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歧双歧杆菌B11调控肠道屏障的体外研究
1
作者 贾晓蒙 路江浩 +6 位作者 李思童 李旭阳 贾洪利 梁丛丛 霍文敏 郭润晴 杨玲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文章以肠道菌群体外批量发酵系统与HT-29细胞相结合,分析了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11对肠道机械屏障的调控及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巨噬细胞RAW264.7影响,探讨B11对免疫... 文章以肠道菌群体外批量发酵系统与HT-29细胞相结合,分析了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11对肠道机械屏障的调控及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巨噬细胞RAW264.7影响,探讨B11对免疫屏障的调控。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B11可在体外发酵条件下拮抗ETEC对HT-29的损伤,提高HT-29黏蛋白MUC2和MUC5AC、紧密连接蛋白ZO-2、Claudin-1和Occudin的mRNA相对表达率至3.78、1.75、4.86、4.06和3.29。经过B11菌悬液处理RAW264.7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提升(17.48±2.49)%,吞噬率提升(21.63±9.85)%,促进了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分泌(P<0.05)。可知,两歧双歧杆菌B11能够增强肠道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 肠道屏障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免疫 益生菌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闫正 刘志英 +4 位作者 郑海蓉 白伟侠 路江浩 贾晓蒙 雷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 探讨复合益生菌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随访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4... 目的 探讨复合益生菌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随访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44例、试验组45例完成研究。术后第1天开始对照组患者服用麦芽糊精,2次/d,3 g/次,连续服用14 d;试验组患者服用复合益生菌,2次/d,3 g/次,连续服用14 d。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评分、疼痛VAS评分、关节炎严重程度WOMAC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以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GS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组内术后第3天GS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4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SF-36总分及生理功能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以及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4天SF-36总分及活力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第7天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服用复合益生菌可改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以及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GSRS评分 VAS评分 SF-36评分
下载PDF
微管结合蛋白Tau磷酸化位点突变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贾晓蒙 张亚楠 +4 位作者 罗晓丽 陈滢洁 丁丽华 叶棋浓 吕朝晖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构建带有Myc标签的Thr-213、Thr-235、Ser-404磷酸化位点突变为Ala的Tau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Myc-Tau3m蛋白。方法:利用重组PCR方法得到Thr-213、Thr-235、Ser-404磷酸化位点突变为Ala的编码序列,将其插入经Bam HⅠ... 目的:构建带有Myc标签的Thr-213、Thr-235、Ser-404磷酸化位点突变为Ala的Tau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Myc-Tau3m蛋白。方法:利用重组PCR方法得到Thr-213、Thr-235、Ser-404磷酸化位点突变为Ala的编码序列,将其插入经Bam HⅠ和KpnⅠ酶切的p XJ40-Myc表达载体,在人293T细胞中转入空载体和重组质粒,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达及功能。结果:测序和酶切结果证实Myc-Tau3m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转染293T细胞后获得表达,表达产物可促进微管的乙酰化。结论:构建了Thr-213、Thr-235、Ser-404磷酸化位点突变的Myc-Tau3m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Tau蛋白磷酸化的生理机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结合蛋白Tau 突变体 磷酸化 真核表达
下载PDF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晓蒙 王琳 +2 位作者 孙银萍 叶棋浓 吕朝晖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5期720-723,共4页
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癌中极少数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致瘤性的细胞亚群,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目前为止,多数研究阐述了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子表型、分子亚型及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及治疗意义,现就以... 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癌中极少数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致瘤性的细胞亚群,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目前为止,多数研究阐述了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子表型、分子亚型及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及治疗意义,现就以上方面研究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干细胞 信号通路 分子表型 综述
