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啸”乐考释——以唐太宗妃韦氏墓室啸伎壁画为中心
1
作者 贾嫚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啸”有狂放不羁的发音方式,又有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是将抒发情绪的高歌行为局限在音乐中,使之成为有节制、合乎节拍的乐。在唐太宗妃韦氏墓中发现一组乐舞壁画,其中有女伎跪坐吹啸的形象,以此图为例,上溯汉魏,下汲两宋,对啸乐发展做... “啸”有狂放不羁的发音方式,又有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是将抒发情绪的高歌行为局限在音乐中,使之成为有节制、合乎节拍的乐。在唐太宗妃韦氏墓中发现一组乐舞壁画,其中有女伎跪坐吹啸的形象,以此图为例,上溯汉魏,下汲两宋,对啸乐发展做大致梳理,旨在说明,从先秦两汉时期的意向表现,到魏晋时期的超世神韵,进而纵深于唐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啸经历了一个从意象到具象的变化过程,在承袭汉魏汉族传统的同时,又深受胡风胡俗的影响,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都可以从唐太宗妃韦氏墓中一窥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韦贵妃 墓室壁画
下载PDF
中西方人文主义的音乐理念与当代音乐教育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嫚 杨洪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人文主义是当今世界主流文化思想之一。它所倡导的注重人格完美和人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音乐理念,是音乐艺术家们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试图通过对中西方人文主义音乐理念的产生发展历程的阐述和反思,从中探究其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音乐教育 人文主义 传统思想
下载PDF
唐代拍板、箜篌、方响在五代的流变——以冯晖墓彩绘砖雕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贾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种类繁多的中外乐器是唐代乐舞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甚为久远,尤其对五代影响更为直接。陕西地区出土的后周冯晖墓彩绘砖雕乐舞图中拍板、方响、箜篌3种乐器图像,是中国传统乐器、外来乐器从唐到五代的流变再现,其发展轨... 种类繁多的中外乐器是唐代乐舞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甚为久远,尤其对五代影响更为直接。陕西地区出土的后周冯晖墓彩绘砖雕乐舞图中拍板、方响、箜篌3种乐器图像,是中国传统乐器、外来乐器从唐到五代的流变再现,其发展轨迹与当时社会变迁相互映衬。这3种乐器不仅是唐代乐舞的重要组成,也是上承唐韵、下启宋风中极为重要的中间环节,其史学价值、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乐器 冯晖墓 拍板 方响 箜篌
下载PDF
承唐启宋的五代燕乐——以冯晖墓乐舞图像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贾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45,共11页
以胡乐为主的唐代燕乐,自中晚唐后,逐渐发展成为以汉乐为主导的新的中国化燕乐,即定型于宋代的燕乐。这一转变过程,在陕西出土的五代冯晖墓乐舞图像中有着清晰反映,它既是"承唐启宋"的活标本,也是社会变革的真实反映,更是乐... 以胡乐为主的唐代燕乐,自中晚唐后,逐渐发展成为以汉乐为主导的新的中国化燕乐,即定型于宋代的燕乐。这一转变过程,在陕西出土的五代冯晖墓乐舞图像中有着清晰反映,它既是"承唐启宋"的活标本,也是社会变革的真实反映,更是乐舞艺术宛转分流时的瞬间再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 冯晖 燕乐
下载PDF
“啸”乐中的人文品藻——以唐太宗妃韦氏墓乐舞壁画啸伎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7-91,共5页
陕西礼泉出土的唐太宗妃韦氏墓室壁画啸伎图,以其直观的图像资料,再现了啸的蜕变过程,其本身含有的精神意蕴和人文风貌,是中古时期文人高士的一种特征记忆。
关键词 啸伎图 啸乐 韦贵妃墓
下载PDF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嫚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年第11期12-13,共2页
文章首先对我国开展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之后,文章从学术性标准、职业性标准、人格品德标准三方面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文章拟通过对我国高... 文章首先对我国开展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之后,文章从学术性标准、职业性标准、人格品德标准三方面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文章拟通过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的必要性和构建途径进行分析,旨在推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推进高等艺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艺术教育 教育人才培养 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 又好又快发展 人格品德 文章 学术性
下载PDF
唐墓壁画中的文化意蕴——以唐韦贵妃墓啸伎图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洪冰 贾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3,共6页
在昭陵唐太宗妃韦氏墓出土一组乐舞壁画。此组乐舞壁画大小均等共10幅,将十位正在起舞弄乐的女伎置于相对独立画面中,以图像的形式再现了李唐王朝的社会变迁和风俗礼仪,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本文以啸伎图展开探讨,旨在说明,... 在昭陵唐太宗妃韦氏墓出土一组乐舞壁画。此组乐舞壁画大小均等共10幅,将十位正在起舞弄乐的女伎置于相对独立画面中,以图像的形式再现了李唐王朝的社会变迁和风俗礼仪,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本文以啸伎图展开探讨,旨在说明,啸作为中古时期较为特殊的一种音乐表现手法,彰显了中古士林自我情趣的狂放自由和道教通灵升仙的隐秘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韦贵妃 啸伎 文化意蕴
