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分离纯化葛根素 被引量:22
1
作者 贺湘凌 谭天伟 JANSON Jan-Christer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0-613,共4页
使用β 环糊精(β CD)与琼脂糖凝胶偶联合成的几种新型键合固定相对葛根黄酮进行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分离效果最好的介质为聚β CD偶联烯丙基 SepharoseHP所得的固定相,该固定相湿凝胶的样品负载量达1 21g/L。色谱分离时采用的流动相为10%... 使用β 环糊精(β CD)与琼脂糖凝胶偶联合成的几种新型键合固定相对葛根黄酮进行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分离效果最好的介质为聚β CD偶联烯丙基 SepharoseHP所得的固定相,该固定相湿凝胶的样品负载量达1 21g/L。色谱分离时采用的流动相为10%(体积分数)醋酸水溶液,葛根素的收率在97%以上时,其纯度高于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键合固定相 分离 纯化 葛根素 葛根 中药 有效成分
下载PDF
黄须菜籽成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贺湘凌 邓利 +2 位作者 陈必强 谭天伟 张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90-495,共6页
黄须菜籽经有机溶剂抽提出油率为 38%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为 :w(棕榈酸 ) =6 .11%、w(棕榈油酸 ) =1.18%、w(硬脂酸 ) =1.47%、w(油酸 ) =13.19%、w(亚油酸 ) =71.99%、w(亚麻酸 ) =5 .45 %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占脂肪酸... 黄须菜籽经有机溶剂抽提出油率为 38%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为 :w(棕榈酸 ) =6 .11%、w(棕榈油酸 ) =1.18%、w(硬脂酸 ) =1.47%、w(油酸 ) =13.19%、w(亚油酸 ) =71.99%、w(亚麻酸 ) =5 .45 %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占脂肪酸总质量的 92 .8%。毛油中w(β +γ VE) =0 .0 2 % ,w(磷脂 ) =0 .5 5 7%。饼粕中w(灰分 ) =8.95 7% ,w(总氮 ) =2 .794%。黄须菜籽油可以作为医疗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须菜籽 脂肪酸 黄须菜籽油 成分
下载PDF
酶法水解黄须菜籽油 被引量:3
3
作者 贺湘凌 邓利 +2 位作者 高山渊 谭天伟 张敏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黄须菜是一种真盐土植物 ,其籽可榨油供食用。黄须菜籽油中含有 90 %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 ,是一种重要的营养保健食品原料。本文研究了用脂肪酶水解黄须菜籽油及其水解产物的后处理工艺。试验了酶、溶剂、温度、碱的流加等条件对水解率... 黄须菜是一种真盐土植物 ,其籽可榨油供食用。黄须菜籽油中含有 90 %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 ,是一种重要的营养保健食品原料。本文研究了用脂肪酶水解黄须菜籽油及其水解产物的后处理工艺。试验了酶、溶剂、温度、碱的流加等条件对水解率的影响 ,确定了适合黄须菜籽油的条件 ,即用质量分数为 5 % L ipolase10 0 T时 ,5 0℃ ,5 h,每 10 min流加碱 ,p H值为 6~ 8时 ,水解率可达 92 %~ 95 %。水解产物中亚油酸含量约7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须菜籽油 酶法水解 亚油酸 后处理工艺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雷建都 贺湘凌 谭天伟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20,共4页
分子印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 ,具有空间专一识别特性。本文综述了共价法与非共价法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采用传统方法、扩散聚合、悬浮聚合和表面印迹等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以及分子印迹技术在色谱分离、抗体和受... 分子印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 ,具有空间专一识别特性。本文综述了共价法与非共价法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采用传统方法、扩散聚合、悬浮聚合和表面印迹等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以及分子印迹技术在色谱分离、抗体和受体模拟物、固相萃取、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应用 高效分离技术 空间专一识别 特性
下载PDF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出路——低能耗建筑 被引量:2
5
作者 贺湘凌 黄振利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低能耗建筑 能源消费结构 20世纪80年代 强制性标准 建筑节能 调整 夏热冬冷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能源消耗量
下载PDF
环糊精键合凝胶介质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3
6
作者 谭天伟 王满意 +2 位作者 徐军 贺湘凌 阚微娜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本文探讨了利用环糊精键合凝胶介质分离纯化葛根素、表没食子儿茶素以及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采用7%醋酸作为流动相,寡聚β环糊精键合Sepharose HP介质,可以从葛根黄酮中分离葛根素,制备得到葛根素的纯度大于97%,整个制备工艺收率... 本文探讨了利用环糊精键合凝胶介质分离纯化葛根素、表没食子儿茶素以及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采用7%醋酸作为流动相,寡聚β环糊精键合Sepharose HP介质,可以从葛根黄酮中分离葛根素,制备得到葛根素的纯度大于97%,整个制备工艺收率为32.4%。该介质同样还能够在甲醇-乙酸乙酯-水-醋酸(30∶30∶30∶10)的条件下分离茶多酚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采用β环糊精键合Supersoe12pg介质,甲醇-0.1mol/L醋酸钠(80∶20)流动相可以从银杏黄酮水解液中分离3种主要苷元: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且它们的纯度均大于90%。表明该介质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以葛根素为例探讨了环糊精键合凝胶介质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机理,表明氢键作用和疏水作用共同支配着分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黄酮类化合物 葛根素 茶多酚 银杏黄酮
