路辖区德国小蠊对乙酰甲胺磷、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的抗性现状,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广口瓶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结果现场品系试虫和敏感品系试虫对乙酰甲胺磷、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的KT_(50)分别是78.227、29.837 min;12.235、2.181 min;57.179、15.345 min;抗性倍数分别是2.622、5.610、3.726。结论本辖区德国小蠊对乙酰甲胺磷、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杀虫剂 抗药性 铁路
下载PDF
动车组列车德国小蠊监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林 胡俊 +1 位作者 王辉 贺毅宏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5年第6期614-615,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蟑螂监测方法在动车组列车上的实际监测效果,为动车组列车的蟑螂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铁路局34组动车组列车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药激法和粘捕法进行监测结果的对比观察。结果药激法和粘捕法监测所得...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蟑螂监测方法在动车组列车上的实际监测效果,为动车组列车的蟑螂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铁路局34组动车组列车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药激法和粘捕法进行监测结果的对比观察。结果药激法和粘捕法监测所得的蟑螂密度分别为0.43、5.92只/厢,侵害率分别为11.76%、38.24%。结论动车组列车蟑螂监测使用粘捕法更能体现真实的蟑螂侵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蟑螂密度 监测方法 侵害率
下载PDF
旅客列车媒介生物侵入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林 贺毅宏 王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3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索影响旅客列车媒介生物侵入的主要风险因子。方法采用χ2检验对管辖范围内旅客列车媒介生物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媒介生物侵入的风险因子。结果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车辆是否空调密... 目的探索影响旅客列车媒介生物侵入的主要风险因子。方法采用χ2检验对管辖范围内旅客列车媒介生物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媒介生物侵入的风险因子。结果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车辆是否空调密闭、是否"四进"列车以及车种、车龄、车辆行驶方向、客车整备所媒介生物状态、车辆检出史、车辆被调查时季节等8个因子有意义,其OR值分别为2.119、10.386、13.162、19.231、3.760、333.3、29.426、7.160。结论研究筛选出的8个风险因子直接与媒介生物侵入旅客列车有关,可作为风险分析的主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列车 媒介生物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不同车型旅客列车蜚蠊分布及密度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辉 贺毅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73-174,177,共3页
目的了解新形势下不同车型旅客列车蜚蠊的生活习性及分布特点,为旅客列车更有效地进行蜚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激法喷洒,10min后检查爬出或击倒的蜚蠊数,计算蜚蠊侵害率及平均密度。结果旅客列车蜚蠊侵害率平均为27.7%,其中22... 目的了解新形势下不同车型旅客列车蜚蠊的生活习性及分布特点,为旅客列车更有效地进行蜚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激法喷洒,10min后检查爬出或击倒的蜚蠊数,计算蜚蠊侵害率及平均密度。结果旅客列车蜚蠊侵害率平均为27.7%,其中22系列(45.5%)>25B(37.7%)>25G(24.2%)>SYZ25B(16.7%)>25K(7.4%),CA(90.0%)>YZ(32.3%)>YW(17.1%)>RW(5.0%)。蜚蠊平均密度为2.51只/辆,其中22系列(4.58只/辆)>25B(3.75只/辆)>25G(2.01只/辆)>SYZ25B(1.17只/辆)>25K(0.43只/辆),CA(6.35只/辆)>YZ(3.51只/辆)>YW(1.30只/辆)>RW(0.15只/辆)。蜚蠊栖息部位主要在车厢的四个角落、乘务室、储藏间、冰箱电机旁及灶底通风口和配电室等处,洗脸间灯箱、厢顶通气口出现蜚蠊并呈聚集状态。结论旅客列车蜚蠊侵害严重,蜚蠊分布发生改变,洗脸间灯箱、厢顶通气口、中铺等高部位出现蜚蠊,不同车型有差别。灭蠊时需注意这些部位及配电室等隐蔽处,可采取喷雾、胶饵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列车 密度 侵害率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动车组列车车厢内蟑螂预防及综合防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俊 贺毅宏 +1 位作者 王辉 吴超 《医学动物防制》 2016年第8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动车组列车蟑螂预防及综合防制的效果。方法按照动车组列车投入运行的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先投入使用的9组列车作为实验组,后期投入使用的9组列车作为对照组,运行前均统一监测蟑螂密度。实验组在开始使用时即预防性地布放杀灭蟑... 目的探讨动车组列车蟑螂预防及综合防制的效果。方法按照动车组列车投入运行的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先投入使用的9组列车作为实验组,后期投入使用的9组列车作为对照组,运行前均统一监测蟑螂密度。实验组在开始使用时即预防性地布放杀灭蟑螂药物,对照组则不布放药物,运行6个月后对两组进行蟑螂密度和侵害率监测,对比监测结果。遭受侵害后,对照组列车进行环境治理、化学与物理方法结合的综合防制,对比综合防制前后的蟑螂密度和侵害率。结果对照组蟑螂侵害率为33.33%,密度3.79只/厢;实验组侵害率为4.17%,密度0.21只/厢,两组的蟑螂密度和侵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5.203,χ2=20.102,P<0.05);对照组综合防制前后蟑螂侵害下降率为49.98%,密度下降率为86.54%,防制前后的蟑螂密度与侵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917,χ2=7.402,P<0.05)。结论对于动车组列车的蟑螂防制,蟑螂侵害前使用预防性用药联合侵害后的综合防制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蟑螂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列车 蟑螂 防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