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赵虎 陶敏 +3 位作者 贺行巍 崔广林 万琼 曾和松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7-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ELCA)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采用ELCA治疗的50例(53处病变)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观察ELCA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 目的:探讨准分子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ELCA)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采用ELCA治疗的50例(53处病变)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观察ELCA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53处病变中4处因重度钙化,0.9 mm激光导管未能通过,ELCA治疗成功率为92.5%(49/53)。ELCA术后1处病变靶血管严重夹层、2处病变残余病变仍>30%,PCI手术即刻成功率为86.8%(46/53)。术后24 h有1例患者出现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急诊行血栓抽吸术后恢复,其余患者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7(5~10)月,1例患者在术后1周因急性脑梗死致死,其余患者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论:ELCA是治疗高阻力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 复杂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微信平台在优化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救治流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贺行巍 赵虎 +10 位作者 丁晨 王洪杰 刘婉君 徐昶 周强 蒋建刚 严江涛 肖智超 郭小梅 汪道文 曾和松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转运和救治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痛中心为核心,"120"院前急救系统、急诊科以及武汉市周边区域不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转运和救治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痛中心为核心,"120"院前急救系统、急诊科以及武汉市周边区域不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能力的各基层医院参与的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对疑似STEMI患者的病史和心电图等资料进行传输共享。对比分析微信平台应用之前(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和之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两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微信平台应用前行PPCI的急性STEMI患者共计91例,微信平台应用后行PPCI的患者119例。两组患者支架置入、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微信平台应用后患者的FMC-to-B时间[(115.6±34.0)min比(197.1±45.5)min,P<0.001]和D-to-B时间[(80.4±9.3)min比(133.6±36.7)min,P=0.034]时间均较微信平台应用前患者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信平台的应用有助于不具备PPCI能力的医院对STEMI患者进行无缝隙转诊,明显缩短了FMC-to-B和D-to-B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信平台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贺行巍 李柱锡 +5 位作者 丁晨 徐昶 严江涛 周强 蒋建刚 曾和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急性期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载PDF
“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贺行巍 曾和松 +9 位作者 李柱锡 严江涛 周强 蒋建刚 郭小梅 马业新 魏翔 徐利军 刘立刚 胡敏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8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索"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用"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共33例,其中男31例,平均年龄... 目的探索"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用"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共33例,其中男31例,平均年龄(51.3±11.5)岁。33例患者中A型夹层4例、B型夹层累及主动脉弓部27例及主动脉弓瘤2例。A型夹层采取非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置换+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其余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之后所有患者均经股动脉入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围术期因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其余均无偏瘫、截瘫、脑肺功能障碍、凝血障碍及严重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且痊愈出院。术后平均随访13.5(3.7,24.7)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年后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旁路人工血管及支架血流均通畅,支架无移位和内漏。结论 "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在简化手术复杂程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瘤 “一站式”Hybrid技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症状与原发破口位置、撕裂范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2
5
作者 徐昶 贺行巍 +6 位作者 李柱锡 乔平 刘婉君 刘玉建 高波 沈振军 曾和松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5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首发症状与内膜原发破口位置和撕裂范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93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首发症状、疼痛部位、是否有转移性疼痛、撕裂范围等情况,分析不同症状与原发破口和撕裂范围的关系。结果:疼痛占夹层首发症状的...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首发症状与内膜原发破口位置和撕裂范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93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首发症状、疼痛部位、是否有转移性疼痛、撕裂范围等情况,分析不同症状与原发破口和撕裂范围的关系。结果:疼痛占夹层首发症状的91.2%,其中以胸痛(40.3%)、胸背痛(25.9%)和腹痛(11.7%)最多见,17.6%的患者合并有转移性疼痛。表现为无痛(包括晕厥、胸闷、气短)或仅为胸痛症状的患者以A型夹层多见(均P<0.05)。而以背痛、腹痛、腰痛等为首发症状的多见于B型夹层(均P<0.05),且此类患者的内膜撕裂终点多位于腹主动脉及以下血管,而首发症状为头、颈或咽喉部疼痛的患者夹层撕裂范围多局限于胸降主动脉。结论:主动脉夹层症状呈多样性特点,首发症状与原发破口位置和撕裂范围之间存在规律性,此有助于对急诊疑似主动脉夹层进行初步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症状 无痛 转移性疼痛
下载PDF
