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啉甲醚在兔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力蕴 张风 +2 位作者 杨庆松 严伟 熊颖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应用血管造影和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研究国产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hern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在兔脉络膜黑色素瘤眼部组织的分布。方法建立改良的兔脉络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肿瘤生长3~4mm后进行... 目的 应用血管造影和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研究国产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hern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在兔脉络膜黑色素瘤眼部组织的分布。方法建立改良的兔脉络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肿瘤生长3~4mm后进行药物分布买验。28只兔眼(肿瘤20眼,正常眼底4眼,虹膜4眼)静脉注射HMME(10mg·kg^-1)后96h内血管造影;于兔静脉注射HM(10mg·kg^-1)后的5min、15min、30min、60min、180min、480min和24h、48h、72h各取兔眼球2眼制作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在肿瘤及眼部各组织的分布,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于静脉注射HMME后3~4h在肿瘤组织选择性聚积达到最高。结论HMME可以在兔脉络膜黑色素瘤中选择性聚集、滞留,静脉注射后3~4h是光动力治疗的适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啉甲醚 光敏感药物 脉络膜黑色素瘤 药物分布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价值及指导治疗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力蕴 熊颖 严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价值及指导治疗的作用。方法65例(65眼)疑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均接受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 目的评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价值及指导治疗的作用。方法65例(65眼)疑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均接受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情况。结果65例患者中,临床诊断阳性47例,阴性18例;眼底照相检查阳性47例,阴性18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阳性47例,阴性18例。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眼底照相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87.2%(41/47),特异度为66.7%(12/18),准确度为81.5%(53/65),阳性预测值为87.2%(41/47),阴性预测值为66.7%(12/18);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97.9%(46/47),特异度为94.4%(17/18),准确度为96.9%(63/65),阳性预测值为97.9%(46/47),阴性预测值为94.4%(17/18)。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眼底照相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47例阳性患者中,轻度17例,中度16例,重度14例;眼底照相检查41例真阳性患者中,轻度14例,中度14例,重度13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46例真阳性患者中,轻度16例,中度16例,重度14例。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轻度、中度、重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价值较眼底照相检查高,更能有效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诊断 指导治疗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状体Phakic6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 被引量:4
3
作者 董喆 王宁利 +1 位作者 翟长斌 贾力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状体Phakic6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安全有效性。方法表面麻醉下对9例(18眼)高度近视(-12.00^-24.00D)患者行Phakic6植入术。手术前后检查术眼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压、Phakic6在眼内的位置、角膜内皮计数。...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状体Phakic6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安全有效性。方法表面麻醉下对9例(18眼)高度近视(-12.00^-24.00D)患者行Phakic6植入术。手术前后检查术眼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压、Phakic6在眼内的位置、角膜内皮计数。结果经术后3~12月随访观察,术后所有术眼裸眼远、近视力均达到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眼眼压在正常范围;术眼角膜内皮计数均大于2500个·mm-2;除1例1眼出现了Phakic6前房内旋转,另1例1眼出现瞳孔轻度扩大并上移外,其余术眼Phakic6前房内位置稳定,与角膜及自身晶状体之间保留有安全距离,房角镜下未见人工晶状体袢压迫小梁网,无视网膜脱离及慢性色素膜炎反应。结论Phakic6眼内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效果显著,但远期效果及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屈光手术 有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 状体
下载PDF
血卟啉单甲醚在兔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风 贾力蕴 +2 位作者 杨庆松 严伟 熊颖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血卟啉单甲醚 脉络膜黑色素瘤 光敏剂 治疗
下载PDF
