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颈静脉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血栓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辰龙 崔进国 +1 位作者 苏秀琴 吕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途径治疗门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经颈静脉途径治疗21例门静脉血栓患者,包括门静脉内置管药物溶栓和(或)机械性碎栓抽吸清除血栓,对残存狭窄进行球囊扩张并植入内支架。对于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者血栓清除后建立肝内...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途径治疗门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经颈静脉途径治疗21例门静脉血栓患者,包括门静脉内置管药物溶栓和(或)机械性碎栓抽吸清除血栓,对残存狭窄进行球囊扩张并植入内支架。对于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者血栓清除后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结果18例患者门静脉得到开通,患者消化道出血、腹水及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2例建立了门体分流道的患者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治疗失败的3例患者,其中1例住院期间因消化道出血死亡,另2例给予药物治疗。结论经颈静脉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血栓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血栓 溶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颈静脉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阻塞 被引量:2
2
作者 贺辰龙 崔进国 +2 位作者 石健 孙玉然 梁小青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期1-3,6,F0002,共5页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阻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门静脉阻塞患者,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2例,单纯腹水4例;透视引导下应用RUPS-100肝穿装置经右颈内静脉入路穿刺门静脉,成功后引入导丝使其通过门静脉狭窄闭塞段,通...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阻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门静脉阻塞患者,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2例,单纯腹水4例;透视引导下应用RUPS-100肝穿装置经右颈内静脉入路穿刺门静脉,成功后引入导丝使其通过门静脉狭窄闭塞段,通过机械性抽吸、接触性药物溶栓、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等技术开通阻塞的门静脉,并用支架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通路。结果 11例(68.7%)患者门静脉被开通并建立了肝内门体分流通路,门静脉开通前后阻塞远端压力由(4.98±0.61)kPa降至(2.40±0.24)kPa,8例经治疗后呕血黑便消失,7例腹水明显吸收,1例术后5天出现肝性脑病,经治疗后缓解,2例在术后3个月、9个月出现分流道闭塞,经置管溶栓及球囊扩张后再通。结论经颈静脉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阻塞技术可行,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又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考虑选用本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经颈静脉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并上消化道大出血
3
作者 贺辰龙 崔进国 +1 位作者 石健 孙玉然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2658-2659,共2页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门静脉癌栓检出率不断增高,门静脉癌栓堵塞门静脉可导致门静脉高压,最终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占肝癌死亡的15%左右。当前临床对合并有门静脉癌栓的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十分有限,我们运用介入放...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门静脉癌栓检出率不断增高,门静脉癌栓堵塞门静脉可导致门静脉高压,最终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占肝癌死亡的15%左右。当前临床对合并有门静脉癌栓的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十分有限,我们运用介入放射技术开通阻塞的门静脉,降低了门脉压力,同时栓塞食管胃底部破裂出血的曲张静脉,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癌栓 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介入治疗 被引量:9
4
作者 石国一 贺辰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0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1例,采用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下肢静脉置管溶栓、血栓抽吸、支架植入等综合介入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患肢肿胀改善、深静脉血流恢... 目的探讨综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0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1例,采用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下肢静脉置管溶栓、血栓抽吸、支架植入等综合介入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患肢肿胀改善、深静脉血流恢复通畅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 14例中央型血栓患者经介入治疗症状完全消失、静脉血流恢复、无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发生。7例混合型血栓患者静脉完全再通3例,部分再通2例,未能再通2例。3例患者出现血栓后遗症。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静脉通畅率高,疗效确切,中央型治疗效果好于混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介入技术在超早期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贺辰龙 宋增平 +5 位作者 白冰 李文娟 靳振明 邓刘伟 郝金妹 孙学兵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434-436,共3页
目的观察介入技术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3~12月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例。采用静脉溶栓结合血管内介入技术或单纯介入技术开通闭塞血管。观察血管开通率,发病到血管开通时间,术后90 d... 目的观察介入技术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3~12月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例。采用静脉溶栓结合血管内介入技术或单纯介入技术开通闭塞血管。观察血管开通率,发病到血管开通时间,术后90 d良好预后率,死亡及原因。结果血管开通率100%,从发病到血管开通平均时间418.6 min,术后90 d良好预后率67%,死亡2例。结论介入技术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 介入技术 机械取栓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贺辰龙 宋增平 +5 位作者 白冰 李文娟 靳振明 邓刘伟 郝金妹 孙学兵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682-1684,168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颅内动脉硬化型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接受介入治疗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8例,采用血管内技术开通闭塞血管。观察及随访血管开通率、发病到闭塞血管开通时间、90 d良好预后率、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管开通... 目的观察急性颅内动脉硬化型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接受介入治疗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8例,采用血管内技术开通闭塞血管。观察及随访血管开通率、发病到闭塞血管开通时间、90 d良好预后率、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管开通率88%,发病到血管再通时间平均(317.16±22.35)min,90 d良好预后率为83%,死亡1例。结论血管内技术是治疗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支架 取栓 动脉硬化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靳振明 宋增平 +2 位作者 贺辰龙 李文娟 高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支架取栓治疗,治疗组在支架取栓的同...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支架取栓治疗,治疗组在支架取栓的同时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支架取栓操作次数、操作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320,P=0.038)。治疗组患者支架取栓操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术后1个月,2组患者NHI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1)。术后24 h,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支架取栓治疗同时给予替罗非班,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成功率,减少取栓次数,缩短介入治疗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脑梗死 急性 支架取栓 血管再通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颈动脉穿刺溶栓桥接血管内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贺辰龙 宋增平 +5 位作者 白冰 李文娟 靳振明 邓刘伟 郝金妹 孙学兵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0年第6期727-733,共7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穿刺溶栓桥接血管内技术治疗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患者138例,观察组(69例)行颈动脉穿刺溶栓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对照组(69例)行静脉溶栓结合... 目的分析颈动脉穿刺溶栓桥接血管内技术治疗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患者138例,观察组(69例)行颈动脉穿刺溶栓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对照组(69例)行静脉溶栓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诊治、并发症以及死亡情况;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cerebral infarction,mTICI)量表评估血管再通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odifl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缩短,取栓次数减少(P<0.05),观察组血管成功再通率和mTICI分级高,术后30 d内NIHSS评分降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高(P<0.05);入院NIHSS评分≥15分、侧支代偿不良、取栓次数>3次、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250 min均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颈动脉穿刺溶栓桥接血管内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减少取栓次数,缩短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进而提高血管成功再通率和血管再通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穿刺 溶栓 血管内技术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