下载PDF
低能耗建筑: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出路 被引量:2
7
作者 贺湘凌 黄振利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05年第10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低能耗建筑 能源消费结构 建筑节能标准 建筑设计标准 调整 夏热冬暖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可再生能源 能源消耗
下载PDF
谨防病态节能建筑
8
作者 黄振利 贺湘凌 《住宅产业》 2005年第Z1期43-44,共2页
由于外墙保温层的部位和构造作法不合理,会导致墙体内部分处不同的温度场,引起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不合理的外墙保温构造是外墙产生温度裂缝的根本原因,从而导致墙面渗漏,保温层失效,成为病态节能建筑,最终缩短建筑物的寿命。在... 由于外墙保温层的部位和构造作法不合理,会导致墙体内部分处不同的温度场,引起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不合理的外墙保温构造是外墙产生温度裂缝的根本原因,从而导致墙面渗漏,保温层失效,成为病态节能建筑,最终缩短建筑物的寿命。在当前全国上下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的情况下,为防止病态节能建筑的出现,保温层的材料选择和构造作法应满足"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建筑 外墙保温 保温层 温度裂缝 建筑物 建筑节能 病态 建筑结构 温度场 释放应力
下载PDF
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
9
作者 黄振利 贺湘凌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05年第7期37-38,共2页
节能建筑中外墙保温层的结构位置不同导致建筑物分处不同的温度场,引起建筑物结构的不同运动形变,不合理的位置构造会缩短建筑物的寿命,从而在我国建筑高峰期产生大量的垃圾建筑。同时,保温层的结构和材料不满足“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 节能建筑中外墙保温层的结构位置不同导致建筑物分处不同的温度场,引起建筑物结构的不同运动形变,不合理的位置构造会缩短建筑物的寿命,从而在我国建筑高峰期产生大量的垃圾建筑。同时,保温层的结构和材料不满足“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原则时,耐候能力不够,从而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建筑物结构 结构位置 节能建筑 释放应力 保温层 温度场 高峰期 外墙
下载PDF
ZL胶粉聚苯颗粒贴砌聚苯板外保温体系
10
作者 贺湘凌 《建设科技》 2005年第1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ZL胶粉聚苯颗粒 聚苯板 外墙外保温技术 外墙外保温体系 外保温施工 复合保温层 抗风压性能 建筑结构 系统研究 建筑外墙 节能标准 保温浆料 导热系数 释放应力 成套技术 实践应用 试验研究 三明治 找平层 粘结层 适应性
下载PDF
北京振利:低能耗小楼测试报告
11
作者 贺湘凌 《住宅产业》 2005年第6期71-72,共2页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低能耗实验楼。面积665.3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每层12间房,层高3米和3.28米,墙体采用聚氨酯喷涂保温,导热系数为0.02W/(m·K)。实验楼内没有空调、暖气。采暖、供热均靠太阳能,两层蓝色的太阳能集热...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低能耗实验楼。面积665.3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每层12间房,层高3米和3.28米,墙体采用聚氨酯喷涂保温,导热系数为0.02W/(m·K)。实验楼内没有空调、暖气。采暖、供热均靠太阳能,两层蓝色的太阳能集热板安装在门窗之上形成自然的楼层形态,既美观又使功能有效发挥。冬天室内温度控制在16℃左右;夏天采用水蒸发制冷,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二层分别是A1~G1房间,一层分别是A2~G2房间,试验楼南侧为阳台。这座小楼为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低能耗住宅提供了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耗住宅 温度控制 测试结果 高新技术 太阳能集热板 导热系数 喷涂保温 蒸发制冷 有限公司 中国国情
下载PDF
酶法合成棕榈酸异辛酯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必强 贺湘凌 +2 位作者 叶华 徐家立 谭天伟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2年第7期18-19,共2页
目前棕榈酸异辛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以化学合成法为主,其反应温度高、副反应多、酸对设备腐蚀严重、产物不易分离。本工艺采用酶法合成棕榈酸异辛酯,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能耗低的特点。脂肪酶经固定化后活力... 目前棕榈酸异辛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以化学合成法为主,其反应温度高、副反应多、酸对设备腐蚀严重、产物不易分离。本工艺采用酶法合成棕榈酸异辛酯,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能耗低的特点。脂肪酶经固定化后活力显著提高,酯化率可达95%,固定化酶可重复使用5批以上,具有良好的工业放大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合成 棕榈酸异辛酯 脂肪酶 添加剂 反应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