青年与中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波 贺行巍 +5 位作者 刘婉君 徐昶 严江涛 郭小梅 马业新 曾和松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青年与中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年龄≤44岁)及中老年组(年龄>44岁),其中青年组126例,中老年组416... 目的:分析对比青年与中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年龄≤44岁)及中老年组(年龄>44岁),其中青年组126例,中老年组416例。结果:2组在起病是否有诱因、入院是否有疼痛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组中高血压患者比例低(X2=15.22,P<0.001),吸烟者比例低(X2=10.67,P=0.001),饮酒者比例低(X2=4.58,P=0.038),Marfan综合征者比例高(X2=108.56,P<0.00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者2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青年组入院时平均心率较快(P=0.001),甘油三酯(TG)水平较高(P=0.001),入院后血压控制至达标水平(<120/80mmHg)所需的时间较长(P=0.042),青年组行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者的比例较高(X2=27.04,P<0.001),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尿素氮(BUN)、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方面2组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中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相比,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采取介入及外科手术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青年 中老年 临床资料 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与主动脉壁内血肿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正军 贺行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537-1539,共3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与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86例IMH患者为IMH组,另选择性别、年龄与IMH组相匹配的372例非IMH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人群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等数... 目的评估糖尿病与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86例IMH患者为IMH组,另选择性别、年龄与IMH组相匹配的372例非IMH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人群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等数据。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与IMH发病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MH组中吸烟和高血压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但糖尿病的发病率却明显低于对照组(3.8%vs. 12.9%,P<0.001)。单因素(OR=0.11,95%CI:0.04~0.28)和多因素(OR=0.09,95%CI:0.06~0.31)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糖尿病是IMH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IMH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较低,糖尿病与IMH发病存在负相关性,高血糖可能在IMH发展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主动脉壁内血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血运重建的中期疗效评价
8
作者 徐昶 李柱锡 +2 位作者 刘婉君 贺行巍 曾和松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年第7期399-402,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血运重建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PTRAR)治疗对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血运重建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PTRAR)治疗对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行肾动脉血运重建术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中18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62例患者共76条肾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均成功开通,14条肾动脉仅行球囊扩张,62条肾动脉行支架置入。住院期间未出现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24 h血压也有明显的下降[收缩压:(150.8±16.4)mmHg比(132.0±12.8)mmHg;舒张压:(88.6±12.7)mmHg比(80.1±11.1)mmHg,P均<0.05]。术后24 h肾功能不全的18例患者平均血压降至(135.7±16.0)/(83.8±11.4)mmHg。针对18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发现,与术前相比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138.4±11.8)mmHg比(148.7±9.1)mmHg;舒张压:(88.1±10.7)mmHg比(93.5±9.5)mm·Hg,P均<0.05]。所有62例患者术后服药种数明显减少。18例肾功能不全者中6例(33.3%)治愈,7例(38.9%)改善,5例(27.8%)无变化;术后血清肌酐水平的监测发现9例患者的肾功能好转,6例患者的肾功能未受明显影响,3例患者的肾功能恶化。结论肾动脉血运重建术对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带来明显的获益,但对肾功能的改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肾动脉血运重建术
下载PDF
以心肌病为主要表现的浆细胞病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甘小勤 贺行巍 +2 位作者 丁晨 王洪杰 曾和松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年第3期263-264,共2页
患者男,63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半年余,双下肢水肿4月,再发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活动时出现胸闷、气促不适,无胸痛、恶心、呕吐,无眩晕、晕厥,无发热、畏寒等不适,心电图提示高侧壁及前间壁异常Q波,ST-T改变,当地医院考虑为"心... 患者男,63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半年余,双下肢水肿4月,再发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活动时出现胸闷、气促不适,无胸痛、恶心、呕吐,无眩晕、晕厥,无发热、畏寒等不适,心电图提示高侧壁及前间壁异常Q波,ST-T改变,当地医院考虑为"心肌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调脂、扩管等对症治疗,无好转,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肥厚,右心扩大,遂考虑心肌病可能,给予利尿、扩管、强心、改善心肌重构等对症治疗后,患者胸闷、气促症状有所好转后带药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肌淀粉样变性 浆细胞病 轻链沉积
下载PDF
过表达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1通过调节自噬作用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
10
作者 胡丽君 魏燕 +1 位作者 贺行巍 张洁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0-197,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1(dual-specificity protein phosphatase 1,DUSP1)对阿霉素(adriamycin,AD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R组、ADR+Ad-DUSP1组、ADR+Ad-NC组,每... 目的探讨过表达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1(dual-specificity protein phosphatase 1,DUSP1)对阿霉素(adriamycin,AD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R组、ADR+Ad-DUSP1组、ADR+Ad-NC组,每组10只。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值(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值(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DUSP1 mRNA表达,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TUNEL染色及Masson染色分别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ADR组、ADR+Ad-DUSP1组和ADR+Ad-NC组大鼠心肌组织中DUSP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0、0.23±0.02、0.22±0.02、0.76±0.08。