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锑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贾成玺 韩军 常晓燕 《现代铸铁》 CAS 2023年第1期14-17,共4页
针对采用加铜和加锡的工艺方法生产普通合金灰铸铁的成本较高问题,展开了在获得相同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的生产性试验。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入量的锑对灰铸铁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为:锑的加入量为0.020%时... 针对采用加铜和加锡的工艺方法生产普通合金灰铸铁的成本较高问题,展开了在获得相同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的生产性试验。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入量的锑对灰铸铁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为:锑的加入量为0.020%时,铸件的硬度较为稳定。将锑合金应用到灰铸铁导轨淬火机床床身铸件上进行生产,生产结果显示:加入0.02%的锑可以代替加入0.5%的铜来提高铸件的硬度,金相组织和其他力学性能基本一致,且生产成本是采用铜合金的1/250,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铸铁 锑含量 组织性能
下载PDF
灰铸铁材料的静力学性能与疲劳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锦 贾成玺 马荣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6年第8期567-569,588,共4页
采用不同的碳当量,对某发动机用灰铸铁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改进,改进前硅碳含量比cSi/cC=0.63,改进后硅碳含量比cSi/cC=0.7左右,对改进前后附铸试棒的静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碳当量cCE=3.80%(质量分... 采用不同的碳当量,对某发动机用灰铸铁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改进,改进前硅碳含量比cSi/cC=0.63,改进后硅碳含量比cSi/cC=0.7左右,对改进前后附铸试棒的静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碳当量cCE=3.80%(质量分数)、硅碳含量比cSi/cC=0.7左右时,灰铸铁材料的各项性能均处于较好状态;硅碳含量比c Si/c C 高的材料,其弹性模量也高,而抗拉强度和规定总延伸强度又均随弹性模量的提高而提高;相同疲劳环境下,弹性模量高的材料,其疲劳循环周次也高;经改进后,试验灰铸铁材料的抗拉强度在330~350 MPa、弹性模量在185000~195000 MPa,拉拉疲劳极限在47.5~5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铸铁 硅碳含量比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规定总延伸强度 疲劳循环周次 疲劳极限
下载PDF
ZG15Cr2Mo1钢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锦 李滨 +3 位作者 黄思琪 仇国民 贾成玺 马荣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9年第10期686-689,共4页
ZG15Cr2Mo1钢在力学性能检测时结果差异较大,通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两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的试样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不稳定导致的显微组织差异是该钢力学... ZG15Cr2Mo1钢在力学性能检测时结果差异较大,通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两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的试样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不稳定导致的显微组织差异是该钢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920~970℃保温8~12h正火和720~760℃保温8~12h回火,可使该钢组织均匀,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G15Cr12Mo1钢 力学性能 冲击吸收能量 回火贝氏体 热处理
下载PDF
ZG15Cr2Mo1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滨 张锦 +4 位作者 仇国民 黄思琪 贾成玺 马荣华 王宝琴 《热处理》 CAS 2020年第1期24-27,共4页
为了确保含017%C、1.93%Cr、0.97%Mo、0.43%Si和0.68%Mn(质量分数)的ZG15Cr2Mo1钢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满足要求,对其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冷却方式的正火及不同温度的回火工艺试验。经不同工艺热处理的钢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确定的ZG15Cr2... 为了确保含017%C、1.93%Cr、0.97%Mo、0.43%Si和0.68%Mn(质量分数)的ZG15Cr2Mo1钢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满足要求,对其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冷却方式的正火及不同温度的回火工艺试验。经不同工艺热处理的钢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确定的ZG15Cr2Mo1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20~970℃保温8~12h空冷正火,随后720~760℃回火8~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G15Cr2Mo1钢 正火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影响G18CrMo2-6材料冲击性能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滨 张锦 +5 位作者 马荣华 黄思琪 贾成玺 杨金龙 王明 南剑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0年第4期23-25,40,共4页
G18CrMo2-6材料在力学性能检测中,出现冲击吸收功不合格或波动大的现象,为查找原因,对G18CrMo2-6材料进行理化分析及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贝氏体组织中M/A分解程度不同是影响此材料冲击吸收功大小的主要原因,通过热处理工艺实验验证,... G18CrMo2-6材料在力学性能检测中,出现冲击吸收功不合格或波动大的现象,为查找原因,对G18CrMo2-6材料进行理化分析及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贝氏体组织中M/A分解程度不同是影响此材料冲击吸收功大小的主要原因,通过热处理工艺实验验证,此材料只要正火后得到贝氏体加≤70%铁素体组织,采用680℃~720℃保温2 h回火工艺,力学性能均能满足指标要求,并且均获得较高的冲击吸收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18CrMo2-6 冲击吸收功 金相组织 热处理工艺
下载PDF
PHB-1锤击布氏硬度计检测验证
6
作者 张锦 李滨 +5 位作者 杨金龙 翟惠斌 马荣华 王明 南剑 贾成玺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0年第5期21-25,共5页
本文介绍了PHB锤击硬度计的原理及功能。使用PHB锤击硬度计、老式HRC锤击硬度计、标准HB-3000台式布氏硬度计对不同材料及不同硬度范围的试样进行了实际检测。结果表明,老式HRC锤击硬度计、标准HB-3000台式布氏硬度计相对误差均小于JJF1... 本文介绍了PHB锤击硬度计的原理及功能。使用PHB锤击硬度计、老式HRC锤击硬度计、标准HB-3000台式布氏硬度计对不同材料及不同硬度范围的试样进行了实际检测。结果表明,老式HRC锤击硬度计、标准HB-3000台式布氏硬度计相对误差均小于JJF1595-2016携带式布氏硬度计校准规范允许误差±8%.PHB锤击硬度计比HRC老式锤击硬度计误差小,PHB锤击硬度计与HB-3000的相对误差小于±5%,并且小于HRC锤击硬度计同HB-3000的误差。分析了PHB锤击布氏硬度计优于HRC老式锤击硬度计的原因主要是PHB锤击硬度计在原理上保证了F/D^2(F-力,kg;D-压痕直径,mm)值等于30,更接近台式布氏硬度计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硬度计 检测原理 功能 检测结果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