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对鼠黑素瘤细胞杀伤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风 洪洁 +1 位作者 杨庆松 贾力蕴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5-265,共1页
关键词 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 小鼠 动物实验 黑素瘤 细胞杀伤 B16F10细胞株
下载PDF
IOLMaster与A型超声测量前房深度和眼轴的可重复性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贾力蕴 王宁利 +2 位作者 梁远波 辛晨 段晓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IOLMaster和A超对中央前房深度(ACD)及眼轴(AL)测量结果,分析二者关系,验证IOLMaster生物学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对46例88眼分别用IOLMaster和A超对ACD和AL进行5次连续测量并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重复性用... 目的比较IOLMaster和A超对中央前房深度(ACD)及眼轴(AL)测量结果,分析二者关系,验证IOLMaster生物学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对46例88眼分别用IOLMaster和A超对ACD和AL进行5次连续测量并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重复性用平均离散系数(COV)表示;两组之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用Pearson分析。结果IOLMaster和A超测量ACD和AL的平均值分别为:(3.08±0.44)mm、(24.06±2.36)mm和(2.63±0.51)mm、(23.87±2.11)mm。CCT:(0.518±0.031)mm。IOLMaster和A超测量ACD和AL的COV分别为0.52%,0.11%和12.4%,1.16%。二者测AL具有显著相关性(r=0.783;P〈0.001);IOLMaster测量的ACD值大于A超测量值(大于0.45mm,P〈0.001),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0.094P=0.546);而将IOLMaster测量的ACD减去CCT值后两者间具有相关性(r=0.275;P=0.035)。结论与A超相比IOLMaster对ACD和AL的测量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MASTER A型超声
原文传递
0.2%酒石酸溴莫尼定联合0.25%倍他洛尔的短期降眼压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贾力蕴 赵博文 +2 位作者 桑景荭 张妮红 王宁利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联合应用0.25%倍他洛尔混悬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3个月的降眼压疗效及安全性。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2例(57眼),高眼压症14例(27眼)。方法给予0.... 目的观察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联合应用0.25%倍他洛尔混悬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3个月的降眼压疗效及安全性。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2例(57眼),高眼压症14例(27眼)。方法给予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及0.25%倍他洛尔混悬液早晚各2次点眼,分别于用药后2、4、8、12周复查,观察用药前后的眼压及不良反应,共观察3个月。主要指标眼压、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2~12周眼压平均降低5,7l~7.38mmHg,平均降幅为21.94%~39.01%;左右眼间降眼压效果无明显区别(P〉0.05);男女性别之间降眼压效果亦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期间,3例患者出现不能耐受的眼部刺激症状而退出试验。7例(8.33%)出现眼分泌物增多;5例(5.95%)出现眼部刺痛;10例(11.9%)出现眼部烧灼感;7例出现口苦(8.33%);3例(3.57%)出现眉弓胀痛伴头痛;视力及前节无显著变化。结论本文的短期研究显示,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联合0.25%倍他洛尔混悬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具有较好的降眼压效果,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药物治疗 眼压 安全性
原文传递
FZD4基因与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贾力蕴 张风 黎晓新 《眼科》 CAS 2013年第4期224-229,共6页
目的研究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患者卷曲蛋白4基因(Frizzled 4,FZD4)突变类型和频率,探讨其基因型-表型之间的关系。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2004年11月至2012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目的研究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患者卷曲蛋白4基因(Frizzled 4,FZD4)突变类型和频率,探讨其基因型-表型之间的关系。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2004年11月至2012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北京同仁医院FEVR患者51例,其中家系病例39例,散发病例12例;同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体检100例正常对照个体。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全基因组DNA,用直接测序法检测FZD4所有外显子及邻近的非编码区序列。FZD4基因突变用生物信息法分析突变可能引起的蛋白结构和功能性改变。主要指标基因序列。结果在FZD4基因所有2个外显子及邻近的非编码区共检出12个致病性突变,其中9个为新发现的突变:1个缺失突变(P14fsX57)、1个无义突变(S491X)、7个错义突变(G22E、E180K、T237R、R253C、F328S、A339T、D470N)。3个已报道的致病突变:H69Y、M105V和W496X。在2个家系中同时发现携带2个不同的FZD4基因突变(分别为:H69Y和E180K;H69Y和W496X),且这些患者临床表型严重于携带1个突变的患者。FZD4基因在FEVR患者中的突变率为29.4%(15/51);且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 FZD4基因突变与中国人FEVR发病有关,其突变率约30%。突变率和其他人种相似,但突变谱具有明显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卷曲蛋白4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内界膜剥除术治疗伴黄斑脱离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9