与对照组比较,ADR组大鼠心肌组织中DUS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显著升高,LVEF和LVFS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率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显著升高;心肌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cell-lymphoma-2 related protein,Bax)、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Ⅰ型胶原蛋白(typeⅠcollagen,COL-Ⅰ)、Ⅲ型胶原蛋白(typeⅢcollagen,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心肌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Beclin-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DR组比较,ADR+Ad-DUSP1组大鼠心肌组织中DUS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显著降低,LVEF、LVFS显著升高;心肌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CVF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Bax、cleaved caspase-3、COL-Ⅰ、COL-Ⅲ、MMP-2、TGF-β1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LC3、Beclin-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6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DUSP1可能通过抑制自噬作用减轻ADR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1 阿霉素 细胞凋亡 纤维化 自噬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探索 被引量:6
11
作者 贺行巍 阿力木江·阿布都热依 +2 位作者 赵虎 曾和松 徐昶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0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索伊伐布雷定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早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成功施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且静息心率>80次/min,收缩压>90 mm Hg,射血分数&l... 目的:探索伊伐布雷定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早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成功施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且静息心率>80次/min,收缩压>90 mm Hg,射血分数<50%。患者均在接受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院内早期联合应用伊伐布雷定(起始剂量5 mg,2次/d),比较患者入院时、出院前以及术后6个月时的心率、血压、射血分数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占75%(15例),平均年龄(56.8±15.5)岁。50%患者合并高血压病,55%患者有吸烟史,15%患者合并糖尿病,25%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时平均心率(89.4±4.9)次/min,收缩压(121.6±18.1)mm Hg,舒张压(74.9±9.7)mm Hg,射血分数(38.7±4.0)%。12例(60%)患者在PPCI术后第2天加用伊伐布雷定。出院前心率比入院时降低[(75.9±5.3)次/min vs(89.4±4.9)次/min,P<0.01],术后6个月心率比出院前降低[(67.2±5.3)次/min vs(75.9±5.3)次/min,P<0.01],术后6个月射血分数较入院时显著提升[(45.0±5.5)%vs(38.7±4.0)%,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各时段无明显变化(均P>0.05)。观察期间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伊伐布雷定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早期应用有效、安全,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和/或β受体阻滞剂不能耐受的患者,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 射血分数
下载PDF
区域协同体系对不具备急诊冠脉介入能力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甘小勤 周强 +4 位作者 贾丽 王峰 贺行巍 曾和松 汪道文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9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总结以具备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医院(PCI医院)胸痛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未具备PCI能力医院(非PCI医院)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疗效的影响、目前现状及问题,以探索改进措施。方法:调取华中科技... 目的:总结以具备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医院(PCI医院)胸痛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未具备PCI能力医院(非PCI医院)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疗效的影响、目前现状及问题,以探索改进措施。方法:调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痛中心数据库中2016年8月1日~2017年7月31日与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2个时间段的数据,分析比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前后,首诊于非PCI医院STEMI患者的诊治流程及治疗效果。结果: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后,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MC)至首份心电图时间从(17.7±40.7)min缩短至(7.9±8.5)min(P<0.01),10 min内完成心电图达标率从52.1%提高至72.1%(P<0.01);FMC至负荷剂量双抗血小板聚集药时间明显缩短[(36.7±29.3)min vs(30.0±18.7)min,P<0.05];FMC至抗凝给药时间虽有缩短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8±79.7)min vs(71.0±55.6)min,P=0.20];FMC至溶栓时间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4±126.0)min vs(79.5±61.2)min,P=0.20];采取溶栓早期介入策略者比例由9.0%升至17.3%(P<0.05);患者当地医院入门至转出时间未见统计学差异[(269.9±530.5)min vs(298.3±337.5)min,P=0.60];转诊患者绕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的比例从55.7%提高至75.8%(P<0.01);转诊患者急诊PCI术前造影罪犯血管TIMI血流从0.29±0.82提高至0.93±1.23(P<0.01),然而FMC至球囊扩张时间较前延长[(363.2±209.1)min vs(422.9±302.7)min,P<0.05],转诊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5.7%vs 4.0%,P=0.38)、死亡率(2.3%vs 0.9%,P=0.25)虽有下降,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首诊于非PCI医院STEMI患者的早期规范化救治有明显改进,带来疗效的改善,但转诊延迟仍然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他汀抑制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术后腹主动脉段的扩张趋势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磊 刘心甜 +3 位作者 田伟 苏晞 贺行巍 曾和松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3期217-219,247,共4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应用他汀是否对腹主动脉段扩张的趋势具有抑制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行TEVAR术患者120例,术后随机分为他汀... 目的:探讨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应用他汀是否对腹主动脉段扩张的趋势具有抑制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行TEVAR术患者120例,术后随机分为他汀组与对照组(各60例)。术前与术后1年均行CT检查。