下载PDF
带Myc标签的人B55α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
5
作者 贾晓蒙 孙银萍 +6 位作者 张亚楠 罗晓丽 陈滢洁 刘婕 丁丽华 叶棋浓 吕朝晖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构建带有Myc标签的人B55α真核表达载体,获得Myc-B55α融合蛋白,并初步检测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以本实验室保存的乳腺文库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出B55α编码序列,将其插入p XJ-40-myc载体,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达情况;将重组质粒... 目的:构建带有Myc标签的人B55α真核表达载体,获得Myc-B55α融合蛋白,并初步检测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以本实验室保存的乳腺文库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出B55α编码序列,将其插入p XJ-40-myc载体,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达情况;将重组质粒与空载体分别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B55α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对AKT磷酸化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B55α与AKT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Myc-B55α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印迹证实转染293T细胞后Myc-B55α融合蛋白获得表达,并可抑制AKT308的磷酸化;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B55α与AKT存在相互作用。结论:构建了带Myc标签的人B55α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B55α在蛋白磷酸化修饰功能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B55α 克隆 真核表达
下载PDF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中原醛症最佳诊断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玲 王琳 +12 位作者 宋烨琼 朱杰 贾晓蒙 臧丽 杨国庆 谷伟军 杜锦 王先令 郭清华 吕朝晖 巴建明 窦京涛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中不同评价指标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简称原醛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22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醛固酮瘤(APA)90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中不同评价指标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简称原醛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22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醛固酮瘤(APA)90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44例及原发性高血压(EH)88例。所有患者均行CCT,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CCT后醛固酮绝对值、醛固酮抑制率、肾素活性上升率、肾素活性上升率联合醛固酮抑制率和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进行评价,确定最佳诊断切点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CCT后APA、IHA和EH组醛固酮抑制率分别为0.3%、0.7%和4.0%。PA组(APA组和IHA组)肾素活性上升率明显低于EH组(P<0.05),APA组、IHA组和EH组肾素活性上升率分别为0(0,1)、0.25(0,1)和0.97(0.23,2.27)。CCT后醛固酮绝对值、醛固酮抑制率、肾素活性上升率、肾素活性上升率联合醛固酮抑制率和AR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3、0.575、0.318、0.616和0.901,最佳切点分别为417.20、2.90、–0.44、0.53和22.70[醛固酮浓度(PAC)单位采用ng/dl,1pmol/L=27.7ng/dl;肾素活性(PR A)单位为μg/(L·h)],敏感度分别为81.7%、10.1%、95.5%、62.4%和81.7%,特异度分别为51.1%、97.8%、7.8%、60.4%和87.7%。结论高血压患者包括EH及原醛症CCT后醛固酮抑制率远低于30%,CCT后ARR对原醛症的诊断价值优于醛固酮绝对值、醛固酮抑制率、肾素活性上升率及肾素活性上升率联合醛固酮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诊断
下载PDF
生理盐水试验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价值的再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琳 赵玲 +12 位作者 朱杰 宋烨琼 贾晓蒙 臧丽 杨国庆 谷伟军 杜锦 王先令 郭清华 吕朝晖 巴建明 窦京涛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9-583,共5页
目的评价生理盐水试验(SIT)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简称原醛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诊治并进行盐水输注试验的13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PA组72例及原发性高血压(EH)组60例。... 目的评价生理盐水试验(SIT)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简称原醛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诊治并进行盐水输注试验的13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PA组72例及原发性高血压(EH)组60例。根据盐水输注后血浆醛固酮的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寻找诊断PA的最佳切点。结果 PA组和EH组立位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20的患者分别占83.3%和15.0%,无论PA或EH组,盐水负荷前后两组间(ARR<20与ARR≥20)血浆醛固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立位ARR≥20的患者比较,EH组立位ARR<20者肾素活性更高(P<0.01),血钠水平更低(P<0.05)。盐水负荷后,PA组和EH组患者中血浆醛固酮水平仍大于10ng/dl的比例分别为91.7%和75.0%,诊断PA的最佳切点值为388.1pmol/L(14.0ng/dl),曲线下面积(AUC)为0.674,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3.9%及66.7%,约登指数(YI)为0.3。结论生理盐水输注是一项安全且可靠的PA确诊方法,盐水负荷后血浆醛固酮的最佳诊断切点值取决于研究人群的纳入及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肾素比值 生理盐水试验
