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圆环形燃烧室两相混气旋转爆震波传播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贾冰岳
张义宁
孟皓
潘虎
洪延姬
-
机构
航天工程大学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4,共8页
-
文摘
为分析不同燃烧室结构和来流工况对两相混气旋转爆震波传播过程的影响,在圆环形燃烧室内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来流总温T、燃烧室出口堵塞比β以及混气当量比φ对旋转爆震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并对典型工况下圆环形燃烧室内旋转爆震波传播频率和切向热声耦合燃烧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燃烧室出口堵塞比变小时有利于旋转爆震波的稳定;旋转爆震波传播速度随来流总温和当量比的提高而增加;在两相混气中获得了一种传播速度大幅低于C-J理论值的低速爆震波。
-
关键词
旋转爆震波
两相混气
传播速度
低速爆震
实验研究
-
Keywords
Rotary detonation wave
Two-phase mixture
Propagation velocity
Low-speed detonation
Experimental study
-
分类号
V23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液态碳氢燃料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贾冰岳
张义宁
潘虎
洪延姬
-
机构
航天工程大学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6-914,共9页
-
文摘
为了分析液态碳氢燃料/纯净空气旋转爆震发动机从点火到旋转爆震波稳定传播过程的影响因素,采用预爆震管点火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获得了预爆震波压力、燃烧室油气比、来流总温、点火器安装方式等对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旋转爆震波起爆时间随着预爆震波压力升高而缩短;来流总温740K,变化当量比时,越接近当量比1,旋转爆震起爆时间越短;工质为当量混气时,来流总温通过影响燃油的蒸发过程进而影响旋转起爆时间,总温673K以上时,起爆时间约10ms;预爆点火器垂直安装比切向安装更快形成旋转爆震波。
-
关键词
旋转爆震发动机
液态碳氢燃料
起爆过程
预爆震管
试验研究
-
Keywords
Rotary detonation engine
Liquid hydrocarbon fuel
Initiation process
Pre-detonation tube
Experimental study
-
分类号
V23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超级燃烧室混合室掺混特性数值研究
- 3
-
-
作者
程晓军
范育新
蔡迪
张斌
贾冰岳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4-1101,共8页
-
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ZZ12_0167)
-
文摘
为了满足TBCC超级燃烧室的各工作模式下的低阻高效混合,设计了两种采用方形波瓣混合器和结构可调的导流片相结合的强化掺混方案。方案A由上下扩张角不等的波瓣混合器和处于波谷上方的离散状导流片组成,波瓣混合器正对于分流环;方案B由全环形导流片和上下等扩张角的波瓣混合器组成,波瓣混合器的中径小于分流环直径。通过数值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混合方案的流动特征发现,两种方案都未出现倒流和流动分离现象;除冲压模态时的波峰截面方案B的流线分布较为理想外,其它工作状态下方案A波峰和波谷截面流线分布均优越方案B。通过对总压恢复系数、热混合效率及动量混合系数的对比发现,混合方案A在飞行Ma03的各工作状态下的总压恢复系数均高于方案B最多高3.5%且能在较短的掺混距离内使内外涵气流的温度和速度混合均匀。考虑到兼顾飞行Ma03范围内的低阻高效混合要求,方案A具有良好的强化掺混特性。
-
关键词
超级燃烧室
波瓣混合器
总压恢复系数
热混合效率
动量混合系数
-
Keywords
Hyper-burner
Lobed mixer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coefficient
Thermal mixing efficiency
Momentum mixing coefficient
-
分类号
V23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热射流点火对多循环爆震管内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 4
-
-
作者
赵炜
韩启祥
王家骅
贾冰岳
宫继双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6-1851,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LX11_0215)
-
文摘
为研究热射流点火对多循环脉冲爆震特性的影响,在一台工作频率为20Hz的气动阀式PDE上开展了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热射流点火位置与预燃室中敏感性气体的填充比对爆震管内初始火焰传播速度及压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射流点火的位置在爆震管头部回流区内,对爆震管内火焰传播速度影响较小,热射流点火位置在回流区外,随着离封闭距离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减小;预燃室填充比从1.78增加到2.75,初始火焰平均速度从380m/s上升到420m/s左右,当填充比在2.75~3.45时,火焰传播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
关键词
热射流
脉冲爆震发动机
点火位置
填充比
-
Keywords
Hot jet
Pulse detonation engine
Ignition position
Fill fraction
-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