结果:术前2组在基线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均>0.05),在手术方式、支架平均直径及平均长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年后CT随访结果显示,2组术后胸主动脉段重塑良好,胸主动脉段假腔血栓化比例均达到100%。在腹主动脉段,他汀组术后腹主动脉最大直径略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术后1年腹主动脉最大直径的增长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行TEVAR术成功的患者,术后应用他汀有助于减缓腹主动脉段扩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急性主动脉夹层 Stanford分型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扩张型心肌病诊治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强 贺行巍 +1 位作者 徐昶 曾和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25-1025,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10余年前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行(131)I治疗,次年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未再服药和复查;2年前开始出现乏力、气促伴有心悸,劳累时明显,无胸闷、胸痛;3月前上述症状加重,查促甲状腺激素(TSH)〈0.005μ...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10余年前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行(131)I治疗,次年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未再服药和复查;2年前开始出现乏力、气促伴有心悸,劳累时明显,无胸闷、胸痛;3月前上述症状加重,查促甲状腺激素(TSH)〈0.005μIU/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0.26 pg/ml,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2.51 ng/dl,心电图示心房颤动,超声心动罔示令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0%,考虑为甲亢、甲克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再次行[3]I并加用甲硫咪唑硬营养心肌、利尿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扩张型心肌病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功能正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 诊治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主动脉夹层院内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玉建 王洪杰 +4 位作者 王涛 贺行巍 张文君 吴锦华 曾和松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0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1492例,记录终点为发生院内死亡或出院。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病...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1492例,记录终点为发生院内死亡或出院。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病死率分别为8.9%、21.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病死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病死率可达21.9%,高尿酸血症是影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急性主动脉夹层 院内病死率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原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建华 贺行巍 +2 位作者 陈成洋 王炎 曾和松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0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COVID-19确诊患者93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转归将其分为死亡组(110例)和生存组(829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采用...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COVID-19确诊患者93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转归将其分为死亡组(110例)和生存组(829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39例患者年龄62(51~70)岁,男性453例(48.2%),既往有吸烟史86例(9.2%),高血压病史348例(37.1%),糖尿病172例(18.3%),冠心病65例(6.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0例(3.2%),院内死亡110例(11.7%)。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68(61~76)岁vs 62(50~69)岁,P<0.001],男性比例更高(59.1%vs 40.9%,P<0.05)。死亡组患者既往有吸烟史,合并COPD、恶性肿瘤的比例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钙蛋白、白介素-6(IL-6)水平升高以及血氧饱和度和淋巴细胞计数的降低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肌钙蛋白、血清IL-6水平升高以及血氧饱和度和淋巴细胞计数的降低是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疾病危重症与重症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
17
作者 王婧祎 陈旭凤 +5 位作者 王博 陈静 王毅娜 陈烈 贺行巍 杨晓云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分析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危重症和重症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COVID-19危重症(117例)和重症(3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 目的:分析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危重症和重症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COVID-19危重症(117例)和重症(3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氧饱和度(SpO_(2))、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COVID-19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结果:COVID-19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43.9%,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依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右束支阻滞、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缓及房性早搏;危重症组与重症组患者中窦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房性早搏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SpO_(2)≤93%、cTnI、NT-proBNP、D-二聚体及hs-CRP水平升高、危重症与COVID-19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速相关(P均<0.05)。年龄、脑卒中、SpO_(2)≤93%、cTnI、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升高、危重症与COVID-19患者发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cTnI水平升高、危重症是COVID-19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速的独立相关因素(P均<0.05);年龄、NT-proBNP水平升高是COVID-19患者发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的独立相关因素(P均<0.05)。结论:COVID-19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常见心律失常为窦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心肌损伤、高血压病史及危重症是引起COVID-19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原因;年龄及NT-proBNP水平升高是COVID-19患者发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疾病 危重症 心电图 心律失常
