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产量空间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游明安 盖钧镒 +3 位作者 吴晓春 邱家驯 马育华 贺观钦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4-69,共6页
南方地区现有品种(系)间产量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产量在群体冠层中主要分布于上层、中层和主茎,但品种(系)间有相当大的变异。根据上、中层和主茎产量百分率可把品种(系)的产量空间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上层型、均匀型和中层型,在水... 南方地区现有品种(系)间产量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产量在群体冠层中主要分布于上层、中层和主茎,但品种(系)间有相当大的变异。根据上、中层和主茎产量百分率可把品种(系)的产量空间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上层型、均匀型和中层型,在水平方向上分为主茎型、并重型和分枝型,共组合成9种空间分布类型。垂直分布的均匀型和水平分布的主茎型和并重型是高产的空间分布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大豆源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贺观钦 丁邦展 蒋陵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研究表明:大豆植株中部籽粒较大与中部叶面积较大,叶片寿命长,光合势高密切有关。大豆鼓粒期各节叶片的比叶重与相应各节粒重高度相关,可以顶小叶比叶重作为源强指标。去顶部4节叶片,显著影响顶部4节籽粒总重,粒数对粒重影响大,库是限... 研究表明:大豆植株中部籽粒较大与中部叶面积较大,叶片寿命长,光合势高密切有关。大豆鼓粒期各节叶片的比叶重与相应各节粒重高度相关,可以顶小叶比叶重作为源强指标。去顶部4节叶片,显著影响顶部4节籽粒总重,粒数对粒重影响大,库是限制产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片 源库关系 光合作用 产量
下载PDF
用单分子生长方程模拟叶片吸水快速测定相对含水量 被引量:1
3
作者 贺观钦 张文明 傅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22,共6页
本文用单分子生长方程模拟植物叶片在水中吸水饱和过程,通过数学推导得到叶片饱和鲜重的计算公式:W=(W_1~2-W_0·W_2)/(2W_1-W_0-W_2)式中,W_T为饱和鲜重:W_0为起始鲜重;W_1为浸水t_0时间后的叶片重;W_2为再次浸水t_0时间后的叶片重... 本文用单分子生长方程模拟植物叶片在水中吸水饱和过程,通过数学推导得到叶片饱和鲜重的计算公式:W=(W_1~2-W_0·W_2)/(2W_1-W_0-W_2)式中,W_T为饱和鲜重:W_0为起始鲜重;W_1为浸水t_0时间后的叶片重;W_2为再次浸水t_0时间后的叶片重。 经多次实测,结果表明:用该公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2小时)获得饱和鲜重W_Tt的估计值,从而快速得到叶片相对含水量值,同时可减少常规测定中的一些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叶片 含水量
下载PDF
大豆植株的水分关系及其灌溉生理指标
4
作者 张文明 贺观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3-21,共9页
1986—1987年测定了大豆植株水分状况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分析了其基本特点,并比较了不同播期、不同叶位和不同耐旱性品种对它们的影响。在失水或吸水过程中,水势和相对含水量间的关系分两个阶段分析:膨压消失点(初始质壁分离)前为RWC=1... 1986—1987年测定了大豆植株水分状况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分析了其基本特点,并比较了不同播期、不同叶位和不同耐旱性品种对它们的影响。在失水或吸水过程中,水势和相对含水量间的关系分两个阶段分析:膨压消失点(初始质壁分离)前为RWC=1.62-0.35Lnψ,膨压消失点后为1/ψ=-0.03+0.13RWC。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了50%生长受抑、50%光合受抑、第一临界点和第二临界点四个耐旱等级下的水分生理临界点,此时叶水势分别为-0.88MPa、-1.22MPa、-1.27—-2,09MPa和-2.04—-2.90MPa。它们可以作为是否需要灌溉的一种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水分 灌溉 生理指标 植株
下载PDF
大豆鼓粒期源库关系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闵兴中 贺观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13-19,共7页
以不同结荚类型的大豆为材料,分部位摘去叶片或豆荚改变鼓粒期间源库比,及用^(14)C示踪法,探讨了库需求量对源的同化效率、净同化率的调节作用及源库对大豆产量的限制作用。研究表明:中部、上部去叶,中部及上部去荚均明显降低籽粒产量,... 以不同结荚类型的大豆为材料,分部位摘去叶片或豆荚改变鼓粒期间源库比,及用^(14)C示踪法,探讨了库需求量对源的同化效率、净同化率的调节作用及源库对大豆产量的限制作用。研究表明:中部、上部去叶,中部及上部去荚均明显降低籽粒产量,但表现出产量部分补偿效应;正常植株各节叶面积与其籽粒产量呈正相关(r=0.6269—0.9821);净同化率与同化效率及粒叶比均随库容的增减而增减,即库容的大小对源强起着反馈调节作用;正常植株下部去叶及去荚植株源限制参数S_a=0.53—0.57,中部及上部去叶,S_a=0.45—0.61,中部和上部去荚,S_a=0.39—0.49。可见源库同时制约着大豆的产量潜力,而库的限制程度显得大些。各项生理指标在两种不同大豆品种中均表现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源库关系 反馈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