作者 贾力蕴 张永鹏 马凯 《眼科》 CAS 2021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评估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对伴黄斑脱离的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设计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且术前或术中经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伴... 目的评估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对伴黄斑脱离的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设计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且术前或术中经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伴有黄斑脱离的PDR患者39例(45眼)。方法21例(24眼)术中联合内界膜剥除为联合组,18例(21眼)仅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主刀完成。术后1周、1、3、6个月随访时复查OCT。主要指标黄斑中心厚度(CMT)、黄斑区视网膜下液高度(SFH)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BCVA(LogMAR)在术后1周、1、3、6个月均较术前有提高(F=17.63、16.94;P均<0.001)。术后3个月时,联合组BCVA(0.71±0.65)优于对照组(1.02±0.53)(t=2.73;P=0.009)。两组患者的SFH在术后1周、1、3、6个月时均较术前有显著性降低(F=17.63,16.94;P均<0.001)。术后6个月时,联合组CMT(218.56±49.51μm)低于对照组(289.32±65.34μm)(t=2.84,P=0.006)。两组患者SFH在术后1周、1、3、6个月时均较术前有显著性降低(F=17.63、16.94,P均<0.05);术后3个月时,联合组SFH(15.07±12.01μm)低于对照组(42.67±30.21μm)(t=2.24,P=0.003)。结论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伴黄斑脱离的PDR有助于术后早期黄斑区脱离视网膜复位及视网膜下液吸收,能安全有效地提高患者视力及降低黄斑中心区厚度。(眼科,2021,30:222-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剥除
原文传递
北京市西城区特定人群干眼症的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莹 邹留河 +2 位作者 赵萌 贾力蕴 朱健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 调查西城区一机关内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干眼症的患病情况,以了解北京市社区正常人群干眼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2003年9月1日~30日对北京西城区一机关内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共1997人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同时进行SchirmerⅠ试验和泪液... 目的 调查西城区一机关内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干眼症的患病情况,以了解北京市社区正常人群干眼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2003年9月1日~30日对北京西城区一机关内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共1997人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同时进行SchirmerⅠ试验和泪液镜(Tearscope Plus,Keeler公司)检测BUT,共有3994只眼。共中男性1072人,年龄20~90岁(59.53±15.86岁),女性925人,19~85岁(55.36±14.28岁)。角结膜干燥症的诊断标准为:SchirmerⅠ≤5mm、BUT≤10秒,伴随患者主诉眼干燥症状,所得数据采用SPSS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分层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检查确诊为干眼症的病人共有122人。眼部疾病尤其是角膜疾病对病人的干眼症有影响,干眼症的发病机会随接触电脑时间的增多而增多,有线性关系。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泪膜状态,干眼症的患病率是比较高的,应正确对待干眼症,不要滥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眼内肿瘤光动力疗法的研究概况
11
作者 贾力蕴 《国际眼科纵览》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综述眼内黑色素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脉络膜骨瘤光动力疗法 (PDT)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PDT具有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 。
关键词 眼肿瘤 光化学疗法 血卟啉光照疗法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医院科研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杜丽华 贾力蕴 +4 位作者 李云 邵晶晶 常灏 宋健安 王宁利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近年来,国家在医学科学研究方面的投资大幅提高。医院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经费金额和项目种类也越来越多。面对科技发展新形势,我院科研管理工作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学院型医院”作为工作定位,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措施.逐步形成... 近年来,国家在医学科学研究方面的投资大幅提高。医院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经费金额和项目种类也越来越多。面对科技发展新形势,我院科研管理工作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学院型医院”作为工作定位,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措施.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医院科研发展的管理方法,并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临床实践,实现了科研管理由应急管理向全过程管理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模式 医院 全过程质量管理
原文传递
