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患者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IL-2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汪东文 马庆久 +3 位作者 杜锡林 贺舜民 高德明 鲁建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IL - 2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郭峰免疫黏附酵母菌花环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和血清IL - 2含...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IL - 2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郭峰免疫黏附酵母菌花环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和血清IL - 2含量的变化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癌组治疗前RBC -C3bRR降低 ,RBC -CR增高 ,血清IL - 2含量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后RBC -C3bRR升高 ,RBC -ICR降低 ,血清IL - 2含量增高 ,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高其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和血清IL - 2含量 ,增强其机体免疫功能。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中IL - 2含量 ,对了解病情程度、判断病人预后及指导综合治疗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治疗 红细胞免疫功能 白介素一2
下载PDF
脾部分切除术治疗闭合性脾破裂 被引量:11
2
作者 汪东文 高德明 +3 位作者 许其稳 马庆久 王青庭 贺舜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60-761,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脾部分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部分性脾切除治疗的2 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脾部分切除治疗失败改行脾切除 1例 ,治疗成功率96 .4 % ,无死亡病例。 2 7例出院随访 1~ 58个月 ,...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脾部分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部分性脾切除治疗的2 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脾部分切除治疗失败改行脾切除 1例 ,治疗成功率96 .4 % ,无死亡病例。 2 7例出院随访 1~ 58个月 ,未发现并发症 ;其中 15例随访 2 2个月以上 ,血液学检查、免疫学功能测定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99m TC扫描和B型超声检查示保留脾显像良好。结论 脾部分切除对合适的脾破裂病例是安全、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部分切除术 治疗 闭合性脾破裂
下载PDF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8
3
作者 汪东文 贺舜民 +3 位作者 许其稳 宋军 樊巍巍 鲁安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60-1362,共3页
目的评价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报告1989年3月 ̄2003年9月采用肝切除术治疗17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肝切除以左肝叶(段)切除为主148例(82.7%),右肝叶(段)切除18例(10.1%),多段切除4... 目的评价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报告1989年3月 ̄2003年9月采用肝切除术治疗17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肝切除以左肝叶(段)切除为主148例(82.7%),右肝叶(段)切除18例(10.1%),多段切除4例(2.2%),肝方叶切除作为附加术式9例(5.0%);手术并发症35例(19.6%),包括暂时性胆瘘、肝断面及膈下感染、胆道出血等;死亡3例(1.7%)。156例(87.2%)获3月 ̄17年的随访,优良率91.7%。结论肝叶段切除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肝内胆管 肝切除术
下载PDF
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的改变 被引量:18
4
作者 汪东文 马庆久 +3 位作者 杜锡林 贺舜民 鲁建国 张盈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01年第4期348-349,359,共3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sIL 2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及sIL 2R的改变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sIL 2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及sIL 2R的改变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癌组患者治疗前CD+ 3 和CD+ 4降低 ,CD+ 8和sIL 2R增高 ,CD+ 4/CD+ 8比值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肝癌组患者治疗后CD+ 3 和CD+ 4升高 ,CD+ 8和sIL 2R降低 ,CD+ 4/CD+ 8比值增高 ,治疗前后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治疗可增强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提高其抗肿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治疗 T细胞亚群 SIL-2R
下载PDF
直肠下端黏膜环形切除、肛垫悬吊术与外剥内扎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汪东文 宋军 +3 位作者 许其稳 贺舜民 樊巍巍 蔡荣耀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715-716,共2页
为比较直肠下端黏膜环形切除、肛垫悬吊术 (PPH )与外剥内扎术 (Milligan -Morgan术 )治疗III°~IV°痔的临床疗效。笔者对 50例III°~IV°痔疮患者随机分 2组治疗 ,甲组行PPH术 ,乙组行Milligan -Mor gan术。结果示... 为比较直肠下端黏膜环形切除、肛垫悬吊术 (PPH )与外剥内扎术 (Milligan -Morgan术 )治疗III°~IV°痔的临床疗效。笔者对 50例III°~IV°痔疮患者随机分 2组治疗 ,甲组行PPH术 ,乙组行Milligan -Mor gan术。结果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疼痛指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等方面 ,甲组明显优于乙组。随访 2周至 1 5个月 ,甲组无大便失禁及肛门狭窄 ;乙组有衬裤污便 3例 ,肛门狭窄 1例 ,甲组和乙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率分别为 96 .0 %和 80 .0 %。提示PPH治疗III°~IV°痔的疗效优于Milligan -Morgan术 ,且前者具有手术简单、安全、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外科学 直肠下端黏膜环型切除 肛垫悬吊术
下载PDF
闭合性肠系膜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4
6