下载PDF
医学生实习中的诊疗行为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郑雪倩 贾嫚 《中国卫生人才》 2012年第5期42-44,共3页
案例背景患者刘某,女,19岁。因发热、腹泻持续3日并伴有牙龈出血,右肩、右髋部出血点,被送至某医院急诊科就诊,并于当日下午4时30分留院观察治疗,第三天下午因患者病情迅速恶化转入监护室治疗,虽经积极抢救,但终因患者病情危重于第四天... 案例背景患者刘某,女,19岁。因发热、腹泻持续3日并伴有牙龈出血,右肩、右髋部出血点,被送至某医院急诊科就诊,并于当日下午4时30分留院观察治疗,第三天下午因患者病情迅速恶化转入监护室治疗,虽经积极抢救,但终因患者病情危重于第四天凌晨6时40分死亡。经尸检确认,患者系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的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实习 行为分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疗 病情危重 医院急诊科 牙龈出血
下载PDF
陕西民间乐舞中的“傩”
9
作者 杨洪冰 贾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7-169,共3页
为探索"傩"文化的潜在价值,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认为傩文化是先民遗存的活态文化基因,其包含着人类自身丰富的潜性思维方式及原始宗教与乐舞艺术。因此,它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对三秦大众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为探索"傩"文化的潜在价值,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认为傩文化是先民遗存的活态文化基因,其包含着人类自身丰富的潜性思维方式及原始宗教与乐舞艺术。因此,它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对三秦大众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民间乐舞 傩文化 侬子驱傩 沿门驱疫
下载PDF
论飞天乐舞的符号意蕴
10
作者 侯颖 史兵 贾嫚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文章通过图像分析、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探索乐舞艺术的潜在价值。认为伎乐飞天作为一种特殊的乐舞艺术符号,承载了许多被视觉化的抽象性因素,它呈现了一种人类生命有意义的动态,把人的生命形式与乐舞艺术形象完美融合在一起,达到... 文章通过图像分析、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探索乐舞艺术的潜在价值。认为伎乐飞天作为一种特殊的乐舞艺术符号,承载了许多被视觉化的抽象性因素,它呈现了一种人类生命有意义的动态,把人的生命形式与乐舞艺术形象完美融合在一起,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印度到西域,从西域到长安,乐舞伎飞天承载了诸多民族文化因素,见证了中西文明交汇的印记,具有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舞 伎乐飞天 长安伎乐
下载PDF
STEM教育理念下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探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高凯涛 高杰 贾嫚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112,共7页
依照我国教育目标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的要求,STEM教育可为教育改革在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深入发展提供可行的思路。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和技术任务匹配模型为理论基础,遵循学科融合性、技术匹配性、技术... 依照我国教育目标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的要求,STEM教育可为教育改革在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深入发展提供可行的思路。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和技术任务匹配模型为理论基础,遵循学科融合性、技术匹配性、技术易用性的设计原则,通过对STEM课程的分类研究与技术的需求分析,提出了STEM教育理念下技术与课程融合模式。此外,文章对STEM教育中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四方面技术需求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为信息技术环境中STEM课程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技术与课程的融合 技术接受模型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
下载PDF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的斯钙素-1在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家艳 孟亚奇 +1 位作者 贾嫚 姚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8-1203,共6页
目的:明确斯钙素-1(stanniocalcin-1,STC1)对支气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以及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对支气管上皮细胞STC1表达调控的效应,探讨STC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 目的:明确斯钙素-1(stanniocalcin-1,STC1)对支气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以及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对支气管上皮细胞STC1表达调控的效应,探讨STC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EMT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处理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72 h诱导EMT模型:外源加入STC1重组蛋白(rh STC1),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采用CSE刺激16HBE细胞24 h: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TC1 m RNA和蛋白表达差异,外源加入NF-κB抑制剂JSH23,Western blot检测STC1表达差异。