下载PDF
刺激左右颈部迷走交感干对兔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蔚 高梅 +3 位作者 王奖荣 孙慧 贾晓蒙 侯应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在自主神经对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静脉麻醉,将6F电极导管通过右侧颈静脉经三尖瓣置入右室,并给予设定的电程序刺激,记录基础状态下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Q-T... 目的探讨心脏外在自主神经对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静脉麻醉,将6F电极导管通过右侧颈静脉经三尖瓣置入右室,并给予设定的电程序刺激,记录基础状态下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Q-T间期离散度(Q-Td)、Tpeak-Tend离散度(Tp-ed)、心室颤动阈值(VFT);再分离并暴露双侧颈部迷走交感干,分别给予左右单侧及双侧迷走交感干电刺激使心率较基础状态分别减慢10%、30%、50%,重复上述电刺激,并测量上述电生理指标。结果随着刺激颈迷走交感干强度的增加,与基础状态比较,VERP逐渐延长,至左右单侧刺激强度使心率减慢50%、双侧刺激减慢30%时,VERP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Q-Td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至左、右单侧刺激强度使心率减慢30%、双侧刺激减慢10%时,Q-Td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刺激强度地增加,变化更显著(P<0.01);Tp-ed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至左、右单侧及双侧刺激强度使心率减慢30%时,Tp-ed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实验设定的不同强度的左、右单侧颈迷走交感干刺激,与基础状态比较VFT无明显变化,而同时给予双侧颈迷走交感干刺激时,VFT有逐渐减小趋势,但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外在自主神经在心室电生理特性变化中亦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颈迷走交感干 有效不应期 Q—T间期离散度 心室颤动阈值
下载PDF
核输入蛋白α/β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内定位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晓丽 周蕾 +8 位作者 丁丽华 张亚楠 刘婕 贾晓蒙 陈滢洁 熊加秀 陈志达 叶棋浓 赵丽纯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5年第6期772-775,共4页
目的:构建带有myc标签的核输入蛋白(importin)α/β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并分析其表达。方法:以乳腺癌文库为模板PCR扩增核输入蛋白α/β基因,扩增产物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 XJ-40-myc,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空载体与重组质... 目的:构建带有myc标签的核输入蛋白(importin)α/β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并分析其表达。方法:以乳腺癌文库为模板PCR扩增核输入蛋白α/β基因,扩增产物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 XJ-40-myc,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空载体与重组质粒分别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核输入蛋白α/β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与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myc-Importinα/β真核表达载体正确;Western印迹检测到重组质粒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到核输入蛋白α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而核输入蛋白β定位于细胞核。结论:构建了核输入蛋白α/β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确定了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输入蛋白α/β 克隆 细胞定位
下载PDF
体外发酵条件下嗜热链球菌S131对肠道健康的调控机制
10
作者 贾晓蒙 李思童 +4 位作者 路江浩 贾洪利 郭红敏 霍文敏 杨玲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47,共7页
该研究以HT-29细胞与人体肠道菌群批量发酵模拟系统相结合,探究嗜热链球菌S131对肠道屏障的影响、拮抗致病菌造成的肠道损伤及对有益菌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131使HT-29细胞黏蛋白MUC2、紧密连接蛋白ZO-1、ZO-2、Claudin-1... 该研究以HT-29细胞与人体肠道菌群批量发酵模拟系统相结合,探究嗜热链球菌S131对肠道屏障的影响、拮抗致病菌造成的肠道损伤及对有益菌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131使HT-29细胞黏蛋白MUC2、紧密连接蛋白ZO-1、ZO-2、Claudin-1与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分别提升至1.34、4.59、2.17、5.81和4.25,同时能够缓解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对相应基因表达的抑制,各基因分别提升至1.42、6.28、3.27、5.03和4.79。