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红庆 朱丽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109-110,共2页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无糖尿病合并症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无糖尿病合并症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无典型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2支及以上病变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EDV与ESV显著高于对照组, 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病死率,在临床中需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积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贺红庆 张士铭 朱丽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4期4057-4059,共3页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疾病,调查指出,其发生率约为1%~2%,近年来心脏瓣膜病造成的心房颤动明显降低,而由心脏病、高血压造成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逐渐增加[1,2]。缺血性脑卒中为NVAF常见并...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疾病,调查指出,其发生率约为1%~2%,近年来心脏瓣膜病造成的心房颤动明显降低,而由心脏病、高血压造成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逐渐增加[1,2]。缺血性脑卒中为NVAF常见并发症,是造成NVAF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NVAF常用治疗方式,由于PCI术后易形成微血栓,出现狭窄、低灌注等情况,因此术后多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但整体效果欠佳[3]。研究指出,达比加群酯为达比加群前体药物,口服后在体内转化为达比加群进而发挥抗凝效果,对NVAF患者PCI术后抗凝治疗具有积极意义[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08例行PCI治疗的NV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达比加群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达比加群酯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心脏瓣膜病 抗凝效果 低灌注 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形成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贺红庆 张卫庆 朱丽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31期4214-421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1例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1例患者中,65例患者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53例患...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1例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1例患者中,65例患者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53例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为房性早搏、4例患者为窦性心动过缓、31例患者为单纯性室性早搏、5例患者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患者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患者为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3例患者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伴心室颤动。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类型较为复杂,同时可将部分心律失常作为再灌注指标。熟练掌握其诊断治疗,并给予患者严格的监护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再灌注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54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卫庆 程学勤 贺红庆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3期105-,10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54例60岁以上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得到确诊,确诊率为66.7%,余下的18例患者在就诊4~6天后确诊,确诊延迟率为33...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54例60岁以上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得到确诊,确诊率为66.7%,余下的18例患者在就诊4~6天后确诊,确诊延迟率为33.3%。经治疗,治愈患者32例,好转1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未愈3例,恶化5例,1例82岁高龄患者因伴有多种严重的基础性疾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临床上应根据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早确诊,早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病,预防和治疗感染等并发症,减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临床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贺红庆 朱丽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16期2072-207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以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N末端...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以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N末端脑钠肽原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N末端脑钠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N末端脑钠肽原含量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N末端脑钠肽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受损,因此,临床上可将其作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功能 糖化血红蛋白 N末端脑钠肽原 相关性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探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贺红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8期56-57,共2页
目的探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无瓣膜钙化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对照组)与同期本院收治的性别、年龄都相匹配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0例(观察... 目的探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无瓣膜钙化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对照组)与同期本院收治的性别、年龄都相匹配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0例(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心脏扩大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分级以及心律失常临床症状监测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组病情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组临床数据明显高于冠心病组,而且严重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略高于冠心病组,但是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疾病能够导致患者心功能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受到较严重的损害,是导致老年人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导致老年人猝死的基本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心脏瓣膜 心力衰竭 冠心病 老年 临床探析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贺红庆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230-232,235,共4页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R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采集某院住院的RHF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8例。A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B组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R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采集某院住院的RHF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8例。A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B组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6 min步行距离(6MWD),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治疗3个月后,A组LVESD,LVEDD指标和血清sCD40L、sICAM-1水平低于B组,LVEF指标高于B组;治疗1、3个月时,A组6MWD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RHF疗效更加显著,可降低血清sCD40L、sICAM-1水平,进一步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缬沙坦 心功能 心肌损伤 安全性
下载PDF
强离子隙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贺红庆 张士铭 朱丽霞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强离子隙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阳市灯塔医院接受治疗的10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NYHA分级法将患者进行分级,并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心衰组(5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强离子隙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阳市灯塔医院接受治疗的10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NYHA分级法将患者进行分级,并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心衰组(52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是否吸烟等基本临床资料和C-反应蛋白水平(CRP)、血清利钠肽(BNP)、阴离子隙(AG)、强离子隙(SI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AngⅡ水平等生化指标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的平均年龄、BMI、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和吸烟人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BNP、AG、SIG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SIG指标ROC曲线各参数分别为灵敏度83.7%、特异度96.3%,截断值6.03,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AG和BNP的结果。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SIG结果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且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SIG水平也会升高。SIG可以准确、灵敏的预测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离子隙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舒张型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贺红庆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期37-37,共1页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疗法,B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疗法,B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B组患者总效率为60%,2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舒张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特征,给予降压以及利尿等治疗,再配合祖国中医药加以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性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