结果:TGF-β可诱导16HBE细胞由典型的多边铺路石样变为长梭形,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降,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表达增加,rh STC1可逆转上述改变。CSE可刺激16HBE细胞STC1表达增高,且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外源加入NF-κB抑制剂JSH23可抑制上述效应。结论:STC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形成过程中,是抑制气道EMT的保护性因素。CSE局部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通过NF-κB信号导致STC1反应性增加可能是其主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钙素-1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IL-36γ在哮喘患者血清及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亚奇 贾嫚 +2 位作者 姜洁 杨翌 姚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64-1268,1274,共6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6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哮喘病情评估中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4例哮喘患者及24例同期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6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哮喘病情评估中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4例哮喘患者及24例同期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IL-36γ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病情控制水平以及血清IL-13的相关性。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 IL-36γ的m RNA表达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哮喘组血清IL-36γ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75.90±25.70)pg/m L vs.(100.40±8.49)pg/m L,P=0.008],其表达与肺功能FEV1/FVC(r=-0.347,P=0.016)、FEV1%pred(r=-0.454,P=0.001)均呈负相关,与血清IL-13水平(r=0.611,P=0.003)呈正相关。根据哮喘患者的病情控制水平进行分级,血清IL-36γ主要在未控制组高表达,明显高于部分控制组(P<0.05)、完全控制组(P<0.05)及健康对照组(P<0.001)。外源重组蛋白IL-13刺激16HBE促进IL-36γm RN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表达。结论:哮喘患者血清IL-36γ表达增高,其表达上调可能和IL-13有关,该蛋白可能是哮喘评估和病情监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IL-36γ 支气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80例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14
作者 贾嫚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9期249-249,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与研究有关急性牙髓炎应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整体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并收治的80例的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分别为40例。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相关的对照,一组进行... 目的:探讨分析与研究有关急性牙髓炎应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整体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并收治的80例的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分别为40例。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相关的对照,一组进行多次根管治疗,另一组通过相应的观察,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通过整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患者的整体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为97.5%(39/40),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82.5%(33/40)。可见,两组治疗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急性牙髓炎适宜选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因其效果显著、方便实用,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因而在有关的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的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PDF
血清斯钙素-1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淑娟 许家艳 +3 位作者 贾嫚 欧英炜 周军 姚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04-1408,共5页