S131对ETEC造成的HT-29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增加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使IL-8和IL-1β分别由821.79 pg/mL和2.22 pg/mL降至573.92 pg/mL和0.29 pg/mL。S131改善了ETEC造成的上皮细胞损伤,将细胞增殖率提升至21.07%。同时S131缓解了ETEC造成的AQP-3 mRNA相对表达下调,使AQP-3基因表达提升至1.21。并且通过qPCR检测发现S131提升了体外发酵体系中柔嫩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多形拟杆菌属(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的相对丰度,改善了ETEC造成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多形拟杆菌和柔嫩梭菌属的降低。综上,嗜热链球菌S131可能通过增强肠道屏障、拮抗致病菌损伤和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肠道屏障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特点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雅静 赵思童 +7 位作者 贾晓蒙 赵玲 杜锦 裴育 杨国庆 郭清华 巴建明 吕朝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36-941,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近1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及国内已发表且样本数≥10例FT1DM的临床资料共135例,将其中20例成年FT1DM与国内其他6家医院87例成年非特殊人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然后... 目的比较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近1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及国内已发表且样本数≥10例FT1DM的临床资料共135例,将其中20例成年FT1DM与国内其他6家医院87例成年非特殊人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然后,将所有患者按年龄分组,<18岁者为青少年组,≥18岁者为成年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点,最后结合文献将纳入本研究的我国所有(包括围产期)成年患者资料与日本FT1DM进行比较。结果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成年FT1DM与其他6家医院成年非特殊人群患者临床特点相似,起病年龄29.9~35.9岁,体重指数(BMI)19.9~23.2 kg/m^2,病程多为2~5 d,起病时即出现严重高血糖,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7%。135例FT1DM患者中青少年发病者仅占13.3%(18/135)。与青少年组比较,成年组症状更显著、病情更危重: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更多见(P=0.026),起病时血糖水平更高(P=0.013),HbA1c更低(P=0.002),酸中毒更严重(P=0.034),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和钾离子升高更明显。但青少年组出现前驱感染的比例更高(P=0.028)。此外,青少年组16.7%(3/18)的患者出现蜜月期,而成年组未见报道。与日本成年FT1DM对比,我国患者发病年龄更年轻,高血糖症状和流感样症状比例、发病时血糖水平更低,但消化道症状更多见;两组人群BMI、病程、HbA1c、空腹C肽水平、血pH值、血钾水平及血淀粉酶升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内不同地区成年非特殊人群FT1DM患者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但成年起病者较青少年起病者症状更显著、病情更危重;中国与日本FT1DM患者在发病年龄、血糖及伴随症状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暴发性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性别对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烨琼 王琳 +14 位作者 朱杰 贾晓蒙 庞萍 金楠 臧丽 杨国庆 谷伟军 杜锦 王先令 郭清华 杨丽娟 吕朝晖 巴建明 窦京涛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PAC/PRA,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筛查中的价值的影响。方法搜集1992-201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451例原醛症及30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性别进行分组,比较组间... 目的探讨性别对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PAC/PRA,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筛查中的价值的影响。方法搜集1992-201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451例原醛症及30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性别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找不同性别ARR的最佳诊断切点。结果原醛症患者血浆醛固酮、血钠及ARR明显高于EH患者(P<0.01),但血浆肾素活性(PRA)、血钾及体重指数(BMI)明显低于EH患者(P<0.01),两组年龄、高血压病程及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在原醛症或EH患者中,男性PRA均明显低于女性,但立位醛固酮未见明显差异(P>0.05)。男性患者中筛查原醛症的最佳ARR切点为19.11,曲线下面积(AUC)为0.968,敏感性为92.44%,特异性为93.08%,约登指数(YI)为0.86;女性患者中ARR最佳诊断切点为27.26,AUC为0.956,敏感性为92.07%,特异性为90.00%,YI为0.82。当根据总体人群最佳切点调整男性或女性ARR值时,二者YI均下降。男性最佳ARR切点要小于现阶段国内外指南推荐范围。结论性别是影响利用ARR筛查原醛效率的重要因素,应考虑设立性别相关的切点,女性最佳切点可能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性别因素 体位
下载PDF