应用血啉甲醚对体外培养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PDT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洁 张风 +1 位作者 杨庆松 贾力蕴 《眼科》 CAS 2005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光敏剂血啉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对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株 (B16F10细胞株)行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效应和机制。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B16F10细胞 株。 方法 采用HMME作...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光敏剂血啉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对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株 (B16F10细胞株)行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效应和机制。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B16F10细胞 株。 方法 采用HMME作光敏剂,对B16F10细胞用630nm波长的氦氖激光机作光源(功率密度5mW/cm2),以2.5、5.0、 10.0、20.0、40.0、80.0μg/ml的HMME经2.4、3.6、4.8、6.0、7.2J/cm2的激光能量照射后,MTT法测定PDT对B16F10的杀伤率,An- 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测定B16F10的凋亡率。主要指标 吸光度(OD值)、凋亡率。 结果 随光敏剂浓度升高和照光剂 量增加,光动力作用对细胞的相对杀伤率逐渐增大,在低光动力剂量下明显上升,随后上升渐趋缓慢,杀伤曲线呈“S”形。在对 细胞杀伤率约70%的PDT剂量时,细胞死亡机制以凋亡为主,在对细胞杀伤率约99%的过量PDT剂量时,细胞可能损伤过重 发生坏死。结论 应用HMME行PDT治疗对体外培养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具有明确的杀伤效应,其对细胞的杀伤率具有显著 的剂量-效应关系;在一定PDT剂量范围内细胞死亡机制主要以凋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治疗 血啉甲醚 光动力疗法
原文传递
睫状肌收缩与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眼伪调节力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喆 王宁利 +5 位作者 朱思泉 王军 王开杰 贾力蕴 赵世强 王小兵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可折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眼睫状肌收缩功能与伪调节力的关系。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囊袋内可折叠IOL植入术后3个月,采用红外验光仪中调节性微波动分析软件检测瞳孔直径2.0—3.5mm、对光反应良好的50例患者(5... 目的分析和探讨可折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眼睫状肌收缩功能与伪调节力的关系。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囊袋内可折叠IOL植入术后3个月,采用红外验光仪中调节性微波动分析软件检测瞳孔直径2.0—3.5mm、对光反应良好的50例患者(50只眼)的睫状肌调节性微波动高频成分(HFC),并与患者术眼的伪调节力、IOL移动度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FC与IOL移动度呈正相关(r=0.702,P〈0.01),IOL移动度与伪调节力呈正相关(r=0.861,P〈0.01),HFC与伪调节力呈正相关(r=0.915,P〈0.01)。即IOL植入术后睫状肌的收缩能力越强,则IOL移动度越大,术后伪调节力越强。结论可折叠IOL植入术后术眼的睫状肌收缩可能导致IOL移动,这可能是IOL眼伪调节力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睫状体 肌收缩 调节
原文传递
血啉甲醚光动力疗法治疗兔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海霞 张风 +4 位作者 高丽琴 贾力蕴 熊颖 梁超 李辽青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兔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效果。方法选择46只新西兰白兔(46只眼)建立脉络膜黑色素瘤模型。每日注射环孢素A以抑制免疫反应,用间接检眼镜和B超观察肿瘤生长,至瘤体为1.5~4.6mm厚... 目的探讨国产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兔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效果。方法选择46只新西兰白兔(46只眼)建立脉络膜黑色素瘤模型。每日注射环孢素A以抑制免疫反应,用间接检眼镜和B超观察肿瘤生长,至瘤体为1.5~4.6mm厚度时,将46只兔(46只眼)分成两组,实验组41只眼,均静脉给予血啉甲醚10mg/kg体重,3h后用波长为630nm的氦氖激光进行照射,激光能量60~150J/cm^2。对照组5只眼,其中1只眼为空白对照,2只眼为血啉甲醚对照,2只眼为激光照射对照。PDT治疗后通过间接检眼镜、B超、彩色眼底照相观察瘤体变化4~5周,实验组16只眼分别在激光照射后24h和1周时处死,摘取眼球做病理检查,以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中,当激光能量≥70J/cm^2时,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厚度明显缩小;在激光能量为60J/cm^2照射下,仅有部分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对照组兔眼肿瘤均在2~3周内迅速增大,甚至充满整个玻璃体腔。结论国产光敏剂血啉甲醚光动力疗法对脉络膜黑色素瘤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肿瘤 黑色素瘤 血卟啉类 光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合并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贾力蕴 张永鹏 +4 位作者 周海英 佘海澄 曹绪胜 高丽琴 马凯 《眼科》 CAS 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CD)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4-2018年北京同仁医院高度近视合并RRD-CD患者占836例。方法回顾北京同仁医院住院HIS系统,收集高度近视合并RRD-CD手术...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CD)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4-2018年北京同仁医院高度近视合并RRD-CD患者占836例。方法回顾北京同仁医院住院HIS系统,收集高度近视合并RRD-CD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视网膜复位为复位组,发生视网膜再脱离为未复位组。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指标手术成功率及复发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高度近视合并RRD-CD患者836例,平均年龄(56.51±12.14)岁;男性518例(61.9%),右眼发病434例(51.9%)。