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讨西南“旱三熟”(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有机碳含量变化情况,进而估算该模式下的土壤固碳潜力,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传统耕作(traditional tillage,T)和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rad...为了探讨西南“旱三熟”(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有机碳含量变化情况,进而估算该模式下的土壤固碳潜力,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传统耕作(traditional tillage,T)和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raditional tillage+straw mulching,TS)2种处理下的土壤团聚体进行筛分和测定.结果表明,3种作物种植下的〉2 mm 粒径与2~0.25 mm 粒径团聚体含量此消彼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狉= -0.985,P〈0.05).土壤团聚体结构对不同作物的响应不同,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 粒径)含量在小麦和大豆种植后高达90%左右,玉米种植后约为80%,说明种植玉米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的形成.2~0.25 mm 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而水稳性微团聚体的两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差不大,有机碳含量在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不受种植作物和耕作方式的影响.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0~5cm 和5~10cm 土层的本土及各个粒径中的有机碳含量,且5~10cm 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受秸秆覆盖的影响较大.通过估算固碳潜力发现,玉米条带的土壤固碳潜力显著大于小麦-大豆条带,在耕作处理保持-致的情况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农作物的响应不同.因此,在西南“旱三熟”地区,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不同粒径有机碳含量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双重影响,土壤固碳潜力主要由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固碳能力决定,水稳性大团聚体更易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影响,在实践中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固碳外,合理安排农作物也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探讨西南“旱三熟”(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有机碳含量变化情况,进而估算该模式下的土壤固碳潜力,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传统耕作(traditional tillage,T)和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raditional tillage+straw mulching,TS)2种处理下的土壤团聚体进行筛分和测定.结果表明,3种作物种植下的〉2 mm 粒径与2~0.25 mm 粒径团聚体含量此消彼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狉= -0.985,P〈0.05).土壤团聚体结构对不同作物的响应不同,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 粒径)含量在小麦和大豆种植后高达90%左右,玉米种植后约为80%,说明种植玉米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的形成.2~0.25 mm 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而水稳性微团聚体的两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差不大,有机碳含量在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不受种植作物和耕作方式的影响.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0~5cm 和5~10cm 土层的本土及各个粒径中的有机碳含量,且5~10cm 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受秸秆覆盖的影响较大.通过估算固碳潜力发现,玉米条带的土壤固碳潜力显著大于小麦-大豆条带,在耕作处理保持-致的情况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农作物的响应不同.因此,在西南“旱三熟”地区,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不同粒径有机碳含量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双重影响,土壤固碳潜力主要由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固碳能力决定,水稳性大团聚体更易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影响,在实践中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固碳外,合理安排农作物也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