尿醛固酮与不同体位血浆肾素活性比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杰 赵玲 +12 位作者 王琳 范晓静 贾晓蒙 臧丽 杨国庆 谷伟军 杜锦 王先令 郭清华 吕朝晖 巴建明 窦京涛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24h尿醛固酮(UALD)与不同体位血浆肾素活性(PR A)比值(UARR,UARR=UALD/PR A)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123例PA及15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 目的探讨24h尿醛固酮(UALD)与不同体位血浆肾素活性(PR A)比值(UARR,UARR=UALD/PR A)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123例PA及15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UARR和不同体位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采用ROC曲线得出UARR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切点,并与公认的筛查指标ARR进行比较。结果立位UARR的AUC为0.954,其最佳切点为14.20nmol/[μg/(L·h)],敏感性为91.87%,特异性为88.64%;卧位UARR的AUC为0.918,敏感性为78.05%,特异性为87.12%;立位UARR的AUC高于卧位(Z=2.572,P=0.01)。立位ARR的AUC为0.929,敏感性为85.88%,特异性为90.91%;卧位ARR的AUC为0.913,敏感性为84.55%,特异性为81.82%,立位UARR的AUC分别高于立、卧位ARR的AUC(Z=2.094,P=0.036;Z=2.675,P=0.008)。结论立位UARR与ARR同样是PA的一项有效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尿醛固酮/肾素活性 筛查
下载PDF
Twist1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对乳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玉华 陈滢洁 +7 位作者 张亚楠 刘婕 罗晓丽 贾晓蒙 李欣 姜潇 丁丽华 叶棋浓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构建Twist1的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表达Twist1的乳腺癌细胞株,研究Twist1在乳腺癌中对上皮-间充质转变(EMT)的影响。方法:以乳腺文库为模板,PCR扩增Twist1编码序列,克隆到慢病毒p CDH载体,构建成p CDH-Twist1,转染293T细... 目的:构建Twist1的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表达Twist1的乳腺癌细胞株,研究Twist1在乳腺癌中对上皮-间充质转变(EMT)的影响。方法:以乳腺文库为模板,PCR扩增Twist1编码序列,克隆到慢病毒p CDH载体,构建成p CDH-Twist1,转染293T细胞,Western印迹鉴定p CDH载体介导的Twist1的表达;包装病毒载体,感染ZR75-1细胞,用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表达Twist1的细胞株,检测ZR75-1细胞对EMT的影响。结果:经Bam HⅠ、Eco RⅠ双酶切及测序证实得到p CDH-Twist1表达载体,Western印迹实验发现Twist1在293T细胞内表达;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表达Twist1的ZR75-1细胞株。结论:构建了p CDH-Twist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表达Twist1的ZR75-1细胞,为进一步研究Twist1在EMT过程中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1 E-钙黏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变 乳腺癌细胞
下载PDF
婴儿粪便来源双歧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表征
15
作者 路江浩 贾晓蒙 杨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4,共6页
为了筛选具有益生特性的优良菌株,该研究从健康婴儿粪便中分离筛选双歧杆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及全基因组测序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人工胃肠液耐受实验、抗生素耐药... 为了筛选具有益生特性的优良菌株,该研究从健康婴儿粪便中分离筛选双歧杆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及全基因组测序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人工胃肠液耐受实验、抗生素耐药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对其进行生物学表征。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双歧杆菌BAL531,经鉴定,该菌株为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其对14种常见肠道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9种常用抗生素敏感,经人工胃肠液处理后存活率均在55%以上,无口服及腹腔注射毒性反应。综上,乳双歧杆菌BAL531具有较好的胃肠液耐受性,并能够抑制肠道致病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作为一株潜在的优良益生菌菌株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婴儿 粪便 益生菌 筛选 鉴定 生物学表征
下载PDF
体外条件下不同乳酸菌对旅行者腹泻的干预机制
16
作者 李思童 贾晓蒙 +5 位作者 路江浩 郭红敏 刘明月 孙策 任磊 杨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0,共6页
为探究乳酸菌对旅行者腹泻(TD)的干预机制,该研究采用HT-29细胞及肠道菌群批量发酵模拟系统考察乳酸菌拮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损伤肠道屏障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45、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 为探究乳酸菌对旅行者腹泻(TD)的干预机制,该研究采用HT-29细胞及肠道菌群批量发酵模拟系统考察乳酸菌拮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损伤肠道屏障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45、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28、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519、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BAL531及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131、S709能够抑制ETEC生长并特异性缓解其造成水通道蛋白(AQP-3)、紧密连接蛋白、黏蛋白(MUC2、MUC5AC)表达下调,同时对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上调和肠上皮细胞凋亡有一定缓解作用。菌株S131抑制ETEC生长和促进HT-29细胞增殖的效果最好,菌株LP45使AQP-3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显著提升(2.77±0.60)倍(P<0.05),菌株S869使IL-8分泌显著下降(35.07±3.19)%(P<0.05),菌株LP45和S709使MUC2、MUC5AC(mRNA)相对表达分别显著提升(2.39±0.15)、(1.89±0.21)倍(P<0.05);菌株S869分别使ZO-1、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显著上调(15.24±0.93)倍、(9.06±0.09)倍(P<0.05),菌株LR519和BAL531分别使ZO-2 mRNA相对表达显著上调(14.83±1.60)、(13.27±1.01)倍(P<0.05)。综上,乳酸菌可缓解ETEC造成的肠道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旅行者腹泻 干预机制