作者 汪东文 宋军 +4 位作者 邓宏武 贺舜民 樊巍巍 刘志华 许其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性肠系膜损伤的诊治。方法对1992年10月 ̄2004年10月收治的31例闭合性肠系膜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误诊为其他疾病23例(74.2%)。血肿清除术6例,肠切除术5例,肠系膜上静脉修补术4例,肠系膜上静脉结扎术2例... 目的探讨闭合性肠系膜损伤的诊治。方法对1992年10月 ̄2004年10月收治的31例闭合性肠系膜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误诊为其他疾病23例(74.2%)。血肿清除术6例,肠切除术5例,肠系膜上静脉修补术4例,肠系膜上静脉结扎术2例,肠系膜修补术13例,结肠造口术1例。术后腹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肠系膜损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容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预防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肠系膜损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血清IL-2和sIL-2R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汪东文 马庆久 +3 位作者 杜锡林 贺舜民 鲁建国 高德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60-561,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血清IL 2含量和sIL 2R表达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 2含量和sIL 2R表达水平的改变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血清IL 2含量和sIL 2R表达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 2含量和sIL 2R表达水平的改变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癌组治疗前血清IL 2含量降低 ,sIL 2R表达水平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治疗后血清IL 2含量增高 ,sIL 2R表达水平降低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 2含量和sIL 2R表达水平 ,对了解病情程度、判断病人预后及指导综合治疗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 肝肿瘤 射频疗法 白细胞介素2 受体-膜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改良FNAC法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汪东文 马庆久 +2 位作者 高德明 贺舜民 宋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7-268,共2页
目的 :探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 FNAC法对 76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诊断 ,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良的 FNAC法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 90 % ,特异度 1 0 0 % ,准确度 97.36% ,假阴性率 1 0 % ,... 目的 :探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 FNAC法对 76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诊断 ,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良的 FNAC法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 90 % ,特异度 1 0 0 % ,准确度 97.36% ,假阴性率 1 0 % ,无假阳性率 ,无穿刺针道癌细胞种植。结论 :改良的 FNAC是一种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而且准确率高、损伤小、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针吸活检
下载PDF
小肠系膜肉瘤样型恶性间皮瘤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贺舜民 汪东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8-198,共1页
关键词 小肠系膜肉瘤样型恶性间皮瘤 小肠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肠屏障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舜民 汪东文 宋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98-1600,1603,共4页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月期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在该院接受第4次化疗的51例患者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CF)加奥沙利,即FO...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月期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在该院接受第4次化疗的51例患者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CF)加奥沙利,即FOLFOX方案。观察组化疗同时口服谷氨酰胺颗粒30粒/d,分3次服,连续7d;对照组仅接受化疗。检测两组患者接受第4次化疗前后血浆中谷氨酰胺浓度和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结果观察组化疗后血浆中谷氨酰胺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07.32±85.33)vs(517.67±61.46)]μmol/L(P<0.01);尿中L/M比值观察明显低于对照组[(0.0357±0.0046)vs(0.0514±0.0071)](P<0.01)。结论谷氨酰胺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血谷氨酰胺浓度,降低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比值),从而减轻化疗药物对肠黏膜损伤程度,有效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结直肠癌 化疗 肠屏障功能
下载PDF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良性肿瘤切除
11
作者 贺舜民 余枭 +2 位作者 余灿 汪东文 宋军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5例资料,其中保留脾脏血管的开腹保脾胰体尾切除3例,切断(或切除)脾脏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1例,腔镜下...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5例资料,其中保留脾脏血管的开腹保脾胰体尾切除3例,切断(或切除)脾脏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1例,腔镜下保脾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均未发生胰瘘、脾梗死、脾脓肿及脾出血等。随访3~6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胰体尾部良性肿瘤,应首选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方法,手术安全,效果好,且避免了脾脏的不必要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保留脾脏 胰腺切除术
下载PDF
高龄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治疗体会
12
作者 贺舜民 汪东文 +2 位作者 许其稳 鲁安明 高德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406-40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治疗 老年人 急腹症
下载PDF
利多卡因预防胆心反射9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粤飞 黄富国 +1 位作者 汪东文 贺舜民 《武警医学》 CAS 2001年第9期537-537,共1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胆心反射 胆囊切除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治分析:附2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程 贺舜民 +5 位作者 涂广平 余栎 孙吉春 汪东文 李志强 余枭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6-423,共8页
