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反杜林论》哲学编第三、四章介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贾文炳
-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0-23,共4页
-
文摘
恩格斯为什么要写《反杜林论》《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和杜林论战中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写于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恩格斯当时中断他正在写作的《自然辩证法》一书,而去撰写《反杜林论》,是为了适应德国社会民主党当时党内斗争的需要.第一,为了反击杜林集团向党的进攻.德国社会民主党建立于1869年。
-
关键词
《反杜林论》
恩格斯
先验主义
哲学
唯心主义
唯灵论
上帝
黑格尔
德国社会民主党
真理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立场的特性和功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贾文炳
-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16,共3页
-
文摘
论立场的特性和功能贾文炳在马列著作中,在国际交往中,在政治生活中,为什么经常出现立场这个概念?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研究一下立场的特性和功能。立场是指主体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由此而持的基本态度。立场具有多方面的特性:一是普遍性。处于矛盾关系和...
-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唯物主义
无产阶级
党性锻炼
革命立场
最高准则
共产党员
精神实质
-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论真理的辩证性质
- 3
-
-
作者
贾文炳
-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0-32,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了说明真理的辩证性质,使用了两对概念:一对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一对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如何理解这两对概念的含义和关系,在我国哲学界看法不一.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就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798页)于是,根据“在每个历史发展的阶段上,人们所达到的客观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断定“任何客观真理都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21页)
-
关键词
相对真理
辩证性质
何真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确实性
容观真理
正确认识
客观真理
近似性
整体世界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问题解答
- 4
-
-
作者
贾文炳
-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7-28,共2页
-
文摘
问: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答:真理没有阶级性,人们对真理的态度有阶级性.
-
关键词
真理的内容
真理的阶级性
问题解答
阶级利益
社会科学真理
肯定判断
定阶
客观规律
主观愿望
人人平等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第一讲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 5
-
-
作者
贾文炳
-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9,共5页
-
文摘
为帮助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约请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部分教授、讲师遵照中宣部理论局编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读》,撰写了一套辅导材料,包括总论和十个专题讲座、原著介绍、难句解释、问题解答等.原拟分期刊登,现根据读者要求,除总论在本刊二期刊登外,十个专题讲座集中在本期刊登.原著介绍、难句解释、问题解答等仍按原计划分期刊登.
-
关键词
主观与客观
实事求是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发挥主体能动性
客观规律
客观事物
增强党性
从实际出发
人的意识
唯物主义哲学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邓小平的革命立场观
- 6
-
-
作者
贾文炳
-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6-9,共4页
-
文摘
论邓小平的革命立场观贾文炳邓小平的革命立场观是一个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国特色和独特风格,既有理论彻底性,只有现实针对性,在阐明革命立场的同时,也阐明坚持革命立场的意义和方法,一般说的立场,泛指主体在观察和解决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由此而持的基本态...
-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
革命立场
工人阶级
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的
马克思主义
为人民服务
政治立场
阶级立场
-
分类号
D0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毛泽东对真理标准理论的贡献
- 7
-
-
作者
贾文炳
-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18,共3页
-
文摘
论毛泽东对真理标准理论的贡献贾文炳真理标准问题,是各派哲学争论了两千多年一直得不到正确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1845年,马克思在创立了唯物史观之后,第一次提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长达半个世纪的实践过程中,进一...
-
关键词
毛泽东
真理标准
实践标准
真理的内容
真理的标准
内容标准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检验
真理性
实用主义
-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应当把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论的逻辑起点
- 8
-
-
作者
贾文炳
-
出处
《理论导刊》
1987年第4期45-46,共2页
-
文摘
长期以来,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中在讲认识论时,由于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客体问题的观点正面树立起来,所以在批判错误和划清界限时,都显得突如其来,缺乏逻辑力量,总是批不透,划不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充分揭示能动反映论的其它问题产生的客观依据,我认为,有必要改变忽视主体客体问题的传统习惯,应当把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问题提到认识论的逻辑起点的地位,加以系统的论述。因为:
-
关键词
认识论
主客体
主体和客体
逻辑起点
实践和认识
能动反映论
哲学基本问题
唯物辩证
客观依据
旧哲学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关于实践标准辩证性质的探讨
- 9
-
-
作者
贾文炳
-
出处
《理论导刊》
1987年第2期35-36,共2页
-
文摘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其他原理一样,体现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实践标准的唯一性,这是它的唯物论。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它的辩证法。现在,有些哲学教科书,对其唯一性方面,阐述的比较充分;对其辩证性方面。则缺乏应有的重视,而且把相对性只解释为局限性,把绝对性解释为“就是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认为,唯一性和绝对性的含义和功能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唯一性是实践标准与其他标准(本本、有用、权威、公意、阶级、客体、逻辑等等)相比较而显示的优越性,具有排他性,其功能在于确立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此外,再无别的办法。绝对性和相对性则不是相对于其他标准而言的。而是实践标准自身在检验各种认识的过程中在不同情况下所显示的两种不同属性,承认绝对性的同时,还要承认相对性,二当相互间没有排它性。它的使命在于揭示实践检验的具体状态,帮助人们正确对待实践检验。绝对性和相对性都是以唯一性为前提的。因此,不能只把唯一性和绝对性统一起来,免得引起好象相对性就是不承认唯一性的误解。 那么,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辩证性质呢?我以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关键词
实践标准
辩证性质
实践检验
唯一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认识真理
辩证法
谬误
唯物论
实践结果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试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形成过程
- 10
-
-
作者
贾文炳
-
出处
《理论导刊》
1987年第10期1-5,共5页
-
文摘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党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客观依据。这个科学论断的形成过程,是以确认以下四个观点为前提的。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三、社会主义还要有生产力标准,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所有这些观点,都是在实践中经过艰苦的探索而逐步形成的。正如列宁说的:“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建成社会主义
概念的形成
苏联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增订本
毛泽东
共产主义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