目的:探讨斯钙素-1(stanniocalcin-1,STC1)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55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肺功能和问卷评分进行相应分组,且以2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 目的:探讨斯钙素-1(stanniocalcin-1,STC1)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55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肺功能和问卷评分进行相应分组,且以2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研究对象的血清斯钙素-1表达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斯钙素-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2)血清斯钙素-1在初筛COPD上具有一定价值(P=0.025,AUC=0.659),最佳阈值为1 350 pg/mL(敏感度81.82%;特异度50.00%)。(3)血清斯钙素-1与稳定期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包括GOLD分级、慢阻肺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ABCD分组、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斯钙素-1在COPD中显著降低,可能对于COPD的诊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斯钙素-1
下载PDF
惯性陀螺定位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健 陶玉明 +1 位作者 王展清 贾嫚 《城市勘测》 2019年第S01期226-229,共4页
惯性陀螺定位技术应用于非开挖地下管线探测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非开挖地下管线探测与惯性陀螺定位技术,总结了惯性陀螺定位技术测量城市地下管线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并分析其测量精度评定的优化。
关键词 惯性陀螺定位 非开挖测量 地下管线探测 管线数据处理
下载PDF
“柘枝”从唐到宋之迭嬗——冯晖墓彩绘砖雕花冠舞伎考 被引量:10
17
作者 贾嫚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67,共7页
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中西方文化交流在中国唐代达到鼎盛,源自中亚地区的"柘枝舞"便是此文化交流的结果。本文以西安地区出土的五代冯晖墓彩绘砖雕花冠舞伎为焦点,上溯李唐,下及北宋,对唐代"柘枝"做初... 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中西方文化交流在中国唐代达到鼎盛,源自中亚地区的"柘枝舞"便是此文化交流的结果。本文以西安地区出土的五代冯晖墓彩绘砖雕花冠舞伎为焦点,上溯李唐,下及北宋,对唐代"柘枝"做初步探索,旨在说明,冯晖墓花冠舞伎从"柘枝舞"演变为队舞之"花心",不仅是唐代燕乐向宋代队舞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重新认识胡俗乐发展和"柘枝"变迁的一个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枝 冯晖 花冠舞伎 花心 竹竿子
原文传递
西安地区出土文物中唐代箜篌图像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嫚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3-61,共9页
竖箜篌或曰胡箜篌,源自西亚两河流域的竖琴,先后流播于希腊、埃及、印度、中亚等地,经当时西域传入中国,是为中西文化交流之产物。从今西安地区出土文物考察,最早竖箜篌图像的出现可追溯至北周时期。到唐代,胡风、胡乐构成唐代乐舞文化... 竖箜篌或曰胡箜篌,源自西亚两河流域的竖琴,先后流播于希腊、埃及、印度、中亚等地,经当时西域传入中国,是为中西文化交流之产物。从今西安地区出土文物考察,最早竖箜篌图像的出现可追溯至北周时期。到唐代,胡风、胡乐构成唐代乐舞文化中一个重要因素,从西方传入的竖琴也迅速传播中土,成为兼容中华文化因素的"竖箜篌"。在西安地区出土的墓室壁画、随葬乐俑、佛教像碑、金银玉器中的箜篌图像丰富多样,其形制、功能、演奏技法等也发生了诸多变异。理清箜篌传入唐代长安后的本土化过程,对探索其在唐代乐舞的地位和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长安 出土文物 西安地区 箜篌 图像 中西文化交流 本土化过程 两河流域
原文传递
胡琴源流新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嫚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6,共11页
“胡琴”称谓在唐代已经出现,初期包含了从丝绸之路传到中原的诸多胡乐器,其中多指称琵琶,后逐渐专指马尾胡琴.马尾胡琴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汉化,发展衍生出种类繁多、普及面极广的马尾拉弦乐器,至深至远地影响着... “胡琴”称谓在唐代已经出现,初期包含了从丝绸之路传到中原的诸多胡乐器,其中多指称琵琶,后逐渐专指马尾胡琴.马尾胡琴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汉化,发展衍生出种类繁多、普及面极广的马尾拉弦乐器,至深至远地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文献中对“胡琴”的解释有奚琴、嵇琴、轧筝、二弦琴之说,又有弦鼗、秦汉子之意象,因此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①近些年来,随着文物考古发掘资料的日益丰富,尤其是一些文物图像资料,为研究胡琴的生成、演变、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胡琴 拉弦乐器 源流 北方游牧民族 考古发掘资料 丝绸之路 传播过程 中国音乐
原文传递
箜篌在中国新疆地区的流播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嫚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59,共3页
中国古代的乐器箜篌在古代乐舞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中国文献记载,箜篌分为卧箜篌(中国本土)、竖箜篌(外来乐器)两大类。卧箜篌在中国出现很早,在春秋战国时,南方的楚国即流传。①文献典籍中最初称之"坎侯"或"空侯",是类似古代... 中国古代的乐器箜篌在古代乐舞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中国文献记载,箜篌分为卧箜篌(中国本土)、竖箜篌(外来乐器)两大类。卧箜篌在中国出现很早,在春秋战国时,南方的楚国即流传。①文献典籍中最初称之"坎侯"或"空侯",是类似古代琴瑟类的乐器,因自身条件的缺陷到南北朝后逐渐消失。竖箜篌(本文在以下论述中称之"箜篌")源于西亚两河流域地区,在西亚被称为竖琴(Ha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箜篌 中国 新疆地区 流播 文献记载 春秋战国 文献典籍 两河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