背景与目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罕见胰腺炎,发病率约10.1/10万,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部分局灶性AIP与胰腺癌较难鉴别,也存在误诊为胰腺癌而采取手术治疗的情况。目前,AIP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相关研究仍然... 背景与目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罕见胰腺炎,发病率约10.1/10万,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部分局灶性AIP与胰腺癌较难鉴别,也存在误诊为胰腺癌而采取手术治疗的情况。目前,AIP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相关研究仍然缺乏。本文报告本中心近期收治的2例1型AIP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2例1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决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头部占位,难以区分炎症及肿瘤。患者1血IgG4显著升高,伴有胰腺外器官受累的表现,诊断为1型AIP,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患者2相对不典型,无血IgG4和胰外器官受累等表现,超声内镜穿刺病理回报慢性炎症,为进一步诊治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可见胰头明显肿大,质地硬,与周围粘连紧密。术后病理呈典型的淋巴浆细胞硬化性胰腺炎(LPSP),诊断为1型AIP,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对于胰腺占位可疑胰腺恶性肿瘤的患者,要时刻考虑到AIP的可能,完善免疫标志物等检查。典型病例一般诊断不难,而不典型病例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后才能最终诊断,对于中老年男性、肿瘤标志物正常或轻度升高、穿刺病理阴性的患者,良性占位的可能性大,应密切关注术后病理,如诊断为AIP,需告知患者尽早接受规范的内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治疗 免疫球蛋白G 糖皮质激素类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保留十二指肠胰头次全切除术治疗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贺舜民 李志强 +4 位作者 余枭 余灿 朱红伟 汪东文 宋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3-658,共6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次全切除术(DPPHR,包括Beger术、Frey术、Berne术)治疗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武警湖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13例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次全切除术(DPPHR,包括Beger术、Frey术、Berne术)治疗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武警湖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13例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3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术中病理学检查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其中23例行PD(经典Whipple术或保留幽门的PD)患者为PD组,25例行DPPHR术(Beger术、Frey术或Berne术)患者为DPPH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缓解率、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改变、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通过电话和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其校正公式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PD组23例患者中,行Whipple术15例,行保留幽门PD8例;DPPHR组25例患者中,行Beger术8例,Frey术13例,Berne术4例。PD组和DPPHR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0.4)h和(4.2±0.6)h,(372±174)mL和(272±114)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12,2.375,P〈0.05)。PD组有3例患者术中出现大出血,DPPHR组2例行Beger术患者术中损伤门静脉出现大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5)。两组患者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胰腺慢性炎症改变,伴纤维组织增生。PD组患者术后疼痛总缓解率为95.7%(22/23),其中疼痛完全缓解20例,疼痛缓解2例;DPPHR组患者术后疼痛总缓解率为92.0%(23/25),其中疼痛完全缓解18例,疼痛缓解5例;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PD组患者术后糖尿病发病率为38.9%(7/18),消化不良和脂肪泻发生率为35.7%(5/14);DPPHR组分别为9.5%(2/21)和20.0%(3/1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200,0.281,P〉0.05)。P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4%(7/23),其中合并腹腔出血、胰液漏及局限性腹膜炎患者1例,胰液漏1例,胆瘘2例,胃排空延迟3例。胰液漏和胆瘘患者经充分引流约1周后痊愈。DPPHR组患者术后1例患者发生胰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4.0%(1/2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PD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2.4±2.5)d和(57751±6772)元,DPPHR组分别为(8.2±1.8)d和(49109±6168)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76,4.645,P〈0.05)。48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51.6个月(9.0~92.0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死亡,1例行Frey术,术后半年再次出现腹上区疼痛并确诊为胰腺癌,确诊后3个月死亡;1例行PD,术后2年因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随访患者中1例半年后再行胆肠引流术,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和癌变。结论DPPHR用于治疗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延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等优势。但DPPHR不能完全替代PD,因此,需把握各类手术的适应证,结合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胰头肿块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次全切除术 Berne术
原文传递
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贺舜民 余枭 +3 位作者 汪东文 宋军 杨永超 唐华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由同一组主刀医师完成63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随机分组分别应用... 目的探讨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由同一组主刀医师完成63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随机分组分别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观察组)与直线型闭合器(对照组)对直肠(肛管)残端进行切割、闭合,用32 mm弯形管型吻合器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比较两组的优缺点。结果术中采用弧形切割闭合器的3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无切割和闭合不全者,术后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17.3±37.5)min vs.(149.3±42.4)min,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4%vs.19.4%,P<0.05),保肛成功率亦高于对照组[100%(32/32)vs.90.3%(28/31),P<0.05]。结论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手术时间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转Miles术少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低位直肠癌 超低位前切除术 弧形切割闭合器 保肛术
原文传递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东文 马庆久 +3 位作者 杜锡林 贺舜民 高德明 鲁建国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集束电极 射频治疗 原发性肝癌 红细胞 免疫功能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