下载PDF
Snail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17
作者 陈滢洁 姜潇 +7 位作者 李欣 张亚楠 刘婕 罗晓丽 贾晓蒙 丁丽华 叶棋浓 宋玉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构建Snail的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Snail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以乳腺文库为模板,PCR扩增Snail的全长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到p CDH表达载体上,构建成p CDH-Snai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Wes... 目的:构建Snail的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Snail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以乳腺文库为模板,PCR扩增Snail的全长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到p CDH表达载体上,构建成p CDH-Snai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p CDH载体介导的Snail的表达;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后感染ZR75-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2周,得到稳定表达Snail的ZR75-1细胞株,检测ZR75-1细胞对EMT的影响,同时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ZR75-1稳定细胞株中上皮钙粘蛋白分布的变化。结果:Bam HⅠ、XbaⅠ双酶切及测序证实得到p CDH-Snail表达载体,Western印迹表明Snail在293T细胞内得到成功;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Snail的ZR75-1细胞株;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ZR75-1稳定细胞株中的上皮钙粘蛋白绿色荧光明显减弱。结论:构建了p CDH-Snail的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建立了稳定表达Snail的ZR75-1细胞,为进一步研究Snail在EMT过程中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IL 上皮钙粘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锁位式RFID自调整多叉树防碰撞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南敬昌 贾晓濛 高明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41-2743,共3页
针对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出现的标签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锁位式自调整多叉树防碰撞算法。新算法采用自调整防碰撞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发送锁位指令确定碰撞位信息并提取碰撞位,在... 针对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出现的标签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锁位式自调整多叉树防碰撞算法。新算法采用自调整防碰撞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发送锁位指令确定碰撞位信息并提取碰撞位,在随后的标签识别中不再传输非碰撞位信息,结合自动识别思想,在减少碰撞时隙的同时,减少了传输数据量。新算法充分考虑了总时隙数、吞吐率、通信复杂度这三个重要的性能参数,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吞吐率和搜索效率,能够进一步改善RFID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防碰撞算法 曼彻斯特编码 自调整 锁位
下载PDF
锁位式RFID双前缀探针防碰撞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南敬昌 贾晓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2-744,749,共4页
针对在高度密集的射频识别系统中因标签碰撞导致系统识别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锁位式双前缀探针防碰撞算法。新算法在双前缀探针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特点,通过锁位指令锁定碰撞位,提取碰撞信息,并且在后续的识别过程中... 针对在高度密集的射频识别系统中因标签碰撞导致系统识别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锁位式双前缀探针防碰撞算法。新算法在双前缀探针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特点,通过锁位指令锁定碰撞位,提取碰撞信息,并且在后续的识别过程中仅传输这部分信息,结合双前缀查询思想,在减少碰撞时隙的同时,减少了数据传输量。算法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总时隙数、吞吐率、识别效率这三个重要的性能指标。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相对于已有算法,新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效率和吞吐率,更适合RFID识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双前缀 防碰撞算法 曼彻斯特编码 锁位
下载PDF
移动通信中移动IP节点技术的实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晓濛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年第4期31-31,共1页
本文从移动IP的原理出发,通过分析移动IP节点的关键技术、工作过程和工作方式,从而说明移动通讯中移动IP节点技术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移动 IP 节点技术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