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导发七七事变的历史必然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兴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1-79,共9页
自5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防地位的逐渐提高,日本学者对于导发全面侵华战争的七七事变,多半采用避重就轻手法,强调在1937年,日本正为积极防苏,亟谋扩充军备,并不愿意对中国作战,消耗战力,芦沟桥事件是“偶发... 自5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防地位的逐渐提高,日本学者对于导发全面侵华战争的七七事变,多半采用避重就轻手法,强调在1937年,日本正为积极防苏,亟谋扩充军备,并不愿意对中国作战,消耗战力,芦沟桥事件是“偶发”事件,并非日本人的阴谋(日本历史科学协议会编《历史评论》,1977年第7期)。这种说法,旨在巧妙地要把发动战争的一部分责任转嫁给中国方面。应当承认,七七事变在时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七七事变 日本 蒋介石 宋哲元 关东军 国防 芦沟桥 苏联 屯军
下载PDF
陈公博狱中日记
2
作者 贾兴权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8-66,共9页
《陈公博狱中日记》原件标题为《陈逆公博狱中日记》,藏于安徽省图书馆,32开本,成书年月不详。内容为1946年3月15日至4月21日间陈公博断断续续写的17篇日记。此时的陈公博已是死囚待犯,在日记里,他出于宣扬其“革命历史”以图绝境求生... 《陈公博狱中日记》原件标题为《陈逆公博狱中日记》,藏于安徽省图书馆,32开本,成书年月不详。内容为1946年3月15日至4月21日间陈公博断断续续写的17篇日记。此时的陈公博已是死囚待犯,在日记里,他出于宣扬其“革命历史”以图绝境求生之冀望,对数十年的政治生涯特别是早期的政治活动作了反思,虽不乏自我炫耀、哀叹命运、攻击他人之辞,但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资料。日记中还流露出陈公博待死之前的精神状态,对研究陈氏一生及其有关的历史颇足参考。为保存文件原貌,对其中诬陷攻击之词未予删改,请读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 香港 性格 父亲 南京 二十年 朋友 政治工作 少年 民国档案
下载PDF
中英新约的签订与评估
3
作者 贾兴权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长久以来,不平等条约作为英国殖民主义的象征,拥有绝对不可改变性。但1942年10月10日,英国却第一次宣布自动放弃在华特权。
关键词 中英新约 中国抗战 中国战场 战争爆发 傅秉常 中途岛海战 在华利益 日本帝国主义 仁安羌 中国战区
下载PDF
抗战期间通货膨胀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兴权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通货膨胀政策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因此而导发的通货膨胀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涵盖战时经济的突出问题。战时中国实施通货膨胀政策,是与对日战争所造成的异常情况分不开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以其... 通货膨胀政策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因此而导发的通货膨胀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涵盖战时经济的突出问题。战时中国实施通货膨胀政策,是与对日战争所造成的异常情况分不开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以其优势兵力很快占领了中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工农业生产发达,税源充足的滨江沿海地区,使中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关税、盐税、统税和其他税收锐减,对外贸易基本断绝,又迫使生产力资源内移,增大开发后方的开支,而由于战争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 抗战期间 财政困难 政策 主要来源 战时经济 积极影响 中国抗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