下载PDF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肌钙蛋白升高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波 王汉伟 +2 位作者 贺行巍 阿里木江 徐昶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年第6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合并血清肌钙蛋白(cTnI)升高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以突发心悸作为首发症状并通过体表心电图、食管调搏或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PSVT的患者,在起病24 h内检测cTnI,并在住院期间进行冠脉...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合并血清肌钙蛋白(cTnI)升高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以突发心悸作为首发症状并通过体表心电图、食管调搏或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PSVT的患者,在起病24 h内检测cTnI,并在住院期间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共入选21例PVST患者,其中cTnI正常组5例(cTnI <0. 0262 ng/mL),cTnI显著升高组(cTnI> 0. 3 ng/mL) 5例,cTnI临界组(0. 0262~0. 3 ng/mL)组11例。结果:冠脉造影结果提示冠心病例数:cTnI正常及临界组0例,cTnI显著升高组3例。cTnI正常组与临界组冠心病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nI显著升高组较临界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PSVT患者发作时可导致cTnI水平升高,当cTnI显著升高时,需警惕合并冠心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肌钙蛋白 冠脉造影 冠心病
下载PDF
CYP2C8-derived 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 Decrease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Endothelial Apoptosis in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Role of Nrf2 Activation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婉君 王涛 +6 位作者 王贝 刘心甜 贺行巍 刘玉建 李柱锡 谭蓉 曾和松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5年第5期640-645,共6页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how cytochrome P450 enzymes(CYP) 2C8-derived 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 regulate the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 signaling pathway and pr...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how cytochrome P450 enzymes(CYP) 2C8-derived 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 regulate the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 signaling pathway and protect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endothelial injuri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 In this study,cultur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were transfected with CYP2C8 or pretreated with exogenous EETs(1 μmol/L) before TNF-α(20 ng/m L) stimulation. Apoptosis and intracellular ROS production were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ROS-associated NAD(P)H subunits gp91 and p47,the anti-oxidative enzyme catalase(CAT),Nrf2,heme oxygenase-1(HO-1) and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YP2C8-derived EETs decreased apoptosis of HUVECs treated with TNF-α. Pretreatment with 11,12-EET also significantly blocked TNF-α-induced ROS production. In addition,11,12-EET decreased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apoptosis. Furthermore,the ability of 11,12-EET to protect cells against TNF-α-induced apoptosis via oxidative stress was abrogated by transient transfection with Nrf2-specific 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 In conclusion,CYP2C8-derived EETs prevented TNF-α-induced HUVECs apoptosis via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ssociated with the Nrf2 signa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ptosis oxidative protect umbilical cytometry oxygenase cytochrome transfection blocked intracellular
下载PD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心甜 贺行巍 +7 位作者 谭蓉 刘婉君 王贝 刘玉建 王涛 刘成伟 苏晞 曾和松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6年第3期364-367,共4页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 is unclear. From January 2007 to January 2014, a total of 928 consecutive AAD patien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 is unclear. From January 2007 to January 2014, a total of 928 consecutive AAD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within 48 h after the onset of symptom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serum HDL-C level was below the normal lower limit or not.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HDL-C for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AD. As compared with normal HDL-C group(n=585), low HDL-C group(n=343) had lower levels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moglobin and higher levels of leukocyt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blood glucose, blood urea nitrogen, creatinine and urea acid. Low HDL-C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hospital mortality than normal HDL-C group(21.6% vs. 12.6%, log-rank=10.869, P=0.001). After adjustment for baseline variables including demographics and biologic data, the increased risk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low HDL-C group was substantially attenuated and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adjusted hazard ratio, 1.2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86–1.77; P=0.259). Low HDL-C is strongly but not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n-hospital morta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