视网膜脱离未复位为22.7%,与视网膜复位患者相比,未复位患者年龄较轻,术前视力、眼轴、晶状体状态、视网膜裂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等级及手术方式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优势比(OR)=0.972,95%可信区间(95%CI),0.967~0.989〕,术前视力光感(OR=1.898,95%CI为1.297~2.777),人工晶状体眼(OR=1.860,95%CI为1.255~2.758),眼轴>30 mm(OR=1.718,95%CI为1.240~2.379),巨大视网膜裂孔(OR=2.464,95%CI为1.495~4.063)及PVR D级(OR=1.551,95%CI为1.046~2.300)为视网膜脱离未复位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度近视合并RRD-CD患者男性比例大,中年发病、超高度近视、人工晶状体眼、巨大视网膜裂孔及PVD D级患者首次手术成功率低,视网膜脱离易复发。(眼科,2021,30:4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病特点、病因及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贾力蕴 张永鹏 +4 位作者 佘海澄 周海英 高丽琴 马凯 魏文斌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发病特点、病因及手术方式。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儿童RRD患者668例(737只眼)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其中,男性532例(589只眼),女性136例(148只眼)。年龄3~14... 目的探讨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发病特点、病因及手术方式。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儿童RRD患者668例(737只眼)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其中,男性532例(589只眼),女性136例(148只眼)。年龄3~14岁,平均年龄(11.14±2.74)岁。检索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眼别、病史、发病时间、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视网膜脱离范围、裂孔的类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等级、手术方式及对侧眼情况。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眼别及手术方式等以文字形式描述;将眼外伤史、屈光状态、晶状体情况、眼部及全身系统性疾病情况、是否双眼发病、视网膜裂孔的类型、视网膜脱离的范围、PVR等级及百分比,以列表形式描述。结果在纳入的668例(737只眼)儿童RRD患者中,伴有外伤史者72例(72只眼),占9.8%[男性58例(58只眼),女性14例(14只眼),男女比例为4.14:1,平均年龄(11.14±3.12)岁。外伤的原因,拳击伤者34例,鞭炮炸伤者6例,钝器击伤者17例,弹弓子弹伤者15例];伴屈光不正者256例(270只眼),占33.6%[中度近视者177例(193只眼),高度近视者53例(55只眼)及远视者22例(22只眼)];伴白内障手术史者61例(61只眼),占8.3%[人工晶状体眼者28例(28只眼),无晶状体者33例(33只眼),伴并发性白内障者70例(72只眼)及伴晶状体脱位者17例(17只眼)及伴先天性白内障者17例(17只眼)];伴有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者49例(54只眼),占7.3%;伴有马凡综合征者11例(13只眼),占1.8%;伴有遗传性视网膜劈裂者11例(11只眼),占1.5%;伴有先天性青光眼者10例(10只眼),占1.4%;伴有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者7例(9只眼),占1.2%;伴有先天性虹膜及脉络膜缺损者5例(5只眼),占0.7%;伴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者3例(3只眼),占0.4%;伴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者3例(3只眼),占0.4%;伴有Coats病、牵牛花综合征、视网膜血管炎及眼弓蛔虫病各2例(2只眼),各占0.3%;伴有Leber病及急性视网膜坏死各1例(1只眼),各占0.1%;双眼发病者有69例(138只眼),占10.3%;有视网膜裂孔者668例(701只眼),眼占95.1%[圆孔438只眼,锯齿缘离断91只眼,巨大裂孔61只眼,马蹄形孔53只眼,撕裂孔41只眼及黄斑孔17只眼]。视网膜脱离的特点,视网膜全脱离384例(384只眼),占57.4%;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部523例(523只眼),占78.3%;视网膜脱离达1个象限39例(39只眼),占5.8%;视网膜脱离达2个象限206例(206只眼),占30.8%;视网膜脱离达3个象限108例(108只眼),占16.2%;出现PVR者596例(621只眼),占89.2%(A级14只眼,B级144只眼,C级245只眼、D级218只眼及C级以上463只眼)。伴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者190例(196只眼),占28.4%;伴脉络膜脱离13例(13只眼),占1.9%。采取的手术方式,实施巩膜扣带术者504例(569只眼),占75.4%;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者136例(140只眼),占20.3%;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巩膜扣带术者28例(28只眼),占4.1%。结论男性儿童较女性更易发生RRD,近视眼、眼部发育不良、眼部钝挫伤及内眼手术史等是儿童RRD的主要原因。儿童RRD具有发现晚、严重PVR和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并累及黄斑等特点,提示对于存在眼部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该加强眼底视网膜的检查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缓释剂眼内植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永鹏 贾力蕴 +3 位作者 高丽琴 曹绪胜 王聪 马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行玻璃体腔0.7mg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植入术治疗因多种病因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共15例患者(16只眼)纳入本研究,男7例(8只眼)、女8例(8只眼),... 目的探讨行玻璃体腔0.7mg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植入术治疗因多种病因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共15例患者(16只眼)纳入本研究,男7例(8只眼)、女8例(8只眼),年龄47~72(60.2±8.6)岁。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例(6例联合白内障手术)、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后4例(均联合白内障手术)、黄斑前膜2例(均联合白内障手术)、玻璃体积血1例(联合白内障手术)。均因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黄斑水肿,行玻璃体腔Ozurdex■植入术。植入次数1~3(1.67±0.79)次,随访时间3~12(7.33±3.50)个月。结果15例(16只眼)于Ozurdex■植入术后3个月内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者10例(11只眼)、BCVA不变者4例(4只眼)、BCVA降低者1例(1只眼)。术后黄斑水肿均明显改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术前350~1370(621.60±235.48)γm,术后118~556(269.87±118.14)γ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白内障无明显进展。7例黄斑水肿复发,再次Ozurdex®植入1~2次稳定。术后眼压升高者3例,于药物植入术后1~2个月发生,眼压最高值36 mmHg,均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2例药物进入前房,其中1例药物取出。结论玻璃体腔Ozurdex■植入术效果确切,并发症可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黄斑水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黄斑水肿 地塞米松 迟效制剂 玻璃体内注射
原文传递
曲安奈德联合吲哚菁绿复合染色技术在黄斑前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永鹏 孙艺梦 +2 位作者 贾力蕴 周海英 马凯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在黄斑前膜(ERM)手术过程中,同步行曲安奈德(TA)联合吲哚菁绿(ICG)后极部黄斑区复合染色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采用复合染色技术行ERM术21例(21只... 目的探讨在黄斑前膜(ERM)手术过程中,同步行曲安奈德(TA)联合吲哚菁绿(ICG)后极部黄斑区复合染色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采用复合染色技术行ERM术21例(21只眼)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例(5只眼),女性16例(16只眼);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6.0±13.9)岁。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行23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其中,术中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者8例(8只眼),占38.09%(8/21);术前为IOL眼者3例(3只眼),占14.29%(3/21);术后二期行白内障手术者3例(3只眼),占14.29%(3/21);未行白内障手术者7例(7只眼),占33.33%(7/21)。术后随访13~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52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13例(13只眼),占61.90%(13/21);最佳矫正视力不变者6例(6只眼),占28.57%(6/21);最佳矫正视力降低者2例,占9.52%(2/21)。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显示ERM均已去除,随访期内无复发,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TA联合ICG复合染色技术在ERM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前膜 染色技术 曲安奈德 吲哚菁绿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原文传递
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行577nm激光膜切开术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张永鹏 曹绪胜 +6 位作者 李继鹏 周海英 贾力蕴 徐军 段安丽 彭晓燕 马凯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讨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行577 nm半导体激光内界膜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诊断为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的患者10例(10只眼)进行研究。其中,男性6例(6只眼)... 目的探讨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行577 nm半导体激光内界膜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诊断为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的患者10例(10只眼)进行研究。其中,男性6例(6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7.8±18.5)岁。全部患者采用行577 nm激光膜切开术治疗;治疗失败者、发现黄斑裂孔者及1个月以上玻璃体积血仍不吸收者,采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前后检查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前节、眼底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临床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结果在10例患者(10只眼)中,术前诊断为Valsalva视网膜病变4例(4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例(3只眼)、视网膜大动脉瘤2例(2只眼)及不明原因1例(1只眼),分别占40%(4/10)、30%(3/10)、20%(2/10)及10%(1/10)。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发生时间为1-60 d。全部10例(10只眼)患者经577 nm激光治疗,引流成功者有9例,占90%(9/10);失败者有1例,占10%(1/10)。其中,于激光当时引流成功者5例,占50%(5/10);于激光后1周内引流成功者4例,占40%(4/10)。激光后发现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除术者1例,占10%(1/10);激光后发生玻璃体积血者3例,占30%(3/10);行玻璃体切除术者2例,占20%(2/10);行玻璃体腔灌洗术者1例,占10%(1/10);激光后发现黄斑前膜保守治疗者1例,占10%(1/10)。结论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激光内界膜切开术及玻璃体切除术等。应用577 nm激光内界膜切开术,选择适当治疗时机和合理激光参数,可以成功引流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同时需要关注激光治疗的合并症,适时采取玻璃体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 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 激光 膜切开术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